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含颖

作品数:15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手术
  • 7篇手术治疗
  • 6篇腰椎
  • 6篇内固定
  • 6篇骨折
  • 5篇椎管
  • 3篇植骨
  • 3篇前路
  • 3篇前路手术
  • 3篇前路手术治疗
  • 3篇椎管减压
  • 3篇椎体
  • 3篇内固定术
  • 3篇减压术
  • 3篇固定术
  • 2篇钉棒内固定
  • 2篇钉棒系统
  • 2篇胸腰椎
  • 2篇胸腰椎爆裂
  • 2篇腰椎管

机构

  • 10篇南昌大学第三...
  • 4篇南昌大学第二...
  • 3篇南昌市第一医...
  • 1篇南昌大学

作者

  • 14篇熊含颖
  • 14篇吴培斌
  • 10篇张志平
  • 9篇沈锋
  • 4篇陈伟高
  • 4篇廖琦
  • 4篇章翀
  • 3篇简蔚泓
  • 3篇张志平
  • 2篇吴鸿亮
  • 2篇李洪波
  • 1篇兰小勇
  • 1篇廖学勤
  • 1篇瘳学勤
  • 1篇史亮亮
  • 1篇沈峰
  • 1篇万杰
  • 1篇沈锋

传媒

  • 4篇2009年全...
  • 3篇南昌大学学报...
  • 2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江西医药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钉棒系统在腰椎管狭窄症减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手术的要点及钉棒内固定在减压术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从2003年2月~2007年2月行腰椎后路减压钉棒内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183例腰椎狭窄症的临床资料。结果:对183例患者随访12~56个月,平均为26.5个月,术后间歇性跛行改善率183例(100%),下肢肌肉障碍恢复131例(70.1%),肌萎缩46例均有恢复,患者108例感觉障碍者,完全恢复67例(72%),部分恢复72例(66.7%),恢复差有8例(7.4%)。依据Nakai[1]评分标准优良率达90.7%。结论:在腰椎管狭窄症减压术中钉棒内固定对结构性动力性失稳病人可起到复位相邻椎体间稳定及椎间融合的作用;使椎间高度得到维持,减少残余间盘组织进一步变性向椎管内脱出。
沈锋吴培斌张志平熊含颖章翀简蔚泓
关键词:钉棒内固定腰椎管狭窄症
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完全性瘫痪后路手术后的前路手术治疗被引量:13
2008年
胸腰椎爆裂骨折为临床常见脊柱创伤.均伴脊柱中柱结构损害.脊柱稳定性破坏较多,骨折块常侵占椎管从而继发椎管狭窄。单纯后路骨折复位、间接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可恢复脊柱稳定性,但部分病例因骨折间接复位不理想,不能完全解除椎管前方致压物.椎管减压不充分,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不满意。2003年9月~2006年9月.我院对1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骨折复位、椎管间接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不满意的患者行椎管侧前方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报告如下。
张志平沈锋熊含颖吴培斌廖琦陈伟高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手术治疗后路椎管侧前方减压植骨内固定术
不稳定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前路手术治疗
2008年
目的观察单纯前路与单纯后路固定治疗不稳定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对矢状对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12月-2006年12月收治的不稳定胸腰椎爆裂性骨折34例,对单纯前路与单纯后路治疗进行对比:评价伤椎椎体后凸成角(Cobb’s角)情况,Frankel评分法评价患者术前与术后1年时的神经功能。结果单纯前路与单纯后路组可获得相似的节段后凸矫正[前路组平均为(16.4±5.2)°,后路组平均为(14.1±4.6)°,P=0.618]。然而,长期的随访中,单纯前路组后凸增加仅为平均(2.0±0.6)°,而单纯后路组平均(8.1±3.2)°,统计上有显著性差异(P=0.003)。结论单纯前路手术治疗不稳定性爆裂性骨折,可较好地矫正成角畸形和维持矢状对线,直接前路神经减压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张志平沈锋熊含颖吴培斌廖琦陈伟高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治疗
微创通道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探讨Quadrant微创通道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7例,其中传统后路腰椎间融合术(PLIF)患者34例(开放组),Quadrant微创通道单侧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患者33例(微创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失血量、术前1 d及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腰背痛VAS评分、ODI评分以及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15个月,平均随访1年。患者均无脑脊液漏,无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出现。微创组的手术时间[(104.0±19.6)min]稍长于开放组[(96.0±20.2)min],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2.7±0.4)cm]手术切口长度小于开放组[(5.6±0.8)cm];微创组[(82.3±7.6)mL]出血量少于开放组[(235±15.3)cm],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组术后VAS评分与ODI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微创组ODI与开放组相比,微创组在功能障碍改善方面优于开放组(P〈0.05)。结论:微创通道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是一种非常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其与传统PLIF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小、失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蔡子军吴培斌熊含颖万杰鲍立杰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外科手术QUADRANT经皮内固定术
68例高龄患者髋部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髋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高龄(>80岁)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68例中治疗前有内科合并症的46例积极治疗其并发症;手术治疗65例,保守治疗3例。结果 65例手术患者均安全度过麻醉、手术期;术后并发症:精神障碍8例,肺部感染2例,肺栓塞1例,深静脉血栓2例,死于肺栓塞1例;64例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8 d,随访6个月~5年,随访结果:完全恢复生活能力46例(71.88%),部分恢复生活能力12例(18.75%),失去自主生活能力4例(6.25%),死于相关并发症2例(3.13%)。3例给予患肢皮牵引的保守治疗患者均出现肺部感染(其中1例出现压疮、1例出现深静脉血栓),出院后1年内均死于相关并发症。结论高龄患者髋部骨折能耐受手术的应及早行手术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正确地处理并发症是改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吴鸿亮吴培斌熊含颖张志平李洪波
关键词:髋部骨折手术治疗老年人
前路手术治疗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
2010年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效果。方法37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伤前均无脊髓损伤症状,伤后出现脊髓损伤临床表现。Frankel神经损害程度分级:A级3例,B级15例,C级10例,D级9例。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21例,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入钢板内固定术16例。结果3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58个月,平均26.3个月。根据Frankel分级标准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级3例术后恢复至B级,B级15例术后6例恢复至C级,8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C级10例术后4例恢复至D级,6例恢复至E级;D级9例术后均恢复至E级。结论早期、合理的手术治疗能使患者获得更好的功能恢复。
吴培斌兰小勇张志平沈峰熊含颖史亮亮
关键词: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手术治疗手术入路
双枚Cage置入加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双枚Cage置入加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 方法:对46例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双枚Cagc置入2年以上腰椎滑脱进行回顾性调查,结合体征影像学等表现及内固定的稳定性,并发症进行分析。 ...
吴培斌张志平熊含颖沈锋
关键词:腰椎滑脱症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手术治疗
文献传递
钛网加椎体骨碎块植骨融合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
2010年
目的探讨钛网加椎体次全切除骨碎块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脊髓减压+钛网容纳切除之椎体骨碎块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32例神经根型或脊髓型颈椎病,以JO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根据CT扫描加重建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术后1周,3、6、12个月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68.25±7.50)%、(80.30±7.86)%(、78.25±7.35)%、(75.30±7.40)%。结论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脊髓减压+钛网容纳切除之椎体骨碎块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椎管减压充分,植骨融合率高,术后神经症状缓解满意,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张志平熊含颖沈锋吴培斌廖琦陈伟高
关键词:颈椎病钛网植骨融合
保留骨性终板在脊柱椎间融合手术中的意义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评价骨性终板脊柱后路融合手术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定期随访至少12个月的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实施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手术(post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其中保留骨性终板16例(保留组),未保留骨性终板12例(未保留组);所有病例术前均行骨密度测定,抽血检查骨碱性磷酸酶和脱氧吡啶诺林(deoxy pyridinoline)进行骨质量评估;临床疗效评定采用VAS评分及Prolo功能评分进行评估;摄X线片测量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的椎间盘后高(posterior heigh,PH),前凸角(lordosis angle,LA),滑脱率及滑脱复位率;CT扫描评估螺钉的稳定性及脊柱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15~24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VAS评分及Prolo功能评分显示症状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术后未保留组和保留组的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9%vs 85.7%);2组螺钉稳定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情况;2组术后1周椎间盘后高及前凸角均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1周椎间盘后高及前凸角比较未保留组丢失明显(其中3例融合器出现下沉、后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保留组无明显丢失,未出现融合器下沉、后移情况。结论保留骨性终板对于预防内植物下沉有重要意义。
李洪波吴培斌熊含颖张志平吴鸿亮
关键词:椎体间融合
多部分肩胛骨骨折的内固定手术治疗
2009年
目的探讨多部分肩胛骨骨折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术前根据X线及CT三维重建确诊为多部分肩胛骨骨折,并通过改良Judet入路以适当塑形后的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多部分肩胛骨骨折共15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均达骨性愈合。术后无感染、内置物松动、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根据Hardegger功能评定标准,其中优8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86.7%。结论对于多部分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应以恢复肩胛骨完整性和稳定性为目标,通常经2处重建钢板正确塑形后固定,可获满意的临床效果。
张志平熊含颖沈锋吴培斌廖琦陈伟高
关键词:肩胛骨骨折重建钢板内固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