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粮
- 作品数:13 被引量:81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用手术石膏外固定治疗的疗效对照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与比较手术、石膏外固定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门诊及入院的8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石膏外固定术,实验组患者则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腕关节评分、主观疼痛、骨折端活动度、影响学资料与总体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末次随访Gartland-Werley评分与VAS评分组间比较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Mayo评分、掌屈角度、背伸角度、桡偏、尺偏、旋前与旋后活动度组间比较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背伸角度、尺偏与旋后活动度组间比较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具有借鉴意义。
- 刘新民王卫粮
- 关键词:石膏外固定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活动度
- InterTAN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被引量:27
- 2017年
- 目的总结Inter TAN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体会。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Inter TAN髓内钉intramedullary nail治疗改良EVANS分型Ⅲ~V型老年粗隆间骨折107例,通过分析病历和随访资料,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骨折愈合时间,总结手术体会。结果本组107例术后平均6.2个月随访,愈合时间平均(10.8±0.6)周;术中发生血管损伤2例,骨折远端骨折2例,1例髋内翻,无螺钉切出,感染,股骨头坏死,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出现。术后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为66~97分(平均89±3.2分);56例优,39例良,9例可,3例差。优良率为88.8%。结论 Inter TAN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牢固固定、有效对抗切出的优势,掌握术前精准的解剖复位,术中入针点选择、螺纹导针、克氏针的合理应用,恰当的主钉置入方法是采用Inter TAN髓内钉治疗获得最大受益的保证。
- 王波吴鹏王铁军王卫粮刘书茂
-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
- 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比较弯角与常规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新鲜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新鲜单节段OVCF患者12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弯角组(n=65)和单侧组(n=59),弯角组行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单侧组行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总治疗费用。分别在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2组疼痛、功能恢复情况,并比较2组椎体压缩率、Cobb角、骨密度。观察2组骨水泥分布情况,记录2组术后6个月内骨水泥渗漏、再发骨折、伤口感染、伤口延迟愈合发生率。结果弯角组手术时间长于单侧组,透视次数少于单侧组(P<0.05),但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及总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ODI、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椎体压缩率较术前降低,Cobb角较术前变小,骨密度较术前增大,且弯角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椎体压缩率较单侧组低,Cobb角较单侧组小(P<0.05)。弯角组骨水泥分布合理率高于单侧组(P<0.05),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单侧组(P<0.05);2组再发骨折、伤口感染、伤口延迟愈合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相比,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能减少透视次数,降低骨水泥渗漏率,改善术后椎体压缩率、Cobb角及骨水泥分布情况。
- 李悦刘新民王卫粮胡辰甫刘长松
- 关键词:COBB角骨水泥渗漏
- 自异体肌腱移植治疗膝关节韧带损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自体及异体腱移植治疗膝关节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单侧膝关节韧带损伤的青壮年患者252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自体肌腱移植组及异体肌腱移植组,每组126例。2组患者分别采用自体及异体两种腱移植材料来修复患侧膝关节韧带,以健侧作为对照组。术后随访18个月,评估患者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IKDL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自体肌腱移植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患侧膝关节均可达屈曲及伸直功能正常范围。自体腱移植术后动静脉损伤17例,无免疫排斥,血栓形成6例、骨筋膜室综合征并发症3例。23例患者早期出现患者肢体麻木等神经受损表现,均经治疗后消失。Lysholm评分、IKDC评分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4.327,P<0.05)。异体肌腱移植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患侧膝关节均可达屈曲及伸直功能正常范围。异体腱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10例,血栓形成6例、骨筋膜室综合征5例、动静脉损伤10例等并发症。20例患者早期出现患者肢体麻木等神经受损表现,均经治疗后消失。Lysholm评分、IKDC评分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3.54,P<0.05)。2组患者对照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肌腱移植的并发症少于异体肌腱移植,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及异体腱移植术均能明显促进膝关节韧带损伤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
- 王卫粮范步新张晓丽刘书茂刘新民
- 关键词:早期康复膝关节韧带损伤韧带修复
- 踝关节骨折98例手术治疗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分析探讨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后的功能和预后。方法踝关节骨折98例。按Danis-WeberAo分型及Lauge-Hansen分型。单踝骨折23例,双踝骨折51例,三踝骨折16例,腓骨骨折8例,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28例。98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疗效按齐斌等提出的标准:优良85例,可10例,差3例。优良率86.7%。结论踝关节骨折的解剖复位及维持踝关节稳定韧带损伤的修复是恢复踝关节稳定及防止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必然要求,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可保证踝关节骨折得到解剖复位,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 艾春芳贾金生王卫粮
-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骨折内固定
- 基于多准则决策模型评价缝合锚钉修复三角韧带Ⅲ度损伤在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中的效益-风险
- 2024年
- 目的基于多准则决策模型评价缝合锚钉修复三角韧带Ⅲ度损伤在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中的效益-风险。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120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Ⅲ度损伤患者,缝合锚钉修复联合ORIF治疗的60例作为观察组,单纯ORIF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多准则决策模型并评价其稳定性。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72±2.28)天、(11.39±2.46)周、96.67%(58/60)和6.67%(4/60),对照组分别为(18.65±2.38)天、(13.62±2.74)周、75.00%(45/60)和21.67%(13/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踝间隙、距骨倾斜角、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Association,AOFAS)评分、β胶原降解产物(β-isomerized C-telopeptide,β-CTX)、骨钙素(bone glaprotein,BGP)、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治疗前分别为(6.89±1.21)mm、(12.69±3.08)°、(6.72±1.59)分、(56.85±8.14)分、(0.88±0.25)μg/L、(3.46±1.01)μg/L、(79.49±9.52)U/L;治疗后分别为(2.12±0.95)mm、(4.36±1.11)°、(1.08±0.25)分、(85.96±9.28)分、(0.29±0.14)μg/L、(7.50±1.39)μg/L、(140.82±15.79)U/L。对照组内踝间隙、距骨倾斜角、VAS评分、AOFAS评分、β-CTX、BGP、BALP治疗前分别为(6.82±1.18)mm、(12.54±3.21)°、(6.65±1.64)分、(57.42±7.67)分、(0.85±0.21)μg/L、(3.61±0.92)μg/L、(80.73±10.64)U/L;治疗后分别为(3.72±1.03)mm、(5.72±1.39)°、(2.31±0.32)分、(78.36±9.06)分、(0.51±0.18)μg/L、(6.11±1.28)μg/L、(109.25±13.61)U/L。两组治疗前的内踝间隙、距骨倾斜角、VAS评分、AOFAS评分、β-CTX、BGP、BAL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改善效果�
- 殷广明王卫粮刘凯
- 关键词:踝骨折三角韧带韧带损伤
- 锁骨骨折术后不愈合原因分析及治疗
- 目的 分析锁骨骨折术后不愈合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共收治锁骨骨折不愈合14例,骨折类型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锁骨中1/ 3骨折10 例,外1/ 3骨折4例,粉碎性骨折6例,X 线表...
- 王波王铁军吴鹏王卫粮艾春芳
- 关键词:锁骨骨折手术并发症不愈合
- 关节镜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4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软骨修整、半月板部分切除或修整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8—20个月,平均12个月,46例患者中疗效优23例,良19例,可3例,差1例。结论关节镜下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疗效确切,效果良好。
- 王祥立王卫粮刘书茂
-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关节镜
- 光学疗法联合维芎瘢痕霜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疗效
- 2024年
- 目的探讨光学疗法联合维芎瘢痕霜对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12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60例,采用维芎瘢痕霜治疗,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月,每个疗程间隔时间1周。研究组患者6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窄谱强脉冲光联合CO_(2)点阵激光治疗,窄谱强脉冲光治疗光参数为波长500~600 nm,脉宽12~15 ms,光斑面积3 cm^(2),能量密度6~10 mJ/cm^(2)。CO_(2)点阵激光治疗光参数为频率为200 Hz,波长为10600 nm,能量密度15~20 mJ/cm^(2),光疗治疗3次,每次治疗间隔1个月。治疗前、3个疗程治疗后1个月,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北卡罗来纳大学瘢痕量表(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scar scale,UNC)评估瘢痕改善情况,检测瘢痕下局部血流灌注改善,同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3个疗程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VSS评分与UNC评分,瘢痕下局部血流灌注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VSS评分、UNC评分和瘢痕下局部血流灌注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局部红斑、水疱、瘙痒、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和1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88.5%)高于对照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学疗法联合维芎瘢痕霜治疗可显著减少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色素沉着,改善瘢痕厚度、柔韧度与血流灌注,减轻瘢痕局部瘙痒、感觉异常等症状,临床疗效确切,患者满意度与治疗安全性高。
- 袁靖王卫粮周牮
-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烧伤疗效
- 负压封闭引流在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应用。方法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1月应用VSD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19例(21个创面),在治疗过程中预备阶段(清创并软组织肉芽组织准备阶段)及终末阶段(植皮阶段)均应用VSD技术进行治疗。结果 18例(20个创面)愈合,1例小腿植皮区出现局灶性感染,经过多次门诊换药创面于伤后56天愈合。结论 VSD技术能明显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保证终末阶段植皮区皮肤有均匀足够的压力,从而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植皮的成活率,是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 王卫粮范步新刘书茂梁宇超李伯强
- 关键词:皮肤软组织缺损负压封闭引流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