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制中频电联合弥可保球旁注射治疗神经源性眼外肌麻痹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调制中频电联合弥可保球旁注射对神经源性眼外肌麻痹的疗效。方法:选取神经源性眼外肌麻痹患者10例,其中男9例,女1例;平均年龄43.40±7.68岁,病程中位数43.50d。给予调制中频电治疗,20min/次,1次/d,10d为1疗程,联合球旁注射弥可保,500μg/次,隔日1次,10d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治疗2~4个疗程;观察眼位、复视及眼球运动改善情况。结果:脑外伤性眼外肌麻痹患者3例均治愈,5例脑干梗死所致眼外肌麻痹患者显效,1例脑外伤性眼外肌麻痹患者有效,1例脑外伤性眼外肌麻痹患者未愈。结论:调制中频电联合弥可保球旁注射治疗神经源性眼外肌麻痹有效。
- 王俊杨万章吴芳叶碧玉肖回乡
- 关键词:眼外肌麻痹复视弥可保球旁注射调制中频电
- 丹参注射液对rhG-CSF动员后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清IGF-1、VEGF的影响
- 目的 研究丹参注射液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经rhG-CSF(吉粒芬)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后血清IGF-1、VEGF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常规组(基础治疗+康复训练)、丹参组(常规组+丹参注射液)、rh...
- 杨万章李娇陶红星赵宁李蓉杨志刚林勤郁王俊吴芳
- 关键词:丹参注射液RHG-CSF脑梗死血清IGF-1血清VEGF
- Bell麻痹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3年
- Bell麻痹占所有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例的60%~75%,其病因至今仍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性因素有关。Bell麻痹是细胞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在大多数病例中,可能是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的一种特殊类型。治疗方面,应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或伐昔洛韦,并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单克隆抗体和/或T细胞免疫治疗有望成为针对Bell麻痹的一种特异性疗法。
- 王俊凌琳
- 关键词:病因学发病机制自身免疫
- 针刺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梗塞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治疗组(1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及运动想象疗法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1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上肢FMA评分优于对照组,其评分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结合运动想象疗法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
- 吴芳杨万章盛佑祥赵宁陶红星王俊李春镇
- 关键词:针刺运动想象疗法脑梗塞偏瘫
- 超声引导肌间沟注射治疗疼痛相关性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 王俊杨万章
- 甲钴胺球旁注射联合电刺激治疗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MRI观察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观察甲钴胺球旁注射联合电刺激治疗完全性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疗效及MRI改变。方法共选取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10例)及对照组(6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激素抗炎、改善微循环药物、营养神经药物、B族维生素、针灸及心理干预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甲钴胺球旁注射及调制中频电疗,甲钻胺球旁注射每次注射500μg,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d,调制中频电疗每次持续20min,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d。上述治疗均以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持续治疗1~3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患侧上眼睑睁开时间、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及眼球运动情况,其中治疗组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动眼神经MRI快速小角度激发三维成像(3D-FLAsH)序列平扫和增强检查,采用多平面重建技术(MPR)显示动眼神经脑池段影像,从而了解受损神经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有8例痊愈,2例显效,对照组有1例痊愈,5例显效,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眼睁开距受伤时间平均为(2.55±O.69)个月,明显短于对照组息眼睁开距受伤平均时间[(5.08±O.74)个月](P〈0.05);治疗组患者经3D-FLAsH序列平扫和增强扫描后,发现其脑池段动眼神经由之前增强、增粗、粗糙逐渐恢复至正常形态。结论甲钻胺球旁注射联合调制中频电刺激治疗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具有显著疗效,另外3D-FLAsH序列增强检查结合MPR技术能清楚显示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损伤程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王俊凌琳谭四平谢井文杨万章盛佑祥向云赵宁陶红星
- 关键词:眼外肌麻痹复视动眼神经甲钴胺球旁注射
- 调制中频电联合甲钴胺茎乳孔旁注射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调制中频电联合甲钴胺茎乳孔旁注射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改善微循环药物、B族维生素、针灸、面部肌肉推拿等;治疗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调制中频电及甲钴胺茎乳孔旁注射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House—Brackman(HBN)评级及Sunnybrook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4周治疗后,发现治疗组HBN评级及Sunnybrook评分[(63.20±13.33)分]、对照组HBN评级及Sunnybrook评分[(50.35±14.79)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治疗组HBN评级及Sunnybrook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调制中频电联合甲钴胺茎乳孔旁注射对面神经麻痹具有协同治疗作用,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疗效,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俊凌琳杨万章盛佑祥向云陶红星吴芳赵宁
- 关键词:电刺激面神经麻痹甲钴胺调制中频电
- 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治疗中的MRI评价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治疗中的MRI变化。方法:选取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10例,给予改善微循环药物、营养神经药物、B族维生素、心理治疗、针灸、调制中频电刺激和弥可保球旁注射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治疗1—3个疗程;患者治疗前、每治疗1疗程后行动眼神经MRI的快速小角度激发三维成像(3D-FLASH)序列平扫和增强检查,以多平面重建(MPR)技术显示动眼神经脑池段全程,了解损伤恢复情况,同时观察患眼上眼睑睁开时间、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及眼球运动情况。结果:8例痊愈,2例显效,患眼睁开距受伤时间平均为(2.55±0.69)个月;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3D-FLASH序列结合MPR技术显示动眼神经脑池段由增强、增粗、粗糙到基本正常。结论:3D-FLASH序列增强检查结合MPR技术能清楚显示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损伤程度,在神经康复评定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王俊凌琳杨万章谭四平谢井文
- 关键词:眼外肌麻痹复视动眼神经球旁注射
- 球旁注射结合针刺、电刺激治疗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MRI评价
- 目的:观察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治疗中的MRI变化.
方法:选取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10例,给予改善微循环药物、营养神经药物、B族维生素、心理治疗、针灸、调制中频电刺激和弥可保球旁注射治疗,其中调制中频电,2...
- 王俊杨万章盛佑祥向云赵宁谭四平凌琳
- 关键词:电刺激疗法
- 文献传递
- 针刺通里穴对脑梗塞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自发语流畅程度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针刺通里穴对脑梗塞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言语功能的影响,探讨通里穴治疗脑梗塞后运动性失语症的临床疗效,并试图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治疗组(1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及言语康复训练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通关开窍针法,治疗组采用通关开窍针法配合通里穴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白发语流畅程度的变化。结果:1、临床疗效的比较:根据(09康法》记分标准评定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显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显效率为20%。治疗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汉语失语症口语流利性:经治疗,治疗组自发语流畅程度改善优于对照组,其评分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 吴芳杨万章盛佑祥赵宁陶红星王俊叶碧玉刘湘麟
- 关键词:通里穴运动性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