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矫太伟

作品数:13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辽宁省教育厅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内镜
  • 4篇肿瘤
  • 3篇胆总管
  • 3篇胆总管结石
  • 3篇内镜治疗
  • 3篇结石
  • 3篇镜检
  • 3篇胶囊内镜
  • 3篇癌前
  • 3篇癌前病变
  • 3篇病变
  • 2篇胆管
  • 2篇胆管造影
  • 2篇胆管造影术
  • 2篇淀粉酶
  • 2篇血症
  • 2篇胰胆管
  • 2篇胰胆管造影
  • 2篇胰胆管造影术
  • 2篇胰腺

机构

  • 1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矫太伟
  • 11篇孙明军
  • 6篇周环
  • 6篇冯明亮
  • 5篇刘梦园
  • 5篇张惠晶
  • 2篇王轶淳
  • 2篇汪旭
  • 1篇常宁
  • 1篇孙明军
  • 1篇罗纪
  • 1篇庞影
  • 1篇刘东屏
  • 1篇王佳妮
  • 1篇李嘉

传媒

  • 4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华结直肠疾...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窄带成像技术与碘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评价窄带成像技术(NBI)对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170例(192处病变)病理检查确诊为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其普通内镜、NBI内镜及碘染色内镜的检出情况。结果早期食管癌检出率NBI为100.0%(13/13),碘染色亦为100。0%(13/1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NBI及碘染色的检出率分别为94.9%(94/99)和100.0%(99/99),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上皮内瘤变NBI及碘染色的检出率分别为78.8%(63/80)和100.0%(80/80),碘染色明显高于NBI(P〈0.01)。结论NBI及碘染色内镜对早期食管癌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对于癌前病变中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两者诊断价值相近,但对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NBI诊断价值不及碘染色。
张惠晶周环矫太伟冯明亮刘梦园孙明军
关键词:食管肿瘤癌前病变内窥镜检查窄带成像技术
经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观察
<正>目的探讨EROP术后胰腺炎与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的关系及其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3年6月至2008年12月因胆总管结石行EST取石治疗的205例临床资料,以同期未行EST治疗的237例临床资料为对照...
孙明军矫太伟
文献传递
ERCP术后胰腺炎与EST关系及其危险因素评价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胰腺炎(PEP)及高淀粉酶血症与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3年6月至2008年12月44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分试验组(A组)与对照组(B组)2组。A组205例,其中男性104例,女性101例;年龄25~90岁,平均年龄63.9岁;均行EST治疗;按操作方式分为3个亚组,即胆管显影组、胰管显影组、预切开组(困难插管组)。B组237例,其中男性124例,女性113例;年龄27~88岁,平均年龄64.5岁;行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取石治疗92例,行鼻胆管引流术(ENBD)35例,行胆道内支架引流术(ERBD)93例,行ERCP插管失败17例。比较A、B两组PEP及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有无统计学意义,比较A组内3个亚组PEP及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A组PEP发生率为1.29%,B组为1.04%,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3个亚组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T不增加PE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胰管显影及困难插管为PEP及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矫太伟孙明军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
胶囊内镜滞留肠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滞留肠道的原因以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2年12月行胶囊内镜检查的307例临床资料。结果在307例胶囊内镜检查中,共发生胶囊内镜滞留5例,发生率为1.6%。其中4例为克罗恩病致肠道狭窄,1例为空肠腺癌致肠道狭窄,胶囊不能排出。2例行双气囊小肠镜取出,2例行外科手术治疗,1例内科保守治疗后自行排出。结论胶囊内镜滞留肠道与肠道狭窄有关,多见于克罗恩病和空肠腺癌。应严格掌握胶囊内镜检查的适应证及禁忌证,若出现胶囊滞留,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当措施。
周环张惠晶矫太伟汪旭王轶淳孙明军
关键词:副作用胃肠道
25例早期胃癌及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ESD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ESD技术治疗早期胃癌及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总结2014年8月-2015年6月我院消化内科应用ESD技术治疗早期胃癌及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5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共2...
冯明亮矫太伟刘梦园周环孙明军
关键词:早期胃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ESD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4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endoscopic submucosa dissection, ESD)可以一次完整切除肠道粘膜直径大于2 cm的早期癌病灶,切除深度可达粘膜全层、粘膜肌层及大部分粘膜下层,并且可获得完整病理学标本。目前,ESD已被作为消化道早期肿瘤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并且地位等同于外科手术及放化疗,因其具有操作方法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及疗效可靠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各国临床医师的关注[1]。现对在我院经ESD治疗的46例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病例总结如下。
矫太伟孙明军冯明亮刘梦园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腺瘤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内镜治疗109例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经内镜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近4年来经内镜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患者109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生存率分析。结果操作成功率94.8%,减黄总体有效率89.9%,内镜治疗后1周肝功能明显好转,术后并发胰腺炎4例(3.7%)、胆管炎2例(1.8%);ERBD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的预计存活率分别为83.6%、69.1%及28.8%,EMBE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的预计存活率分别为96.4%、80.4%及36.3%,两组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无法实行根治性手术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取经内镜下介入治疗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孙明军张惠晶矫太伟庞影李嘉罗纪常宁
关键词:阻塞性胆道肿瘤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胶囊内镜检查对110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并观察患者使用胶囊内镜的顺应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08年8月~2012年8月110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胶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疾病诊断率和安全性。结果 1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共检出小肠病变97例,检出率88.2%。其病因包括:小肠血管畸形71例,小肠非特异性炎症25例,间质瘤4例,克罗恩病5例,蛔虫症7例,息肉3例,憩室3例,淋巴瘤1例。受检者顺应性良好,未发生梗阻及嵌顿等并发症。结论患者对胶囊内镜耐受性好,胶囊内镜是小肠出血的安全、有效、舒适的检查手段,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中有着特殊优势。
周环张惠晶矫太伟汪旭王轶淳孙明军
关键词:胶囊内镜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腹主动脉瘤十二指肠瘘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09年
患者男,59岁,因突发“呕血、黑便1d”于2008年8月25日经急诊收入我院消化病房。既往无消化道疾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80次/min,呼吸17次/min,血压107/48mmHg。神志清,心肺听诊正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中上腹轻压痛,肠鸣音5次/min。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1.52×10^9/L,粒细胞比率0.72,血红蛋白71g/L,凝血酶原时间15.0s。
矫太伟孙明军刘东屏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十二指肠瘘文献复习凝血酶原时间入院查体心肺听诊
窄带谱成像放大内镜技术对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窄带谱成像放大内镜(NBI-ME)观察下食道病变上皮乳头内血管袢(IPCL)分型对早期食管癌(EEC)及癌前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该院内镜诊治中心2013年7月-2016年12月发现的食管黏膜表面异常的102例(共132处病变)患者内镜表现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IPCL分型对食道病变性质及浸润深度的预判作用。结果IPCL为A型的病变中95.0%(38/40)病理诊断为食管炎,IPCL为B型的病变中96.7%(89/92)病理诊断为EEC及癌前病变;NBI-ME观察后,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完整病理一致性尚可(Kappa=0.485>0.4,P<0.01);B1、B2、B3型IPCL预判食道病变浸润深度的准确率分别为68.0%(34/50)、73.3%(11/15)及100.0%(4/4)。结论NBI-ME观察下对食道病变的IPCL进行AB分型,有助于对食管病变性质及浸润深度的预判,同时结合病理结果及超声内镜(EUS)等技术,可实现对病变病情的综合评估,从而可以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策略。
张惠晶冯明亮矫太伟周环刘梦园孙明军
关键词:早期食管癌食管癌前病变放大内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