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燕

作品数:32 被引量:122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北省气象局科技发展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环流
  • 8篇暴雨
  • 7篇环流形势
  • 6篇逆温
  • 6篇逆温层
  • 6篇角动量输送
  • 6篇长江
  • 5篇长江上游
  • 4篇动量
  • 4篇纬向
  • 4篇梅雨
  • 4篇角动量
  • 4篇大暴雨
  • 3篇准静止锋
  • 3篇夏季
  • 3篇历史罕见
  • 3篇梅雨锋
  • 3篇静止锋
  • 3篇降水
  • 3篇暴雨过程

机构

  • 29篇湖北省气象局
  • 4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三峡梯调通信...
  • 2篇武汉区域气候...
  • 1篇云南大学
  • 1篇江苏省气象局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湖北省气象信...
  • 1篇三峡水利枢纽...

作者

  • 32篇王海燕
  • 16篇郭英莲
  • 15篇王继竹
  • 14篇李才媛
  • 6篇邓红
  • 4篇龙利民
  • 4篇李银娥
  • 4篇王珊珊
  • 3篇吴翠红
  • 3篇张萍萍
  • 3篇王晓玲
  • 2篇韩芳蓉
  • 2篇周金莲
  • 2篇孟英杰
  • 2篇高琦
  • 2篇徐明
  • 2篇李进
  • 1篇濮梅娟
  • 1篇陈良华
  • 1篇张娜

传媒

  • 6篇暴雨灾害
  • 3篇干旱气象
  • 3篇第26届中国...
  • 2篇灾害学
  • 2篇气象科技进展
  • 1篇高原气象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气象科技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沙漠与绿洲气...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 1篇第十四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9篇2009
  • 1篇2008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北省2008年低温雨雪过程的500hPa谐谱特征分析
本文应用NCEP500hPa高度场资料,利用波谱分析方法,对湖北2008年1月10日~2月1日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表明:①此次过程的主要环流背景是:咸海至黑海附近的横槽及其后的乌拉尔山阻高不断向...
王海燕李才媛郭英莲邓红王继竹
关键词:超长波长波角动量
文献传递
近40年三峡库区面雨量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6
2018年
利用1980—2016年逐日雨量观测资料,以站点平均法计算库区面雨量,得到以下结论:三峡库区年面雨量的年际差异大,且37年以来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月面雨量的峰值出现的月份,重庆—万州为6月,万州—宜昌为7月;从日强降水面雨量特征来看,三峡库区强降水面雨量主要出现在5—9月,万州—宜昌强降水出现的总数明显高于重庆—万州,且在各个量级都是万州—宜昌明显多于重庆—万州;从日面雨量极值分布来看,面雨量极值一般出现在6—7月,万州—宜昌69.9mm以下的各级强降水均是7月出现最多,70mm以上的强降水则都是6月出现最多,这与重庆—万州段恰好是相反的;从两子流域各个量级降水的年均频次分布上来看,20~29.9mm的降水,每年各有7~9次,30~49.9mm的降水,每年各有5~7次,上述几个量级出现的频次相对较高;50~69.9mm的降水,每年各有1~2次,对于70mm以上的降水,平均2~5a才1次,可见50mm以上降水出现的频率低,而造成的影响又较大,应在后期重点研究其形成机理。
高琦高琦徐明李波王海燕
关键词:三峡库区面雨量
边界层准静止干线触发的中尺度暴雨机理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利用NCEP GFS 0.5°×0.5°再分析资料,结合卫星、雷达、加密自动气象站资料,通过合成诊断分析研究了湖北10次由边界层准静止干线触发的中尺度暴雨过程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该类型暴雨多发生在暖区内,强降水中心稳定少动,范围小,降水维持时间长,雨强一般在30~50 mm。动力机制主要为500 hPa正涡度平流向暴雨区伸展,促使边界层气旋性涡度加强,正涡度柱发展;同时,干线两侧干湿平流加强,产生局部锋生,且边界层正、负温度平流呈偶极分布,产生边界层小扰动,加强了上升运动的发展。对流系统运动表现为明显的后向传播,且后部新生对流单体呈线性排列,依次经过同一位置产生列车效应,有利于降水在同一地点长时间维持。其暴雨落区主要位于边界层干线南侧的湿舌顶端、靠近温湿平流零线的暖湿一侧。
王晓玲王海燕王珊珊吴翠红张萍萍
关键词:干线中尺度暴雨MCS
2012年湖北省两次大暴雨过程峡谷地形增幅作用对比分析
利用湖北省加密自动站资料、常规观测资料、逐6h的NCEP/GFS再分析资料以及FY-2E红外卫星云图资料对2012年6月29日、7月4日湖北省两次大暴雨过程中峡谷地形的增幅机制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两次大暴雨过程...
张萍萍吴翠红龙利民王海燕张宁王珊珊周金莲
关键词:暴雨过程涡旋
文献传递
鄂北春播期降水异常能量输送及成因分析
2019年
利用1981—2018年降水观测信息,结合NCEP再分析资料,采用合成诊断以及大气能谱方法,对比分析鄂北春播期降水异常天气成因。结果表明:降水偏少年副热带高压偏弱偏南,极涡偏弱,中纬度扰动动能表现为经向弱,纬向输送位置偏南,角动量以向南输送为主,南北能量交换弱,因而鄂北地区冷暖空气交汇不明显,对流层低层为辐散气流,不利于产生锋生动力。降水偏多年副热带高压和极涡均偏强,高原槽活动频繁,中纬度扰动动能表现为经向强,纬向输送位置偏北,角动量南北输送均明显,能量交换频繁,因而鄂北地区冷暖空气交汇明显,对流层低层为辐合气流,利于产生锋生动力。
王晓玲高正旭王海燕陈赛男王艳杰
关键词:降水异常角动量
2008年冬季准静止锋与1998年夏季梅雨锋的异同
本文通过对比2008年1月出现在华南的冬季准静止锋和1998年6-7月出现在江淮流域的夏季梅雨锋得出如下结论:1、08年冬季静止锋和98年夏季梅雨锋的阻塞形势和暖湿气流来源基本一致。08年副高偏南偏西,98年副高偏西。2...
郭英莲王继竹李才媛王海燕
关键词:准静止锋梅雨锋锋生
文献传递
2009年6月28—30日湖北区域性大暴雨诊断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利用NCEP资料、LAPS产品、地面自动站资料及卫星资料和多普勒雷达拼图资料,对2009年6月28—30日湖北区域性大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与动力、热力、水汽条件等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在贝加尔湖低槽东移、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北抬、西南急流发展、低层切变线南压和低涡东移的条件下发生的;低空急流的发展使大气强烈转暖,低层辐合与正涡度、高层辐散与负涡度及其相互配合,为暴雨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热力和动力条件;冷空气南下在高温高湿的长江流域形成锋区以及西南急流加强,不仅向暴雨区提供了充沛水汽,还与切变加强、低涡东移共同造成能量锋区锋生,沿低层θse能量锋区及切变线有多个对流云团和强回波生成引发区域性强降水。
王海燕张文王珏孟英杰徐明
关键词:区域性暴雨切变线低涡低空急流
峡谷地形对两次大暴雨过程的增幅作用对比分析被引量:28
2013年
利用湖北省加密自动站资料、常规观测资料、逐6 h的NCEP/GFS再分析资料以及FY2E红外卫星云图资料,对2012年6月29日、7月4日湖北省两次大暴雨过程中峡谷地形的增幅机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均在有利的背景场及环境条件下受三峡谷地特殊地形影响而产生,冷暖空气相互对峙并配合峡谷地形的阻挡作用,迫使近地层水平流场、垂直流场发生改变,同时流入峡谷的地面气流与复杂地形相互作用,在峡谷内产生局地气旋性小环流或气流汇合区,地形性涡旋的生成对降水增幅起到关键作用;两次过程的不同之处是,前一过程中,冷空气作用更显著、不稳定能量累积更多、峡谷地形增幅作用更复杂,其中包括狭管效应、喇叭口效应及迎风坡地形效应,所以其降水效率更高、雨强更大。
吴翠红张萍萍龙利民王海燕王珊珊周金莲
关键词:大暴雨
ECMWF模式在长江上游流域调度关键期的预报检验评估被引量:22
2017年
普查2013—2014年发生在长江上游流域的强降水过程,采用天气学检验方法,基于ECMWF模式开展检验评估。结果表明:ECMWF模式预报强降水过程起止时间和暴雨以上量级落区均在蓄水期效果最好;预报中雨以上量级的落区在各关键期总体较好,但在横江、乌江、宜宾—重庆南部、重庆—万州南部、万州—宜昌等区间易局部漏报,应加强对上述区间模式降水产品的订正;预报影响降水过程的天气系统,3 d之内与实况偏差较小,4—7 d与实况偏差较大,需预报员发挥主观作用进行订正。
王海燕田刚徐卫立金琪陈良华陈璇
关键词:ECMWF模式降水预报
宜昌市酸雨的年季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利用宜昌市1994年1月至2007年2月的酸雨观测月数据文件,分析了酸雨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宜昌市夏季酸雨污染最轻,冬季、春季酸雨污染最重;1998—2006年降水的酸性减弱趋稳;2000—2006年,中雨、大雨、暴雨的洁净程度越来越差;2001年以前,降水pH值和K值各季节之间的变化和各季节的年际变化明显,有明显的变化周期;2001年以后,降水pH值和K值各季节之间的变化和各季节的年际变化差异均减小,没有明显的变化周期。
王海燕毛成忠
关键词:酸雨PH值年变化季变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