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德

作品数:27 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动脉
  • 12篇肺动脉
  • 10篇心脏
  • 8篇手术
  • 6篇外科
  • 6篇静脉
  • 5篇动脉狭窄
  • 5篇心脏病
  • 5篇主动脉
  • 5篇肺动脉狭窄
  • 4篇动脉瓣
  • 4篇心脏外科
  • 4篇心脏外科手
  • 4篇心脏外科手术
  • 4篇血管
  • 4篇外科手术
  • 4篇先天
  • 4篇先天性
  • 4篇先天性心脏
  • 4篇先天性心脏病

机构

  • 14篇中国医学科学...
  • 10篇北京协和医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大妇产儿童...
  • 1篇北京迈迪顶峰...

作者

  • 27篇王德
  • 17篇李守军
  • 12篇花中东
  • 9篇张浩
  • 7篇潘湘斌
  • 6篇陈泽锐
  • 5篇杨克明
  • 5篇于存涛
  • 5篇吴信
  • 4篇张瑛
  • 4篇洪亮
  • 4篇王旭
  • 3篇闫军
  • 3篇胡盛寿
  • 3篇陈伟丹
  • 3篇李文雷
  • 3篇吴进林
  • 3篇高伟
  • 3篇孟强
  • 2篇张良

传媒

  • 8篇中国胸心血管...
  • 3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体外循环...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内科外科两种途径拔除感染性永久起搏器电极导线的比较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装置感染患者经内科外科途径拔除起搏器电极导线的适应证及外科处理z点。方法:选择我院从2002-01至2014-04住院治疗的起搏器装置感染病例共59例。其中,10例患者行外科开胸手术取出起搏器心内电极导线及永久起搏器装置(开胸组),49例选择经静脉拔除起搏器心内电极导线(经静脉组),清除心外起搏器装置。回顾性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开胸组和经静脉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未见明显差异。经静脉组以单纯囊袋感染为主(41/49例),开胸组以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赘生物形成为主(7/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胸组起搏器电极导线植入时间较经静脉组患者长[(12.1±7.3)年比(9.2±6.9)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例(6/10例)患者同期行其它心外科手术,2例同期行心外膜永久起搏器电极导线植入术。两组患者均无手术死亡,开胸组手术并发症及术后三尖瓣反流均低于经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经静脉途径已能有效地拔除多数起搏器电极导线,首选内科途径。外科开胸手术拔除起搏器电极导线适用于下列患者:①赘生物过大,易导致肺栓塞者;②经静脉途径拔除起搏器电极导线困难者;③合并其它心脏疾病,需要同期行心脏外科手术;④由于感染性心内膜炎造成三尖瓣功能障碍。
王德熊辉华伟陈柯萍刘志敏
关键词:外科
杂交手术在肺动脉狭窄动物模型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探讨结合介入器械和实时影像学的术中"杂交"(hybrid)手术对肺动脉狭窄动物模型的治疗价值。方法:8例小型猪分别接受左侧第三肋间开胸,取自体心包条环缩左肺动脉至原始直径的30~40%,术后1月正中开胸,在X射线引...
陈泽锐潘湘斌孟强吴信王德花中东张浩李守军
关键词:杂交手术介入治疗心脏外科手术肺动脉狭窄
文献传递
铁离子-单宁酸处理增强牛颈静脉综合性能
2023年
经传统戊二醛(GA)交联的牛颈静脉易发生钙化,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在GA交联基础上增加单宁酸(TA)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抗钙化效果,但也存在组织柔顺性较差的不足。根据单宁酸易与金属阳离子产生螯合作用的特性,本研究尝试应用三价铁离子(Fe^(3+))与反应体系中的单宁酸形成螯合物,防止单宁酸过度反应,从而提高其抗钙化的综合性能。探索Fe^(3+)添加方式和pH等反应条件,分别通过单轴拉伸实验测定力学性能、大鼠皮下植入实验测定钙化水平和两点弯曲法测定血管柔顺性,筛选出优化的TA-Fe^(3+)处理方法,并对此方法处理得到的牛颈静脉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价。结果表明,碱性条件(pH=8)下,TA处理前增加Fe^(3+)处理步骤能改善TA固定牛颈静脉的组织柔顺性,柔顺度较TA组显著改善,同时保持了TA处理的力学强度;大鼠皮下植入21和60 d后钙含量显著低于GA组[21 d:(1.71±0.41)mg/g vs(38.12±7.40)mg/g;60 d:(2.73±1.13)mg/g vs(124.19±14.22)mg/g,P<0.05),植入60 d后钙含量与TA组钙化水平相当(P>0.05);生物相容性实验结果全部符合植入医疗器械的要求。该TA-Fe^(3+)处理方案可以增强牛颈静脉综合性能,有望成为抗钙化的新方法。
王爱莉周建业王德周庆亮王玉苗霍美俊汪一波
关键词:牛颈静脉单宁酸铁离子抗钙化生物安全性
经皮股静脉插管在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经皮股静脉插管在胸骨上段切口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外科2012年5月至2017年1月的65例胸骨上段切口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病例资料。根据术中静脉引流的插管方式,分为股静脉组(n=26)和右心耳组(n=39)。收集两组患者术前、术中资料及术后早期结果进行分析,对比两种插管方式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均无住院期间死亡。股静脉组因主动脉根部出血二次开胸1例,插管局部无并发症,术后无股静脉血栓或肺栓塞发生。右心耳组术中转为常规切口1例,术后出现少量瓣周漏1例。两组均无其它重大并发症。两组间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出血量、输血率等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经皮穿刺股静脉插管在胸骨上段切口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替代常规的经右心耳插管,尤其在右心耳显露困难或有更高美容要求的患者更为适用。
王现强王德刘凯飏孙志强田美策吉冰洋胡盛寿
关键词:主动脉瓣置换术微创性股静脉插管安全性
新型球囊扩张支架治疗肺动脉狭窄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国产钴铬合金支架经右室流出道置入术治疗肺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8例小型猪分为两组:支架植入后1月组(n=4)及3月组(n=4),分别接受左侧第三肋间开胸,取自体心包条环缩左肺动脉至原始直径的30~40...
陈泽锐潘湘斌孟强吴信王德花中东李守军
关键词:球囊扩张肺动脉狭窄
文献传递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早期临床结果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总结近期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早期临床结果,分析影响术后早期恢复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09年2月至2010年8月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通过超声心动图和心血管造影检查,术前临床诊断单心室26例,三尖瓣闭锁10例,肺动脉闭锁4例,右心室双出口5例,大动脉转位1例,矫正型大动脉转位12例。1例行心内隧道手术,57例行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按照术后胸腔积液引流量和引流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大量胸腔积液组,17例,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8.61±6.73)岁;少量胸腔积液组,41例,其中男15例,女26例;年龄(7.21±4.24)岁。分析影响两组患者早期临床结果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无死亡。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2.30±9.80)d。大量胸腔积液组平均引流时间[(18.00±5.50)d vs.(5.00±2.20)d,t=-1.967,P<0.05]、胸腔引流量[(12.30±2.60)ml/(kg.d)vs.(2.80±1.70)ml/(kg.d),t=-3.221,P<0.05]和住院时间[(20.10±7.20)d vs.(7.20±1.10)d,t=-2.003,P<0.05]明显长于或大于少量胸腔积液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大量胸腔积液组术前心导管测量肺动脉压明显高于少量胸腔积液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42±5.34)mm Hg vs.(13.91±5.22)mm Hg,t=-2.073,P<0.05]。结论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的近期效果很好,术前肺动脉压影响术后胸腔积液量,从而影响术后恢复进程。
杨克明李守军张岩王德
关键词: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胸腔积液先天性心脏病
姑息性右心室肺动脉连接术在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评价姑息性右心室肺动脉外管道连接术(Sano分流术)在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PA/VSD)分期矫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9月至2011年5月期间,共17例PA/VSD小儿患者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Sano分流术,其中男10例、女7例,中位月龄9.7(2.5~73.8)个月,体重(8.3±3.4)kg。术前McGoon比为1.04±0.29,Nakata指数为(102.0±56.9)mm2/m2;5例合并左肺动脉开口重度狭窄,11例存在动脉导管未闭(PDA),1例伴存主要体肺侧枝,术前经皮血氧饱和度为72.6%±11.6%。结果 17例患者均顺利接受姑息性Sano分流术。术中结扎未闭动脉导管11例,同期左肺动脉成形7例。10例肺动脉下拉后覆盖自体心包片,1例利用自体心包制作管道,6例使用Gore-Tex管道构建右心室到肺动脉连接。术中均经右心室切口施行流出道疏通。体外循环时间为(75.0±30.0)min,术后经皮血氧饱和度为89.8%±5.3%,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所有患者均生存,随访(12.1±6.7)个月,随访期间8例接受二次心血管影像学检查,McGoon比值和Nakata指数分别为2.05±0.37和(304.8±51.3)mm2/m2,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其中4例已接受了二期根治术。结论 Sano分流术是分期矫治PA/VSD较为安全且可有效促进肺血管发育的术式。
张浩王德花中东杨克明王旭晏馥霞刘晋萍李守军
关键词:肺动脉闭锁右心室肺动脉发育
血糖干预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围手术期恢复的影响: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进行严格血糖干预后,对其围手术期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一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连续性病例,对患儿围手术期中采取的血糖严格和传统控制两种方式的比较,记录并分析两组患儿各项早期恢复的指标。结果血糖严格控制组183例患儿,血糖传统控制组258例患儿,年龄分别是12.0(7.0,25.5)个月和13.0(6.0,35.5)个月,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936)。两组各有2例患儿于住院期间死亡,血糖严格控制组2例患儿死于严重低心排,传统组1例死于低心排,另1例死于严重的肺部感染,两组在住院死亡率上无明显差别(P=0.729)。严格组在住院总天数、小儿重症监护室住院天数、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上明显低于传统组(P=0.001,<0.001,<0.001)。其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在血糖严格控制组中,明显低于血糖传统控制组,发生率分别为32.6%和39.9%(P<0.001)。血糖严格控制组患儿血浆使用量高于血糖传统组(P=0.006),但在红细胞使用上,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308)。结论血糖严格控制组患儿在围手术期整体恢复优于血糖传统控制组,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进一步验证血糖严格控制对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恢复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前瞻性、大样本的研究及随访。
洪亮王旭陈求名杨菊先王德刘芳超段雷雷曾敏李胜利贾艳董娜李守军
关键词:心脏病重症监护
可吸收性心包膜填补材料预防心包粘连效果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索可吸收性心包膜填补材料(GM042)预防心包粘连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将80例实施心脏手术且预计3年内需再次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年龄(1.79±1.72)岁;对照组,40例,年龄(1.63±1.52)岁。两组最终纳入患者共73例:试验组36例,男23例、女13例;对照组37例,男20例、女17例。试验组在手术时使用GM042填补心包膜缺损部位,对照组不使用。评价GM042的可操作性、安全性及减轻心包粘连的作用。结果试验组术前与术后半年的临床检查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见GM042明显相关不良反应。GM042在术中可操作性良好;再次手术时试验组粘连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心表心包膜肥厚、心表面钙化及心表结构可见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GM042在心外科手术中具有防粘连效果,符合临床安全性要求,适用于需再次手术的患者。
王德李守军郭少先花中东张浩
关键词:防粘连可吸收性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合并解剖学左心室退化的外科治疗中期结果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分析单纯肺动脉环缩术与肺动脉环缩术后行双调转术治疗合并解剖学左心室退化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的中期结果.方法 连续入选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合并解剖学左心室退化的矫正型大动脉转位患儿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5例患儿在一期肺动脉环缩术后行二期双调转术(解剖根治组),25例患儿只行肺动脉环缩术(肺动脉环缩组).行肺动脉环缩术时,患儿年龄中位数为3.1岁,体质量中位数为11.5 kg.术后对两组患儿进行随访.结果 随访(3.4±0.7)年.随访期间,解剖根治组病死率高于肺动脉环缩组[33.3% (5/15)比4.0%(1/25),P<0.05];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Ⅰ或Ⅱ级的比例[80.0% (8/10)比95.8% (24/24),P<0.05]和左心室射血分数[(51.4±9.6)%比(61.0±6.4)%,P<0.01]解剖根治组均小于肺动脉环缩组;肺动脉环缩组无环缩带过紧表现,环缩处压差为(46.9 ±21.5)mmHg(1 mmHg =0.133 kPa);解剖根治组中3例患儿出现新的中至重度主动脉瓣反流,2例患儿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一期肺动脉环缩术时年龄增大是二期双调转术后死亡(HR=13.30,95% CI:6.28 ~ 14.02,P<0.05)和心力衰竭(HR =4.77,95% CI:2.71 ~8.68,P<0.05)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合并解剖学左心室退化的矫正型大动脉转位患儿,单纯肺动脉环缩术的病死率和心功能可能优于肺动脉环缩术后行双调转术.
马凯潘湘斌花中东杨克明张浩王德闫军陈求名李守军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心血管畸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