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延波

作品数:175 被引量:615H指数:12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4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5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1篇农业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4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58篇玉米
  • 25篇杂交
  • 24篇选育
  • 23篇自交
  • 23篇自交系
  • 22篇杂交种
  • 18篇玉米杂交
  • 17篇玉米杂交种
  • 16篇性状
  • 16篇栽培
  • 15篇玉米新品种
  • 14篇玉米品种
  • 14篇种质
  • 13篇育种
  • 11篇玉米种
  • 11篇种子
  • 10篇玉米自交系
  • 10篇杂种
  • 10篇杂种优势
  • 9篇氮素

机构

  • 170篇辽宁省农业科...
  • 22篇沈阳农业大学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吉林省农业科...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丹东农业科学...
  • 2篇铁岭县农业技...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辽宁医学院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重庆市农业科...

作者

  • 171篇王延波
  • 48篇赵海岩
  • 37篇肖万欣
  • 26篇叶雨盛
  • 26篇李哲
  • 25篇刘晶
  • 24篇史磊
  • 23篇石清琢
  • 23篇刘欣芳
  • 23篇姜敏
  • 21篇张书萍
  • 21篇王国宏
  • 21篇常程
  • 20篇郝楠
  • 18篇孙成韬
  • 18篇李月明
  • 16篇马骏
  • 16篇王大为
  • 15篇刘志新
  • 15篇徐亮

传媒

  • 39篇辽宁农业科学
  • 33篇玉米科学
  • 10篇种子
  • 10篇杂粮作物
  • 10篇园艺与种苗
  • 7篇作物杂志
  • 5篇沈阳农业大学...
  • 4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第十四届全国...
  • 2篇第一届玉米产...
  • 2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新农业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四川农业科技
  • 1篇农业经济
  • 1篇农民科技培训

年份

  • 6篇2023
  • 9篇2022
  • 12篇2021
  • 14篇2020
  • 10篇2019
  • 7篇2018
  • 14篇2017
  • 11篇2016
  • 17篇2015
  • 11篇2014
  • 10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1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玉米超高产育种理论与实践及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玉米产量的提高只有依靠提高单产来实现,而单产的提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手段来完成。科技创新的实质就是方法和技术路线的创新。通过材料创新、方法创新、技术路线创新、最后实现产品的创新。新品种选育是产品创新最经济有效的方法。通过选...
王延波
关键词:玉米超高产育种理论优化技术
文献传递
同异联系势分析法在玉米杂交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根据玉米品比试验6个点的数据,对参试的14个玉米杂交种的13个主要性状进行同异联系势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杂交种LZ11、LZ2、LZ4、LZ7和LZ8与理想品种的联系度在0.757 2~0.889 7之间,综合表现优良,可考虑参加玉米区域试验预试;其余品种表现良好或一般,需进一步试验观察。同异联系势分析法可以用于综合评价玉米杂交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判断玉米杂交种的优劣。
叶雨盛李哲王延波常程张书萍王志顺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综合评价
辽宁省玉米育种的现状、发展方向与对策被引量:30
2007年
阐述了辽宁省玉米育种现状,包括种质基础、杂种优势模式、审定品种应用情况和玉米育种的基础研究等,提出了辽宁省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和玉米育种的发展趋势。
王延波金君吴玉群石清琢
关键词:玉米育种
四倍体青贮玉米染色体加倍及检测技术研究
2016年
以辽单527、辽单青贮178、辽原一号3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6个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进行染色体加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加倍效果。结果表明,当秋水仙素浓度达0.1%时,3个品种加倍率均达到最高值,辽单527的加倍效果最好,最高可达36.3%。利用流式细胞仪能够快速准确检测染色体倍性,OTTO法制备悬浮液的检测效果较好。
齐欣姜敏马骏刘欣芳弓雪李明王延波
关键词:玉米秋水仙素染色体检测
俄罗斯玉米种质选系的利用潜力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充分利用外来玉米种质资源,从俄罗斯种质中选育的82份自交系中选取20份自交系,与5个测验种按NCII设计组配100个杂交组合,研究自交系的耐密性、配合力以及杂种优势群划分等。结果表明,自交系R1-2、R1-3、R3-2、R6-2、R9-1、R9-2和R11-1耐密性和农艺性状等表现突出,在育种中可以重点利用。群体R1、R2、R5、R6、R8及R11属于SS群,群体R3和R9属于NSS群。根据自交系性状及杂种优势群可以对该部分俄罗斯种质有针对性地加以利用,以提高育种效率。
刘志新王延波
关键词:玉米种质耐密性杂种优势群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辽单39号选育
2003年
辽单39号(原代号辽试562)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1997年冬组配的玉米杂交种,亲本自交系是辽3180和辽7302,杂交种生育期120d左右,株高276cm,穗长22.9cm,穗粗5.3cm,穗行数16行,百粒重377g左右,高抗大、小斑病、尾孢菌叶斑病、弯孢菌叶斑病,抗青枯病和丝黑穗病。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适宜密植,产量较高。
李哲石清琢王延波范继平
关键词:玉米选育栽培要点制种要点
临近根系间的亲缘识别、行为应对及其功能性状可塑性进化
2021年
植物能够探测到邻近根系,并识别出邻近根系与自身的亲缘关系,同时,对具有不同遗传特性的根系做出不同的反应。掌握邻近根系识别机制对生态系统功能和植物进化研究以及对自然保护和减少农作物间竞争均具有重要意义。文中系统阐述了根系亲缘识别研究的意义、影响因素、亲缘识别中的根系行为应对策略和邻居身份与环境互作影响的功能性状可塑性进化。基于现有研究的分析得出,根系分泌物可介导亲缘识别,并触发根系“行为”变化。根系化感物质和无毒信号可影响植株生长行为。基质体积可调控根系识别过程中的根系结构、形态和激素变化。植株可依据相邻物种密度和身份等信息对自身能量进行分配,平衡资源竞争与种群繁殖间的投入,增强改变自身形态能力、提高亲缘选择效率和收益率。具有竞争回避能力的物种,产量较高。交替的环境变化频率和与临近物种互作,可促进功能性状可塑性进化。今后应进一步明确触发亲缘识别反应的根系分泌物组分和与亲缘识别中根系行为模式相关的生活史、形态性状及群落特征。阐明“自我—非自我”识别导致根系生产过剩的机制。加强同胞竞争频率方面的研究,提高对亲缘识别进化条件的理解;加强异种竞争和扩散策略成本和收益分析研究,提高对物种共存机制的理解。同时,还需要对同一物种的多个种群和不同年龄的群落进行研究,以阐明亲缘识别相关功能性状可塑性差异引起的生态互作和物种共存机理。
肖万欣王延波张书萍
关键词:邻居亲缘识别公地悲剧
高温和干旱胁迫下,植物叶片光合系统变化、气孔运动及其调控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2年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灾难性天气发生频率增高,高温和干旱同时发生的几率逐年增加,针对高温和干旱给植物带来的影响,本文从植物叶片光合系统、气孔运动、逆境胁迫信号传导和叶片气孔开闭调控4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从植物生理学和细胞生物学角度,讨论了植物叶片气孔运动规律及应用脱落酸对气孔开闭进行调控的研究进展,为抗旱耐高温型植物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为科学、经济、高效调控植物叶片气孔运动,防御短暂和长期性逆境胁迫,保证粮食稳产、高产提供科学依据。
肖万欣王延波谢甫绨赵海岩
关键词:干旱光合系统气孔运动
辽沈地区深松改土对玉米产量形成及土壤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明确辽沈地区玉米田最适合的深松方式,探索不同深松处理对土壤物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辽单565为供试材料,进行玉米田深松改土试验。结果表明:深松改土后土壤容重和紧实度显著降低,土壤田间持水量和含水量提高;深松可以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其中以春季深松30 cm效果最好,为11 239.5 kg/hm2,比对照增产15.7%。
史磊王延波肖万欣徐亮赵海岩
关键词:玉米深松土壤性状
PEG引发种子对干旱逆境下甜玉米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生理调节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究PEG引发种子对干旱胁迫下甜玉米出苗和幼苗形态建成的影响,揭示探究PEG引发种子对高粱的调控机理。[方法]试验采用盆栽试验,将PEG引发的甜玉米种子(金冠218)在土壤最适含水量的100%(CK)、80%、60%和40%供水下的种子萌发参数及幼苗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PEG引发种子可增强甜玉米种子对干旱胁迫的抵御能力,显著增强干旱胁迫下种子的萌发能力,提高发芽率。另外,PEG引发种子处理可减少干旱胁迫下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下降、促进光合作用。在渗透调节方面,PEG引发种子幼苗叶片脯氨酸(P值=0.001^**)、游离氨基酸(P值=0.002^**)和电导率(P值=0.003^**)在干旱胁迫下差异显著性较大;PEG引发种子对SOD、CAT在播种后6~12天的差异显著性更大,同时可减缓O^2-的增加幅度。[结论]总体而言,PEG引发种子可作为甜玉米抗旱栽培的重要技术参考。
于惠琳吴玉群胡宝忱尤丹王延波
关键词:甜玉米干旱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