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剑平

作品数:24 被引量:652H指数:13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旅游
  • 6篇城市
  • 5篇乡村
  • 5篇乡村旅游
  • 3篇都市
  • 3篇都市圈
  • 3篇经济联系
  • 3篇空间结构
  • 3篇感知
  • 2篇游人
  • 2篇人力资源
  • 2篇武汉城市圈
  • 2篇武汉都市圈
  • 2篇协调发展
  • 2篇旅游开发
  • 2篇旅游人力资源
  • 2篇目的地
  • 2篇城市化
  • 2篇城市圈
  • 1篇电子商务

机构

  • 23篇湖北大学
  • 5篇武汉航海职业...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3篇熊剑平
  • 16篇刘承良
  • 5篇余瑞林
  • 3篇袁俊
  • 2篇曾菊新
  • 2篇余意峰
  • 2篇张红
  • 2篇颜琪
  • 2篇章晴
  • 1篇李会琴
  • 1篇王林
  • 1篇刘向阳
  • 1篇李娟文
  • 1篇丁明军
  • 1篇郑泽厚
  • 1篇朱俊林
  • 1篇金涛
  • 1篇李恒
  • 1篇张传琪
  • 1篇周玉娇

传媒

  • 7篇经济地理
  • 4篇世界地理研究
  • 2篇中国农村经济
  • 2篇合作经济与科...
  • 1篇旅游科学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国土资源科技...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湖北大学成人...
  • 1篇旅游世界(旅...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199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北省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研究被引量:17
2016年
乡村旅游是我国当前旅游发展的热点之一,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是合理开发、科学规划乡村旅游的基础。根据资源的价值和功能,构建了湖北省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包括8个主类,18个亚类,41个基本类型。湖北省乡村旅游资源特色突出,四季赏花资源丰富,千湖之省水乡风光典型,乡村文化深远且地域差异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方法与标准,并对湖北省乡村旅游资源结构、等级、地域分布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湖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策略。
李会琴王林宋慧冰熊剑平
关键词:乡村旅游资源
湖北全域旅游示范区市场竞争态分析
2020年
2019年9月4日,文化和旅游部公示首批共71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湖北省的恩施市、夷陵区、黄陂区名列其中。本文通过市场竞争态,对湖北省三个全域旅游示范区城市的市场发展态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自全域旅游概念提出后,三地政府部门对当地全域旅游发展均给予大力支持,因此在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总收入上,三地都呈现出增长的态势,但三地都未能进入"明星市场",还需要采取措施推动全域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吴雪娟熊剑平
关键词:市场竞争态市场占有率
目的地熟悉度对民族地区旅游者地方性感知的影响研究——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被引量:12
2015年
以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者地方性感知为研究对象,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作为调研地,采用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探讨民族地区的旅游者地方性感知的构成维度以及目的地熟悉度对地方性感知的影响。研究表明:1旅游者地方性感知可分为自然旅游环境、人文旅游环境、民俗文化遗存、地方民风特质四个维度;2不同熟悉度游客在自然旅游环境和人文旅游环境的感知上无明显差异;3高熟悉度的旅游者在民俗文化遗存维度上的感知显著高于中熟悉度和低熟悉度的旅游者,在地方民风特质维度上的感知显著高于低熟悉度的旅游者。相对于一般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民俗文化遗存和地方民风特质更能体现民族旅游地的独特身份。民族地区旅游者地方性感知研究不仅有利于丰富现有地方感理论,也为民族地区地方性特质的深度挖掘和旅游地的开发实践提供参考。
熊剑平余意峰龚晶徐曼玉
关键词:熟悉度民族地区
优质旅游品牌建设研究
2018年
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明确发展优质旅游的工作目标,其中"实施品牌战略,大力提升‘中国优质旅游’品牌魅力"成为优质旅游建设的18项重点工作之一,因此旅游品牌建设成为今后旅游发展的重点内容。本文详细介绍旅游品牌建设的重大意义,并针对目前旅游品牌建设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陆梦亭熊剑平
湖北省旅游人力资源结构性评析被引量:13
2007年
旅游业是劳动与知识密集型行业,人力资源已经成为旅游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湖北省旅游业随着中部经济的不断崛起而发展迅猛,从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存在较大“结构失衡与失调”问题,基于结构主义理论,运用社会学调查方法,揭示出湖北旅游业人力资源现状:从业规模结构不合理,旅行社从业人员规模偏小;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呈现“年轻化”;职称学历结构不合理,高职称高学历比重偏小;计算机、外语等技能专业比重偏小,外语等技能培训不够;培训力度不够,培训内容、方式有待革新;员工流动性大,离职比重较高等结构失衡问题,并从行业特征、管理绩效、工作强度、社会观念、薪酬晋升等方面揭示其内在原因。
熊剑平刘承良王薇
关键词:旅游人力资源
国外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研究进展被引量:78
2006年
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复杂性空间规律已经成为城市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范畴。现代意义的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发展研究始于50年代,城市群体化现象大规模出现,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的时期。经过二战前的启蒙发展、二战后-60年代的初步发展、70-80年代的丰富深化、90年代的全面发展阶段,50多年来城市群空间研究领域不断深化、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究范式不断丰富,呈现多视角、多层次、多尺度,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体系,研究内容上文章着重对国外大都市区、都市带等城市群经济联系的空间组织与结构研究进行总结,并指出当前研究的热点与焦点。
熊剑平刘承良袁俊
关键词:城市群经济联系
城郊农村居民对乡村旅游感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武汉市黄陂区明清古街为例被引量:25
2008年
本文构建居民对乡村旅游感知的影响因素耦合动力模型,选取居民个人属性与景区经营管理水平两个变量,假设两个变量对居民对旅游的感知影响显著,以武汉市黄陂区明清古街为例,采用实地问卷和访谈调查,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当地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感知受自身的性别、居住年限、受教育水平、收入来源的影响不显著,但受居民年龄的影响较为显著;而景区经营管理水平对居民的感知具有显著作用,并且与对旅游经济影响、社会文化影响、环境影响和整体的感知四个方面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景区经营管理水平对居民对旅游整体的感知具有决定性意义,即较低的经营管理水平会负向强化居民对旅游整体的感知。
熊剑平刘承良颜琪
关键词:乡村旅游感知影响因素
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性评价被引量:62
2009年
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也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运用MATLAB7.0和SPSS16.0数理统计分析软件,建立都市圈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复合系统(ESRE)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系统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以武汉城市圈为实证对象,定量揭示武汉城市圈ESRE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特征:复合系统协调度城际差异明显,与经济发展实力明显正相关;整个圈域处于协调发展态,但协调发展度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地域分布不平衡,形成核心—边缘与等级板块复合空间结构。
刘承良熊剑平龚晓琴张莲周玉娇李恒
关键词:协调度协调发展度武汉城市圈
武汉武湖农场高车分场农业生态系统分析
1993年
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在分析高车分场农业生态系统能流,物流基础上,对系统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进行了评价与调整,提出了建设城郊型生态农场的模式。
金涛郑泽厚李娟文刘向阳熊剑平
关键词:空间结构农业生态系统
武汉市住宅小区的空间结构与区位选择被引量:13
2006年
1990年代以来,随着住房制度改革逐渐深化,武汉市住宅小区空间复杂性日益突出,亟需进行空间规律性总结,以指导城市住房开发与管理规划。基于当前的统计资料结合实地调查、电话访查,运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从实证与定量分析角度揭示出武汉市住宅小区在空间结构上表现出圈层+扇面结构空间拓展,聚合扩散同步进行,城市内部实现挖潜式集中化布局,边缘扩张式城郊化分布;在区位选择上临街傍水的区位分布特征明显,体现出追求交通便利、向往环境舒适的人居选择规律。
熊剑平刘承良袁俊
关键词:住宅小区空间结构区位选择GIS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