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漆少廷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委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对苯二甲酸
  • 6篇苯二甲酸
  • 4篇膀胱
  • 3篇结石
  • 3篇膀胱癌
  • 2篇血清
  • 2篇血清酶
  • 2篇诱导大鼠
  • 2篇致癌
  • 2篇致畸毒性
  • 2篇膀胱结石
  • 1篇蛋白
  • 1篇毒性
  • 1篇毒性研究
  • 1篇亚慢性
  • 1篇职业性中毒
  • 1篇致癌机制
  • 1篇致癌性
  • 1篇致畸
  • 1篇中毒

机构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泗洪县卫生防...

作者

  • 7篇漆少廷
  • 6篇徐锡坤
  • 6篇王心如
  • 4篇汪建平
  • 4篇许娟华
  • 4篇向全永
  • 1篇姚宏伟
  • 1篇周明生
  • 1篇何冬宁
  • 1篇张衡东
  • 1篇向权永
  • 1篇洪沛

传媒

  • 2篇卫生研究
  • 2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国外医学(泌...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2篇2002
  • 4篇2000
  • 1篇199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对苯二甲酸诱导膀胱和肾结石实验研究被引量:5
1999年
分别用含 005% 、05% 和 5% T P A 染毒 S D 大鼠 9 0 天,实验发现,05 % 、5% 剂量组均有肾脏和膀胱结石发生。05% 剂量组膀胱和肾脏结石发病率分别为 10% (2 /20)和 5% (1/20), 5% 剂量组膀胱和肾结石发病率分别为 55%(11/20) 和 25% ( 5/20)。膀胱和肾脏结石发病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05% 、5% 剂量组雌性大鼠均未发现肾脏结石,雄性大鼠发病率分别为 10% ( 1/10)、5 0% (5/1 0)。05% 剂量组雌性大鼠未见膀胱结石,5% 剂量组雌性大鼠发现 2 例,雄性大鼠 05% 、5% 剂量组膀胱结石发病率分别为 20% (2/10) 、90% ( 9/10)。膀胱结石中最大的一块重 5 51m g,粒径 396×402m m 。肾脏结石中最大的一块重 4 76m g ,粒径 396 ×374m m 。
向全永周明生韩如台洪沛漆少廷徐锡坤何冬宁龚南许娟华汪建平王心如
关键词:对苯二甲酸肾结石膀胱结石
对苯二甲酸诱导大鼠泌尿系结石的成分分析被引量:5
2002年
为研究对苯二甲酸 (TPA)诱导大鼠泌尿系结石的成分 ,并为TPA诱导大鼠膀胱癌的可能机理提供线索 ,用喂饲法对大鼠连续染毒 90天 ,收集膀胱和肾脏结石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元素分析仪对结石进行元素构成分析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结石的有机物构成 ,结果提示 ,结石主要由碳、氢、氮、钙、磷等元素构成 ,红外光谱显示两种结石中均可能含有发生对位取代的苯环化合物、亚硝基化合物以及铵盐、碳酸盐等 ,但无TPA原形的存在 ,提示TPA在体内经过了代谢 ,至少不完全以原形排出体外。
漆少廷王心如徐锡坤姚宏伟向权永张衡东
关键词:对苯二甲酸膀胱癌泌尿系结石
对苯二甲酸亚慢性肾毒效应的动态观察被引量:4
2000年
为研究对苯二甲酸 (TPA )亚慢性毒性并为制定其卫生标准提供依据 ,以 5 0 0 0、5 0 0、5 0mg/kg 3个剂量TPA对SD大鼠连续染毒 90天 ,动态观察大鼠血清酶 (AST、GPT、ALB、ALP、NAG、GGT)和尿酶 (AST、ALP、NAG、GGT、α1—MG )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 :3 0天时 ,5 0 0 0mg/kg剂量组尿α1-MG、NAG有一过性升高 (P <0 0 5 ) ,5 0 0、5 0mg/kg剂量组ALP活性在第 3 0天、60天和 90天时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3个剂量组AST活性呈下降趋势。提示在本次试验条件下 ,TPA无明显肝脏毒性、但有轻度的肾脏毒性。
漆少廷徐锡坤向全永许娟华汪建平王心如
关键词:对苯二甲酸血清酶尿酶微球蛋白
对苯二甲酸致畸毒性和致癌机制的初步研究
对苯二甲酸(terephthalic acid,TP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中国的使用历史并不长,但发展很快,1998年中国TPA的产量已达到300多万吨,而实际的使用量则可能更大.对TPA的毒性研究国外开展较早,主...
漆少廷
关键词:致畸毒性血清酶
文献传递
对苯二甲酸的致畸毒性研究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研究对苯二甲酸(TPA)的致畸毒性,为制订卫生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受孕的SD大鼠,通过灌胃途径在妊娠第7天给予TPA,剂量组分别为:5000、500、50mg/kg,对照组给予等量植物油,妊娠第20天断颈处死动物,检查胎鼠内脏和骨骼有无异常。结果:5000mg/kg剂量组母鼠体重增长量、胎鼠体重、体长均低于对照组(P<0.05),胎鼠内脏检查未见异常,骨骼检查仅见几例波状肋但无统计意义,其它未见异常。结论:本次研究结果提示,TPA在本次试验条件下无致畸毒性。
漆少廷徐锡坤向全永许娟华汪建平王心如
关键词:对苯二甲酸致畸毒性职业性中毒
膀胱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2000年
膀胱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发展很快 ,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出现 ,本文对近两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从对膀胱癌的诊断、治疗、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
漆少廷徐锡坤王心如
关键词:膀胱肿瘤分子生物学
对苯二甲酸诱导大鼠膀胱结石与膀胱癌的研究被引量:10
2002年
为研究对苯二甲酸致癌活性及可能的致癌机理 ,对SD大鼠连续喂饲对苯二甲酸 5 0 0 0、5 0 0、5 0mg kg染毒 90天 ,对照组给予正常饲料。结果显示 ,5 0 0 0、5 0 0mg kg剂量组分别发生 10例 (10 17)和 2例 (2 18)膀胱结石 ,5 0 0 0mg kg组雄性大鼠结石发生比例明显高于雌性 ,其它组未发生结石。 5 0 0 0mg kg组发生 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 (4 17)、5例不典型增生 (5 17)和 7例单纯增生 (7 17) ;5 0 0mg kg组有 10例不典型增生 (10 18)、5例单纯增生 (5 18) ;5 0mg kg组有 10例单纯增生 (10 17) ;对照组仅发生 1例单纯增生 (1 18) ,病变情况与染毒剂量呈明显等级正相关 (Rs=0 6 9) ,但与结石的关系不明显。未发生结石的大鼠也发生上述病理改变 ,高剂量组发生 1例膀胱白斑和 1例鳞状上皮化生 ,未见鳞癌。研究提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 ,对苯二甲酸或其代谢产物对SD大鼠可能具有致癌性 ,结石的机械刺激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并非起主要作用。
漆少廷王心如徐锡坤向全永许娟华汪建平
关键词:对苯二甲酸膀胱癌致癌性膀胱结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