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科

作品数:9 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脊髓
  • 3篇脊髓损伤
  • 2篇伤患者
  • 2篇卒中
  • 2篇卒中后
  • 2篇脑卒中
  • 2篇脑卒中后
  • 2篇脊髓损伤患者
  • 2篇关节
  • 1篇代谢
  • 1篇代谢指标
  • 1篇胆经
  • 1篇电刺激
  • 1篇电针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肢体麻木
  • 1篇治疗仪
  • 1篇治疗仪治疗
  • 1篇神经麻痹
  • 1篇神经源

机构

  • 9篇重庆三峡中心...

作者

  • 9篇潘科
  • 7篇徐贞杰
  • 6篇刘奕
  • 5篇尚青龙
  • 4篇石卫华
  • 3篇向连
  • 3篇徐立新
  • 3篇漆伟
  • 2篇李伟
  • 2篇谭一
  • 1篇彭东
  • 1篇王荣辉
  • 1篇刘学芬
  • 1篇王义亮
  • 1篇黄德娟
  • 1篇何燕
  • 1篇刘徽婷

传媒

  • 2篇河北中医
  • 2篇重庆医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体表神经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观察体表骶神经电刺激结合胫神经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9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5例,采用体表骶神经电刺激结合胫神经电刺激治疗;对照组14例,采用针灸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排尿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尿失禁次数、每次排尿量及残余尿量比较,治疗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表神经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可有效地改善患者膀胱功能。
刘奕徐贞杰向连石卫华潘科尚青龙徐立新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电刺激
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中枢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对面神经功能、面瘫程度、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中枢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对面神经功能、面瘫程度、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梗死恢复期中枢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3组。针药组40例予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口服治疗;针刺组40例予针刺治疗;中药组40例予补阳还五汤口服治疗。3组均治疗4周,观察临床疗效,比较3组治疗前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评分、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针药组愈显率55.0%,高于针刺组(27.5%)及中药组(32.5%)(P<0.05)。3组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功能值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针药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改善值均高于针刺组、中药组(P<0.05)。针药组治疗后FDI量表躯体功能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针药组FDI躯体功能评分及改善值均高于针刺组、中药组(P<0.05)。3组治疗前后FDI量表社会生活功能评分及改善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升高(P<0.05);治疗后针药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及改善值均高于针刺组、中药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中枢性面瘫有较好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临床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针药合用较单一疗法效果更加显著。
徐贞杰潘科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脑梗死补阳还五汤
放血疗法配合肌注腺苷钴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麻木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观察放血疗法配合肌注腺苷钴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麻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A组25例、B组23例和C组24例。A组采用放血疗法配合肌肉注射腺苷钴胺治疗,B组采用单纯放血疗法治疗,C组采用单纯肌肉注射腺苷钴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感觉障碍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1.3%,B组为72.0%,C组为62.5%。A组疗效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B组疗效与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前后感觉障碍评分差值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值与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前后感觉障碍评分差值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值与B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血疗法配合肌肉注射腺苷钴胺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肢体麻木症状。
徐贞杰刘奕向连石卫华潘科尚青龙李伟谭一王义亮
关键词:刺血疗法腺苷钴胺
吞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2
2013年
目的观察吞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组同时采用吞咽治疗仪治疗,对照组同时采用醒神开窍针法治疗。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两个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体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治疗仪对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有显著改善作用,且操作简单安全。
刘奕石卫华潘科尚青龙徐贞杰
关键词:吞咽障碍卒中吞咽治疗仪
电针足少阳胆经穴对脊髓损伤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电针足少阳胆经穴对脊髓损伤(SCI)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0例SC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20例采用电针足少阳胆经穴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2组均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8周。2组治疗前后比较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及骨钙素(BGP)、血清碱性磷酸酶(ALP)、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区骨密度值有上升趋势,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GP、ALP、PⅠCP均升高(P<0.05),对照组BGP、ALP、PICP均高于治疗组(P<0.05)。2组治疗前后25-(OH)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足少阳胆经穴可改善SCI患者骨代谢,但疗效没有低频脉冲电磁场确切。
潘科漆伟李伟谭一徐贞杰
关键词:脊髓损伤电针骨密度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病人的髋关节功能、步行能力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病人的髋关节功能、步行能力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行髋部骨折术的160例老年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髋关节功能评分问卷、步行能力测试及生存质量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病人髋关节功能总分为(56.95±5.09)分、步行能力总分为(15.88±3.03)分、生存质量总分为(62.12±11.84)分;年龄、性别、文化水平、手术方式及合并基础疾病对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病人髋关节功能、步行能力与生存质量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髋关节功能、步行能力与术后生存质量显著正相关,临床工作者应采取合理措施,通过增强病人的髋关节功能和步行能力来提高其生存质量。
潘科刘奕漆伟尚青龙
关键词:髋骨折老年髋关节功能
体外冲击波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注射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 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玻璃酸钠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玻璃酸钠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3、4、5周西部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3、4、5周WOMAC评分低于治疗前,治疗4、5周WOMAC评分低于治疗3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2、3、4、5周WOMAC评分低于治疗前,治疗3、4、5周WOMAC评分低于治疗2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4、5周,治疗组患者WOMAC评分分别为(122.00±21.01)、(83.00±11.26)、(77.00±10.06)、(79.00±10.03)分,低于对照组的(180.00±21.56)、(126.00±24.01)、(97.00±10.11)、(96.00±10.0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周见效,治疗3周后疗效达高峰,后趋于稳定;对照组治疗3周见效,治疗4周后疗效达高峰,后趋于稳定。结论玻璃酸钠注射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可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潘科漆伟刘奕徐立新徐贞杰向连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玻璃酸钠注射液体外冲击波
SPECT/CT图像融合在转移性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彭东刘学芬王荣辉何燕黄德娟潘科刘徽婷
应用Tetrax平衡测试与训练系统改善脊髓损伤患者平衡功能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观察Tetrax平衡测试与训练系统对脊髓损伤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脊髓损伤后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Tetrax平衡测试仪进行测试,并根据结果给予相应的平衡训练及运动功能训练。采用Berg平衡量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平衡能力及A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4、8、12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平衡能力及ADL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组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etrax平衡测试与训练系统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刘奕徐贞杰潘科石卫华尚青龙徐立新
关键词:脊髓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