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海汀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牦牛
  • 3篇西藏牦牛
  • 3篇系统进化分析
  • 3篇进化分析
  • 3篇MTDNA
  • 2篇麦洼牦牛
  • 2篇GHR
  • 2篇GHR基因
  • 2篇GH基因
  • 1篇体尺
  • 1篇体尺性状
  • 1篇系统进化
  • 1篇进化
  • 1篇精子
  • 1篇精子发生
  • 1篇SNPS检测
  • 1篇GH
  • 1篇GHSR

机构

  • 6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西藏自治区农...
  • 1篇青海大学

作者

  • 6篇海汀
  • 5篇钟金城
  • 4篇曾贤彬
  • 3篇柴志欣
  • 2篇姬秋梅
  • 2篇张成福
  • 2篇信金伟
  • 1篇刘仲娜
  • 1篇王永
  • 1篇马志杰

传媒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家畜生态学报
  • 1篇2015中国...
  • 1篇中国遗传学会...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西藏牦牛mtDNA ND5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分析
为了解西藏牦牛遗传多样性和资源,探讨西藏牦牛类群间的亲缘关系,为西藏牦牛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西藏15个品种或类群的150头牦牛的ND5基因进行基因全序列测定,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结果...
海汀钟金城姬秋梅信金伟张成福曾贤彬
关键词:西藏牦牛
麦洼牦牛GH、GHR、GHSR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本研究利用DNA池技术,结合PCR-RFLP法和直接测序法,研究了麦洼牦牛(粉嘴类群和纯黑类群各50头)GH、GHR和GHSR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并将多态位点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和体重等5个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得到...
海汀柴志欣钟金城
关键词:麦洼牦牛GH基因GHR基因
麦洼牦牛GH、GHR、GHSR基因的SNPs检测及其与体尺性状的关联分析被引量:20
2017年
旨在探讨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生长激素受体(Growth hormone receptor,GHR)、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rowth hormone secretagogue receptor,GHSR)基因在麦洼牦牛中的遗传多样性,揭示不同基因型与其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同时为候选基因在牦牛中的表达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寻找可用于遗传育种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本试验采用DNA池技术,结合PCR-RFLP和直接测序法研究麦洼牦牛GH、GHR、GHSR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分析候选基因多态位点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和体重等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麦洼牦牛GH、GHR、GHSR基因均存在多态性,其中GH基因存在A757G和T949C2个SNPs位点,GHR基因发现T2416C、T3490C和A7500G3个突变位点;GHSR基因存在T1387C和T3006C突变;2)适合性检验表明,GHR基因A7500G位点在粉嘴类群,及GHSR基因T3006C位点在纯黑类群中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其他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3)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GHR基因T2416C、T3490C和A7500G位点与麦洼牦牛管围极显著相关(P<0.01),GHSR基因T1387C位点与其体重显著相关(P<0.05)。麦洼牦牛GH、GHR、GHSR基因均存在遗传多态性,推断GHR基因T2416C、T3490C和A7500G位点、GHSR基因T1387C位点可能是影响麦洼牦牛管围、体重性状的主基因或与主基因相连锁的基因座,可作为辅助选择的遗传标记。
海汀柴志欣钟金城
关键词:麦洼牦牛GH基因GHR基因
牦牛HSFY基因的克隆及其结构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Y染色体上的热休克转录因子(HSFY)是精子发生障碍的候选基因之一。通过克隆牦牛HSFY基因,并与普通牛Y染色体上的84条HSFY序列比对。结果表明:牦牛HSFY基因由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组成,与普通牛基因组中的相应序列的一致性高达99.54%。牦牛、普通牛的该基因具有4处插入/缺失,且序列与其相邻序列极为相似。在1 012-1 020 bp(Ⅰ)处有AAAGAAGA/TG等9个核苷酸缺失,位于内含子内;在1 071-1 073 bp(Ⅱ)、1 249-1 251 bp(Ⅲ)处分别有AAG、CCA/C等3个核苷酸缺失,位于第二外显子内,分别导致赖氨酸和组氨酸的缺失;在1 708-1 710 bp(Ⅳ)处有CAA 3个核苷酸缺失,位于3'末端非编码区。在普通牛的84条HSFY基因序列中Ⅰ、Ⅱ、Ⅲ、Ⅳ插入/缺失分别有29、3、2、1次。未发现Ⅱ、Ⅲ同时缺失的拷贝,但Ⅱ、Ⅲ缺失均伴有Ⅰ缺失,且导致了蛋白三维结构的变化。牦牛HSFY是在睾丸中表达的多拷贝基因,经密码子偏好性分析,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偏好使用以A或T结尾的密码子。
曾贤彬王永刘仲娜马志杰海汀钟金城
关键词:牦牛精子发生
西藏牦牛mtDNA ND5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为了解西藏牦牛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分化情况,本研究测定了西藏15个牦牛类群的mtDNA ND5基因序列,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及分类。结果表明:①西藏牦牛mtDNA ND5全序列长度在1821~1823 bp,无内含子,T、C、A和G 4种碱基的平均比例分别为32.9%、10.6%、27.5%、29.0%,存在一定的碱基组成偏倚性。②共发现变异位点36个,其中15个单态突变位点,13个简约信息位点;存在碱基缺失、插入、转换和颠换等,插入或缺失位点8个,T/C转换较多,G/C颠换较少。③西藏牦牛mtDNA ND5共有23种单倍型,平均单倍型数(H)、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平均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3.4667、0.5100和0.00102,表明西藏牦牛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④西藏牦牛mtDNA ND5基因共含20种氨基酸,其中缬氨酸最多,占10.37%,组氨酸最少,仅为1.11%。⑤在西藏牦牛的聚类分析中,仲巴牦牛、桑桑牦牛、斯布牦牛、错那牦牛、日多牦牛、嘉里牦牛、工布江达牦牛、康布牦牛、江达牦牛、桑日牦牛、丁青牦牛、聂荣牦牛、帕里牦牛首先聚为一大类,再依次与隆子牦牛和类乌齐牦牛相聚。
海汀张成福信金伟姬秋梅柴志欣曾贤彬钟金城
关键词:西藏牦牛
西藏牦牛mtDNA ND6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为从分子水平上探究西藏牦牛的序列多态性、遗传多态性及其系统进化关系,对西藏15个牦牛类群150个个体的mtDNA ND6基因全序列进行了测定,确定了多态位点和单倍型数目,计算了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Pi),并构建了分子聚类关系图和单倍型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西藏牦牛mtDNA ND6基因全序列长度均为528bp,T、C、A和G 4种碱基的平均比例分别为42.2%、7.6%、20.9%、29.3%,存在一定的碱基组成偏倚性。序列变异中存在转换、颠换2种核苷酸变异类型,其中转换37次,颠换2次,表现出较强的转换偏倚性。根据序列间核苷酸变异共确定7种单倍型,其中Hap_1为西藏牦牛类群的主流单倍型,其余6种单倍型为部分类群所特有。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平均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2978、0.00191,揭示西藏牦牛mtDNA ND6遗传多样性较贫乏。根据遗传距离构建了分子聚类关系图,表明西藏15个牦牛类群可分为2大类;根据7种单倍型序列构建了单倍型系统发育树,表明西藏牦牛存在2个母系起源。
海汀柴志欣张成福信金伟姬秋梅曾贤彬钟金城
关键词:西藏牦牛MTDNA系统进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