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联群
- 作品数:47 被引量:130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招标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枸橼酸局部抗凝在血液滤过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 目的通过比较枸橼酸局部抗凝(RCA)与无肝素抗凝(NH)在血液滤过治疗中抗凝作用,来证实枸橼酸局部抗凝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例有高危出血风险行血液滤过治疗(CVVH)病例,治疗46例次,随机分为2组,一组采用枸橼酸...
- 聂成江榕王联群曾振国刘芬朱峰夏亮詹以安钱克俭
- 关键词:枸橼酸局部抗凝血液滤过
- 文献传递
- 胎儿表皮干细胞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的表达被引量:1
- 2010年
- 端粒酶不仅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在多种干细胞中亦有表达,该酶活性与干细胞维持自我更新的潜能密切相关。表皮干细胞(ESC)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是皮肤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1-3]。
- 王联群蓝蔚黄培信林尊文刘德伍
- 关键词: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表皮干细胞多向分化潜能皮肤组织工程肿瘤组织自我更新
- 血液滤过在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血液滤过对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4例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病人,在常规治疗方法上加以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血滤时每1h从血滤管路静脉壶内抽取与血液分离的乳白色油脂即甘油三酯,并每12h更换一个血滤器。结果4例病人血液滤过24h后甘油三酯均有明显下降,3例病人48h后下降到5.65mmol/L或接近此水平的安全范围。3例病人血液滤过24h后腹痛腹胀有明显减轻,48h后全身情况明显改善,痊愈出院;而1例病人血液滤过后腹痛腹胀无缓解,全身情况持续恶化,死亡出院。结论血液滤过治疗过程中,采取定时抽取血脂和更换血滤器以尽快清除甘油三酯的方法,是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的有效方法。
- 曾振国夏亮王联群刘芬朱峰钱克俭
- 关键词:血液滤过甘油三酯
- 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用于老年人术后机械通气镇静治疗的对比研究
- 聂成钱克俭王联群刘芬曾振国朱峰夏亮詹以安丁成志
- 糖尿病大鼠皮肤组织β-连环素与增殖细胞核抗原的特征及意义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糖尿病SD大鼠皮肤与正常大鼠皮肤组织表皮β-连环素(β-catenin)、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角蛋白19(keratin19,K19)和β1整合素的表达差异,探讨其在糖尿病皮肤难愈创面修复中的意义。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DM组和正常对照组。DM组大鼠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mg/kg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第4周取大鼠背部全层皮肤,并取正常皮肤标本作为对照,行HE染色及β-catenin、PCNA、K19和β1整合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像分析软件测量表皮厚度及阳性细胞积分光密度平均值。结果:DM组皮肤组织表皮β-catenin、PCNA、K19和β1整合素的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皮肤(P<0.01)。DM组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的表皮厚度[(12.45±1.46)μm vs(22.9±2.28)μm,P<0.01]及皮肤中β-catenin(169.78±37.29vs217.88±23.51,P<0.01)、PCNA(143.17±19.82vs175.05±20.84,P<0.01)、K19(139.54±20.69vs168.96±17.97,P<0.01)和β1整合素(150.58±19.98vs181.79±15.94,P<0.01)的阳性细胞积分光密度平均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大鼠皮肤组织表皮β-catenin、PCNA表达均较正常皮肤明显减少,可能是导致糖尿病表皮干细胞数量减少、活性降低且创面难愈的重要机制之一。
- 钟清玲刘德伍刘繁荣彭燕王联群朱飞滨
- 关键词:糖尿病表皮干细胞Β-连环素增殖细胞核抗原创面愈合
- 枸橼酸局部抗凝在血液滤过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通过比较枸橼酸局部抗凝(RCA)与无肝素抗凝(NH)在血液滤过治疗中抗凝作用,来证实枸橼酸局部抗凝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例有高危出血风险行血液滤过治疗(CVVH)病例,治疗46例次,随机分为2组,一组采用枸橼酸局部抗凝,即RCA组(n=24),一组采用无肝素生理盐水冲管抗凝,即NH组(n=22)。观察并比较RCA组治疗开始时、2h、4h、8h、治疗结束时体内血和管路血iCa2+、PT、APTT的变化;监测RCA组治疗开始时、2h、4h、8h、治疗结束时病人体内血pH、HCO3-、Na+;比较两组管路滤器寿命。结果 RCA组治疗开始时、2h、4h、8h、治疗结束时管路血iCa2+均较病人体内血iCa2+明显降低(P<0.05),管路血PT、APTT均较病人体内血PT、APTT明显延长(P<0.05),病人体内血iCa2+、PT、APTT无变化(P>0.05);病人体内血pH、HCO3-、Na+无显著变化(P>0.05);RCA组管路滤器寿命明显长于NH组,为18.5±6.2h对4.9±1.9h(P<0.01)。结论枸橼酸局部抗凝通过降低管路血iCa2+延长管路血PT、APTT,从而达到延长管路滤器寿命的目的 ;枸橼酸局部抗凝对病人体内血PT、APTT、pH、HCO3-、Na+无影响。
- 聂成江榕王联群曾振国刘芬朱峰夏亮詹以安钱克俭
- 关键词:枸橼酸局部抗凝血液滤过
- hTERT基因转染人表皮干细胞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 目的观察外源性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基因转染对体外培养的人表皮干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质粒pIRES2-EGFP...
- 王联群刘德伍蓝蔚林尊文黄培信
- 关键词:表皮干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细胞周期
- 文献传递
- 部分液体通气对吸入性损伤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目的:将机械通气与小剂量氟碳(6ml/kg)相结合进行部分液 体通气治疗犬吸入性损伤,通过对比研究确定这种通气方式对吸 入性损伤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健康犬14条随机分为 两组,治疗组8条,对照组6条。采用蒸汽吸入...
- 王联群
- 关键词:机械通气部分液体通气吸入性损伤血流动力学
- 文献传递
- 输液通路标准化流程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输液通路标准化流程在重症医学科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入住重症医学科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感染性休克患者82例,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由护理人员自行判断选择静脉通路工具和穿刺部位,观察组按照输液通路标准化流程选择静脉通路工具及穿刺部位。比较2组患者液体复苏前时间、休克后收缩压、心率恢复、尿量、中心静脉压达标时间以及输液开始后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用量。结果观察组液体复苏前时间、收缩压、心率、尿量及中心静脉压达标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用量均低于对照组(t=19.401,P<0.001;t=15.710,P<0.001),但2组肾上腺素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实施静脉输液通路标准化流程,可使临床护理人员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护理工作更加有序、高效,既提高了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又提高了临床护理整体服务水平,有益于医疗安全和医院的持续发展。
- 王丹樊梅荣熊丹王联群江榕
-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
- 新鲜冰冻血浆与浓缩红细胞不同比例输注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探讨输注不同比例的新鲜冰冻血浆(FFP)和浓缩红细胞(CRBC)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第一个24h内被输注的FFP量和CRBC量的不同比例(100ml∶1U),65例患者分为三组:低比例(L)组,22例,FFP∶CRBC=1∶6.5;中比例(M)组,20例,FFP∶CRBC=1∶3;高比例(H)组,23例,FFP∶CRBC=1∶1.1。行相关凝血指标实验室结果分析。结果输血6h后,三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均明显异常。输血12h后,H组的PT、APTT、TT和FIB均达到正常或基本正常,且明显优于L组(P<0.01),M组的4项指标略好于L组。结论大量输血容易造成稀释性低凝状态,建议对失血性休克患者使用FFP和CRBC比例为1:1进行输血治疗有利于维持凝血功能。
- 詹以安钱克俭王联群曾振国刘芬朱峰聂成夏亮
- 关键词:成份输血新鲜冰冻血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