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广龙

作品数:14 被引量:34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政治法律
  • 6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行政
  • 2篇行政学
  • 2篇政府
  • 2篇政治
  • 2篇谈判
  • 2篇科层组织
  • 2篇公共行政
  • 2篇公共行政学
  • 2篇城市
  • 1篇学史
  • 1篇有效性
  • 1篇有效政府
  • 1篇责任分担
  • 1篇责任行政
  • 1篇政府支出
  • 1篇政治发展
  • 1篇政治分析
  • 1篇制度逻辑
  • 1篇中国逻辑
  • 1篇社会城市

机构

  • 14篇中山大学
  • 1篇明尼苏达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格拉斯哥大学
  • 1篇佐治亚州立大...

作者

  • 14篇汪广龙
  • 6篇何艳玲
  • 1篇高红红
  • 1篇王婷
  • 1篇刘守英
  • 1篇陈时国
  • 1篇刘阳
  • 1篇赵志荣

传媒

  • 3篇公共行政评论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国行政管理
  • 2篇中山大学研究...
  • 1篇开放时代
  • 1篇管理世界
  • 1篇经济社会体制...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们应该关注什么:关于公共行政学“大问题”的争论被引量:18
2011年
身份危机一直困扰着公共行政学,由此也产生了诸多关于什么是公共行政学"大问题"的争论。对公共行政学大问题的回答并不主要依赖于我们的知识视野和理论建构,相反它可能更依赖于我们的信仰,依赖于我们如何认识公共行政在社会中的身份和角色。依据范畴(boundary)、焦点(core)、关键词(key words)与论题(issue)等四个要素,公共行政大问题可界定为三个维度:制度层面的"合法行政"大问题所回答的是,公共行政始于何处;组织层面的"有效行政"大问题所回答的是:公共行政自身如何运行;价值层面的"责任行政"所回答的问题是:公共行政归于何处。公共行政学"大问题"之所以是一个问题,并不是因为我们找不到答案,而是因为这本身可能就不存在一个标准的答案。公共行政学能否回答这些"大问题",与公共行政学的知识获得模式紧密相关,也与研究者的理论自觉有关。
何艳玲汪广龙
关键词:公共行政学合法行政责任行政
公共理性的达成和有效政府的建构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认为,要建构有效政府,不仅要关注其内在的制度规范和外在的结果评价,更应关注的是其有效性的来源,这种有效性是建构于个人理性之上的公共理性对政府或者公权力的需求。公共理性本身来源于社会生活中公民间的推理达成,而交往行为作为人类原初的生存模式正是这种达成的最基本路径。这种基于"理想的言语情境"之上的交往对话所形成的交往理性同公共理性之间具有内在同一性,它能赋予公共理性以权力上的公共性、认知上的恰切性和伦理上的优越性。通过对现实政治生活中制度规则的关注,这种基于交往的公共理性就成为有效政府有效性的来源,同时在不断的交往对话中有效政府的建构本身亦得到推动。
王婷汪广龙
关键词:有效政府公共理性有效性交往理性
“政府”在中国:一个比较与反思被引量:21
2012年
要在中国研究中确立中国的主体性,必须恢复中国概念的本来面目。就"政府"这一概念而言,要靠近"中国的"政府,必须回到人们对这一概念的真实运用场景中去感受,去认知,去理解其内涵,进而去发掘原真的而不是已被解构与重构的"政府"。通过"政府"在"西方"和"中国过去"的比较发现,政府在中国当下具有四个复杂性面向,这四个面向也塑造了政府与当下中国人的四种关系结构:它是一个代表"官"的领域,并因其特权而与"民"不同;它是一个与私相对的"公"的领域,在此意义上它也代表国家;它是一种"有关部门"的职能分工,但这种分工仅限于内部分工而非权力分立;它受党的领导,又是党,党在某种意义上与其融为一体。
何艳玲汪广龙
关键词:政府中国逻辑
中国转型秩序及其制度逻辑被引量:85
2016年
中国转型秩序的形成不仅仅是制度供给问题,也是国家在转型时期的特殊角色和职能界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寻求实现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增长和维持稳定的双重治理目标,这需要同时承担作为现代政府和国家资本的双重角色。为此而进行的治理结构调整的特征表现为:对市场让权,但保留政府定价权;对地方放权,但保留中心工作权;对社会确权,但保留组织准入权。这一"准分权治理结构"在机制层面引发的外部性表现为:集体福利机制消散、日常生活安全机制缺失和政府市场获利机制构建。这可能会影响政府职能的工具化和公共权力的资本化,并由此产生社会权利分配失衡、财富分配失衡与风险分配失衡,即社会不稳定。
何艳玲汪广龙
关键词:制度逻辑
社会城市:对城市及其规模社会基础的一些思考
2011年
作为现代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城市发展从根本上反映出集聚经济的优势是可驾驭的。虽然经济因素在决定城市的增长规模中继续扮演着关键作用——一如最近巨型城市的发展所显现的那样——但城市增长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也被赋予了重要意义。诸如社会秩序和稳定、社会和谐的问题,已经并将继续作为城市发展的关键,而它们亦将对城市的经济功能提出挑战。关于确定究竟是什么构成了城市主义的社会基础方面仍存有争议。本文提出理解社会城市的两个关键,即城市生活的本质和共同在场的政治。
诺南.帕迪森汪广龙
从破碎城市到重整城市:隔离社区、社会分化与城市治理转型被引量:39
2011年
以篱笆、围墙、安全设备为明确标识的隔离社区实质上代表着一种城市空间私有化的生活方式。隔离社区的形成机理可以归纳为:城市公共物品供给压力下的"隔离生成";市场趋利行为下的"隔离扩张"以及全球化推动下的"隔离蔓延"。隔离社区导致了城市空间分异,这种在居住空间的聚集和隔离也会带来一些不可预见的外部负效应,包括:城市不安全感外溢、城市公共物品消费不均衡、城市空间碎片化、城市社会分化与城市公共政策失败。隔离社区对后工业化社会的城市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必须实现城市治理转型,才可能避免"破碎城市"加剧,走向"重整城市"。
何艳玲汪广龙高红红
关键词:空间分异社会分化
从历史中理解公共行政学的总体性——评《公共行政学史》被引量:1
2019年
理解公共行政学的总体性,是走出零散和矛盾的公共行政学理论丛林的基本途径。《公共行政学史》对学科历史的梳理表明,公共行政学的总体性是理解、反思与批判公共意志和公共利益,通过科学化、技术化和法律程序化的设计,实现现代政治意志。基于理性人动员的民主政治与广泛存在的价值权威性分配是其产生的背景和基本逻辑。公共行政学对其总体性的偏离是其面临"身份危机"的根本原因。重构政府理论是在当代找回公共行政学总体性的重要切入点,而这也意味着公共行政学更美好的未来。
汪广龙
关键词:总体性
资源汲取能力建设与民间组织发展——一份研究报告
民间组织是现代社会主体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社会作为一种独立主体的资源整合能力,代表了社会治理自身的能力。党的十七大以来,各级政府都在探寻创新社会建设的路径,以"找回社会的力量",广东更提倡"凡是民间组织‘接得住、管...
汪广龙刘滢
文献传递
不可退出的谈判:对中国科层组织“有效治理”现象的一种解释被引量:110
2012年
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带来了各种再分配难题和市场负外部效应使"稳定"成为重要的政治要求,并进一步转换成科层组织的组织任务。这一任务的特殊性使得科层组织陷入不可退出的谈判情境中,科层组织策略选择的动因不仅是政绩竞争,而是更加具有防御性的"风险规避"。科层组织展现了不同于以往的行为机制,体现为上下级间的权力重组,同级部门间的责任分担,科层组织和管理对象间的利益交换。科层组织有效治理的实质是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多轮谈判过程。作为"制度"的一部分,中国科层组织虽然有了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趋向,但其有效治理结构仍然充满着非正式、松散和不确定性。
何艳玲汪广龙
关键词:科层组织
研究综述:街头官僚的自由裁量权被引量:7
2011年
现有的街头官僚的理论研究主要都是围绕政策执行和自由裁量权这两个主题展开的,而作为街头官僚基本特征的自由裁量权是研究的重点。对它的现有研究由主要围绕自由裁量权的验证、影响因素和控制,主要关注其中的组织特性、客户特征、个体决策者的属性。现有的这些研究只是获取了关于自由裁量权的性质及其基本的因果联系的混合并且有限的认识,更多的包括因素研究,而并非过程研究,因而没有完整的呈现出街头官僚自由裁量权的形成这一核心问题。国内的街头官僚研究以行政执法为主,这同以政策和服务提供的有效性为主要目标的西方街头官僚研究有根本的区别,更没有同西方理论形成对话。
汪广龙
关键词:街头官僚自由裁量权客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