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金根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宁波市新型功能材料及其制备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大学王宽诚幸福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1篇单晶
  • 1篇闪烁晶体
  • 1篇提拉法
  • 1篇提拉法生长
  • 1篇钨酸
  • 1篇钨酸镉
  • 1篇离子
  • 1篇离子液
  • 1篇离子液体
  • 1篇近红外
  • 1篇近红外发光
  • 1篇晶体
  • 1篇红外
  • 1篇发光
  • 1篇ND
  • 1篇ND3
  • 1篇GD
  • 1篇GD2O3
  • 1篇CDWO4

机构

  • 2篇宁波大学

作者

  • 2篇潘金根
  • 2篇潘建国
  • 1篇张敬富
  • 1篇娄丙谦
  • 1篇陈红兵
  • 1篇殷洁
  • 1篇王景
  • 1篇潘尚可

传媒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Nd^(3+)掺杂Gd_2O_3的合成及近红外发光性能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离子液体(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为表面活性剂,在水热条件下制备形貌可调的Nd^(3+)掺杂Gd_2O_3的近红外荧光粉。随着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物质的量增加,荧光粉的形貌从八面体逐渐向球形转变,粒径逐渐变小。利用XRD、TG-DTA等测试方法,分析了前驱体的形成过程、热分解过程,得出前驱体为Gd2O(CO_3)_2·H_2O。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光谱仪测定了样品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当样品形貌从八面体向球形转变后,近红外光荧光性能有明显的提高。在λ_(ex)=807 nm、λ_(em)=1077 nm条件下,样品的荧光衰减时间为t=17.246±0.443μs。
潘金根王景殷洁潘尚可潘建国
关键词:离子液体近红外发光
钨酸镉单晶的提拉法生长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液相合成法制备出了CdWO4多晶料。研究了反应溶液pH对原料纯度的影响,探索出满足晶体生长用原料的最佳制备条件。利用提拉法生长出尺寸为15 mm×60 mm的透明、接近无色的钨酸镉单晶。透光性及发光性等单晶性能测试表明,CdWO4单晶在可见光区域的透过率达70%左右,吸收边位于315 nm,荧光发射峰位于473.8 nm,即本征发光由蓝光组成。
张敬富潘金根娄丙谦潘建国陈红兵
关键词:闪烁晶体CDWO4提拉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