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盾
- 作品数:8 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文系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从越南俗文学文献看敦煌文学研究和文体研究的前景被引量:13
- 2003年
- 越南所存的五千多种汉喃文古籍 ,是有待中国学术界去认识和利用的宝贵文献。本文着重介绍了其中俗文学古籍及其在内容、性质上与敦煌文献的同一性 ,进而讨论了敦煌文学研究和中国文学文体理论的发展前景。本文认为 ,越南古籍反映了作家文学、民众文学两个文学世界的对立和沟通。它所具备的多种艺术手段交互为用的特点 ,折射了中国古代俗文学的生存方式。其中普遍存在的杂抄现象、兼类现象和文体游移 ,说明俗文学文体的存在是超越书面文本的存在。文学史上的文体包括本原的文体、转述的文体、记录的文体三个层面。前者对后者的决定作用 ,造成了丰富多样的文体相关 ,造成了从转述者角度命名文体的习惯 ,也造成了作为表现手段的文体派生作为篇章体制的文体的现象。本文主张依讲唱手段或传播方式来区分文体 ,通过对作品艺术手法组合方式的系统考察 ,来解决文体确认问题。
- 王小盾
- 关键词:俗文学文学研究文体研究
- 唐代乐部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唐代乐部实质上是按雅乐形式组织起来的新俗乐,包括两个类型:宫悬、鼓吹、挽歌属传统类型;十部伎、二部伎、太常四部乐属燕乐类型。後者是在胡乐入华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追溯唐代乐部的来源,可以重建汉唐之间雅乐流动的过程。这一过程表明:乐部是礼乐制度的特殊形态。只有按一定组织结合起来的乐工、乐器,才能传承制度化、仪式性的音乐。这种音乐构成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核心。因此,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其主线是以乐部为条件的传承。
- 王小盾孙晓晖
- 关键词:唐代乐部乐工乐器传统音乐
- 汉文佛经中的音乐史料
- <正>汉文佛经是进行佛教音乐研究的最重要的资料宝库。上世纪末,我们接受中央音乐学院佛教音乐文化研究中心的资助,编成了一部近九百页的大书《汉文佛经中的音乐史料》(下称《史料》)。此书对大藏经中的佛教音乐资料作了全面的辑录和...
- 王小盾
- 朝鲜半岛的古代音乐和音乐文献被引量:16
- 2005年
- 朝鲜半岛的古代音乐,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接受了中国音乐的影响。特别是其中宫廷音乐的主体%D%D被称作“雅乐”的祭祀音乐和被称作“唐乐”的燕飨音乐%D%D其骨干都是来自中国的音乐。该文根据保存于韩国的历代文献,对朝鲜半岛的古代音乐及其典籍作了概括论述。本文认为:这宗文化遗产是中国音乐及其理论同朝鲜本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它既可以说是朝鲜人民的创造,也可以说是中国音乐的再生形式。因此,朝鲜半岛的古代音乐史料是中国音乐史研究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学者的工作是中国学术的必要借鉴。
- 王小盾
- 关键词:古代音乐音乐文献
- 正史乐志律志研究的学术意义——《两唐书乐志研究》《宋史乐志研究》的方法与途径被引量:5
- 2005年
- 本文是王小盾教授为两篇音乐文献学专业博士论文《两唐书乐志研究》和《宋史乐志研究》撰写的序文。文中指出历代正史中的16种音乐志和8种律志是中国古代音乐重要的历史文本,所以《历代乐志律志校释》的工作意义就在于它是音乐文献学学科建设的组成部分,是建构一部完整的中国音乐史的“梯航”。
- 王小盾
- 关键词:音乐文献学
- 从《高丽史·乐志》"唐乐"看宋代音乐被引量:26
- 2005年
- 《高丽史·乐志》所载的"唐乐"是宋代教坊乐在域外的遗存。它不仅记录了一批在中国失传的曲目、词调和词体,呈现了队舞曲调的联缀方式,通过"令"、"慢"、"嗺子"、"曲破"、"中腔唱"、"踏歌唱"等音乐术语提示了当时词曲演唱的主要类型,而且也揭示了宋代教坊乐作为俗乐的基本性格、其服务于节庆活动的功能及其在两宋之间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表现是:音乐的舞蹈成份与表演成份增加,繁声急节的曲破取代大曲而流行。
- 王小盾刘玉珺
- 汉文佛经中的音乐史料
- <正>汉文佛经是进行佛教音乐研究的最重要的资料宝库。上世纪末,我们接受中央音乐学院佛教音乐文化研究中心的资助,编成了一部近九百页的大书《汉文佛经中的音乐史料》(下称《史料》)。此书对大藏经中的佛教音乐资料作了全面的辑录和...
- 王小盾
- 文献传递
- 关于《乐府诗集·琴曲歌辞》的几个问题
- 本文是“《乐府诗集》导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按传统的“因书究学”的方式,围绕《乐府诗集·琴曲歌辞》四卷,讨论了古代琴曲与琴歌的类别、琴歌的托名习惯、琴歌的句式和句逗、《乐府诗集·琴曲歌辞》的结构和编纂原则、古代歌辞文体的...
- 王小盾
- 关键词:文体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