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骋
-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湖南省卫生厅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E1A基因对裸鼠移植瘤生长抑制及其初步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探讨E1A基因对人宫颈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裸鼠移植瘤实验,观察E1A基因对人宫颈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的抑制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1A基因对肿瘤细胞凋亡及Survivin基因和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裸鼠移植瘤实验结果显示:Hela-E1A细胞形成的肿瘤较Hela和Hela-vect的出瘤时间晚,生长慢,瘤重小,抑瘤率分别为83.42%和84.7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E1A基因组细胞凋亡数量较Hela和Hela-vect组明显增多,Caspase-3基因(凋亡促进因子)呈高表达,Survivin基因(调亡抑制因子)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E1A基因能够明显抑制人宫颈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该作用可能与E1A基因激活Caspase-3基因和降低Survivin基因的表达有关。
- 申良方刘新菊王骋赵凯乐园申海菊
- 关键词:E1A基因移植瘤
- 表阿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治疗移植性肝癌的实验研究
- 目的:通过对移植肝癌模型大鼠肝动脉注射表阿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观察表阿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对移植性肝癌的治疗效果。
方法:建立大鼠移植性肝癌动物模型,并将肿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大鼠正中开腹,暴...
- 王骋
- 关键词:移植性肝癌靶向治疗生命延长率动物模型
- 文献传递
- 阿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粒径对肝靶向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观察不同粒径的阿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adriamycin polybutylcyanoacrylate nanoparticles,ADM-PBCA-NP)及阿霉素(adriamycin,ADM)经小鼠尾静脉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差异,研究不同粒径的ADM-PBCA-NP对正常肝脏的靶向性,旨在筛选出肝靶向性最好的ADM-PBCA-NP。方法:昆明种小鼠180只,随机分为游离ADM组、(22.3±6.2)nmADM—PBCA-NP组、(48.6±9.2)nmADM-PBCA-NP组、(101.9±20.3)nmADM—PBCA-NP组、(143.5±23.5)nmADM—PBCA-NP组和(194.2±28.4)nmADM-PBCA-NP组。每组30只,经小鼠尾静脉按2mg/kg的剂量分别注射上述ADM-PBCA-NP或游离ADM。每组于给药后5,15,30min,1,5,12h各处死5只小鼠,分别提取肝、肾、脾、心、肺、血浆样品,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ADM的浓度。结果:12h以内除(22.3±6.2)nm组外,其他纳米粒组小鼠肝脏中的ADM浓度显著高于游离ADM组(P〈0.05),而在心肌组织中未测到或ADM浓度显著低于游离ADM组(P〈0.05),肾脏组织中高浓度ADM维持时间不长;(101.9±20.3)nm组小鼠肝脏中的ADM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其次为(143.5±23.5)nm组。(22.3±6.2)nm组的ADM浓度在肝、肾、心、脾、肺组织中均未测到。各纳米组小鼠肝脏中ADM浓度在各时间段缓慢释放。结论:(1)一定粒径范围的ADM-PBCA-NP具有良好的肝靶向性,并具有缓慢释药的特点,降低了心脏等脏器的药物分布,是治疗肝癌较理想的给药系统。(2)100~150nm粒径的ADM-PBCA-NP肝靶向性最强,这为临床应用阿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药物治疗肝癌提供了实验依据。
- 申良方王欣王骋赵凯刘新菊申海菊
- 关键词: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粒径肝靶向性阿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