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鹤亭
- 作品数:42 被引量:95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两岸民间政治对话的路径与机制——两岸关系知识社群的介入被引量:1
- 2014年
- 在两岸暂时无法通过正式协商或对话解决政治分歧时,两岸民间政治对话可以先行先试。然而围绕两岸政治对话的诸多难题与焦点,民间政治对话因所涉及的主体在事实认知、目标、路径等方面的主客观歧异,仍可能陷入"失焦"、"失真"、"失根"及"失范"的境地。本文拟将两岸关系知识社群作为构建两岸政治对话的桥梁,因知识社群相对的科学性、客观性与中立性有助于厘清两岸政治分歧列表;知识社群具有共同的学术逻辑,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对话的共同规则和基本共识,也能够将立场、权力、利益的干扰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知识社群共同的专业素养能够诠释现实,并降低未来政策预期的不确定性。两岸关系知识社群可以从问题界定、议题框架、议题设定、建立共识、策略建议等方面介入两岸政治对话的过程。
- 王鹤亭
- 关键词:两岸政治对话
- 国家完全统一进程中的渐进治理(笔谈)被引量:6
- 2021年
- 台湾问题的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已经在人们熟悉的一个中国原则、国家统一等话语基础上,发展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融合发展、涉台公共政策等新元素,这是台湾问题内外环境发展变化的结果,也显示台湾研究正在朝向深层次发展。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层面思考台湾问题,让我们有可能以更宽广的视野和更新的角度观察和思考两岸完全统一问题。治理理论的引进,让我们发现除了公权力部门这一传统的两岸关系行动者之外,还存在大量的民间社会力量。即使是公权力部门内部,也有众多平行的部门关系和垂直的府际关系,笼统的“公权力部门”并不足以反映机构之间的相对自主性;而民间社会组织的创造力正在全方位改变着两岸关系的环境体系。
- 刘国深王贞威郑振清郑振清
- 关键词:公共政策
- 基于动力分析的两岸持续合作机制建构被引量:2
- 2012年
- 两岸持续合作逐步成为普遍的政治共识和社会共识,深入发掘和培植合作的动力,并进而构建两岸持续合作机制,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和关键之一。两岸关系中多元的两岸行动者,包括个人、社会团体和政府等,是两岸持续合作的动力主体,不同主体在各层次、各领域两岸合作上的力度与向度各有不同,通过自身的行为能动地影响着两岸持续合作的范围、深度、历程和方向;两岸持续合作的动力来源于两岸行动者的意愿和行动,最终体现为政治领域的公权力和非政治领域的社会力两种形式,两者间交互影响;两岸主体间展开多种形式的合作、两岸社会力与政治力的博弈,持续合作的动力能够传导,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得以实现,推进两岸持续合作的媒介不仅包括利益和权力,更依赖于情感和信息。两岸应深化和拓展"一个中国"框架下两岸的国际性共同事务合作,为持续合作开创新的增长空间;拓展两岸交流与合作的渠道,促成两岸各主体间的直接互动乃至合作,提升频率与效率;优化并合理配置两岸持续合作的动力媒介,使两岸合作的动力传导更加协调均衡。
- 王鹤亭曹曦
- 两岸政治定位的分歧处理及建议被引量:12
- 2009年
- 本文以两岸关系的政治定位为中心,结合实际,通过对国家与政府、两岸、国家继承与政府继承、国家承认与政府承认、分裂与分离等基本概念进行学理上的辨析,以建立两岸政治定位分析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两岸政治定位分歧诊断及处理的考察,认为"一个中国"框架下明晰的两岸政治定位有利于推动两岸和平发展,进而提出"一个中国,两个平等政权,中国代表权互补"两岸政治定位底线的建议,而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两岸政治定位也将有助于解决两岸"一个中国"意涵之争。
- 王鹤亭
- 关键词:两岸关系政治定位
- 一个中国原则下台湾当局对外司法合作的张力及规制
- 2021年
- 台湾当局对外司法合作的动机与目标是多方面的,由于受到一个中国原则的法理约束,其内部的"法制""双方协议"及实践形态均具有特殊性。两岸政治分歧、司法管辖权竞合以及第三方承认效力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着台湾当局对外司法合作中的内在张力和外在冲突。面对台湾当局对外司法合作中"台湾主体性"建构以及"法理台独"冒进的企图与风险,应在依循一个中国原则处理涉台司法合作事务的基础上,运用国际法惯例和相关国家内部法制,推出相应的规制措施,通过法律、政治和外交途径强化一个中国原则的司法共识,规范台湾当局所谓"事实管辖"的效力界限以及整合台湾当局对外司法合作事务,构建以主权和中央管辖权规范"事实管辖权"、以中外司法合作整合台湾当局对外司法合作的机制。
- 王鹤亭
- 关键词:两岸关系一个中国原则
- “二次政党轮替”后的台湾政局走向
- 2008年
- 5月20日,马英九正式宣誓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中国国民党在台湾地区重新取得执政权,开启了台湾地区“二次政党轮替”先河,台湾政局出现重大变化。笔者认为,马英九的当选,固然有个人形象等因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经过8年民进党执政后,台湾民众“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了。由于台湾发展的内外环境已经得到初步改善,国民党在台执政的基础也比较稳固,
- 刘国深王鹤亭
- 关键词:政局走向政党中国国民党执政权台湾民众
- “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反外部法律介入问题探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综合“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既有构想、外部法律介入港台事务的异同和完全统一前后美国涉台介入的可能变化等多个方面因素进行考虑,外部势力对未来“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及其实践的法律介入可能以方案中的“高度自治”、中央与特别行政区关系、管治权与自治权关系等为着力点。面对外部法律介入,一方面要加强外交、政治乃至于军事等方面的沟通与斗争,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优化“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法律构造和实践机制。反介入机制的法律构造大致可以从两个相互关联的路径入手,即“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中静态权力配置的“法制化”,以及“一国两制”台湾实践中动态运行机制的“法治化”。
- 王鹤亭
- 选举预测市场的运行机制、核心假设、预测效力及应用困境分析
- 2016年
- 选举预测市场是因预测选举结果而形成的政治期货市场,具有发现和聚合信息的功能,其价格则被视为市场交易者整体对选举结果的或然性推测。本文探讨了选举预测市场的核心假设及其争议,发现其存在理论自洽和逻辑严密性上的困境;并基于"后见之明"的视角分析了选举预测市场价格与实际选举结果的实证数据,比较了选举预测市场与民意调查在选举预测上的准确性,验证发现选举预测市场的优势并不明显;最后,探讨了选举预测市场信息功能受限以及未能成为主流选情分析、选举研究、选举决策工具的原因。
- 王鹤亭
- 关键词:选举
- “两岸复归统一”的理论依据、现实基础与实现形式
- 2013年
- 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胡锦涛重要讲话指出,"两岸复归统一,不是主权和领土的再造,而是结束政治对立",揭示了祖国统一的实质和目标,两岸关系当前的状态是"一个中国"在主权和领土上统一、政治对立、人民分离,"复归统一"就是要达成主权、领土、政治一体的完全统一状态。"两岸复归统一"讲话科学地解析了祖国统一的层次,拓展了实现祖国统一的思路,具体提供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新启示。本文拟从"两岸复归统一"的概念解析出发,厘清"一个中国"的法理依据和"两岸复归统一"的现实基础,并尝试探讨"两岸复归统一"可能的实现形式。
- 王鹤亭
- 关键词:两岸国际法
-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社会机制探析被引量:9
- 2010年
- 基于两岸关系的政治与社会互动逻辑,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存在着权力制衡、权利规范和社会支撑等多种构建机制,而社会机制是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和基础组成部分。社会机制的内容分析涵盖社会动力、激励、整合、协调及保障等几个方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社会机制为当前两岸关系提供了诸多启示:应确立两岸关系的多元主体多维定位,深化两岸交流沟通范围和层次,注意各项社会运行机制的深化与协调,注重社会资本的积累。
- 王鹤亭
- 关键词:两岸关系社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