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芬

作品数:167 被引量:734H指数:16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2篇期刊文章
  • 40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1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9篇中医
  • 28篇阿尔茨海默病
  • 23篇糖尿
  • 23篇糖尿病
  • 21篇细胞
  • 21篇肺癌
  • 13篇中药
  • 13篇中医药
  • 13篇痴呆
  • 12篇蛋白
  • 12篇发病
  • 11篇基因
  • 10篇动脉硬化
  • 10篇血管
  • 9篇动脉
  • 9篇胰岛
  • 9篇胰岛素
  • 9篇晚期
  • 8篇多态
  • 8篇发病机制

机构

  • 91篇首都医科大学...
  • 62篇北京中医药大...
  • 59篇北京中医药大...
  • 15篇武警北京总队...
  • 15篇北京中医药大...
  • 8篇山西中医药大...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教育部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市怀柔区...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辽宁医学院附...

作者

  • 167篇王芬
  • 54篇贾建平
  • 31篇周爱红
  • 31篇陈文强
  • 28篇魏翠柏
  • 25篇胡凯文
  • 25篇黄小波
  • 21篇左秀美
  • 21篇李宗信
  • 17篇何华亮
  • 17篇刘铜华
  • 16篇王宁群
  • 15篇左明焕
  • 14篇李志明
  • 11篇刘传波
  • 7篇姜敏
  • 7篇武力勇
  • 6篇李泉旺
  • 6篇肖俐
  • 6篇孙韬

传媒

  • 13篇中国中医药信...
  • 8篇中华神经科杂...
  • 8篇脑与神经疾病...
  • 7篇神经疾病与精...
  • 5篇中国老年学杂...
  • 5篇中华中医药杂...
  • 5篇北京中医药
  • 4篇世界中医药
  • 4篇中医学报
  • 4篇第一届华北地...
  • 3篇吉林中医药
  • 3篇中国行为医学...
  • 3篇中国中医基础...
  • 3篇天津中医药
  • 3篇现代中医临床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医杂志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年份

  • 4篇2022
  • 8篇2021
  • 10篇2020
  • 8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20篇2015
  • 1篇2014
  • 13篇2013
  • 9篇2012
  • 7篇2011
  • 15篇2010
  • 9篇2009
  • 11篇2008
  • 10篇2007
  • 14篇2006
  • 8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1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晚期肺癌患者合并霉菌感染的中医证候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探讨中晚期肺癌患者肺部霉菌感染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115例中晚期肺癌患者合并肺部霉菌感染的中医证候(气虚、阴虚、血虚、阳虚、血瘀、痰湿、痰热、湿热、寒湿、气滞、热毒)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结果:中晚期肺癌患者有痰热证时其合并霉菌感染的危险度升高(P<0.01),而有热毒证时其合并霉菌感染的危险度亦明显升高(P<0.05)。结论:中医的痰热证、热毒证的出现是中晚期肺癌患者合并霉菌感染的危险性信号。
胡凯文王芬曹阳何秀兰左明焕陈文强
关键词:中晚期肺癌肺部霉菌感染热毒中医证候痰热证
参芪复方对GK大鼠脂代谢异常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8
2007年
[目的]观察参芪复方对2型糖尿病(T2DM)脂代谢异常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按血糖值高低随机分为模型组,雷米普利组[0.45mg/(kg·d)],参芪复方低、高剂量组[0.504g/(kg·d)与2.002g/(kg·d)]及Wistar对照组,给药30d。用葡萄糖氧化酶法、酶免法及生化检测法等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PG)、血清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脂及游离脂肪酸(FFA)。[结果]参芪复方高剂量组FPG、FFA、ox-LDL及血脂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参芪复方能够改善其血脂紊乱状态,并有一定降糖作用。
王芬何华亮张红敏李辉谢春光
关键词:参芪复方脂代谢异常
GSK3B基因3'-UTR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基因(GSK3B)3'端非翻译区(3'-UTR)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直接测序的方法,对535例AD病例及464例正常对照的GSK3B基因3'-UTR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GSK3B基因3'-UTR各SNPs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在AD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rs60393216、rs56728675和rs3732361存在强连锁不平衡,其构成的三种单体型的频率在AD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K3B基因3'-UTR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AD发病风险无关。
王芬贾建平秦伟魏翠柏左秀美周爱红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单体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
本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诊疗进行了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分为周围神经病变、内脏自主神经病变及中枢神经病变等,尤以周围神经病变最为显著。目前其发病机制不详,可能与山梨醇...
王芬刘铜华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辨证治疗中医病理
文献传递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候与生存质量的关系被引量:20
2005年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证候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临床研究。结果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证候与生存质量有密切的关系,随着生存质量的下降,虚证、实证逐渐增重(P
王芬胡凯文陈文强左明焕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候
二陈汤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痰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研究二陈汤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痰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收集东方医院肿瘤科门诊与住院晚期NSCLC痰证患者40例给予二陈汤口服2周,对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QLQ-C30和QLQLCl3量表评分显示,治疗后的整体评分高于治疗前,治疗前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消化道症状、呼吸道症状、其他症状评分高于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后。结论:二陈汤可显著提高NSCLC痰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张海燕王芬曹阳肖俐张可睿李泉旺刘传波李金泽左娜胡凯文
关键词:二陈汤非小细胞肺癌生活质量
中药质量源于设计方法和应用:连续制造被引量:10
2018年
药品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鼓励采用创新制药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药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连续制造(Continuous Manufacturing)指在一段时间内不间断提供原料并生产出终产品的过程。与间歇(Batch)生产相比,连续制造具有占地面积少、生产周期缩短、智能化程度高、工艺易放大、产品质量一致性高等特点,符合未来药品生产发展趋势和需求。本文总结了连续制药过程关键技术和方法,包括连续喂料、连续混合、连续制粒等单元型连续制药过程,以及口服固体制剂、化学药合成和生物制品的全程型连续生产过程,介绍了停留时间分布分布(RTD)模型和过程分析技术(PAT)等先进控制方法在连续制药过程中的应用,以期对我国药品和中药生产的发展提供借鉴。
王芬徐冰徐冰李建宇李建宇史新元
关键词:中药
抗糖尿病中药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王芬何华亮刘铜华
文献传递
二陈汤对肺癌A549细胞中ICAM-1和p38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二陈汤对TNF-α诱导的肺癌A549细胞中ICAM-1和p38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TNF-α诱导肺癌A549细胞产生ICAM-1高表达,以不同浓度的二陈汤含药血清处理ICAM-1高表达的肺癌A549细...
王芬胡凯文左明焕何秀兰孙韬李泉旺肖俐姜敏卫月
关键词:二陈汤细胞间粘附分子-1P38肺癌
文献传递
颈动脉硬化患者中医证候与血清炎症因子的关系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研究颈动脉硬化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颈动脉硬化患者176例,其中痰浊内阻证72例,血瘀证64例,精髓亏虚证40例;另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晨取空腹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E-选择素、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各证型颈动脉硬化患者血清黏附分子水平。结果不同证型颈动脉硬化患者血清ICAM-1、VCAM-1、E-选择紊、IL-6和CRP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上升(P〈0.05或P〈0.01),其中痰浊内阻证组患者血清ICAM-1、VCAM-1均较血瘀证组和精髓亏虚证组患者显著上升[ICAM-1分别为(382.71±85.78)、(358.76±84.06)、(356.27±91.59)μg/L;VCAM-1分别为(588.29±104.06)、(542.74±90.27)、(523.23±86.07)μg/L,P〈0.05或P〈0.01]。结论颈动脉硬化痰浊内阻证患者外周血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具有一定特异性,痰的微观实质可能与黏附分子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
陈文强李宗信黄小波王芬王宁群董致郅
关键词:颈动脉硬化痰证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E-选择素白细胞介素-6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