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新宇

作品数:30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2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天文地球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重金
  • 9篇重金属
  • 5篇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污染
  • 4篇沉积物
  • 3篇源解析
  • 3篇水体
  • 3篇土壤
  • 3篇磷矿
  • 3篇淋滤
  • 3篇本科
  • 3篇
  • 2篇地表水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水系沉积物
  • 2篇铅锌矿
  • 2篇重金属元素
  • 2篇周边土壤

机构

  • 30篇成都理工大学
  • 15篇地学核技术四...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四川省煤田地...
  • 1篇四川省天晟源...

作者

  • 30篇王新宇
  • 23篇施泽明
  • 6篇倪师军
  • 4篇林清
  • 3篇王瑞麟
  • 3篇王洋
  • 2篇许伟
  • 2篇王京
  • 2篇张凯亮
  • 2篇廖容
  • 2篇程科
  • 1篇李文博
  • 1篇彭秀红
  • 1篇廖超
  • 1篇侯赟
  • 1篇魏菲
  • 1篇朱永贵

传媒

  • 4篇广州化工
  • 3篇地球与环境
  • 2篇物探化探计算...
  • 2篇中国地质教育
  • 1篇四川环境
  • 1篇现代地质
  • 1篇中国锰业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矿物学报
  • 1篇河南科学
  • 1篇广东微量元素...
  • 1篇四川冶金
  • 1篇清洗世界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科技创新与生...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高教学刊
  • 1篇第四届全国应...
  • 1篇第六届全国成...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磷矿影响区-绵远河铀含量分析与形态计算
四川绵远河沿岸遍布许多磷矿山和化工企业,清平磷矿是四川磷矿的主要产地之一,本次采样从绵远河的上游到下游,全线布点.采样期属于河流枯水季12月~次年4月,本次调查对所有采样点的pH,Eh和温度进行了实地测量,发现pH范围为...
王新宇倪师军施泽明
关键词:河流污染环境地球化学
文献传递
四川省典型工业园区周边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及来源分析
2023年
选取了四川省某化工类工业园区表层土壤中8种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采用地累积指数法(I geo)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对园区进行来源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园区土壤重金属Cd受到轻度污染,其余重金属元素无污染;园区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处于轻微到中度风险,其中Cd和Hg的风险程度较高;污染源来自工业活动和交通因素,农业活动和自然因素等。
王建明郑培佳施泽明王新宇王新宇
关键词:工业园区重金属
沱江流域上游水系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及环境质量评价被引量:11
2016年
沱江流域上游储有丰富的磷矿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会产生一系列的污染物,并通过表水冲刷等途径进入水体,最终富集于沉积物中,对沱江流域沿岸产生重要的影响。以沱江流域上游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查明了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探讨重金属来源,对重金属元素进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和地累积指数评价。RI值显示,流域整体属于中等潜在生态危害。5、15号点处于很强的潜在生态危害,6、9、11号点为强的潜在生态危害。地累积指数结果表明绵远河中Pb、Cd为轻微-中度污染。
林清施泽明王新宇
关键词:重金属环境评价
针铁矿对水溶液中Cd^2+、Pb^2+的吸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水体中镉、铅污染日益严重,如何净化被镉、铅污染的水体是目前污染防治的迫切问题。本文以针铁矿为吸附材料,控制水溶液中Cd^2+、Pb^2+的初始浓度、pH和离子强度的不同,研究针铁矿对Cd^2+、Pb^2+的吸附特性。研究结果显示:针铁矿吸附Cd^2+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吸附Pb^2+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随pH升高,对Cd^2+、Pb^2+吸附量先上升后趋于平衡;随着NaNO 3浓度升高,对Cd^2+、Pb^2+吸附量先下降后上升。整体可知,在废水处理中,针铁矿可作为理想的除镉和铅的吸附材料。
彭琪贵施泽明王新宇
关键词:针铁矿
乌斯河铅锌矿重金属淋滤特征被引量:2
2016年
淋滤实验是评价矿山环境危害性的最常用方法,通过模拟自然环境条件,获得被淋洗样品在自然环境中的风化淋滤特征。介绍了铅锌矿重金属淋滤实验目的、样品处理、实验过程,通过模拟淋滤实验,控制矿石样品粒径和淋滤液p H值,探究不同变量与淋出液中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探明矿山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释放转化迁移机制,为治理矿山环境、优化矿业冶炼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吴鹏盛施泽明王新宇李文博林勇征王洋林清王京
关键词:铅锌矿重金属淋滤
基于乡镇尺度的农田土壤中污染物来源解析及风险评价被引量:3
2021年
大比例尺的区域土壤调查已经展开,但以乡镇为比例尺的调查很少,因此,本文以绵远河、石亭江两个水系流域乡镇的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查明污染物浓度的基础上,对其来源及污染程度进行研究。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两个水系流域农田土壤中污染物来源为自然源、交通源、农业活动源及工业活动源;绝对主成分得分-多元线性回归(APCS-MLR)模型解析结果与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结果相符。生态风险评价表示两个水系流域农田土壤均受到中等程度的生态危害,其中Cd的风险程度最高,石亭江流域农田土壤中污染程度更为严重。
彭琪贵王新宇施泽明
关键词:农田土壤污染物生态评价
四川省阿坝地区地表水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
2015年
阿坝州位于四川西北部,与青海、甘肃交界,处于高海拔地区;该地区地表水资源丰富,长江与黄河上游水系均流经该区域。通过系统性采集区内河水(76件)、井水(7件)、溪水(8件)等样品,测试水体中D与^(18)O的丰度与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1受大气降水与流经地层的影响,阿坝地区河水中D与^(18)O的丰度均显著高于溪水、井水与自来水等介质,线性相关性表明,河水中^(18)O的富集与硫酸盐矿物的溶解密切相关;2阿坝地区井水、自来水、溪水之间存在明显的水力联系;3对于阿坝地区而言,黄河上游河流中δD与δ^(18)O值均高于长江上游水系河流,但两者之间差别较小,这由于同一地区水系具有相同的大气降水来源;4河水、井水、溪水等表水中微量元素呈高Ba、Zn、Cr,低As、Pb、Cd的特点,与该地区岩石样品中微量元素特征基本一致,表明该地区表水中微量元素含量主要受地质背景因素控制。
施泽明王新宇倪师军
关键词:地表水氢同位素氧同位素微量元素
地方院校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中的机遇、挑战和对策被引量:7
2018年
国务院正式颁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该方案为高等教育主体的地方院校提供了发展机遇,指明了发展方向。在原有办学体制下,地方院校存在办学资源不足、定位不够准确、办学自主权较低等问题。如何抢抓机遇,准确定位,优化和合理配置资源,凝练特色,科学地制定一流学科建设规划是地方院校面临的挑战。文章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机遇、挑战和对策分析了地方院校的现状和发展思路,提出地方高校要明确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采取错位发展、特色兴校思路,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门办学提高国际化水平,加强一流本科教育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途径,以期为地方院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建议和参考。
施泽明高英王新宇
关键词:地方院校本科
成都平原西缘典型水稻土壤风险元素及磷、硒来源解析与评价
2023年
为探究成都平原水稻土壤风险元素来源及其风险性,本研究以成都平原西缘某地0~20 cm的水稻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土壤中Ni、Cr、Cu、Pb、Zn、As、Cd、Hg、P、Se这10种元素作为研究要素,借助统计学描述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GIS方法对10种元素的主要来源进行解析,并对其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水稻土壤中Ni、Cr、Cu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富集特征,Pb、Zn、As趋向于富集,Cd、Hg、P、Se有明显的富集现象。研究区人为活动影响较强的区域主要分布于I河至J河一带和L河沿岸地区。研究区内Cu、Cr、Ni、Se主要来源于成土母岩,Pb、As受磷石膏堆影响,Hg、P受居民生活废弃物影响,Zn、Cd受控于当地化工企业活动。研究区农耕土壤受Cd胁迫,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1.20,达到轻度污染程度。
张峻基施泽明廖容王钰王新宇
关键词:水稻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
热脱附~气相色谱法对空气中苯系物测试精度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空气中苯系物的热脱附~气相色谱分析法具有精度高,预处理过程无有机溶剂参与的优点。通过优化的实验流程开展研究,对实验对象得到了优于4 ng的分析灵敏度。对10 ng左右的标准样品进行六次进样分析,相对标准偏差最大为10.3%,重复性较好。对20 ng左右的有证标准样进行六次分析,分析相对误差最大为10%。经实验表明,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法分析空气中痕量苯系物具有独特优势。
王瑞麟王新宇
关键词:苯系物痕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