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东
- 作品数:92 被引量:294H指数:10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挂钩释放机构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挂钩释放机构,包括释放支架、连接底座和释放滑动盘;当释放滑动盘位于释放支架的上限位置时,释放触发滑轮位于释放触发倾斜板的斜面的最下端,挂钩与挂轴扣合在一起;当释放滑动盘相对于释放支架向下滑动时,释放触...
- 杨正华李庆春马见青王卫东袁星虎侯伟杨勇刚
- 文献传递
- 陕西南部地区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和应力场特征
- 2015年
- 陕西南部地区在构造上属秦巴断块隆起,系由东西走向的紧密褶皱和压性断裂组成的强烈挤压带,地质构造极为复杂,为我国东西和南北巨型构造的交汇地带,是连接青藏块体和华北、华南地块的过渡区,也是多构造应力场的调整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中强地震。地震震源机制可以用来研究构造带的应力分布状况,特别是研究地壳深部构造形变特征,对研究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
- 王卫东郑怡卞龙
- 关键词:中强地震震源机制应力场特征地壳深部构造构造应力场动力学过程
- 泾阳5.2级地震前后视应力变化特征被引量:4
- 2005年
- 利用陕西西安数字地震台网的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计算了泾阳5.2级地震前后陕西地区地震视应力的变化,得到了该地区的视应力平均值,并讨论了泾阳5.2级地震前后地震视应力的演化特征及视应力与震级的关系。
- 王卫东彭建兵张永志刘国华邵广周李少睿
- 关键词:视应力地震矩
- 用地震矩张量反演的鄂尔多斯地块运动与临汾大地震
- 1995年
- 本文用地震矩张量反演断裂形变带运动学特征的方法,讨论了近600多年来鄂尔多斯地块不同时段的构造运动。结果表明,大华北第3地震活动期中该地块运动增强,其构造运动参数2倍于正常期,指出1695年临汾大地震是在此区域构造运动背景下产生的。
- 苏刚王卫东易学发
- 关键词:地震矩张量反演鄂尔多斯地块临汾地震
- 基于向-位错模型的同震断层运动反演——以龙门山断层为例被引量:3
- 2016年
- 针对2008年发生汶川8.0级地震的龙门山断裂铲状分布和断层倾滑面倾角随深度变化特点,本文提出了描述龙门山断层同震运动(滑动和转动)的向-位错组合模型。结合地质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法模拟了断层在倾滑过程中断层面倾滑方向随断层深度的分布特征;利用四川地区实测的三维同震GPS数据结合粒子群算法,采用向-位错模型对汶川地震断层面的同震滑动和随深度的方向转动(向错)进行了反演计算,并将反演的同震滑动区域和大小分布与USGS断层滑动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理论分析和模型计算表明:(1)在汶川8.0级地震发生过程中,由于断层的倾滑面为倾角由上向下逐渐变小的曲面,断层面上的倾滑方向也随断层面法线的改变而变化,即断层面在破裂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向错现象;(2)龙门山发震断层的倾滑面转动方向随深度变化为一开口向上的抛物线,震中位于转动角变化的极值点附近;(3)在断层几何参数相同的情况下,采用向-位错组合模型反演的同震滑动区域和USGS的滑动区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滑动大小的差异主要由断层模型之间的差异、测量误差等多种因素引起。
- 张永志张本平王卫东王帅
- 关键词:粒子群算法反演断层运动
- 一种挂钩释放机构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挂钩释放机构,包括释放支架、连接底座和释放滑动盘;当释放滑动盘位于释放支架的上限位置时,释放触发滑轮位于释放触发倾斜板的斜面的最下端,挂钩与挂轴扣合在一起;当释放滑动盘相对于释放支架向下滑动时,释放触发倾...
- 杨正华李庆春马见青王卫东袁星虎侯伟杨勇刚
- 文献传递
- 青藏高原东北侧断层活动引起的地壳三维变形与重力场变化研究被引量:8
- 2004年
- 本文推导了断层活动与地面重力变化的理论关系 ,讨论了与断层活动有关的三维形变场变化与实际观测的重力变化之间的关系。利用位错理论模型模拟了青藏高原东北侧的多组断层活动引起的地壳三维变形与重力场变化分布。并结合该地区 2 0 0 1年 11月 14日昆仑山Ms8.1地震前观测的两期重力资料 ,讨论了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活动与重力变化过程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 张永志王卫东祝意青徐云马
- 关键词:断层活动地壳变形地震活动
- GPS观测研究汶川8.0级强震前地壳内部应力场变化特征
- 汶川大地震造成了许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造成强地震的主要原因是龙门山地区地壳中局部应力场的释放和地壳内本身存在断层等地质缺陷的滑动。本文通过格林第二内部积分公式导出了地面位移与地壳内应力变化的关系,分析和讨论了利用地面...
- 张永志吴小利王卫东刘宁
- 关键词:全球定位系统应力场变化地震区
- 文献传递
- 1998年临猗5.0级地震前Q值的前兆异常被引量:2
- 2004年
- 利用西安数字地震遥测台网记录的数字地震资料,采用P波初动半周期残差法求得了1998年7月临猗5.0级地震前后不同路径的Q值变化。发现在地震发生前Q在87(203之间,震后Q在67~164之间,震前震中区附近出现了明显的高Q值异常,表明地震前的高Q值异常可以作为地震预测的一种手段。
- 王卫东张永志狄秀玲王平
- 关键词:Q值地震预测
- 核爆与地震的区域记录特征分析
- 朝鲜发生了震级ML4.9的核爆事件,采用小波变换分析了该事件及附近地区发生的多个天然地震记录的时频特征,计算了该事件Rg波的波谱并由此估算了这次事件的震源深度.结果表明,其Rg波低谷点频率为0.25Hz;利用Patton...
- 王卫东郑怡卞龙
- 关键词:震源深度小波变换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