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永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玉米
  • 3篇幼苗
  • 2篇乙烯利
  • 2篇生理
  • 2篇转BT基因玉...
  • 2篇夏玉米
  • 2篇小麦
  • 2篇萌发
  • 2篇基因
  • 2篇基因玉米
  • 1篇幼苗生长
  • 1篇幼苗形态
  • 1篇郑单958
  • 1篇生长发育
  • 1篇生理机制
  • 1篇缩节安
  • 1篇内源
  • 1篇内源激素
  • 1篇种子
  • 1篇种子萌发

机构

  • 6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王海永
  • 6篇董学会
  • 5篇陈小文
  • 3篇郭玉海
  • 3篇祁鑫
  • 2篇牛晓雪
  • 2篇苏贺
  • 1篇申婷婷
  • 1篇张明才
  • 1篇张巧玉
  • 1篇陈志峰

传媒

  • 3篇玉米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DPC拌种对玉米幼苗形态和抗旱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以玉米杂交种郑单958为材料,研究缩节安(DPC)拌种对玉米幼苗形态和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播种前以种子∶水∶缩节安∶羧甲基纤维素=20∶1∶0.05∶0.02(重量比)的比例拌种,能够显著增加玉米幼苗的根冠比,提高玉米幼苗根系活力。10%的PEG模拟干旱处理3d和盆栽控水7d后,DPC拌种的幼苗根系和叶片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岐化酶(POD)的活性均高于对照,丙二醛(MDA)含量低于对照,根系和叶片脱落酸(ABA)、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s)含量也存在差异。因此,DPC拌种有助于培育壮苗,提高玉米苗期的抗旱性。
陈志峰王海永董学会
关键词:玉米缩节安幼苗形态抗旱性
转Bt基因玉米秸秆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为研究转Bt基因玉米秸秆还田后秸秆中外源Bt蛋白的释放是否会对后茬作物的萌发产生不利影响,本试验以转Bt基因玉米及其受体品种(非转基因)郑58秸秆浸提液作为处理,采用以小麦(多抗一号)为材料进行室内培养,通过测定对小麦发芽率、幼苗生长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浸提液对小麦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2种秸秆浸提液的质量体积比较低(1∶100)时对小麦萌发处理效应与对照差异不大,当浸提液质量体积比为1∶25时表现轻微抑制作用,以非转基因秸秆表现明显,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幼苗的形态上低质量体积比(1∶100)的转基因秸秆浸提液处理的株高(9.70cm)和根长(10.84cm)均显著高于对照和非转基因玉米秸秆处理,而质量体积比为1∶25的非转基因秸秆浸提液处理的株高(6.90cm)和根长(4.28cm)则明显受到抑制。转基因秸秆浸提液中虽然含有Bt蛋白,但以不同浓度Bt蛋白溶液浸种24h对小麦的萌发并没有影响。因此,一定比例的转Bt基因的玉米秸秆还田对后茬作物的萌发没有不利影响。
陈小文祁鑫王海永张巧玉郭玉海董学会
关键词:小麦发芽率BT蛋白幼苗生长玉米
Bt玉米秸秆还田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以已进入中间试验阶段的Bt玉米及其亲本(非Bt玉米)秸秆为材料,与营养土及蛭石混合后培养小麦幼苗,同时以未使用秸秆的相应土为空白对照,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Bt玉米与亲本秸秆还田对后茬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秸秆还田对小麦幼苗出苗率、株高没有显著影响;(2)非转基因玉米与转Bt玉米秸秆拌土后地上部鲜重仅为对照鲜重的51%和65%,干重仅为对照的62%和72%,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3)Bt玉米秸秆还田降低小麦幼苗生长素(IAA)含量,郑58秸秆拌土增加了幼苗脱落酸(ABA)含量;(4)两种处理均提高了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活性。因此,秸秆拌土对小麦幼苗的处理效应一致,与秸秆类型无关,该研究可为评价转Bt玉米环境安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陈小文祁鑫王海永郭玉海董学会
关键词:出苗率内源激素秸秆
NaCl浸种对转Bt基因玉米与受体品种萌发及幼苗生长形态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控制条件下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浸种研究转Bt抗虫基因玉米与其亲本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状态,结果表明相同处理下,转Bt基因玉米的生长势优于受体亲本郑58,二者在发芽率上差异不显著。50,100 mmol/L NaCl对玉米的发芽、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00 mmol/L NaCl降低玉米种子的活力,降低发芽率,抑制了幼苗的生长。外源Bt基因的导入对玉米耐盐性没有明显影响。
陈小文祁鑫王海永郭玉海董学会
关键词:转BT基因玉米株高
乙烯利对夏玉米果穗生长发育影响及生理机制探究被引量:13
2014年
采用大田种植方法,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于玉米7展叶期(E7)、9展叶期(E9)喷施乙烯利,比较研究玉米产量、果穗维管束特征、子粒干物质积累及相关生理指标,探讨乙烯利对玉米果穗发育的影响及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乙烯利处理使玉米子粒千粒重下降;子粒灌浆起始生长势降低、灌浆天数缩短,可溶性淀粉积累量下降;子粒中IAA(生长素)含量降低、ABA(脱落酸)含量升高,果穗穗轴的维管束长度及筛管半径显著降低,穗柄维管束个数下降、维管束长度也下降。IAA含量下降抑制木质素前体苯丙烷及木质素的形成,进而抑制木质部的形成,使得维管束个数、长度下降,进而子粒库容降低,子粒库活性降低,导致最终产量下降。
王海永陈小文牛晓雪苏贺申婷婷董学会
关键词:玉米乙烯利生长发育生理机制
乙烯利对夏玉米子粒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及生理机制探究被引量:10
2013年
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于玉米第9展叶期喷施200、400、800 mg/L乙烯利,喷施清水作对照,测定子粒发育过程中灌浆速率及可溶性糖、淀粉和激素含量,考种计产。结果表明,400 mg/L和800 mg/L乙烯利处理显著降低郑单958的单穗重和千粒重,同时降低灌浆后期生长素(IAA)、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3)的含量及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降低子粒中淀粉含量;200 mg/L乙烯利处理单穗重及灌浆速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结合产量、干物质积累和激素含量变化分析,喷施高浓度乙烯利导致子粒中激素含量变化是子粒灌浆速率下降、干物质积累速率减慢和千粒重下降。建议生产中用200 mg/L乙烯利为主要喷施浓度。
王海永张明才陈小文牛晓雪苏贺董学会
关键词:玉米乙烯利郑单958干物质积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