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靖飞

作品数:121 被引量:37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所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01篇农业科学
  • 10篇医药卫生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生物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1篇流感
  • 39篇病毒
  • 36篇禽流感
  • 18篇致病性禽流感
  • 18篇高致病性
  • 18篇高致病性禽流...
  • 16篇专家系统
  • 15篇动物
  • 12篇风险评估
  • 11篇免疫
  • 10篇流行病
  • 10篇流行病学
  • 10篇疾病
  • 9篇犬病
  • 9篇伪狂犬病
  • 9篇狂犬
  • 9篇层次分析
  • 7篇致病
  • 6篇动物疾病
  • 6篇疫病

机构

  • 1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41篇东北农业大学
  • 4篇甘肃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动物卫生...
  • 3篇辽宁省动物疫...
  • 3篇学研究院
  • 2篇上海市动物疫...
  • 2篇河南省动物疫...
  • 2篇铜仁职业技术...
  • 2篇黑龙江省动物...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国科学院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21篇王靖飞
  • 28篇李静
  • 24篇吴春艳
  • 22篇崔尚金
  • 19篇符芳
  • 19篇李曦
  • 18篇童光志
  • 17篇王洪斌
  • 14篇吉增涛
  • 11篇吴春燕
  • 11篇杨彦涛
  • 10篇姜永萍
  • 9篇孔宪刚
  • 8篇郭莹莹
  • 8篇刘春国
  • 7篇刘云
  • 6篇王世达
  • 5篇杨德成
  • 5篇肖建华
  • 4篇陈化兰

传媒

  • 21篇中国预防兽医...
  • 10篇中国动物检疫
  • 9篇动物医学进展
  • 9篇中国畜牧兽医...
  • 8篇黑龙江畜牧兽...
  • 3篇生命科学
  • 3篇中国兽医杂志
  • 3篇中国禽业导刊
  • 3篇畜禽业
  • 3篇畜牧兽医科技...
  • 3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畜牧兽医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吉林畜牧兽医
  • 1篇预防兽医学进...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18篇2006
  • 25篇2005
  • 7篇2004
1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株H5亚型禽流感病毒NP蛋白两个鸡MHC分子限制性T细胞表位的鉴定被引量:1
2011年
为验证一株禽流感病毒(AIV)核蛋白(NP)中的3条T细胞表位候选肽NP89-97(PKKTGGPIY)、NP198-206(KRGINDRNF)和NP64-71(ERMVLSAF)的免疫原性,本研究构建了含有NP基因的重组质粒pCAGGS-NP,将其转染293T细胞,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NP蛋白在293T细胞中获得表达。重组质粒免疫鸡后,用间接酶联免疫实验检测发现重组质粒在鸡体内能诱导产生相应的抗体。将多肽NP89-97、NP198-206、NP64-71和不相关肽N71-78(WRRQARYK)在体外刺激免疫后鸡的脾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CD8+T淋巴细胞增殖分别为13.7%、11.9%、0.6%和0.4%;ELISA检测结果显示多肽NP89-97、NP198-206刺激后的淋巴细胞中IFN-γ的分泌量明显增加。本实验表明多肽NP89-97和NP198-206能在体外诱导活化的鸡淋巴细胞产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为AIV NP的T细胞表位。该研究结果对研究禽类抗流感病毒的免疫机制及抗流感疫苗具有重要的意义。
侯艳霞郭莹莹沈楠吴春艳姜永萍王靖飞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NP蛋白T细胞表位
猪氨基肽酶N病毒结合受体核心区对TGEV在ST细胞中复制影响的研究
2023年
为研究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结合的猪氨基肽酶N(pAPN)受体核心区对TGEV复制以及细胞功能的影响,本研究检索并分析pAPN与TGEV的结合位点,结果显示,敲除pAPN aa668~aa963对其酶活性无影响。因此,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pAPN与TGEV结合位点敲除细胞系,经PCR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正确构建一株敲除pAPN aa668~aa963的ST细胞系,即敲除pAPN 15-21外显子,命名为KO-ST-15。采用CCK-8和细胞划痕方法检测KO-ST-15细胞的增殖和细胞迁移活性,结果显示,敲除pAPN 15-21外显子对ST细胞增殖和迁移活性均无显著影响。利用RT-qPCR和IFA检测KO-ST-15感染TGEV后病毒复制拷贝数和N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敲除pAPN 15-21外显子可极显著抑制TGEV在ST细胞系中的复制(P<0.001)。利用RT-qPCR检测KO-ST-15感染TGEV后炎症相关基因转录水平变化,结果显示,TGEV感染后KO-ST-15中的IL-6、IL-8和NLRP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mRNA转录水平无显著变化,但RIG-I和MDA5的转录水平显著上调(P<0.05)。上述结果首次表明,敲除pAPN15-21外显子能够极显著抑制TGEV在ST细胞中的复制,但细胞KO-ST-15的正常生理功能无变化,TGEV不能进入敲除pAPN 15-21外显子的细胞中引起炎症反应,该结果为进一步培育抗病育种猪提供参考依据和候选方案。
史鑫琪季朝阳陈晓彤张子博张鑫郭慧娟田璐王洪峰陈洪岩王靖飞冯力夏长友孟庆文
关键词: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T细胞
宁夏部分地区野鸟携带病毒的宏基因组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解宁夏野鸟携带病毒的自然本底和多样性,发现潜在感染人或畜禽的病毒,本研究利用病毒宏基因组学技术对在宁夏石嘴山市、中宁市和青铜峡市采集的14种119只野鸟粪便样品进行了分析。提取全部样品核酸,经随机引物扩增后进行Illumina高通量测序,利用SOAPdenove软件将获得的32 385 000个读长(reads)拼接成163 192个重叠序列(Contig),再与NCBI病毒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样本中病毒的种类及丰度。通过序列注释分析显示,0.4%重叠序列与病毒相关,能够进一步注释到19个病毒科,其中63%的病毒序列为噬菌体,33%的为脊椎动物病毒,3%的为昆虫病毒,1%的为植物病毒,在注释到的脊椎动物病毒中包含有禽流感病毒、札幌病毒等人畜共患性病毒。本研究结果丰富了野鸟携带病毒的基础数据资源,同时提示宁夏地区野鸟存在传播一些重要人兽共患病的潜在风险。
于春微施建忠王靖飞
关键词:野鸟高通量测序
我国禽源性食品相关致病菌的污染机制及其防制被引量:1
2009年
禽类产品是人类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所占的比重日益增长,由此引发的食源性疾病的风险相对也会增加。而被细菌污染的禽肉和禽蛋又是人类传染病的重要媒介。据统计,在我国能引起人禽共患病的病菌主要有副伤寒肠炎沙门氏菌、弯曲杆菌、大肠杆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其中副伤寒肠炎沙门氏菌污染食品后,随食品进入机体,大量繁殖后,直接作用于肠道而引起疾病;而大肠杆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感染食物后,在食品中产生毒素,人和禽是因食入该毒素而中毒。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贸易的全球化,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心已成全球性的问题。因此,针对我国养禽业的现状和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防控策略,有效地减少人禽共患病,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
吴春艳王靖飞付朝阳郭莹莹侯艳霞
关键词:食品安全污染机制防制
高致病禽流感时空分布规律研究——温度对我国禽流感传播影响的时空模式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为研究温度对禽流感传播的影响,本文根据禽流感传播最适温度6~16℃确立了风险分析标准,以中国各个气象站的各月平均气温为基础数据,运用本实验室二次开发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绘制了风险图。研究结果显示风险区域随时间变化而转移,其时空模式为:1-5月,风险区域从南向北迁移;6-8月,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基本处于低风险;9-12月,从北向南迁移。其时空转移规律与2004年第一季度的禽流感疫情扩散趋势基本吻合。
崔尚金王靖飞吴春燕李曦符芳童光志孔宪刚
关键词:禽流感风险评估GIS月平均气温
伪狂犬病毒中国分离株及Bartha-K61囊膜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及差异分析
(目的)2011年以来,在我国多地使用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基因缺失疫苗株Bartha-K61免疫过的猪场发生了疑似伪狂犬病毒感染和发病现象,经调查和毒株分离鉴定,从这些猪场分离到了伪...
陈利红王靖飞
关键词:囊膜蛋白进化分析
鹅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新疆分离株A/Goose/XJYL/10/2003HA基因的克隆和序列测定与分析
2006年
根据已发表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基因全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对禽流感病毒新疆株A/Goose/XJYL/10/2003(H5N1)提取RNA,经RT-PCR扩增后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获得长为1758bp的HA全基因序列。序列测定后,分析结果表明,本试验株与广东、香港和东南亚等不同地区的H5N1禽流感病毒HA的核甘酸序列的同源率很高,其氨基酸切割位点附近具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特征。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新疆株为独立分支,属于欧亚种系。
崔尚金雷程红成进李曦符芳王靖飞吴春燕童光志孔宪刚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HA基因
编码H5N1亚型禽流感同义血凝素(HA)蛋白以及同义神经氨酸酶(NA)蛋白的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时表达H5N1亚型禽流感同义血凝素蛋白和同义神经氨酸酶蛋白的重组表达载体,其中所述同义血凝素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1,所述同义神经氨酸酶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2,所述重组表...
姜永萍陈化兰邓国华王靖飞陈普成柳金雄施建忠李雁冰
文献传递
禽重要传染病流行毒株新疫苗创制与防控关键技术应用
王笑梅刘胜旺高玉龙高宏雷韩宗玺祁小乐付朝阳孙皓邵昱昊王靖飞
禽肉蛋是人类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世界养禽量第一大国,养禽业已成为中国农业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柱。但疫病的流行严重威胁着养禽业的健康发展,禽流感等重大疫病已得到有效控制,而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和传染性支...
关键词:
关键词:家禽传染病流行毒株疫苗
伪狂犬病病毒被膜蛋白pUL11和pUL16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2022年
为了制备能特异性识别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被膜蛋白pUL11和pUL16的单克隆抗体并初步评估其应用潜力,试验采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了PRV HLJ-2013毒株的pUL11和pUL16可溶性重组蛋白,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分别以两种纯化蛋白作为免疫原经皮下注射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并将该单克隆抗体与PRV HLJ-2013和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共孵育以确定其特异性。结果表明:试验采用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并纯化了PRV HLJ-2013毒株的pUL11和pUL16可溶性重组蛋白,成功获得了pUL11的单克隆抗体11-3和pUL16的单克隆抗体16-13,11-3和16-13的腹水抗体效价分别为1∶25600和1∶51200;两株单克隆抗体均可与PRV及HSV-1感染的Vero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说明试验成功制备了pUL11和pUL16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该单克隆抗体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朱婧史智宾杨德成王铭李嘉琦王鹏飞王靖飞
关键词:伪狂犬病病毒原核表达蛋白纯化单克隆抗体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