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 作品数:29 被引量:437 H指数:10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顾及空间各向异性的海岸带水下地形构建方法——以黄河三角洲为例 被引量:1 2023年 测深点是获取水下高质量数字高程模型的主要数据源,海岸带区域低密度的测深点会导致水下数字高程模型精度较低。针对该问题,结合反距离权重法与粒子群算法,提出一种顾及各向异性的多参数协同优化的点位加密算法,获取在全局意义下的补插点位水深最优解。以黄河三角洲1992年、2007年和2015年3期测深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4种地学常用的插值方法对提出的加密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处理后的数据插值精度有显著提高,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均降低12%,能够对水下地形进行更为准确的重建。 殷悦 王德 罗富彬 徐丛亮 田信鹏 毕晓丽关键词:各向异性 粒子群优化算法 数字高程模型 黄河三角洲 我国县级海域使用规划理论技术框架探讨 被引量:2 2015年 编制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和市场导向结合紧密的海域使用规划成为沿海县市区合理开发利用海洋、壮大海洋经济的必然选择。文章在分析编制县级海域使用规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总结提出县级海域使用规划的基本原则、目的任务、规划内容与成果、思路与技术方法,并就规划编制过程中应该注意和思考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吴晓青 王德 都晓岩 高猛 王勇关键词:海域使用管理 莱州湾东岸地下水硝酸盐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2012年 应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对莱州湾东岸地下水NO3-质量浓度进行分析,采用Kriging方法对未观测点进行估值,分析研究区不同区域NO-3质量浓度的空间变异特征。同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与Surfer软件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和NO-3质量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莱州湾东岸地区地下水NO3-质量浓度平均值为118.51mg/L,变异系数为0.80,表现为中等强度变异;2)研究区地下水NO-3质量浓度的变异函数理论模型符合高斯模型,块金值/基台值为41.5%,表现为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地下水中硝酸盐质量浓度平均值(136.09 mg/L)最高,其次是城镇用地(89.15 mg/L),水产养殖区(30.32 mg/L)最低,其中耕地超标率为81.25%,城镇用地超标率为76.92%,水产养殖区均未超标。农业生产过量使用化肥和城镇生活中的生活生产废水大量排放是造成地下水硝酸盐质量浓度过高的主要原因。而水产养殖区由于受人类生活、生产与耕作影响较少,地下水硝酸盐质量浓度相对较低。 刁美娜 温小虎 张志东 王德 高猛关键词:水文学 地下水 硝酸盐 土地利用类型 黄河三角洲的地面沉降分析以及海水淹没预估 被引量:3 2023年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不断上升的海平面和地面沉降使黄河三角洲面临着严峻的海水淹没风险,对未来黄河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预估黄河三角洲由于地面沉降而造成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有助于深入认识当前海水淹没风险,并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应对。首先,基于小基线集干涉测量技术得到2016年2月至2019年9月的平均沉降速率,利用水准数据进一步提高InSAR结果精度,补偿后最大平均沉降速率达-357 mm/a,结合高分影像的目视解译发现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为地下卤水和油气的开采。其次,结合沉降点分布发现自然沉积作用对沿岸沉降影响还在继续。最后,使用有源算法,结合地面沉降结果和IPCC AR6中SSP2-4.5情景下海平面上升高度的置信区间建立海水淹没模型。模型结果表明:以当前沉降速率,到2030年、2050年和2100年,海水淹没面积占比分别为6.76%~6.84%、10.81%~11.11%和28.71%~30.92%;当沉降速率降至当前速率的50%和25%时,海水淹没面积占比分别为5.84%~5.91%、8.20%~8.40%、19.05%~21.51%和5.34%、6.60%~6.69%、9.89%~11.62%。与绝对海平面上升所带来的威胁相比,对沉降速率的遏制,将会大幅度降低海水淹没风险。海水淹没的土地类型主要为建筑用地、耕地、水体和盐田,随着时间推移,建设用地、耕地和水体的海水淹没速率将不断加快。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部门用于治理黄河三角洲水土资源开发与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宁荣荣 王德 田信鹏 张永伟 周自翔 罗富彬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地面沉降 海平面上升 草地植物群落最优分类数的确定——以黄河三角洲为例 被引量:8 2013年 植被生态学研究中常需要将样地-物种属性数据划分为多个具有生态意义的集群,在植被分类过程中不仅要在分类方法上做选择,还要确定该植被数据分多少类最合适。有很多指标来确定群落划分中的最优分类数,但都没有得到一致的认可。将黄河三角洲227个样地数据用Ward等级聚类法进行了分类。为了找到最优的分类数和判断指标,用不同的判断标准对植被数据分为2到15类时进行分析。主要从3个方面对最优分类数进行判断:1)比较集群内的同质性和集群间的异质性;2)基于集群的物种组成、环境变量的不同,确定集群与环境的相关性;3)基于物种在不同集群内的频度与多度。判断指标主要包括:average silhouette width指数、Goodman and Kruskal's Gamma系数、Dunn指数、集群分布的熵、wb.ratio指数、Calinski and Harabasz指数、C-index指数、partana指数、biserial指数。用多响应置换过程对集群间物种组成和环境差异显著性进行分析。用指示物种从生态角度对各集群进行判别,并对指示物种的显著性进行了分析。不同判断标准得到的黄河三角洲最优分类数不同,得到的最优分类数包括分为2、5、7、和15类;多方面综合判断,认为在分为7类时最好。群落分类中应该有较优的断点,划分类较少时,集群特征不明确;划分类较多时,集群特征虽然更明确,但可能会导致较多的小集群,且小集群间环境差异不显著。7类较优,能满足物种组成差异、环境差异、群落内和群落间差异、所含信息量多的要求。分为2—6类时应该都是有意义的,只是所代表的群落特征不同。各判断标准中,dunn、silhouette、Calinski和Harabasz指数和指示物种能比较有效的判断最优分类数。不同的分类方法和物种属性数据的得到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袁秀 马克明 王德关键词:指示物种 物种组成 植被分类 黄河三角洲 黄土高原小流域淤地坝泥沙粒度的剖面分布 被引量:21 2009年 2006年6月,按照泥沙旋回分层连续取样,分析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1954年修建的淤地坝泥沙粒径的剖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坝地泥沙旋回至少28个,旋回层的厚度范围在2~60cm;沉积剖面土壤粒径以粉砂(0.05~0.002mm)为主,占60%以上,其粒径集中分布于0.01~0.05mm,粗泥沙(粒径>0.05mm)含量约占23.09%;随淤积深度的增加,泥沙各粒径范围的变异程度增加,2m土壤深处可作为研究区淤地坝粒径变异突变点的标识,粒径变异是河道比降和水沙动力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区淤地坝泥沙沉积剖面存在72cm厚的累积耕作层,累积耕作层的明确对于淤地坝泥沙侵蚀环境具有指示作用. 汪亚峰 傅伯杰 陈利顶 吕一河 王德 宋成军关键词:黄土高原 淤地坝 地下水埋深对土壤水盐、植被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19年 地下水的变化会引起土壤水盐的变化,进而影响植被的生长、发育、分布、演替以及物种多样性.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地下水埋深对土壤含水量、土壤含盐量、植被影响的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地下水埋深对植被的影响,指出:地下水埋深对土壤水盐、植被的影响极其复杂,应该加强基于长期野外实测地下水埋深数据和气象数据开展地下水埋深对植被影响的研究.最后强调模拟不同情境下地下水动态变化趋势,进而预测植被演替特征,是今后亟需加强的研究方向. 侯金鑫 王德 肖鲁湘 曹万云关键词:地下水埋深 土壤含水量 土壤含盐量 植被 基于概率距离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结果的优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2023年 不同于传统的通过选择合适的尺度参数来优化分割结果的方法,本文从统计学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距离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结果优化方法,并以Jeffries Matusita距离为例,介绍了利用该方法优化分割结果的流程。该方法通过为影像中的地物构建最优影像对象达到优化分割结果的目的。使用无人机影像对本文提出的优化方法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分割结果优化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优化后的分类精度得到明显提高。 王志成 高志强 王德 宁吉才 尚伟涛关键词: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影像分割 地下水与植被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2013年 地下水与植被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它涉及地下水、土壤、植被等相互之间的动态平衡。地下水的变化会引起土壤水盐变化而直接影响植被的生长、分布和演替。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地下水与土壤含水量、土壤含盐量、天然植被、地表荒漠化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生态地下水埋深对植被的重要作用。认为针对地下水变化引起的生态负效应,开展地下水与植被的关系研究,认识和理解植被退化的过程和机制,是应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管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工具,最后指出地下水生态效应仍是今后亟需加强的研究方向。 马玉蕾 王德 刘俊民 温小虎 高猛关键词:地下水 植被 土壤含盐量 土壤含水量 面向多目标的海岸带生态空间规划路径及案例 被引量:4 2021年 海岸带是陆海统筹综合管理实施的关键地带,其关键要素包括土地(滨海湿地)、水(淡水、咸水及废水)和生物(植物、动物)等,因此,面向多目标的海岸带生态空间规划极其重要。本研究基于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的整体性、陆海水资源的一体性,以及多类水鸟栖息地需求的多样性特征,通过构建"土地利用—水资源—水鸟栖息地"的关系,协同不同保护对象的空间需求,构建面向多目标的空间恢复安全格局,以探索面向多目标保护,实现生态和经济统筹发展的空间规划的技术路径。 陈梦缘 袁秀 王德 邢韶华关键词:陆海统筹 海岸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