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秀礼

作品数:99 被引量:409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农业科学电气工程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0篇机械工程
  • 8篇农业科学
  • 3篇电气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42篇数值模拟
  • 42篇值模拟
  • 29篇主泵
  • 26篇核主泵
  • 22篇离心泵
  • 19篇叶轮
  • 15篇压力脉动
  • 13篇空化
  • 9篇优化设计
  • 9篇水泵
  • 8篇旋流泵
  • 8篇水力
  • 8篇汽蚀
  • 7篇电站
  • 7篇瞬态
  • 7篇气液两相
  • 7篇径向力
  • 7篇核电
  • 7篇核电站
  • 6篇旋转滤网

机构

  • 86篇江苏大学
  • 22篇江苏国泉泵业...
  • 14篇江苏振华泵业...
  • 2篇上海电气凯士...
  • 2篇江苏江进泵业...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沈阳透平机械...
  • 1篇江苏源泉泵业...
  • 1篇沈阳鼓风机集...

作者

  • 99篇王秀礼
  • 91篇朱荣生
  • 51篇付强
  • 32篇袁寿其
  • 14篇杨爱玲
  • 13篇卢永刚
  • 11篇苏保稳
  • 11篇俞志君
  • 6篇王鹏
  • 5篇曹梁
  • 5篇李继忠
  • 5篇习毅
  • 5篇欧鸣雄
  • 4篇王振伟
  • 4篇陈宗良
  • 4篇张本营
  • 4篇龙云
  • 3篇刘永
  • 3篇林鹏
  • 3篇贺博

传媒

  • 12篇原子能科学技...
  • 12篇排灌机械工程...
  • 10篇水泵技术
  • 9篇振动与冲击
  • 8篇核动力工程
  • 4篇中国农村水利...
  • 3篇热能动力工程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农业机械学报
  • 3篇哈尔滨工程大...
  • 2篇流体机械
  • 2篇中国机械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学报
  • 1篇机械传动
  • 1篇排灌机械
  • 1篇机电工程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13篇2015
  • 10篇2014
  • 9篇2013
  • 16篇2012
  • 5篇2011
  • 10篇2010
  • 10篇2009
  • 1篇2008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000MW核电站双壳体离心式上充泵抗震计算被引量:11
2012年
采用有限元Ansys软件建立离心式上充泵三维模型和划分有限元网格,对其结构进行固有模态分析,并采用静力法按SSE地震载荷计算上充泵的抗震性能,并将自重、温度、工作压力等载荷的作用结果与地震载荷的作用结果按SRSS组合.结果表明:离心式上充泵结构的基频为655.13Hz,远大于33Hz,为刚性结构;上充泵最大Von Mises等效应力发生在外壳体中部,为103.40MPa,小于ASME-Ⅱ所确定的该材料许用应力140.23MPa;位移最大响应发生在外壳体中部,为0.143mm,远小于各部件最小1mm间隙,满足抗震规范要求.
付强袁寿其朱荣生王秀礼欧鸣雄
关键词:核电站上充泵抗震计算有限元
潜水磨碎泵磨碎装置的优化设计与试验
2015年
为了提高无堵塞磨碎泵的水力性能及改善磨碎效果,在分析影响无阻塞潜水磨碎泵水力性能和磨碎效果的主要几何因素的基础上建立无阻塞潜水磨碎泵的优化方案,结合无堵塞潜水磨碎泵的使用特点,通过数值模拟软件ANSYS-CFX对无阻塞潜水磨碎泵优化方案进行模拟计算及改进,并通过样机试验对CFD模拟结果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磨碎泵动刀盘刀头数目是影响泵水力性能的最主要因素,在保证磨碎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较少的刀头数目;动静刀盘间隙对泵外特性的影响是仅次于动刀盘刀头数目,随着间隙的减小,磨碎泵的水力性能下降明显,但磨碎泵的无过载性能有所提升。经综合分析,GSP-22型磨碎泵动刀盘刀头数目为2和动静刀盘间隙为1.5 mm时最优,同时兼顾了磨碎泵的水力性能和磨碎效果,为磨碎泵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指导。
王秀礼卢永刚朱荣生王振伟陈宗良张亮亮
AP1000核主泵排气过渡工况下瞬态流动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研究核主泵在排气过渡工况下的气液两相流瞬态流动特性,基于非均相流模型,采用CFX软件对核主泵排气过渡工况进行瞬态数值模拟,通过分析叶轮、导叶流道内的压力脉动、涡量变化及速度分布,得到了排气过渡过程的流动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气液两相工况下,叶轮各流道内气相、液相的不均匀分布及两相之间的滑移作用,导致叶轮径向力产生大幅度波动;核主泵采用的扭曲型径向导叶,在进口含气率较高的工况下,其流道内易产生气泡堆积现象,使过流面积减小,产生较大的能量损失;核主泵类球形蜗壳的对称性结构,使左侧类隔舌部位出现低流速区,堵塞了部分出口流道,这也是核主泵排气过渡工况运行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朱荣生邢树兵付强李天斌王秀礼
关键词:核主泵气液两相流瞬态压力脉动涡量
无过载旋流泵正交设计数值模拟与试验被引量:12
2012年
用正交设计法对旋流泵叶轮参数进行优化设计,设计了一个五因素二水平的正交方案,研究各几何参数对旋流泵性能的影响。采用雷诺平均数值模拟方法,对正交设计中每种组合进行性能预测,通过分析性能曲线对比图,找到了对于各个性能的最优方案。对数值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极差分析,获得了各几何参数影响性能的主次顺序,通过分析与比较得出最优参数组合,即叶轮外径220 mm、叶轮出口宽度40 mm、叶片出口安放角14°、叶片数4和无叶腔宽度40 mm。在模拟基础上,对最优模型样机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在实现无过载的同时,保持了较高的效率,达到了设计目的。
王秀礼朱荣生苏保稳俞志君
关键词:旋流泵无过载叶轮优化设计数值模拟
高低叶片对旋流泵性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通过对旋流泵内部流道进行三维造型,利用雷诺时均方程、双方程湍流模型并结合SIM-PLEC算法对旋流泵内部三维不可压缩湍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出旋流泵内部的压力分布。通过对三种不同高度差的弯曲叶片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发现高低叶片能够改善旋流泵水力性能。在模拟的基础上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结果是正确的;高低叶片能够减小水力损失,提高旋流泵的扬程和效率;3种叶轮中,2个对称分布叶片比其余4个叶片高的叶轮的水力性能最好,效率提高约3%。
王秀礼朱荣生俞志君苏保稳
关键词:旋流泵数值模拟
一种带有双密封室的自吸泵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密封室的自吸泵,在滚动轴承与叶轮之间装有密封室,在密封室内靠近叶轮侧设有气体缓冲密封室,气体缓冲密封室通过单端面机械密封增强密封效果,在密封室内设有增压管路,增压管路与外界的增压设备相连,通过外部的增...
朱荣生王秀礼杨爱玲
文献传递
CAP1400核主泵导叶和叶轮匹配数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为研究导叶和叶轮之间匹配对核主泵性能的影响及作用在叶轮上的径向力分布情况,采用CFD技术对不同方案下的核主泵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并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核主泵扬程和效率的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基本吻合,效率相对误差在2.5%左右,扬程相对误差在4%左右;叶轮叶片数和导叶叶片数对核主泵性能影响较大,对其进行合理匹配能有效地提高泵性能;叶轮和导叶的不同匹配使叶轮径向力分布规律具有很大差别,作用在叶轮上的径向力呈周期波动,脉动频率以叶轮通过导叶频率为主;小流量工况下,随着流量的减小,叶轮的径向力及其脉动幅值增大,而变化速率减小;大流量工况下,随着流量的增加,叶轮的径向力及其脉动幅值增大。
付强曹梁朱荣生习毅王秀礼
关键词:核主泵叶轮导叶数值模拟径向力
高低叶片对旋流泵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对现有的旋流泵叶轮进行研究分析后,对3种不同比转速的叶轮进行重新设计,通过改变成不同高度的叶片数,对旋流泵的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获得了旋流泵的高叶片数不同时对其性能影响的变化规律,并对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高低叶片能够减小水力损失,提高旋流泵的扬程和效率,特别是当旋流泵叶轮的叶片数为6片时,2个对称分布的叶片比其余4个叶片高的叶轮的水力性能要好;当叶轮的叶片数为8片或10片时,3个均匀分布的叶片比其余叶片高的叶轮的水力性能要好,效率提高约3%。
朱荣生王秀礼
基于层约束叶片的核主泵空化特性与动力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为研究瞬态空化工况下CAP1400核主泵动力学特性,基于层约束设计方法对叶轮叶片进行优化设计,使得产生在后盖板附近的气泡不至快速向前盖板方向发展,即将汽泡发展约束至不同层内。基于雷诺平均动量方程和SST k-ω湍流模型,通过CFX软件对核主泵空化瞬态过程进行定常和非定常数值计算,得到最优层约束叶片模型和空化发展过程中叶轮的瞬态轴向力与径向力变化,对时域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得到轴向力与径向力的频域特性。模拟结果分析表明:层约束叶片设计能够有效提升泵在小流量工况时的水力效率,而保持其在额定工况区域水力效率基本不变;空化瞬态过程叶轮所受轴向力指向叶轮进口,受空化汽泡带来的叶片表面压力差变化的影响较大;叶轮瞬态径向力合力周向分布规律不受空化程度的影响,而与泵本身的运行状态有关;核主泵在低频范围内径向持续振动明显强于轴向振动,且伴随空化的加剧愈加显著。
朱荣生蔡峥王秀礼卢永刚陈宗良付强钟伟源
关键词:核主泵
CAP1400核主泵空化特性数值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针对CAP1400核主泵事故下的空化问题,在对核主泵进行水力设计及三维造型的基础上,采用CFD技术对核主泵的空化问题进行定常数值模拟,并分析了正常工况、空化初生、临界空化、严重空化和断裂空化等5个阶段核主泵叶片背面气相体积分数、叶片间气相体积分数及叶片间介质温度的分布特性.计算结果表明:核主泵空化首先发生于叶片背面靠近前盖板一侧并向叶片工作面、后盖板方向发展;临界空化与严重空化阶段气相体积分数在叶轮流道相对位置S=0.35~0.45时增长趋势相同,S=0.45~0.50时相对平缓;叶片间由于相变导致的两相之间的热传导在两相界面附近的液相中形成温度梯度,空泡内气相介质的温度低于附近液相介质的温度,两者温差随空化的发展而增大.
朱荣生陈宗良王秀礼曹梁
关键词:核主泵空化特性温度梯度数值模拟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