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兴

作品数:25 被引量:269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半夏
  • 4篇叶绿
  • 4篇叶绿素
  • 4篇叶绿素荧光
  • 4篇胁迫
  • 4篇高温
  • 4篇高温胁迫
  • 3篇水杨酸
  • 3篇内源
  • 3篇内源激素
  • 3篇气候
  • 3篇种子
  • 3篇萌发
  • 2篇倒苗
  • 2篇预警
  • 2篇遮荫
  • 2篇食物安全
  • 2篇碳排放
  • 2篇内源激素含量
  • 2篇气候变化

机构

  • 14篇中国农业大学
  • 9篇淮北煤炭师范...
  • 7篇安徽大学
  • 4篇国土资源部
  • 2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廊坊师范学院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淮北师范大学
  • 1篇陕西煤田地质...
  • 1篇陕西中煤新能...
  • 1篇陕西省煤田地...

作者

  • 25篇王兴
  • 9篇薛建平
  • 8篇常莉
  • 7篇张爱民
  • 3篇张海林
  • 3篇何家庆
  • 3篇赵鑫
  • 3篇薛建福
  • 3篇王钰乔
  • 2篇朱道林
  • 2篇蔺亚兵
  • 2篇段中会
  • 2篇马东民
  • 2篇李可嘉
  • 1篇于春欣
  • 1篇杜挺
  • 1篇赵汗青
  • 1篇钟来元
  • 1篇姜峰
  • 1篇宋运贤

传媒

  • 6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资源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中草药
  • 1篇煤炭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中国煤炭地质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半夏高温倒苗及其控制研究
半夏(Pinellia ternata Berit.)忌旱怕涝,耐阴惧晒,在芒种夏至期间,由于高温和强光照,半夏的呼吸作用增强,物质的消耗超过光合积累,导致细胞原生质结构破坏;地上部分出现枯萎,俗称“倒苗”。半夏倒苗既是...
王兴
关键词:半夏无性生殖高温胁迫叶绿素荧光内源激素
文献传递
聚乙二醇对望江南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以PEG6000溶液处理望江南种子,研究PEG对望江南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分别用5%和10%PGE6000处理望江南种子,对种子发芽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量进行测定。结果与同期对照相比,5%PEG6000浸种5h,提高SOD活性和POD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量,减少自由基积累,减轻浸种吸胀对膜系统的损伤。结论5%PEG浸种5h提高望江南种子的发芽率。
何家庆王兴姚晴晴
关键词:聚乙二醇望江南种子萌发
水杨酸对高温胁迫下半夏幼苗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以半夏37℃高温倒苗过程中的叶片和块茎为材料,考察了不同浓度外源水杨酸(SA)处理的倒苗率,采用ELISA方法研究了0.5 mmol/L外源SA对半夏叶片和块茎中内源激素GA3、IAA、ABA、ZR和J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半夏出现倒苗现象,并以0.5 mmol/L的SA处理后半夏倒苗率最低。倒苗过程中叶片和块茎中GA3、IAA、ZR含量逐渐下降,而ABA和JA含量显著上升。0.5 mmol/L SA处理条件下叶片中生长促进类激素GA3、IAA、ZR含量高于同期对照,生长抑制类激素ABA和JA含量低于同期对照;块茎中ABA、IAA和JA的含量低于同期对照,GA变化不明显,而ZR处理前期低于对照,后期高于对照。可见,一定浓度的外源SA可通过改变高温胁迫下半夏内源激素水平来促进其生长,延缓其倒苗。
宋运贤王兴张爱民常莉薛建平
关键词:半夏高温胁迫水杨酸内源激素倒苗
我国西部地区种植业碳收支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随着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的快速发展,碳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断变化。因此,评价西部地区种植业生产过程中碳收支情况,对于该地区低碳农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西部12个省份1997-2012年农业相关统计数据,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业生产系统的碳排放量和碳吸收量变化,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各省份种植业生产系统的碳排放量和碳吸收量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年均增长量分别为368.8万t CO2-eq和4 138.3万t CO_2-eq。西部地区各省份种植业的平均碳排放量和平均碳吸收量分别介于51.7万~3 314.7万t CO_2-eq和524.7万~28 715.1万t CO_2-eq。在总的碳排放构成中,化肥的使用是种植业生产系统投入品碳排放的最大构成部分,平均占到45.7%,其次为农用柴油和灌溉。总体上,我国西部地区种植业生产系统的碳收支处于碳盈余状态,但各省份间差异较大。
王兴薛建福王钰乔李可嘉赵鑫张海林
关键词:碳排放碳吸收碳收支气候变化
陕西省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前景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探讨陕西省"十三五"期间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在分析全国煤层开发形势的基础上,从资源条件、区域优势、政策,能源结构、煤矿安全等方面分析了陕西省未来五年煤层气勘查开发前景及方向。研究认为陕西省煤层气资源丰富,探明程度低,开采条件优越,区域优势明显。"十三五"期间随着国家和陕西省政府政策给予煤层气产业扶持力度和财政补贴加大、煤矿安全对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的迫切需求以及《煤层气勘查开发行动计划》发布、煤炭资源勘查过程中煤层气综合勘查执行力度加大,陕西省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广阔。
蔺亚兵段中会王兴王兴
关键词:煤层气勘探开发
区域综合食物安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被引量:10
2010年
区域综合食物安全是国家宏观食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科学的综合食物安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区域综合食物安全风险预警和有效防范的基础。该文回顾了国内外对食物安全内涵的认识发展过程,明确了综合食物安全必须达到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可持续供给安全3个方面的目标,并构建了区域综合食物安全风险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确定了各预警指标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以湖南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1992-2005年14a中湖南省综合食物安全态势总体上处于轻警状况,其中,食物数量安全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安全状态,14a均为无警;食物质量安全出现9a中警和5a重警,安全形势严峻;食物可持续安全发展势态良好,出现1a中警,5a轻警,其余为无警。由此可见,目前湖南省综合食物安全风险防范的重点是质量安全,同时要加强可持续供给安全风险的防范。
钟来元刘黎明王兴刘亚彬
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基于180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被引量:65
2017年
本文通过构建DEA模型测度了1994-2014年全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180个城市的耕地利用效率,利用空间统计模型分析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并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了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1994-2014年,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总体上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但整体效率值并不高;②全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空间差异性显著;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热点区域空间极化现象明显,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呈现出"两核集聚"、"多核极化"、"两核极化"的演变特征;③自然条件是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的基础因素,耕地资源禀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条件是重要影响因素,而地区科技水平对耕地利用效率的作用不断增强。
张立新朱道林谢保鹏杜挺王兴
关键词:耕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粮食主产区
关中盆地西安凹陷深层地热U型对接井地温特征被引量:7
2019年
关中盆地中深层地热资源丰富,为关中地区冬季供暖提供了保障。作为深层能地热开发利用的示范项目,首次在西安凹陷中施工了2000m以深的两对U型对接井,对接井水平段长200m,形成了闭式地埋管换热器,且静置时间超过2年,能够反映初始地温。地层初始地温是深层地热井换热能力计算关键参数,高精度的测量可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利用进口直读式热电偶测温探头,对上述2组对接井(4口)初始地层温度进行了测量,并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计算了地温梯度。结果显示,在垂向上和平面上,4口井地温都表现出高度的重合性,显示区内对接井地温和地下流场稳定,地热能开采潜力大;4口地热井单井地温梯度变化范围为3.45~3.47℃/hm,平均3.46±0.01℃/hm,地温梯度异常是由于关中盆地地壳厚度较薄,以及相对高的地幔热流的热传导和深大断裂沟通的水体热对流相互叠加造成的;蓝田-灞河组分布稳定、富水性好、渗透率高和导热性强,为区域稳定的热储层,根据地温和地温梯度的变化规律,建议区内对接井对接层段为1866m以深的蓝田-灞河组,以保证最大的换热效率和持续稳定的热源;通过测井资料验证,对接井在1500~1600m存在地温异常,与地层地下水活动和地层含砂量高相关。
张育平黄少鹏黄少鹏杨甫余如洋王兴荀迎九周聪
关键词:地温测量地温梯度地温异常关中盆地
遮荫对半夏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6
2008年
目的:以盆栽半夏为材料,研究遮荫条件下半夏生长、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方法:待半夏苗高15 cm左右时,进行遮荫70%,90%和全光照(CK)处理,30 d后以三叶半夏中间叶片为材料测定半夏生长、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与全光照相比,遮荫后半夏块茎鲜重、株高、叶长、叶宽、叶面积、比叶面积(SLA)和叶绿素含量增加,其中叶绿素a/b减小;与全光照相比,遮荫后叶片Pn、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下降,而表观量子效率(AQY)上升;光系统Ⅱ的实际量子产量(ΦPSⅡ),初始荧光(Fo)和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量子产量(Fv/F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增加,但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降低。结论:与对照相比,70%,90%遮荫条件下半夏株高、SLA,Chl,Pn,叶绿素荧光特征表现差异显著,其中,遮荫70%半夏块茎鲜重增加显著,为半夏生长发育提供较好的环境条件。
薛建平王兴张爱民黄训端何家庆常莉
关键词:半夏遮荫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
中国水稻生产的碳足迹分析被引量:27
2017年
由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已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农业生产对温室气体排放有重要影响,水稻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而稻田又是CH_4的主要排放源,因此研究其生产过程的碳足迹对实现农业节能减排具有意义。本研究基于2004-2014年水稻生产相关统计数据,利用碳足迹评价方法核算了中国水稻生产碳足迹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水稻生产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面积碳足迹呈逐年增长,而单位产量碳足迹则出现下降趋势,年均增长量分别为21.24亿kgCO_2-eq、32.58kgCO_2-eq/hm^2和-2.82kgCO_2-eq/t;②不同省份由于水稻生产条件差异,其碳足迹存在较大差别,如年均单位面积碳足迹最高的江苏达7411.91kgCO_2-eq/hm^2,最低的黑龙江为4305.87kgCO_2-eq/hm^2;③年均单位产量碳足迹方面,最高海南为1419.35kgCO_2-eq/t,最低吉林为602.12kgCO_2-eq/t;④综合比较单位面积与单位产量碳足迹发现,华南双季稻稻作区(广西、广东、福建等),华中双季稻稻作区(江苏、湖南、江西等),其单位碳足迹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⑤水稻生产碳足迹组成中占比最大的部分为稻田CH_4排放,达85.05%,农资投入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仅占14.95%,其中化肥投入占总碳足迹的10.25%。最后,本文建议通过改进农田管理措施(如间歇性灌溉、改进施肥、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提高水稻机械化生产效率来有效减少水稻温室气体排放。
王兴赵鑫王钰乔薛建福张海林
关键词:气候变化碳排放水稻生命周期评价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