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成
- 作品数:58 被引量:379H指数:13
-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改良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小腿严重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总结改良背阔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严重的小腿创伤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6月至2009年10月,收治24例小腿软组织严重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伴有严重的软组织、血管和(或)神经损伤,小腿无可与游离组织瓣相吻合的血管,不同程度的骨质、肌腱外露和(或)骨髓炎。软组织缺损范围6.5cm×10.0cm-18.0cm×25.0cm。患者术前病程1个月-1.5年。应用大小8.0cm×12.0cm-20.0cm×27.0cm的背阔肌游离皮瓣修复缺损,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远端为蒂,其近端与胸背动脉吻接,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与胸背动脉伴行静脉吻接。供区直接缝合或中厚皮片游离植皮。结果术后2例出现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无1例出现血管危象,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植皮顺利成活。术后23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1个月-2.5年,平均1.6年。皮瓣外形、质地、厚薄及色泽均较满意。皮瓣两点辨别觉为10-20mm,平均16.6mm。结论对于小腿同侧无可供吻合血管的严重组织缺损时,可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远端为蒂.其近端与背阔肌皮瓣的胸背动脉吻合,胸背动脉伴行静脉与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吻合的方法来修复。
- 冯仕明高顺红陈超焦成费小轩王斌刘会仁
- 关键词:背阔肌皮瓣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小腿显微外科手术
- 慢性间歇性低氧状态mTOR信号通路变化对大鼠胰岛β细胞数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通过慢性间歇性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大鼠模型,来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信号通路变化对大鼠胰岛β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 1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常氧组(A组)、CIH组(B组)、药物CIH组(C组),BC组予CIH处理,C组给予腹腔注射雷帕霉素0.2mg/kg/day。5周后检测胰岛m TOR及通路相关蛋白指标e IF4E、p-S6的表达、每个胰岛胰岛素阳性区域的面积及胰岛β细胞数量,以及血清胰岛素含量。结果与A组相比,B组除e IF4E外各指标均升高,C组p-S6、每个胰岛内β细胞的个数及胰岛素阳性区域的面积减少。相对于B组,C组各指标均降低。结论 CIH状态下,m TOR信号通路激活诱导胰岛β细胞数量增多,雷帕霉素能抑制CIH引起的m TOR信号通路激活效应,降低m TOR通路相关蛋白指标表达水平和胰岛β细胞数量。
- 焦成殷敏张敏娟严降雨李静程雷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胰岛素分泌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 慢性间歇性缺氧状态舌下神经核5-HT及5-HT 2A受体的变化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慢性间歇性缺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大鼠舌下运动神经元细胞的形态变化,及其相应神经递质5-HT及5-HT 2A受体和C-fos表达量的变化。方法将12只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8周龄,体重180~200 g)随机均分为CIH组和常氧对照组。CIH组低氧条件为舱内氧浓度在5%-21%之间循环,对照组氧浓度维持在21%。5周后观察舌下运动神经元细胞的形态改变、舌下神经核神经递质5-HT及5-HT 2A受体和C-fos的表达量。结果尼氏染色显示CIH组尼氏小体崩解,细胞质着色变浅。免疫组化显示CIH组5-HT、5-HT 2A受体和C-fos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IH导致5-HT及其结合位点5-HT 2A受体表达上调,使得舌下神经核对颏舌肌支配加强,颏舌肌活性增高,从而在清醒状态下维持咽腔开放。
- 张敏娟殷敏焦成严降雨李静程雷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慢性间歇性缺氧5-HT5-HT
- 双蒂掌背动脉逆行皮瓣治疗手指末节脱套伤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 探讨双蒂掌背动脉逆行皮瓣治疗手指末节脱套伤的方法.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对28例28指末节脱套伤患者,应用双蒂掌背动脉逆行皮瓣修复,其中示指10指,中指13指,环指5指,缺损平面均在远侧指问关节以远,脱套末节长度0.8~2.2 cm.急诊手术24指,末节皮肤坏死二期手术4指.结果 28例28指皮瓣.除3例皮瓣远端部分张力性水泡形成表皮坏死结痴经换药愈合外,余全部成活.25例经4~27个月随访,外形、感觉和功能恢复满意,静态两点辨距觉达6.0~9.0 mm,平均7.6 mm.结论 双蒂掌背动脉逆行皮瓣治疗手指末节脱套伤,手术简便、安全,疗程短,效果满意.
- 张文龙高顺红陈超马铁鹏王斌费小轩焦成董惠双
- 关键词:指损伤外科皮瓣
- 带蒂断层甲床瓣修复甲床缺损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诊带蒂断层甲床瓣修复甲床缺损的方法与效果。方法13例16指新鲜损伤且并甲床组织纵行、横行或不规则缺损患者,彻底清创后,切取带蒂断层甲床瓣翻转后贴于创面,等张缝合。结果16指中甲床瓣14~16d拆线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15指功能和外形恢复满意,良15指,差1指。结论甲床缺损严重影响手指功能和美观,应尽量修复完善。带蒂断层甲床瓣修复后,甲板外观良好,且操作简单易行,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 焦成高顺红陈超张文龙孙来卿
- 关键词:甲床缺损
- 桡动脉鼻烟窝穿支皮瓣与手指侧方顺行岛状皮瓣瓦合修复拇指旋转撕脱离断后大面积套状皮肤缺损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应用桡动脉鼻烟窝穿支皮瓣与手指侧方顺行岛状皮瓣瓦合修复拇指旋转撕脱离断后大面积套状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应用桡动脉鼻烟窝穿支皮瓣与手指侧方顺行岛状皮瓣瓦合修复拇指旋转撕脱离断后大面积套状皮肤缺损10例,皮肤缺损面积6.0 cm× 3.0 cm~10.0 cm× 8.0 cm,根据桡动脉鼻烟窝穿支及手指指固有神经血管解剖特点,于前臂远端及手指侧方设计皮瓣,皮瓣内含桡动脉鼻烟窝穿支、桡神经浅支及指固有神经血管.结果 所有皮瓣和移植皮片全部存活.随访6个月至2年,20块皮瓣感觉恢复情况:2块S1,4块S2,8块S3,6块S4.桡动脉鼻烟窝穿支皮瓣静态两点分辨觉为5~ 10 mm,手指侧方顺行岛状皮瓣静态两点分辨觉为3~8mm,皮瓣质地柔软、耐磨,手部功能及外形恢复较好,拇指指腹感觉功能恢复良好.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综合评价:修复手指功能优7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0.0%.结论 桡动脉鼻烟窝穿支皮瓣与手指侧方顺行岛状皮瓣血供安全、可靠,是修复拇指旋转撕脱离断后大面积套状皮肤缺损的理想皮瓣,不需吻合血管,皮瓣感觉恢复良好,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手术方法.
- 于俊于志亮齐巍张云鹏张净宇胡宏宇焦成周彤高顺红
- 关键词:拇指鼻烟窝旋转撕脱皮肤缺损
- 指蹼动脉穿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和指背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两种术式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价值比较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对比分析指蹼动脉穿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和指背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两种术式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0例手指皮肤缺损患者,以术式选择不同分为两组,行指蹼动脉穿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者30例(指蹼组),行指背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者30例(指背组)。比较两组皮瓣外观、感觉功能、质地及臃肿等情况,统计皮瓣成活率,计算皮瓣臃肿率,两点辨别觉,总主活动度、触觉、温度觉、压觉、手部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指蹼组皮肤缺损面积和皮瓣切取面积为(11.21±1.97)、(14.76±2.42) cm^(2),均明显大于指背组[(4.95±0.85)、(6.08±0.96) 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瓣成活率、皮瓣臃肿率和两点辨别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 0.05)。指蹼组末次随访时手部有温度觉者占比为90.00%,高于指背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蹼组手部压觉、手部功能均明显优于指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蹼组末次随访时GQOL-74评分显著优于指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蹼动脉穿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其血供更可靠,适用缺损面积更大,值得临床予以推广。
- 焦成冯志杰张吉龙李宝明马靖华杨佐明
- 关键词:手指皮肤缺损逆行岛状皮瓣皮瓣成活率
- 改良指骨动力牵引治疗指骨粉碎骨折
- 张文龙高顺红陈超刘德群焦成费小轩董惠双
- 不同颈椎间盘手术对邻近下位椎间孔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C5、6人工椎间盘置换、椎间盘摘除、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后对邻近下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影响,为临床应用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新鲜成人尸体颈椎标本11具,标本节段包括C3~T1椎体及其椎间盘。11具标本按测试先后顺序分成C5、6完整组、髓核摘除组、置换组及椎间融合内固定组,在0.75、1.50 Nm载荷下测量前屈和后伸状态邻近下位椎间孔高度、宽度的改变,并比较加载前后组内及组间的变化范围(range of variety,ROV)。结果各组颈椎标本在0.75 Nm和1.50 Nm前屈下,C6、7的椎间孔高度、宽度明显增加,在后伸下显著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在0.75、1.50 Nm两级载荷下,组内比较位移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两种负载下,完整组、髓核摘除组与置换组在前屈和后伸状态下,组间两两比较邻近下位椎间孔高度和宽度RO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组明显高于其余3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种载荷的同组和同状态下,高度和宽度RO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验初步证明颈人工椎间盘置换符合颈椎正常的生物力学要求;颈椎间孔屈曲时增大,后伸时减小;椎间融合可能是引起颈椎退变和/或退变加速的原因之一,亦可能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和椎孔外臂丛神经卡压的原因之一。
- 王斌张志刚李康华刘德群陈立科李雄吴强李春江张文龙焦成
- 关键词:颈椎生物力学椎间孔椎体间融合
-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骨外露探讨
- 2011年
- 目的分析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联合植皮术在骨外露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12月,采用一期行VSD治疗、二期行游离植皮术治疗31例急诊创伤骨外露患者。结果27例经7~10dVSD治疗后外露骨质被肉芽组织覆盖,二期行VSD联合植皮后创面愈合;4例经VSD治疗14~20d后行VSD联合植皮术(3例)或皮瓣修复术(1例),创面均愈合。3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O~24.0个月,平均(19.0±1.5)个月。24例合并骨折者,骨折愈合时间2.5~10.0个月,平均(5.5±0.5)个月。9例神经损伤患者,随访12.0~20.0个月,平均(18.0±0.3)个月,3例出现骨骼肌萎缩、皮肤运动感觉障碍,6例活动、感觉、运动好。结论VSD治疗四肢骨折后骨外露,可在短期内促进肉芽组织生长,覆盖外露骨质,为进一步行植皮术创造良好组织基床;VSD联合植皮术治疗创面,提高植皮成活率,缩短了植皮愈合时间。
- 高顺红冯仕明焦成陈超费小轩
-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骨外露创面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