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永刚

作品数:53 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电气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4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自动化与计算...
  • 12篇农业科学
  • 5篇电气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建筑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3篇温室
  • 10篇非线性
  • 8篇解耦
  • 8篇解耦控制
  • 7篇大棚
  • 6篇电网
  • 5篇蒸发过程
  • 5篇神经网
  • 5篇神经网络
  • 5篇温室大棚
  • 5篇线性系
  • 5篇控制系统
  • 5篇非线性解耦
  • 5篇非线性系统
  • 4篇远程
  • 3篇电压
  • 3篇氧化铝蒸发过...
  • 3篇预测控制
  • 3篇日光温室
  • 3篇水稻

机构

  • 47篇沈阳农业大学
  • 11篇东北大学
  • 4篇苏州睿渲恒晟...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国网浙江省电...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沈阳供电公司
  • 1篇国网辽宁省电...

作者

  • 53篇王永刚
  • 8篇柴天佑
  • 7篇张大鹏
  • 5篇王俊
  • 5篇陈春玲
  • 5篇许童羽
  • 5篇王立地
  • 4篇姜迎春
  • 4篇于丰华
  • 4篇邓寒冰
  • 3篇姜迎春
  • 3篇孟晓芳
  • 3篇谭东明
  • 3篇王慧
  • 3篇郭丹
  • 3篇白义奎
  • 3篇李俐莹
  • 2篇张志霞
  • 2篇李征明
  • 2篇陈温福

传媒

  • 3篇电网与清洁能...
  • 2篇化工学报
  • 2篇系统仿真学报
  • 2篇农机化研究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电子世界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控制理论与应...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自动化博览
  • 1篇控制与决策
  • 1篇电气电子教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电气技术
  • 1篇高师理科学刊
  • 1篇控制工程
  • 1篇中国瓜菜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0篇2020
  • 7篇2019
  • 8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户用离网型风光储微电网控制实验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户用离网型风光储微电网控制实验系统。包括太阳能模拟装置和风力发电模拟装置,太阳能模拟装置输出端上串联有第一电流变送器,太阳能模拟装置输出端上并联有第一电压变送器,第一电流变送器与第一蓄电池正负极连接,第...
王立地吴登盛王永刚张安康李赫马梓航孟晓芳王俊郭丹王慧李俐莹
文献传递
塑料大棚结构的脉动风速与风压时程模拟被引量:2
2019年
作用在塑料大棚结构上的主要动力荷载是风荷载,考虑脉动风作用的塑料大棚结构风振响应能真实地反映结构的受力特点。为了对塑料大棚结构进行时域内风振响应分析,必须解决脉动风速时程模拟问题。为此,采用谐波叠加法对塑料大棚结构表面的脉动风速进行模拟,获得不同空间点的风速时程曲线,对比了模拟功率谱与目标功率谱的变化趋势,分析了不同空间位置的相干性随两点距离增加的变化规律,模拟了不同点的脉动风压,从而为研究塑料大棚结构风振响应提供了荷载条件。
姜迎春白义奎白义奎周东升
关键词:塑料大棚脉动风速谐波叠加法
基于MOOC+SPOC的自动控制原理混合教学模式被引量:2
2020年
自动控制原理是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由于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概念多、抽象、公式复杂等特点,完全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容易感到内容抽象、枯燥无趣,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性欠缺,制约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该课程的教学现状,结合实际教学需求,将MOOC+SPOC模式与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相结合,进行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刘潭袁青云吴秀华邹秋滢王永刚张楠楠
关键词:自动控制原理
智能电网中故障信号特征的分离采集被引量:3
2016年
传统的智能电网中故障信号特征的分离采集方法鲁棒性和节能性较强,但忽视了对信号清晰度和方法峭度的优化。为了解决该种问题,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机和滤波优化技术的智能电网中故障信号特征分离采集方法。通过建立智能电网设备模型,获取智能电网中的故障信号,并使用支持向量机将非线性故障信号简化成线性空间特征,得到故障分离结果。采用滤波优化技术抑制故障分离结果中的噪音,获取最终的故障信号特征采集结果。经实验分析可得,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信号清晰度和峭度,较好地诠释了设计初衷。
王文王永刚
关键词:智能电网故障信号
一种温室补光智能调节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室补光智能调节系统,包括信息收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灯光调节装置及远程终端;灯光调节装置包括灯光调节单元,灯光调节单元包括升降架、灯组、升降模块、公转模块;灯组包括转动架、支撑杆组、补光灯及水平驱动机构...
刘潭袁青云王永刚张大鹏张楠楠谭东明
一种全自动温室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温室控制系统,所述的全自动温室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组件、控制组件和光伏板组件,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包括充电电池单元、数字传感器单元和无线通讯单元,所述的控制组件包括光线采集单元、控制单元和驱动机构单...
王永刚贾国花石颉唐威蒋洪亮姜迎春刘海明张浩孙皓鸣
文献传递
一种氧化铝蒸发过程碱液浓度在线软测量方法及相关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铝蒸发过程碱液浓度在线软测量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氧化铝蒸发过程中碱液浓度的因变量;利用欧式距离算法对因变量处理,得到输入数据;通过CNN‑LSTM神经网络对所述输入数据处理,以得到碱液浓度测量值。本...
王永刚刘潭袁青云张楠楠张亚军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温室番茄产量预测被引量:5
2020年
为解决北方日光温室内传统的番茄产量预测方法预测精度低,预测结果与实际产量相差较大,无法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等问题,提出运用将小波分析和BP网络结合的方式预测温室内番茄产量。首先,利用相应的传感器设备获取温室内的各种变量数据,应用MATLAB R2017a软件对其进行处理并分类,剔除掉偏差较大的数据,并进行特征提取,筛选出8种与番茄产量相关的特征参数作为模型的输入变量。然后,设计构建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将处理后的数据作为模型的输入变量,并且不断修正模型参数,通过多次训练和校正提升预测精度,并将该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作物机理模型相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此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产量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02%,预测精度和拟合效果均优于BP神经网络模型和作物机理模型,运算速度较快,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函数逼近能力,能够为定量预测北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依据。
尹义志王永刚张楠楠刘宇航
关键词:番茄日光温室BP神经网络
一种新型的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单元、网络通讯模块、信息采集模块、远程云服务器、控制模块、执行机构,其中,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包括设置于温室大棚的传感器组件,所述的网络通讯模块将传感器单元的数据传输至...
王永刚贾国花石颉唐威蒋洪亮姜迎春刘海明张浩孙皓鸣
基于PROSAIL模型偏差补偿的水稻叶绿素含量遥感估测被引量:11
2020年
以东北水稻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叶绿素估测精度和模型可解释性为目标,提出了一种混合建模方法。以PROSAIL辐射传输机理模型为基础,模拟水稻冠层光谱,建立叶绿素含量的查找表,初步估测叶绿素含量,并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建立误差模型,对PROSAIL模型偏差进行补偿,弥补PROSAIL建模时产生的误差。为验证模型的估测能力,选取13种与作物叶绿素关系较为密切的植被指数,通过不同统计模型的模拟分析,筛选出4种较优的植被指数,分别建立单因子输入的最优预测模型(GNDVI、RSI、(SDr-SDb)/(SDr+SDb)的乘幂模型及MCARI的指数模型)。以4种植被指数作为输入,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LSSVM回归法、BP神经网络及本文提出的混合建模方法分别构建水稻叶绿素含量多因子预测模型,并进行估测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单因子输入的最优预测模型,混合模型具有较低的预测偏差,其建模集R^2=0.7406,RMSE为0.9852 mg/dm^2,验证集R^2=0.7332,RMSE为1.0843 mg/dm^2。与采用其他多因子预测模型相比,本文方法具有较高的估测精度和良好的鲁棒性。另外,混合建模方法以PROSAIL模型为基础,物理意义较为明确,提高了预测模型的可解释性。本文可为作物叶绿素含量估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诊断水稻氮营养含量和监测水稻长势提供参考。
刘潭许童羽于丰华于丰华郭忠辉王永刚
关键词:水稻叶绿素含量光谱分析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