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缨

作品数:45 被引量:139H指数: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免疫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4篇免疫
  • 18篇细胞
  • 8篇蛋白
  • 8篇免疫应答
  • 8篇基因免疫
  • 7篇病毒
  • 6篇特异
  • 6篇特异性
  • 5篇特异性免疫
  • 5篇特异性免疫应...
  • 5篇基因
  • 4篇凋亡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乙型肝炎病毒
  • 4篇疫苗
  • 4篇肝炎
  • 4篇肝炎病毒
  • 3篇调节性
  • 3篇疫苗诱导

机构

  • 44篇复旦大学上海...
  • 3篇复旦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上海市农药研...

作者

  • 45篇王缨
  • 42篇熊思东
  • 22篇储以微
  • 17篇徐薇
  • 11篇张进平
  • 8篇徐焕宾
  • 7篇蒋正刚
  • 7篇张瑞华
  • 6篇邵先安
  • 6篇苏丽萍
  • 6篇任学芳
  • 5篇关庆东
  • 5篇王立新
  • 4篇徐林
  • 4篇叶菲
  • 4篇沈燕
  • 3篇李宝华
  • 3篇郑秀娟
  • 3篇阎淑
  • 2篇熊凌云

传媒

  • 9篇现代免疫学
  • 7篇中国免疫学杂...
  • 4篇中华微生物学...
  • 4篇复旦学报(医...
  • 3篇生命的化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病毒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微生物与感染
  • 1篇第六届全国免...
  • 1篇中国免疫学会...

年份

  • 4篇2008
  • 7篇2007
  • 8篇2006
  • 13篇2005
  • 6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OD:一类新的固有免疫模式识别受体被引量:1
2006年
哺乳动物主要通过Toll样受体(TLR)识别微生物。最近,发现一个新的蛋白质家族,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参与胞内微生物的模式识别。NOD是一类位于胞质有典型的LRR-NBS结构的蛋白质家族,可以识别细菌细胞壁成分——细菌肽聚糖(peptidoglycan,PGN),活化NF-κB,参与固有免疫应答并诱导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NOD1和NOD2。最近的研究发现,NOD1和NOD2能识别细菌特殊结构。对该家族的研究将有助于防治胞内病原体感染、探索炎症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
曹清华王缨熊思东
关键词:NOD固有免疫模式识别
CD4^+CD25^+调节性T细胞AICD机制的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ICD)发生的机制。方法CD4+CD25+T细胞以磁性细胞分离器(MACS)从BALB/c小鼠或DO11.10小鼠的静息T细胞分离纯化。体外细胞增殖抑制实验证实其免疫调节作用。CD4+CD25+T细胞的AICD以CD3/CD28单克隆抗体活化或以特异性OVA323-339瑚肽、抗原提呈细胞活化等两种方法获得。CD4+CD25+T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进一步观察FasL中和抗体、TRAIL中和抗体及caspase抑制剂zVAD-fmk对CD4+CD25+T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MACS成功分离CD4+CD25+T细胞,纯度可达98%,该细胞可特异性表达Foxp3基因,能明显抑制效应性T细胞的体外增殖。CD3/CD28抗体以及OVA特异性抗原活化8 d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AICD达39%-45%。活化前后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死亡受体家族表达发生明显变化;FasL、TRAIL中和抗体及zVAD-fmk可明显抑制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凋亡。结论FasL/Fas及其他凋亡相关分子可能参与了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凋亡。
任学芳徐林叶菲蒋正刚熊思东王缨
关键词:CD4^+CD25^+调节性T细胞AICDFASLFAS
牛血清中疑似HBsAg蛋白的检测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牛血清中是否存在HBV相关标志物 ,为HBV的发病机制、治疗、预防等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和限定家族两种方式收集牛血清 ,以ELISA、DOT EIA、WesternBlot对血清中HBsAg样蛋白进行研究。结果 随机和限定家族采集的牛血清中均存在能与抗人HBsAg抗体反应的蛋白质。随机采集的牛血清中HBsAg样蛋白的阳性率为 32 .14 % ,限定家族采集牛血清的阳性率为 72 .97%。牛血清中HBsAg样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2 70 0 0 ,在 37头奶牛中有家族聚集性 (χ2 >χ20 .3 0 (1) ,P <0 .30 )。结论 牛血清中存在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2 70 0
邵先安徐薇王缨熊思东
关键词:HBV牛血清G蛋白阳性率相对分子质量
复合HA-2氨基多肽可增强chitosan-DNA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
2005年
目的 :以具有促黏膜黏附吸收功能的脱乙酰多糖chitosan包裹质粒DNApcDNA3-VP1构建的新型chitosan-DNA疫苗 ,已证实可诱生CVB3特异性黏膜IgA和抗CVB3保护力 ,在此基础上 ,引入具有内体破坏功能的流感病毒HA 2氨基多肽(融内体多肽 ) ,构建chitosan-DNA HApLys16疫苗 ,以期增强chitosan-DNA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 :将融内体多肽与多聚赖氨酸顺序合成为“载体多肽”HA pLys16 ,将其与DNA、chitosan依次复合形成chitosan DNA HApLys16疫苗。以 5 0 μgDNA剂量的chitosan-DNA疫苗滴鼻免疫BALB c小鼠 4次 ,检测CVB3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隔 4周以致死性 5×LD50 CVB3攻击小鼠 ,观察攻击后存活情况。以免疫组化法检测了小鼠心肌内CVB3载量 ;并检测了黏膜IgA中和效价的改变。结果 :chitosan DNA-HApLys16疫苗滴鼻免疫不仅诱生了高水平的IgG ,而且诱生了高水平的黏膜IgA抗体。其诱生的IgG水平以及特异性CTL杀伤活性与chitosan DNA疫苗无统计差别 ,而其IgA水平显著高于chitosan DNA疫苗。CVB3攻击后 ,chitosan DNA HAp Lys16可保护 5 0 .0 %小鼠长期存活 ,高于chitosan DNA组 4 2. 9%的免疫保护率。病理学研究显示 :chitosan-DNA HApLys16免疫小鼠心肌炎症状况好于chitosan-DNA免疫小鼠。
徐薇沈燕陈瑞珍王缨熊思东
关键词:CVB3免疫保护
基因免疫:从啮齿类到非人灵长类
以含目的基因的裸DNA直接注射机体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因免疫及其以此为基础的基因疫苗在过去十多年的研究中已取得重要进展。基因免疫已在抗感染、抗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生物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小动物中,基因免疫...
熊思东张洪勇王缨储以微
关键词:基因免疫免疫增强
文献传递
CXCR4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6
2005年
目的:探讨CXCR4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通过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6例肺癌、1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CXCR4的表达。结果:与癌旁正常肺组织相比,36例中34例肺癌组织表达较高水平的CXCR4。CXCR4的高表达与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肺癌组织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而与临床转移(淋巴结转移和局部浸润)有关。结论:CXCR4的上调表达见于肺癌的发生早期,其高水平与肺癌转移有关。
苏丽萍张进平陈晋王缨熊思东
关键词:肺癌CXCR4
ehCGβ肿瘤基因疫苗诱生的效应脾细胞过继免疫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ehCGβ肿瘤基因疫苗诱生的效应脾细胞过继免疫在抗肿瘤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转染建立稳定表达ehCGβ和HBV—preS2/S的细胞株Sp2/0-ehCGβ和Spz/0-preS2/S。以TR421-hCGβ质粒实施基因免疫,免疫后检测小鼠脾细胞,特异性细胞毒活性;同期将脾细胞过继免疫给正常小鼠,以过继TR421-hCGβ质粒免疫小鼠脾细胞为实验组、过继TR421质粒免疫小鼠脾细胞为对照组,检测脾细胞杀伤效应。结果:效应脾细胞对sp2/0-ehCGβ的杀伤率明显高于Sp2/0—preS2/S(P<0.05)。Sp2/0-ehCGβ在实验组小鼠仅2只形成实体瘤,TR421-hcGβ质粒基因免疫抗肿瘤任用有肿瘤特异性,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对照组小鼠均形成实体瘤。Sp2/0-preS2/S在所有的小鼠均形成了实体瘤,其瘤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ehCGβ肿瘤基因疫苗诱生的效应细胞可特异性杀伤肿瘤,过继免疫效应细胞能使正常小鼠获得明显的特异性抗肿瘤能力。
关庆东王立新张进平徐薇储以微王缨熊思东
关键词:肿瘤基因疫苗过继免疫
HBV-preS2/S-C3d联合基因疫苗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究HBV-preS2/S-C3d联合基因疫苗诱导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及其意义。方法:CR2结合实验检测C3d融合蛋白的结合特性;分别用TR421、TR421-preS2/S和TR421-preS2/S-C3d3重组质粒免疫小鼠,ELISA法检测特异性抗HBs-IgG的亲合力,3H-TdR掺入法检测其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活性(SI),半定量RT-PCR法检测IL-4、IFN-γ、T-bet和GATA-3基因表达的水平。结果:C3d融合蛋白可有效地结合CR2;TR421-preS2/S-C3d3质粒基因免疫诱导的抗HBs-IgG水平、亲合力以及SI均明显高于TR421-preS2/S组,并且前者诱导的IL-4、IFN-γ、T-bet和GATA-3基因表达水平也均高于后者。结论:C3d通过结合CR2、上调IL-4和转录因子的表达、促进抗体亲合力成熟来增强基因免疫诱导的HBV特异性免疫应答。
关庆东王立新徐薇王缨储以微熊思东
关键词:基因免疫C3D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人ehCGβ^+肿瘤小鼠模型的建立
2004年
采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含人 eh CGβ编码基因的重组质粒 pc DNA3 -eh CGβ转染鼠SP2 / 0细胞 ,经 G41 8选择培养和有限稀释培养获得抗性细胞克隆 ,FSCA检测显示 :该抗性细胞的 eh CGβ表达比例高达 84.75%、平均荧光强度达 2 2 .1 2 ;采用相同方法获得转 HBV-pre S2 / S编码基因的 Sp2 / 0 -pre S2 / S细胞作为转染无关基因的对照细胞克隆 ,FACS检测发现该细胞表达 pre S2 / S比例为 72 .60 %、平均荧光强度为1 6.80。将不同数量的 Sp2 / 0 -eh CGβ细胞皮下接种 BAL B/ c小鼠 ,结果表明 ,接种 1× 1 0 5及以上Sp2 / 0 -eh CGβ细胞在小鼠体内能形成实体瘤 ,且实体瘤的大小与接种细胞数量呈正相关 (R值为 0 .989)。将相同数量 (5× 1 0 5个细胞 )的 Sp2 /0、Sp2 / 0 -eh CGβ和 Sp2 / 0 -pre S2 / S细胞接种同一只 BAL B/ c小鼠不同部位 ,结果发现 3种肿瘤细胞均在 BAL B/ c小鼠皮下形成了实体瘤 ,比较三组的平均瘤重量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提示外源性 eh CGβ基因的转染不影响Sp2 / 0细胞的致瘤特性。文章建立的人 eh CGβ+肿瘤细胞的荷瘤小鼠模型 ,为研究 eh CGβ+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征、eh
王立新关庆东吴瑾王缨熊思东
关键词:模型建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含HBV PreS2/S的抗体化乙肝基因疫苗可增强乙肝病毒特异性CTL应答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构建乙肝病毒抗原PreS2/S和抗体Fc段的融合分子,观察该抗体化的乙肝疫苗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能力及状况。方法:用PCR的方法扩增乙肝病毒抗原PreS2/S和鼠IgG1Fc段基因,依次克隆到载体上;体外转染小鼠肌细胞,观察表面抗原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基因免疫小鼠,观察其诱导的特异性CTL免疫应答状况。结果:基因克隆融合分子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构建成功;体外转染实验表明融合分子可以在肌肉细胞中表达;免疫小鼠脾脏细胞用特异性抗原刺激后能产生很强的细胞免疫应答,其中特异性CTL反应明显增强。结论:基于抗体Fc段的抗体化乙肝疫苗能增强机体对HBV的特异性CTL反应,有利于打破HBV感染导致的免疫耐受。
蒋正刚王缨邵先安岳艳洪晓武徐林熊思东
关键词:细胞免疫应答HBV慢性感染CTL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