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春霞

作品数:10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指令性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动脉瘤
  • 5篇颅内
  • 5篇颅内动脉
  • 5篇颅内动脉瘤
  • 4篇血管
  • 4篇血管造影
  • 4篇造影
  • 4篇数字减影
  • 4篇数字减影血管...
  • 4篇减影血管造影
  • 3篇动脉
  • 3篇心肌
  • 3篇流体力学
  • 3篇计算流体力学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动脉疾病
  • 2篇心肌桥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动力学

机构

  • 10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医学情...

作者

  • 10篇王春霞
  • 9篇付凯亮
  • 4篇杨海庆
  • 4篇刘怀军
  • 4篇柳青
  • 3篇宗会迁
  • 2篇任国山
  • 2篇汪国石
  • 1篇黄渤源
  • 1篇杨冀萍
  • 1篇耿左军
  • 1篇朱芳华
  • 1篇马利
  • 1篇于江华
  • 1篇崔慧先
  • 1篇刘增品
  • 1篇李英
  • 1篇田欣
  • 1篇朱青峰

传媒

  • 3篇河北医药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第四届中国东...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心肌桥相关冠心病危险因素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CT定量评价心肌桥相关冠心病(MB-CAD)危险因素。方法收集78例心肌桥(MB)患者的CT冠状动脉成像及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分析MB长度、MB厚度、壁冠状动脉(MCA)近段血管动脉粥样硬化(AS)、MCA成角及MCA收缩期狭窄率;根据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综合诊断MB-CAD,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上述MB-CAD危险因素。结果共14例(14/78,17.95%)发生MB-CAD。MB厚度为发生MB-CAD的危险因素,其OR值为19.50,95%CI(1.86~20.47),MB厚度在MB-CAD(2.7~7.1mm,中位数3.70mm)与非MB-CAD患者(0~1.9mm,中位数0.65mm)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91,P〈0.05)。结论 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可定量检测MB特征,MB厚度是发生MB-CAD的危险因素。
王春霞付凯亮杨海庆柳青
关键词:心肌桥冠状动脉疾病
GE数字化平板血管造影机的3D技术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GE数字化平板血管造影机Innova 4100的3D技术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和5例脑梗塞的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术中应用Innova 3D技术进行检查,观察病...
付凯亮刘增品王春霞宗会迁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脑血管病
文献传递
颅内动脉瘤计算流体力学建模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三维血管造影影像建立颅内动脉瘤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的方法。方法利用三维DSA影像,使用Mimics、Geomagic Studio及ICEM CFD软件建立动脉瘤及载瘤动脉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并使用ANSYS CFX软件进行求解,计算出颅内动脉瘤内的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建立了动脉瘤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并求解出血流速度、流线、壁面切应力及壁面压力等参数的数值与分布。结论利用三维DSA数据可以建立颅内动脉瘤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
付凯亮王春霞任国山于江华刘怀军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计算流体力学血流动力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的髓核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参数值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依据Pfirrmann分级的椎间盘髓核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相对T2值、ADC值、FA值的改变。方法对72例患者和30名健康志愿者均行腰椎常规MRI和轴位DTI序列检查。将正常与退变椎间盘分为1~5级,统计分析椎间盘髓核的相对T2值、ADC值和FA值关系。结果1、4、5级椎间盘相对T2值与ADC值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4563、0.6024和0.8601, P <0.05),与FA值呈负相关( r值分别为-0.3851、-0.5356和-0.8287, P <0.05)。2级椎间盘,相对 T2值与 ADC 值正相关( r =0.4941, P <0.01),相对T2值与FA值无相关性( r =-0.2998, P >0.05)。3级椎间盘相对T2值与ADC值、相对T2值与FA值无相关性( r值分别为0.2945、-0.0954, P >0.05)。 Pfirrmann分级分别与相对T2值、FA值、ADC值有相关性( P <0.01)。1级椎间盘与其余各级椎间盘的相对T2值、FA值、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DTI可以作为判断椎间盘功能状况的有用指标。退变程度轻-中度的椎间盘可能经过治疗逆转退变过程。
田欣朱芳华耿左军黄渤源李英杨冀萍王春霞刘怀军
关键词:磁共振扩散张量椎间盘退变
256层CT评价心肌桥及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用256层CT冠脉成像技术评价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的发生率及其解剖特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thorosclerosis,AS)的关系。方法:收集行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564例患者的资料,评价MB的有无、部位、长度、厚度、伴发的AS情况及MB解剖特点与AS关系。结果:564例检出MB 131例,159个,总发生率为23.2%(131/564),男性发生率28.8%(90/313)高于女性16.3%(41/251)(χ2=12.048 5,P=0.005)。第一对角支(D1)为最常累及的部位,其次为左前降支(LAD)。完全性MB 83个,不完全性MB 76个;完全性MB长度和厚度中位数分别为27.7mm(范围2.0~71.1mm)和2.4mm(范围1~6.9mm);其长度与厚度间无相关性(R=0.061 1,P=0.106 6)。不完全性MB的长度中位数为24.1mm(范围3.9~57.0mm)。桥血管及桥血管远段血管均未见AS改变。桥血管近段血管AS程度在LAD组高于D1组(χ2=7.576 6,P<0.05),完全性MB组高于不完全性MB组(χ2=7.484 9,P<0.05)。结论:256层CT冠脉成像技术能无创、清晰、可靠地显示活体内MB的存在及解剖特点,并能评估桥血管及其毗邻血管情况。
王春霞付凯亮汪国石杨海庆柳青
关键词:心肌桥
颅内动脉瘤计算流体力学模型的构建方法被引量:2
2013年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局部异常膨出,其破裂出血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发病后可以出现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随着对其进行的深入研究,血流动力学机制被认为是导致动脉瘤生长乃至破裂的主要因素。
付凯亮王春霞崔慧先任国山
关键词:动脉瘤傅里叶分析
256层螺旋CT定量评价冠脉迂曲及其与心肌形态学变化的关系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冠状动脉迂曲及左心室心肌厚度在1个心动周期内的变化,并评价两者的关系。方法收集234例CT检查冠状动脉迂曲无狭窄患者和249例冠状动脉CT正常患者的资料,分析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点、冠脉迂曲程度以及左心室壁肌在1个心动周期内的变化。结果重度冠脉迂曲患者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室间隔厚度均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左心室后壁及室间隔收缩末期增厚率明显低于其余各组(P<0.01);重度冠脉迂曲组冠脉迂曲得分与左心室后壁及室间隔收缩期增厚率负相关(r=-0.62,P=0.03;r=-0.69,P=0.02)。而轻、中度冠脉迂曲患者及对照组上述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6层螺旋CT冠脉成像在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同时可通过心肌厚度在1个心动周期内的变化评价心功能,重度冠脉迂曲可能是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的原因之一。
王春霞付凯亮汪国石杨海庆
关键词:冠状动脉迂曲心肌形态学
颅内动脉瘤计算流体力学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探讨动脉瘤血流动力学特征与动脉瘤发生、发展和破裂的关系。方法利用一名患者动脉瘤的三维DSA影像,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使用Mimics、Geomagic Studio、ICEM CFD软件建立动脉瘤及载瘤动脉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使用ANSYS CFX软件进行求解,计算出颅内动脉瘤内的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动脉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均存在差异。动脉瘤内部的血流速度及壁面切应力有在瘤颈最高,瘤顶部及子瘤顶部最低的特点,瘤内压力差异不显著。动脉瘤及载瘤动脉内的壁面切应力和壁面压力都与血流速度正相关。结论动脉瘤顶部血流流速、壁面切应力值均为最低,这种特殊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是导致这些区域动脉瘤壁变薄弱的因素而与动脉瘤的发生、发展和破裂密切相关。动脉瘤瘤壁压力与动脉瘤附近载瘤动脉壁面压力无明显差异,压力可能不是动脉瘤的破裂主要原因。
付凯亮王春霞刘怀军宗会迁柳青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计算流体力学有限元法血流动力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对照研究磁共振血管造影(MRA)、CT血管造影(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34例经DSA检查和(或)临床证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均行DSA检查,并同时行CTA和(或)MRA检查。分析MRA、CTA及DSA对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并观察分析动脉瘤的形态特征,测量动脉瘤瘤体直径及囊状动脉瘤瘤颈宽度。结果34例患者共检出动脉瘤41个,DSA、MRA及CTA的检出率分别为97.6%(40/41)、86.4%(19/22)和75.0%(15/20)。以DSA为诊断金标准,CTA与MRA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与DSA、MRA与DSA所测瘤体直径及瘤颈宽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A仍为检出颅内动脉瘤最敏感的方法,但MRA和CTA对于动脉瘤形态特征的显示可达到与DSA相同的水平,且MRA和CTA因无创、经济、快捷方便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尤其MRA无需注入对比剂,使得检查更安全。
王春霞刘怀军付凯亮朱青峰杨海庆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诊断显像
基于DSA数据的颅内动脉瘤流体力学分析
目的:本研究利用右侧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3D-DSA影像数据,建立动脉瘤栓塞前后的三维血管模型并使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分别对脑动脉瘤栓塞前后的血管模型进行三维血流数值模拟,分析动脉瘤及载瘤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探讨动脉瘤血流...
付凯亮王春霞宗会迁柳青马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