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仰麟

作品数:219 被引量:6,799H指数:5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0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3篇环境科学与工...
  • 58篇经济管理
  • 51篇天文地球
  • 29篇农业科学
  • 20篇生物学
  • 16篇建筑科学
  • 6篇历史地理
  • 4篇文化科学
  • 3篇水利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7篇景观
  • 41篇城市
  • 33篇景观生态
  • 30篇生态
  • 24篇土地利用
  • 22篇景观生态学
  • 16篇旅游
  • 14篇农业
  • 13篇生态系统
  • 13篇城市化
  • 12篇植被
  • 12篇黄土高原
  • 9篇可持续发展
  • 8篇土壤
  • 7篇生态风险
  • 7篇土地利用变化
  • 7篇农业景观
  • 5篇地理
  • 5篇灾害
  • 5篇植被覆盖

机构

  • 213篇北京大学
  • 17篇中国科学院生...
  • 11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北京师范大学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深圳市城市规...
  • 3篇北京工业大学
  • 3篇台南大学
  • 2篇台湾东海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国家自然科学...
  • 2篇国土资源部土...
  • 2篇中国科学院地...
  • 1篇北京城市学院
  • 1篇钢铁研究总院
  • 1篇广东省生态环...
  • 1篇北京农业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内蒙古大学

作者

  • 217篇王仰麟
  • 76篇彭建
  • 47篇吴健生
  • 32篇李正国
  • 32篇张小飞
  • 20篇刘焱序
  • 17篇宋治清
  • 14篇李卫锋
  • 13篇谢苗苗
  • 12篇蒋依依
  • 12篇黄奕龙
  • 12篇李贵才
  • 11篇刘珍环
  • 11篇张源
  • 9篇岳隽
  • 9篇傅伯杰
  • 8篇刘忠伟
  • 8篇常青
  • 8篇陈忠晓
  • 8篇曾祥坤

传媒

  • 24篇生态学报
  • 22篇地理学报
  • 22篇地理科学进展
  • 16篇地理研究
  • 15篇北京大学学报...
  • 14篇资源科学
  • 7篇应用生态学报
  • 6篇地球科学进展
  • 6篇自然资源学报
  • 4篇热带地理
  • 3篇人文地理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学位与研究生...
  • 3篇中国农业资源...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城市环境与城...
  • 2篇水科学进展
  • 2篇城市规划汇刊
  • 2篇资源开发与市...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10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22篇2009
  • 14篇2008
  • 17篇2007
  • 20篇2006
  • 24篇2005
  • 17篇2004
  • 6篇2003
  • 6篇2002
2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景观格局-过程的城市自然灾害生态风险研究:回顾与展望被引量:37
2014年
随着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自然灾害对城市生态安全的潜在威胁日趋受到关注。城市景观结构和空间形态影响着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途径,基于景观格局—过程的城市/区域自然灾害生态风险评价成为城市生态风险及可持续研究的重要方向。在明晰城市自然灾害生态风险基本概念内涵及单一、综合自然灾害作用下城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城市地域自然灾害、生态风险与景观格局—过程之间的逻辑关联,综合探讨了城市景观格局—过程与自然灾害交互作用及其在城市生态风险评价、自然灾害生态风险防范等重点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城市景观格局—过程与自然灾害生态风险的相互影响机理探索、景观时空尺度分异与城市自然灾害生态风险的不确定性分析、基于景观格局—过程的城市自然灾害生态风险综合评估模型与情景模拟等三大重大研究趋向,以期实现基于景观优化的城市自然灾害和生态风险防范的研究目标。
彭建刘焱序潘雅婧赵志强宋治清王仰麟
国内外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进展被引量:83
2003年
土地持续利用评价一直是国内外土地科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热门话题。该文在分析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内涵与意义的基础上 ,探讨了国际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研究的源起及评价指标选取的研究进展 ,并从“生态 -经济 -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生产性 -安全性 -保护性 -经济性 -社会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侧重土地持续发展水平与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土地质量评价指标研究与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相关研究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进展。由此归结出国际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达成的普遍共识与存在的不足之处。
彭建王仰麟宋治清景娟丁艳
关键词:土地持续利用评价
城市居住空间生态质量评价--以深圳市为例被引量:3
2012年
基于空间分析技术,应用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与环境经济学方法考察城市居住空间生态质量,描述居民生活环境现状,为城市空间规划提供依据。以典型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深圳市为例进行探讨,挖掘城市生态系统变化的根源所在并提出解决对策。研究结果发现:深圳市呈现出以福田为中心向两侧居住空间生态质量逐渐降低、东部优于西部、北部稍劣于南部的空间格局,这种格局是由城市规划和城市空间演进共同驱动形成的。因此,增加湿地和森林等生态用地规划与调整工业结构以消除污染,是改善城市居住空间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政策方向。
陶静娴王仰麟刘珍环
关键词:生态质量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异
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量度方法探讨——以深圳市为例被引量:32
2005年
城市地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生态足迹计算模型通过比较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与区域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平衡程度以衡量区域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态。在介绍生态足迹的理论和计算模型的基础之上,对深圳市2000年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了实例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2000年的人均生态赤字为1.9751hm2人,深圳城市生态处于非可持续发展状态,以消耗自身生态资源和转移生态压力作为城市发展代价。进一步分析了深圳市的生态赤字构成,生态压力的空间分布,并与国内部分城市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在城市区域应用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减少深圳市的生态赤字,降低深圳市对外部生态系统的依赖性提出了相应对策。
蒋依依王仰麟李卫锋韩荡牛慧恩
关键词:生态足迹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
全国高温热浪灾害脆弱性制图
[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热岛效应的增强,夏季高温热浪灾害在全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给居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目前国内对于高温热浪灾害的研究大多关注热浪强度、发生频率、持续时间等灾害本身特质,基于高温热...
谢盼王仰麟彭建刘焱序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深圳市近岸海域水体和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被引量:19
2006年
采用多种方法定量评价了深圳市近岸海域水体和沉积物的环境质量,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深圳市近海水体主要受到沿岸陆源污染和海上交通污染的影响,主要超标物为无机氮(TIN)和PO4-P。(2)由于污染源空间分布的差异,西部海域水体污染较为严重,为IV级水质;而东部海域的污染较轻(除小梅沙湾口外),其水质大多达到I类标准。(3)东部海域水质富营养化程度小于西部海域.东部海域水体大多为贫营养水体;西部海域所有监测点的水体都是过营养水体,且TIN(>PO4-P)为主要的限制性因子。(4)深圳市近海沉积物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但总体尚好,大多能达到II级标准。除了有机污染物外,沉积物还受到重金属污染。沙头角湾口以Hg和Cd污染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较大,而其他海域以Hg污染的潜在风险系数较大;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只有沙头角湾口和固戍近海在2002年达到强的程度,其他监测点较轻微。
黄奕龙王仰麟张利萍
关键词:近岸海域水体沉积物富营养化潜在生态危害
基于核示踪的深圳市农用土壤侵蚀特征及评价被引量:3
2013年
运用137Cs和210Pbex联合示踪技术,考察深圳特区内外典型区域137Cs和210Pbex面积活度的背景值与变化特征,以及典型区农用土壤侵蚀速率、分布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在城市化剧烈的人为扰动作用下,深圳市的地表土壤环境已经大部分不具备自然土壤的基本属性.深圳市137Cs面积活度背景值介于99~653 Bqm2之间,仙湖植物园的137Cs实测面积活度背景值最大〔为(653±81)Bqm2〕,南澳新大村的137Cs实测面积活度背景值最小〔为(99±47)Bqm2〕.②随着海拔升高,210Pbex的实测面积活度背景值呈增加趋势,这和低纬度地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水汽运动有关.③深圳市南澳新大村和公明水库陡坡农用地种果造成的土壤侵蚀已达到了极剧烈的程度,土壤平均侵蚀速率分别高达6 150和40 530 t(km2.a).深圳市农用土壤侵蚀具有分布面积广、人为扰动较剧烈、产流产沙集中、侵蚀强度较大等特征.人为扰动主导的土地开发与陡坡种果是造成城市水土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④深圳市近30年来快速城市化活动加速了城市土壤侵蚀的发生和发展,亟待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陡坡还林还草等生态治理工作.
李俊杰王仰麟李定强卓慕宁吴健生
关键词:土壤侵蚀
深圳快速城市化中地形对景观垂直格局的影响被引量:33
2008年
基于RS和GIS的支持,以深圳市为案例研究地形对景观格局及其垂直分布的影响,进行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分析。文章指出,人类活动对土地的干扰程度表现为从低平地区向高峻地区递减,从而导致在以山地占主体的盐田等区在城市化前期低于地势平坦的福田等区;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加深,福田等区多样性指数则快速降低,盐田等区相对降低很少,或还处于上升状态。多样性指数在高程带和坡度带上多时段变化表明:在垂直空间上,土地利用结构的垂直分异是景观格局垂直分异内在原因,多样性指数的空间曲线和时间曲线具有反"U"形库兹涅茨曲线特征,但是这种曲线变化特征需要到一定的城市化阶段才能形成,并且曲线特征随城市化的加深而更加明显;在时间上,低海拔和低坡度地区的多样性指数的动态特征也有类似库兹涅茨曲线的反"U"形,而且随城市化的加深,具有这种特征的高程带和坡度带均在上移。
卜心国王仰麟吴健生
关键词:快速城市化地区RS和GIS
深圳市农林土壤重金属累积现状及风险评价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为探讨深圳市农林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系统采集了深圳市菜地、果园、林地和荒地4种土地利用的52个土壤样品,测定了Cu、Pb、Cd、Zn、Cr、Ni6种重金属的全量,对深圳市农林土壤重金属20余年来的累积状况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初步的风险评价.结果发现,深圳农林土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累积,总体而言,Cu、Pb、Zn、Cr和Ni的累积较轻,Zn的最大含量尚未超过其80年代末背景值的最大值;Cd的累积最为严重,其最大含量已为背景最大值的16倍.以GB15618-1995为标准,对深圳农林土壤的重金属风险进行评价后发现,Cu的污染最轻,仅20%的菜地土壤超过国家一级标准,Pb50%超过国家一级标准,但尚未超过二级标准;Zn、Cr和Ni均有一定比例的样点超过二级标准,最少4%,最高50%,但未有超过三级标准的样点;Cd的风险最大,不仅有大量超过一、二级标准的样点,而且超过三级标准的样点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菜地、果园、林地和荒地土壤中Cd含量超过三级标准的比例分别为10%、23%、29%和50%).深圳农林土壤中的Cd污染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郑茂坤谢婧王仰麟吴健生李俊杰彭建
关键词:重金属农业土壤林业土壤
农业景观生态规划原则及其应用研究——中国生态农业景观分析被引量:76
2004年
中国生态农业是典型的持续农业。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经验 ,探求中国生态农业景观特征及其景观生态学意义 ,进而针对农业景观的生物生产、经济发展、生态平衡和社会持续 4大功能 ,提出农业景观生态规划应遵循的 5项原则 ,即提高异质性原则、继承自然原则、关键因子调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和社会满意原则 ,并提出干热河谷区农业景观生态规划目标以及选择相应的持续农业技术体系。
王锐王仰麟景娟
关键词:生态景观规划生态农业干热河谷区持续农业景观特征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