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庆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染色
  • 4篇染色体
  • 3篇仫佬族
  • 3篇父系
  • 3篇Y染色体
  • 2篇线粒体
  • 2篇线粒体DNA
  • 2篇母系
  • 2篇SNP
  • 2篇Y-STR
  • 2篇Y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多态性分析
  • 1篇遗传多态
  • 1篇遗传多态性
  • 1篇壮族人群
  • 1篇酶链反应
  • 1篇母系遗传
  • 1篇精神分裂症

机构

  • 6篇广西医科大学
  • 4篇复旦大学

作者

  • 6篇王晓庆
  • 4篇邓琼英
  • 3篇王传超
  • 3篇李辉
  • 1篇朱莎莎
  • 1篇劳明
  • 1篇葛伟丽
  • 1篇郭忠信
  • 1篇李松峰

传媒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人类学学报
  • 1篇遗传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解剖学会...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广西茶洞话群体与仫佬族群体的父系和母系遗传关系研究
研究背景和目的:  我国广西的桂东北地区大约有20,000人使用一种不同于周边民族的新语言,当地其他族群称之为“茶洞话”。语言学家研究认为茶洞话属汉藏语系一侗台语族.侗水语支,与仫佬语和毛南语都极为相似。目前,茶洞话的使...
王晓庆
关键词:仫佬族Y染色体线粒体DNA
文献传递
D6S274、D6S285基因座多态性与广西地区汉族、壮族人群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汉族、壮族人群基因座D6S274、D6S285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以及汉族、壮族这两个基因座与精神分裂症关联性的差异。方法: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选取广西脑科医院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46例)和壮族精神分裂症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其健康直系家属(其中汉族49例,壮族4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PCR反应技术及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观察D6S274、D6S285基因座多态性的分布。结果:(1)汉族、壮族正常对照组D6S274、D6S285各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P>0.05)。(2)汉族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D6S274的172bp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0.4%和1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P=0.02);汉族、壮族患者组D6S274的166bp、168bp、172bp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8.5%和53.3%、16.3%和3.3%,30.4%和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7,P=0.00,χ2=8.59,P=0.00,χ2=21.21,P=0.00);汉族、壮族正常对照组D6S274上的166bp、168bp、172bp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2.5%和49.0%,19.4%和5.2%,16.3%和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7,P=0.00,χ2=9.00,P=0.00,χ2=9.57,P=0.00),其他各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在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6S285基因座各组间各个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类6号染色体短臂上D6S274基因座附近可能存在导致广西地区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发生及产生差异性的易感基因。
朱莎莎李松峰劳明邓琼英葛伟丽王晓庆郭忠信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染色体基因座
广西仫佬族Y染色体和mtDNA的遗传结构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文章对我国广西仫佬族91个无关男性个体Y-STR、Y-SNP、mtDNA HVS-Ⅰ和mtDNA-SNP等进行检测分型,探索仫佬族的分子遗传结构。结果显示:Y染色体单倍群O1a1-P203和O2a1*-M95在仫佬族中为高频单倍群,利用Y-STR构建的N-J树中仫佬族与侗族聚类,说明在父系遗传上仫佬族与侗族遗传关系较近;mtDNA中F1a、M*、B4a、B5a等4类单倍群高频出现,体现出仫佬族在母系遗传方面具有典型的东亚南方群体特征。17个Y-STR位点和mtDNA HVS-Ⅰ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在群体遗传学和法医学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王晓庆王传超邓琼英李辉
关键词:仫佬族Y-STRMTDNA
茶洞话群体的Y染色体遗传结构及其父系起源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我国广西的桂东北地区大约有20,000人使用茶洞话,该群体的族源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为调查茶洞话群体的Y染色体遗传结构,探讨其父系起源,对临桂县使用茶洞话的21名无关男性个体的Y-STR和Y-SNP进行了检测分型,并对该群体与周边民族的遗传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茶洞话群体的17个Y-STR位点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适用于群体遗传学和法医学研究;Y染色体高频单倍群为O2*-P31和O2a1*-M95,表明茶洞话群体具有显著的百越民族系统侗傣族群的遗传背景;N-J树和主成分分析显示茶洞话群体与仫佬族的父系遗传关系较之与毛南族和汉族更亲近。本研究结果为茶洞话群体的族源研究提供了遗传学证据。
邓琼英王晓庆王传超李辉
关键词:Y-STR
广西仫佬族父系和母系的遗传结构
为研究广西罗城县仫佬族群体父系和母系的分子遗传结构,随机选取广西罗城3代以上均为仫佬族的无血缘关系的健康男性个体共91例,采集其静脉血,用酚-氯仿法提取DNA。父系遗传方面,采用AmpF1STR
王晓庆王传超邓琼英李辉
广西仫佬族线粒体DNA高变Ⅰ区多态性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广西仫佬族人群线粒体DNA高变Ⅰ区的多态性特征,了解仫佬族群体的母系遗传结构。方法收集91例仫佬族无关男性个体的外周血样本,目标序列用引物L15947和R16488进行PCR扩增,用ABI3730测序仪正反向测序;计算多态性位点、核苷酸多态性、平均配对差异数目等多态性指标,以及仫佬族与各民族之间的遗传距离,ME法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与修正后的剑桥标准序列(rCRS)比对,91例样本的线粒体高变Ⅰ区序列共界定了74种单倍型,核苷酸多态性为0.0188±0.010,平均核苷酸差异为6.618±3.154;遗传距离显示仫佬族与南方各少数民族及南方汉族的亲缘关系较近,与北方汉族的亲缘关系较远,进化树中仫佬族与南方少数民族聚为一类。结论仫佬族在母系遗传上属于典型的南方侗傣族群,可能经历过群体扩张或选择效应;高变Ⅰ区序列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可用于法医个体识别、民族起源等方面的研究。
王晓庆王传超邓琼英李辉
关键词:线粒体DNA测序遗传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仫佬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