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春华

作品数:54 被引量:177H指数:10
供职机构:景德镇陶瓷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江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历史地理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3篇化学工程
  • 5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1篇陶瓷
  • 10篇色料
  • 4篇颜料
  • 4篇陶瓷色料
  • 4篇硼酸钙
  • 4篇无公害
  • 4篇显微结构
  • 4篇CR
  • 4篇呈色
  • 3篇釉料
  • 3篇熔剂
  • 3篇书院
  • 3篇水热
  • 3篇水热法
  • 3篇水热法合成
  • 3篇陶瓷釉
  • 3篇热法
  • 3篇热法合成
  • 3篇晚清
  • 3篇晚清民国

机构

  • 51篇景德镇陶瓷学...
  • 6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景德镇陶瓷大...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龙泉市中等职...

作者

  • 54篇熊春华
  • 44篇郑乃章
  • 33篇曹春娥
  • 31篇沈华荣
  • 15篇莫云杰
  • 12篇余峰
  • 11篇卢希龙
  • 10篇苗立峰
  • 6篇洪琛
  • 5篇王迎军
  • 5篇吴洁
  • 5篇陈云霞
  • 4篇苗立锋
  • 4篇曹惠峰
  • 2篇胡琪
  • 2篇苏雪筠
  • 2篇胡伯文
  • 2篇曹建文
  • 2篇饶宗旺
  • 2篇刘阳

传媒

  • 16篇中国陶瓷
  • 10篇中国陶瓷工业
  • 9篇陶瓷学报
  • 3篇2015年古...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 2篇'02古陶瓷...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2005年古...

年份

  • 4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 4篇2001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r_2O_3含量对YAl_(1-x)Cr_xO_3红色料物相组成与显微结构的影响
2008年
采用XRD、FESEM及EDS等多种分析方法,研究了Cr2O3含量对铬钇铝红(YAl1-xCrxO3)色料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探讨了Cr3+取代部分Al3+离子后,色料主晶相(YAlO3)、次晶相(Al2Y4O9)、残余相的变化及显微结构的不同。结果表明:随着Cr2O3含量的增加,合成色料颗粒由圆粒状长成典型的钙钛矿型立方形晶体和由于畸变形成的类四方形晶体;立方和类四方形颗粒为主晶相,圆粒状颗粒中Y2O3含量比主晶相中的高;由于立方型向正方型的晶格畸变,晶胞参数有所改变;当x为0.05~0.13时,色料有最好的红度值,此时主晶相晶形完整,大小均匀,发育良好。
曹春娥洪琛郎莹宋福生余峰沈华荣熊春华卢希龙
关键词:陶瓷色料钙钛矿型物相组成显微结构
无毒害陶瓷色料铬钇铝红的合成与应用被引量:5
2006年
铬钇铝红是近几年才在市场上出现的一种新型陶瓷色料,其呈色鲜艳、明快,无毒无害,高温下呈色稳定,是其它红色色料如锰红、铬锡红等所不能替代的。用固相法合成了铬钇铝红色料,讨论了合成工艺对色料性能及呈色的影响,并对其在玻化砖坯料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熊春华曹春娥沈华荣洪琛郑乃章余峰卢希龙
关键词:陶瓷色料固相合成
我国古陶瓷窑炉研究现状与展望
近百年以来,我国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陶瓷制备过程中最重要的设备之----“窑炉”的研究也是硕果累累。本文从科学技术史的角度综述了我国古陶瓷窑炉研究情况,指出古代陶瓷窑炉研究应朝着研究方...
郑乃章苗立峰莫云杰熊春华邱晓新
关键词:文物考古古代瓷器陶瓷烧制窑炉结构
景德镇青白瓷起源与发展的探讨被引量:17
2007年
景德镇是宋元时期青白瓷的产地代表。本文分析了景德镇早期青白瓷的胎釉化学组成与同时期景德镇青瓷和白瓷化学组成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其制瓷原料化学组成之间的联系;探讨了宋元时期青白瓷胎、釉配方的发展及显微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青白瓷可能起源于五代白瓷的烧制,并在其后的生产过程中不断改进坯釉料配方,成品率和质量不断得以提高。
熊春华饶宗旺曹春娥郑乃章吴隽曹建文卢希龙余峰
关键词:青白瓷化学组成
建筑卫生陶瓷用大红颜色釉的研制被引量:1
2002年
采用包裹型镉硒红色剂 ,基釉为铅硼熔块釉 ,重点探讨了铅硼含量变化、钙钠含量变化、色剂添加量、烧成温度、保温时间等对釉面质量和呈色的影响 ,研制了大红颜色釉。这种大红釉成熟温度为 10 70~ 112 0℃ ,呈色鲜红、润泽光亮 ,膨胀系数低 ,显微硬度高 。
曹春娥沈华荣熊春华胡伯文郑乃章
关键词:建筑卫生陶瓷
绿色陶瓷装饰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6
2003年
对陶瓷装饰材料中有毒害元素和其允许限定值的变迁进行了论述 ,归纳了其研究动向与现实状况。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角度 ,提出了绿色陶瓷装饰材料的新理念 ,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思路与展望。
曹春娥王迎军苏雪筠沈华荣熊春华郑乃章
关键词:绿色陶瓷装饰材料环境保护无公害
晚清民国时期景德镇陶瓷业社会管理--基于《景德镇新安书院契录》考察
晚清民国时期是景德镇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在经历了康雍乾三朝的鼎盛繁荣后,景德镇瓷业正是在这一时期走向衰退,瓷业的兴衰与其环境息息相关。本文围绕《景德镇新安书院契录》,结合其它资料,从社会管理方面考察这一重要过渡时期景...
郑乃章吴洁莫云杰苗立峰熊春华
关键词:社会制度
1949~1966年景德镇陶瓷科技文献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建国初期,新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时期的景德镇传统陶瓷产业也经历一场观念和科技的革新。景德镇的瓷业改革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手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型的代表。1949~1966年的景德镇陶瓷科技文献记录了这次变革。通过对这一时期研究景德镇陶瓷的科技文献与景德镇之外(包括国内其它产瓷区和国外)的科技文献、建国之前景德镇陶瓷科技文献的比较研究,阐述景德镇陶瓷科技的变革和其在当时国内外的地位。
郑乃章杨敏马志伟熊春华
关键词:建国初期景德镇陶瓷
不同条件下硅酸锌结晶形貌的分形维数
2009年
对硅酸锌结晶过程中的晶花生长进行了研究,分析析晶温度、析晶点的保温时间、釉层厚度等实验条件对硅酸锌结晶形貌及其分形维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析晶温度的增加,结晶形貌的变化趋势由针状或棒状转化为叶片状或圆盘状,分形维数相应发生变化;随着析晶保温时间的增加,结晶产物形貌由针微晶逐渐转化成放射状晶体,尺寸也有明显增大的趋势,分形维数发生相应的变化;随着釉层厚度的增加,结晶产物呈均匀化,致密化,沉积产物的维数有明显减小的趋势。
郑乃章黄荣熊春华苗立峰莫云杰朱小平
关键词:硅酸锌分形维数
物理化学在陶瓷科技史研究中的应用
2011年
综述了物理化学的原理和物理化学的方法在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应用成果,特别是在古陶瓷釉的呈色、分相釉、陶瓷釉中的气泡和坯釉过度层形成等的机理研究,并介绍了古陶瓷烧成温度和烧制年代测量的原理。随着物理化学的发展,新理论和新方法不断涌现,努力掌握这些新方法和新理论,并探索将其应用于陶瓷科学技术史研究中,将有可能出现更加显著的成果。
李晓玲郑乃章苗立峰莫云杰熊春华
关键词:古陶瓷物理化学呈色机理烧成温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