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盛建华

作品数:69 被引量:542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5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1篇精神分裂症
  • 21篇分裂症
  • 16篇痴呆
  • 11篇症状
  • 11篇精神病
  • 8篇抗精神病
  • 8篇抗精神病药
  • 8篇老年
  • 8篇阿尔茨海默病
  • 7篇利培酮
  • 7篇精神症
  • 7篇精神症状
  • 7篇病人
  • 6篇双盲
  • 5篇行为和精神症...
  • 5篇抑郁
  • 5篇认知功能障碍
  • 5篇老年期
  • 4篇行为症状
  • 4篇双盲对照

机构

  • 62篇上海市精神卫...
  • 10篇复旦大学
  • 5篇上海第二医科...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山东省精神卫...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沈阳市精神卫...
  • 2篇镇江市第四人...
  • 2篇无锡市精神卫...
  • 1篇广州市惠爱医...
  • 1篇北京大学第六...
  • 1篇北京回龙观医...
  • 1篇上海市精神卫...
  • 1篇武汉市精神卫...
  • 1篇巢湖市第一人...
  • 1篇上海市闸北区...
  • 1篇华山医院
  • 1篇苏州市广济医...

作者

  • 67篇盛建华
  • 26篇高之旭
  • 6篇方贻儒
  • 6篇施慎逊
  • 5篇王祖承
  • 5篇陈美娟
  • 5篇乔屹
  • 4篇柴新生
  • 4篇张明岛
  • 3篇薛振康
  • 3篇杨福中
  • 3篇闻晖
  • 3篇陆光华
  • 2篇崔思松
  • 2篇杨程青
  • 2篇王秀华
  • 2篇陈兴时
  • 2篇汪栋祥
  • 2篇何磊英
  • 2篇唐莺莹

传媒

  • 12篇临床精神医学...
  • 9篇上海精神医学
  • 7篇四川精神卫生
  • 6篇中国神经精神...
  • 6篇山东精神医学
  • 3篇老年医学与保...
  • 2篇国外医学(精...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2篇新药与临床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上海医药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原精神医学...
  • 1篇家庭用药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6篇2003
  • 6篇2002
  • 7篇2001
  • 6篇2000
  • 4篇1999
  • 3篇1998
  • 3篇1997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效血药浓度的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究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血药浓度,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单臂、开放、前瞻性研究。共纳入3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单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观察期8周,完成30例。通过PANSS量表评价疗效;安全性评估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指标、心电图及不良反应记录表。采用HPLC-MS方法测定治疗1周末、2周末、4周末及8周末帕利哌酮的血药浓度。结果:治疗有效率达76.67%(23/30)。治疗有效患者的帕利哌酮治疗剂量为(9.52±2.15)mg·d-1,平均有效血药浓度为(49.14±26.38)ng·m L-1,有效血药浓度范围为13.5-93.7 ng·m L-1,治疗剂量与有效血药浓度存在正相关(r=0.396,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反应和高催乳素血症。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好,安全性高,有效血药浓度范围为13.5-93.7 ng·m L-1。
闻晖盛建华诸索宇乔颖乔屹杨福中季曹珺张蕾
关键词:帕利哌酮缓释片精神分裂症血药浓度安全性
经颅多谱勒检测阿尔茨海默病的对照研究
2007年
目的了解阿尔茨海默病(AD)的颅内各大血管血流速度的改变情况,及其与认知功能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记录60例首次入院的AD患者经颅多谱勒(TCD)颅内血管检测结果,包括两侧大脑中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两侧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两侧椎动脉。同时记录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结果。对照组为60例血管性痴呆(VD)和60例精神分裂症(S)。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自身每一颅内动脉的两侧血流速度无显著差异(P>0.05)。AD组的TCD检测异常率为90.00%,其中以血流速度降低为突出表现,与V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明显低于S组(P<0.01或0.05,两侧椎动脉除外)。AD的颅内各动脉(右侧大脑后动脉除外)血流速度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分数呈正相关。结论AD的TCD检测对该病的病因探讨、认知功能评估及治疗有一定意义。
万艳琼盛建华王燕盛明王秀华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经颅多谱勒检测
精神分裂症中载脂蛋白E及其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7年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载脂蛋白E及其基因在精神分裂症中的研究情况。
盛建华张明岛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载脂蛋白E基因
多巴胺D2受体基因Taq1A多态性与利培酮、帕利哌酮所致高泌乳素血症的关系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多巴胺2(D2)受体基因Taq1A多态性与利培酮、帕利哌酮所致高泌乳素血症(HPRL)的关联性。方法:92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利培酮或帕利哌酮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清PRL水平及治疗后的9-羟利培酮血药浓度;并检测所有受试者的D2受体基因Taq1A多态性。结果:HPRL组(治疗后PRL水平≥3 500 mIU/L者,n=30例)与LPRL组(治疗后PRL水平〈3 500m IU/L者,n=37例)Taq1A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3,P=0.42);Taq1A 3种基因型(A1/A1,A1/A2及A2/A2)患者血清PRL水平治疗后均明显增高,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0,P=0.26)。结论:未发现D2受体基因Taq1A多态性与利培酮、帕利哌酮所致HPRL存在关联。
乔屹梅轶盛建华
关键词:多巴胺D2受体基因多态性利培酮泌乳素
抗抑郁新药奈法唑酮被引量:3
1997年
抗抑郁新药奈法唑酮是一种苯哌嗪类化合物,具有抑制5HT再摄取和拮抗5HT2受体作用。口服吸收良好,主要产生mCPP,HONEF,PHONEF3种代谢物,半衰期为2~5h,大部分经粪便排泄。奈法唑酮具良好的抗抑郁效果,与丙咪嗪相当。副反应较丙咪嗪、氟西汀轻。对胆碱能受体、组胺受体几乎无亲和作用。对α1肾上腺素受体亲和性很低。不产生心脏毒性作用及性功能障碍,常见副反应有口干、嗜睡、头晕、恶心、便秘和视力模糊。
盛建华张明岛王祖承
关键词:奈法唑酮抗抑郁剂抑郁症药物疗法
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皮层抑制功能改变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索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皮层抑制(cortical inhibition,CI)功能损伤。方法采用经颅磁刺激技术对21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与19名健康对照进行CI功能指标检测,包括静息运动阈值(resting motor threshold,RMT)、皮质静息期(cortical silent period,CSP)、短间隔皮层间抑制(short-interval cortical inhibition,SICI)以及皮质间易化(intra-cortical facilitation,ICF)。根据是否使用传统心境稳定剂(mood stabilizers,MS)将患者组分为两个亚组,分析各组之间CI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未使用MS躁狂患者组RMT低于使用MS组和对照组[30.1%±1.1%vs.38.2%±2.5%vs.37.1%±1.4%,P<0.05],未使用MS躁狂患者组SICI亦低于使用MS组和对照组[0.2(0.2,0.4)vs.0.5(0.3,0.7)vs.0.4(0.3,0.8),P<0.05],而使用MS躁狂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RMT、SIC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CSP、IC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躁狂患者的CI功能受损,而使用MS可能会对躁狂患者的CI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陈珊唐莺莹王继军钱禛颖盛建华
关键词:双相障碍诱发电位皮质兴奋性神经抑制
164例住院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精神和行为障碍被引量:13
2001年
目的 研究老年期痴呆病人的精神和行为障碍(BPSD)。方法 采用BEHAVE-AD量表对164例住院的老年期痴呆病人进行评定。结果 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BPSD,其中以行为紊乱、攻击行为、日夜节律紊乱和偏执与妄想多见,且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大致相似。结论 DPSD的发生率极高,对老年期痴呆的诊断、治疗、预后等有重要影响,应予重视和加强研究。
刘群高之旭盛建华陈美娟徐维安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论断
利培酮和氟哌啶醇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比较利培酮和氟哌啶醇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利培酮组22例,口服利培酮1.34±0.52mg/d;氟哌啶醇组20例,口服氟哌啶醇2.2±0.89mg/d,疗程均为8周。用临床疗效评定量表(CGI),简明精神症状检查量表(BPR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疗效。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定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临床总体疗效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利培酮对BPRS各靶症状及阴性症状疗效显著,对阴性症状疗效优于氟哌啶醇(P<0.01),而且可提高MMSE的分值(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以锥体外系症状和嗜睡为主。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利培酮和氟哌啶醇对老年期精神障碍均有良好的疗效,利培酮对BPRS和SANS各常见靶症状疗效更显著,副反应小而安全,且不影响认知功能,更适宜于老年病人。
费伟民程鎏王玉梅胡喜荣周惠浩孙才坚高之旭盛建华
关键词:利培酮氟哌啶醇老年期药物疗法
101例住院精神病人死因分析被引量:10
1999年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人死亡原因。方法:对101 例住院死亡病例进行死亡原因及病史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50 例(49.1% ),老年痴呆患者31 例(30.69% ),精神发育迟滞患者14 例(13.86% ),其他疾病患者6 例(5.94% )。男51 例,女50 例。平均死亡年龄62.21±16.57 岁。主要死亡原因为全身衰竭(26.73% ),肺部感染(20.79% ),脑血管意外(10.89% ),冠心病及心梗(7.92% ),肺结核(6.93% )等。结论:死亡原因与精神疾病种类无关,与伴有的躯体疾病有关,年龄对死亡原因也有一定的影响。
沈宣胡慧君徐维安盛建华
关键词:慢性精神病人
氟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105例抑郁障碍病人的双盲对照试验被引量:26
1997年
目的:评价国产氟西汀的抗抑郁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研究,分为国产氟西汀组57例(男性22例,女性35例;年龄40±s13a),口服氟西汀20mg,qd,阿米替林57例(男性27例,女性30例;年龄40±14a),口服阿米替林75mg,bid,疗程6wk。结果:氟西汀治疗抑郁障碍的疗效与阿米替林相当,总有效率分别为85%及92%(P>0.05);氟西汀组的主要副作用有口干、便秘、恶心、心动过速等,但较之阿米替林程度轻且发生率低。结论:氟西汀的抗抑郁作用与阿米替林相当,副作用少,服用方便。
方贻儒王祖承盛建华谢斌笪志民高哲石石奇龙宓一英
关键词:氟西汀阿米替林抗抑郁剂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