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玉凯

作品数:148 被引量:538H指数:11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5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5篇医药卫生
  • 7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8篇急性
  • 33篇脑梗
  • 32篇卒中
  • 30篇动脉
  • 30篇缺血
  • 26篇血性
  • 23篇脑卒中
  • 23篇梗死
  • 22篇脑梗死
  • 19篇帕金森
  • 19篇帕金森病
  • 16篇动脉粥样硬化
  • 15篇颈动脉
  • 14篇血管
  • 14篇卒中患者
  • 14篇疗效
  • 13篇脑卒中患者
  • 12篇蛋白
  • 12篇血清
  • 11篇他汀

机构

  • 129篇佛山市第一人...
  • 19篇中山大学附属...
  • 8篇四川大学华西...
  • 7篇中山大学
  • 5篇北京协和医院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济宁医学院
  • 3篇山东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安徽中医药大...
  • 3篇河北省沧州中...
  • 3篇泰山医学院第...
  • 2篇广州市惠爱医...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金华市中心医...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48篇王玉凯
  • 41篇章成国
  • 37篇邵燕
  • 21篇罗韶辉
  • 21篇谢坚
  • 21篇曾桄伦
  • 20篇杜朴
  • 20篇袁大华
  • 18篇李国德
  • 17篇谢海群
  • 13篇刘焯霖
  • 12篇周静
  • 12篇张国华
  • 12篇陈静娟
  • 11篇张虹桥
  • 11篇彭伟英
  • 10篇徐严明
  • 10篇黄淑云
  • 10篇宁玉萍
  • 10篇谢安木

传媒

  • 7篇临床神经病学...
  • 6篇中华神经医学...
  • 6篇广东省医师协...
  • 6篇广东省医师协...
  • 5篇中华神经科杂...
  • 4篇中华医学遗传...
  • 3篇中风与神经疾...
  • 3篇中国实用神经...
  • 3篇阿尔茨海默病...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2篇泰山医学院学...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华高血压杂...
  • 2篇癫痫与神经电...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当代医学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8篇2019
  • 9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24篇2015
  • 15篇2014
  • 25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10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1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他汀类药物治疗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比较
目的:通过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踝肱指数(情况,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将1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60例)、阿托伐他汀组(60例)和常规治疗组(60例)。瑞舒伐他汀...
谢坚王玉凯邵燕张虹桥
SAH超早期DSA检查的病因诊断和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通过对急性SAH超早期(48小时内)行DSA检查,探讨其病因诊断价值及降低病死率的措施。方法:选择急性SAH住院病人100例,随机分为DSA和腰穿两组,各50例病人,均行脑CT和腰穿检查明确诊断。DSA组48小时内行DSA检查,依据不同DSA结果,采取外科手术或内科治疗两种方法。腰穿组仅作腰穿、脑CT检查以及传统的内科治疗方法。结果:DSA组病因诊断为脑动静脉畸形12例,手术治疗10例;脑动脉瘤16例,手术治疗10例;烟雾病6例,手术治疗2例;动脉炎3例;原因不明13例;共死亡6例,病死率8.3%。腰穿组共死亡10例,病死率35.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SAH患者超早期行DSA检查,可及时明确病因诊断,从而针对不同病因采取不同治疗措施,显著降低病死率,缩短病程。该方法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和推广前景。
耿家贵孟庆民谢安木秦丽晨陆寅孟庆莲苗素云梁迎春王玉凯
关键词:SAH病因诊断
点时间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在糖尿病患者脑卒中复发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点时间尿蛋白/尿肌酐(Pro/Cr)与糖尿病(DM)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关系。方法对154例DM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点时间Pro/Cr检查,根据其水平分为正常尿蛋白组(68例)与微量尿蛋白组(82例),4例被剔除;比较两组6个月、1年及2年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并分析DM卒中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正常尿蛋白组6个月、1年及2年的脑卒中复发率分别为5.9%(4例)、14.7%(10例)及23.5%(16例);微量尿蛋白组分别是12.2%(10例)、39.0%(32例)及51.2%(42例);微量尿蛋白组的3个时点脑卒中复发率均比正常尿蛋白组明显升高(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P=0.001)、糖化血红蛋白(P=0.035)及微量蛋白尿(P=0.004)是DM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患者与非复发患者Pro/Cr值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点时间Pro/Cr与DM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有关,随着其数值升高,患者脑卒中复发风险增大;微量蛋白尿是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国华王玉凯曾桄伦杜朴章成国
关键词:卒中复发微量蛋白尿
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患者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关系,证实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重要预测因子。方法对2010-03—2011-03在我院住院的154例糖尿病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根据其水平分为达标组(80例)与不达标组(74例),比较2组间6个月、1a及2a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结果达标组6个月、1a及2a的脑卒中复发率分别是5.1%(4例)、20.0%(16例)及27.5%(22例);不达标组复发率分别是13.5%(10例)、37.8%(28例)及51.4%(38例);不达标组的3个时点脑卒中复发率均高于达标组(P均<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脑卒中复发与糖化血红蛋白是否达标有关,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达标的患者脑卒中复发率低;从而提示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患者脑卒中复发的重要预测因子,控制其水平有助于降低脑卒中复发率。
张国华王玉凯曾桄伦杜朴章成国
关键词:糖尿病脑卒中复发糖化血红蛋白
Wistar乳鼠中脑黑质器官型脑片培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索Wistar乳鼠中脑黑质器官型脑片培养的方法,以更接近在体状态的体外培养方法研究P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Wistar乳鼠中脑黑质器官型脑片培养每只乳鼠在中脑黑质区切取300ban脑片5片,置Millicell—CM微孔膜上和6孔培养板中培养。根据培养时间随机平均分为4组。培养24h后加入终浓度为10μmal/L Ara—C抑制胶质细胞的生长。将上述终止培养后的脑片分别进行原位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再行常规HE染色、TH免疫组化染色;同时行TH原位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倒置显微镜观察,在7~8天以后脑片的厚度由原来的350μm减为150μm左右。培养3天后脑片中的细胞逐渐清晰可见。细胞呈圆形或三角形。大小不等,边界清楚完整。白培养第2天开始在脑片腹侧正中裂隙中及脑片周围的沟裂中出现液体流动—“微血流”现象。组织切片观察可见,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培养脑片的器官型细胞构架保持完好。HE染色可见各培养时间组神经元数量和形态结构正常。各时间组脑片中神经元的超微结构正常,胞浆内含有丰富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高尔基氏体和分泌颗粒,生物膜完整。结论:Wistar乳鼠中脑黑质器官型脑片培养是一种研究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良好的方法。它可在有胶质细胞存在的状态下接受干预因素的影响,较之帕金森病的细胞模型更接近在体状态,而较之动物模型更容易控制非干预因索。活力检测显示,各时间组脑片中神经元的活力正常,生长状态良好。TH是DA神经元的主要标志。各时间组的TH阳性神经元数目及形态均无明显差异。说明该培养方法较好地保持了脑片中DA神经元的存活。
张卓伯王玉凯金冬梅商慧芳徐严明
关键词:帕金森病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作用的比较被引量:124
2015年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在标准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础上,瑞舒伐他汀组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d,阿托伐他汀组加用阿托伐他汀片20 mg/d,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检测患者血脂、hsCRP水平,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瑞舒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6个月时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6个月时,瑞舒伐他汀组TC、TG、LDL-C及hs-CRP水平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组及对照组(均P<0.05)。3组间治疗前内-中膜厚度(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瑞舒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6个月时IMT及低回声斑块比率显著降低,高回声斑块率显著增高(均P<0.05)。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及对照组患者第6个月的NIHSS评分及mR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时,3组间NIHSS评分及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清hs-CRP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瑞舒伐他汀的降脂及抗炎作用比阿托伐他汀更强。
谢坚张虹桥章成国王玉凯邵燕曾桄伦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他汀类药物
钠通道Na(v)1.6与缺血性脑损伤
目的 通过观察大鼠缺血脑组织中Na(v)1.6表达探讨Na(v)1.6与脑缺血的关系.方法 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模型,168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对照组和钠通道阻滞剂-Riluzole、钙通道阻滞剂-Nimodi...
任丽王玉凯黄明娜龙赤黄海鹰
关键词:RILUZOLENIMODIPINE
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与伴高血压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复发正相关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 探究在伴高血压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浓度及复发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11例确诊伴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24 h内检测血清Lp-PLA2浓度,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1年随访观察,根据头颅CT/MR证实脑梗死复发而分为复发组(35例)和非复发组(176例),根据高血压分级分为3组,分别为1级高血压组(60例,复发5例)、2级高血压组(76例,复发11例)、3级高血压组(75例,复发19例)。单因素分析两组间的临床资料及Lp-PLA2浓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趋势性分析、平滑曲线拟合分析血清Lp-PLA2浓度与伴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复发风险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对不同高血压分级伴AIS中Lp-PLA2浓度与复发风险进行预测效能评价。结果与非复发组对比,复发组中血清Lp-PLA2浓度、年龄、入院时NHISS评分、7 d时mRS评分、HCY、吸烟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当调整混杂因素后,与Lp-PLA2最低三分位组相比,Lp-PLA2最高三分位组的复发风险增加了4.13倍(OR=5.13,95%CI:1.35~19.40),而当Lp-PLA2作为连续变量时,Lp-PLA2每增加1 ng/mL,伴高血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增加1%(OR=1.01 95%CI:1.01~1.02)。平滑曲线显示Lp-PLA2浓度与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复发风险呈正相关。Lp-PLA2浓度预测3级高血压伴AIS患者复发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9,特异度为0.893,敏感度为0.737。结论 血清Lp-PLA2浓度是伴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可能是3级高血压伴AIS复发风险的有效预测指标。
梁丽冰陈静娟章成国王玉凯罗柏桂周天恩王晓锋
关键词: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复发脑梗死
糖耐量异常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的改变及其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糖耐量异常(IGT)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改变及其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108例无糖尿病史的脑梗死患者经葡萄糖耐量试验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51例)和1GT组(57例)。检测患者血浆Lp—PLA2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采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动脉硬化斑块性质。结果与NGT组比较,IGT组空腹血糖(FPG)、服糖后2h血糖(2hPG)、Lp-PLA2、IMT及不稳定性斑块比例均明显增高,HDL明显降低(P〈0.05~0.01)。IGT组中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患者血浆Lp-PLA2水平[(89.13±17.26)g/L]明显高于稳定斑块患者[(62.95±15.14)g/L](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GT组血浆Lp—PLA2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0.46,P=0.033)。结论IGT脑梗死患者血浆Lp—PLA2水平明显升高,且与颈动脉硬化的程度密切相关。
任丽王玉凯黄铭娜龙赤黄海鹰
关键词:糖耐量异常脑梗死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颈动脉硬化
电针治疗大鼠急性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
目的观察急性脑缺血后及电针治疗后大鼠脑组织中电压门控型钠通道亚型Nav1.6表达,探讨电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44只健康SD大鼠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脑缺血组、电针治疗组和药...
王玉凯任丽黄铭娜龙赤黄海鹰
文献传递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