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珊

作品数:5 被引量:83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顶空
  • 2篇氧化三甲胺
  • 2篇质谱
  • 2篇菌群
  • 2篇固相微萃取
  • 2篇肠道
  • 2篇肠道菌
  • 2篇肠道菌群
  • 1篇胆碱
  • 1篇顶空-固相微...
  • 1篇顶空固相微萃...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色谱
  • 1篇摄入
  • 1篇肾病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肾病
  • 1篇气相

机构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王珊
  • 3篇周宏伟
  • 3篇何彦
  • 2篇刘玉婷
  • 2篇尹恝
  • 2篇梁虹瑜
  • 2篇周枝凤
  • 1篇盛华芳
  • 1篇何志海
  • 1篇暴旭广
  • 1篇郑慧敏
  • 1篇韦裕容
  • 1篇吕永金

传媒

  • 2篇分析试验室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顶空固相微萃取GC-MS分析紫云英蜂蜜的香味成分被引量:8
2012年
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分析紫云英蜂蜜香味成分的方法。采用质谱谱库检索结合化合物保留指数定性分析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从紫云英蜂蜜中分离了68个组份,定性了其中的49个,占总峰面积的92.24%。紫云英蜂蜜香味的主要成分为醛类(61.2%)、醇类(14.29%)和酯类(2.38%)。
梁虹瑜韦裕容吕永金王珊刘玉婷周枝凤
关键词:香味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藿香正气口服液中的挥发性成分被引量:8
2014年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GC-MS法提取分析藿香正气口服液的挥发性成分,用自动质谱去卷积鉴别系统对数据进行解析。采用质谱谱库检索结合化合物保留指数定性分析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从藿香正气口服液中共分离出103个组分,定性鉴定了其中的80个,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4.03%。藿香正气口服液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倍半萜烃类(51.71%)、萜醇类(24.70%)、单萜烃类(10.59%)和醛类(2.49%)等。
何志海侯功坦梁虹瑜王珊刘玉婷周枝凤
关键词:藿香正气口服液挥发性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GC-MS
基于肠道菌群预测摄入胆碱后血氧化三甲胺的变化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建立基于肠道菌群预测摄入胆碱食物后体内氧化三甲胺(TMAO)代谢水平变化趋势的模型,为个体精准膳食提供指导,同时为潜在的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筛选提供参考。方法采集18位健康志愿者的空腹血清样本及食用等量胆碱食品8 h后的血清样本,根据前后血清TMAO水平升降趋势,将志愿者分为升高组和降低组。采集粪便样品,对粪便样本DNA的16 SrRNA基因V4可变区进行测序分析,比较两组志愿者的肠道菌群数据;根据肠道菌群及TMAO的数据,采用机器学习随机森林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升高组与降低组在反映肠道菌群β多样性的主坐标分析(PCOA)图展示明显的区分,两组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存在差异;建立的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为86.39%,95%置信区间为(72.7%,100%);验证集合代入模型显示降低组志愿者的TMAO变化水平被模型判定为降低的可能性明显高于升高组志愿者。结论根据肠道菌群可以建立预测TMAO水平变化模型,模型预测效果良好。
路浚齐王珊尹恝吴珊何彦郑慧敏郑慧敏周宏伟
关键词:肠道菌群氧化三甲胺
氧化三甲胺分布特征及其与肠道菌群的关联性被引量:45
2016年
目的:了解中国社区人群氧化三甲胺(TMAO)分布水平,分析TMAO与心脑血管风险因素的相关性及探讨TMAO与肠道菌群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颈动脉彩超检查无动脉硬化斑块的体检人群,共纳入181例,男96人,年龄30~73岁。采集血清标本,运用稳定同位素内标液质联用法检测TMAO。采集粪便标本,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检测16S rRNA基因V4可变区,进行肠道菌群检测。采用SPSS分析TMAO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风险因素相关性,运用QIIME及LEfSe分析肠道菌群,找出与TMAO相关的菌属。结果健康人群中TMAO中值为2.66(1.96~4.91)μmol/L,呈偏态分布。TMAO不同水平组间传统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因子没有差异,也没有特征性肠道菌群结构。通过统计发现TMAO与BMI及肠道菌群中的梭菌目(Clostridiales)下属的厌氧孢杆菌属(Anaerosporobacter)、梭菌属(Clostridiales)、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颤杆菌克属(Oscillibacter)及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下属的Alistipes有相关性。结论中国人群TMAO水平普遍较低,TMAO水平与传统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因子没有显著相关性,不同TMAO水平组间肠道菌群组成没有差异,个别菌属与TMAO水平有相关关系。
王珊夏耿红何彦廖硕希尹恝盛华芳周宏伟
关键词:氧化三甲胺肠道菌群动脉粥样硬化
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状态下肠道菌群失衡模式研究被引量:22
2019年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和糖尿病肾病(DKD)患者相对于健康对照肠道菌群失衡模式及功能变化,寻找两种疾病患者肠道菌群关键变化特征。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住院患者,纳入T2DM人群30例、DKD人群25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组和对照组粪便及血清标本,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粪便标本16SrDNA-v4区测序,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静脉血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使用微生物组分析软件QIIME(v1.9.1)分析肠道菌群组成和多样性指标,使用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LEfSe比较研究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肠菌标志物。随机森林法建立诊断模型。PICRUSt预测肠道菌群功能变化特征。结果T2DM和DKD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与健康对照组明显不同(P<0.05)。T2DM和DKD患者肠道有较多一致的变化信号,如具有产短链脂肪酸能力的毛螺旋菌属、柔嫩梭菌属、罗斯菌属和粪球菌属显著下降(P<0.05),但两者间也存在疾病特异性的菌群失衡模式,T2DM患者拟杆菌属显著增多,DKD患者乳杆菌属、史雷克菌属、厌氧棒状菌属、嗜血杆菌和肠球菌属显著增多。功能预测也证实,T2DM和DKD患者肠道有较多一致功能变化。T2DM和DKD血清炎症指标与菌的关联性分析提示T2DM和DKD患者肠道有益菌的减少可能是导致血清炎症指标上升的原因。结论T2DM和DKD患者肠道菌群存在一致的变化,均为产丁酸菌减少,但两者之间也有疾病特异性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通过肠道菌群评估T2DM患者肾病发生风险提供了数据基础。
暴旭广王忠伟何彦王珊李泽文李攀周宏伟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