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喆
- 作品数:20 被引量:13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冠状动脉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观察的重度钙化病变形态特点对支架膨胀不良的影响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观察的重度钙化病变预处理后斑块形态学特点,对支架膨胀不良的影响。方法 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切割球囊成形术的重度钙化病变患者9例。对9个相关缺血病变均于旋磨联合切割预处理和支架置入后行OCT检查,记录最小管腔面积、钙化弧度、钙化长度、钙化厚度、钙化组织表面组织厚度、钙化环断裂、钙化小结、支架置入后支架面积、支架膨胀率、贴壁情况以及组织脱垂情况。2 mm为一病变节段,共收集148个病变节段,其中105个钙化节段。分析影响支架膨胀不良,贴壁不良的因素以及钙化环断裂的相关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最小管腔面积是支架膨胀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OR 1.870,95%CI 1.021~3.425),而钙化环断裂是支架膨胀不良的保护因素(OR 0.160,95%CI 0.050~0.516)。钙化弧度是影响支架贴壁不良的主要预测因素(OR 1.006,95%CI1.001~1.011)。钙化表面组织厚度(OR0.000, 95%CI0.000~0.001)以及钙化弧度(OR 1.008, 95%CI1.002~1.015)是钙化环断裂的主要预测因素。在105例钙化节段中,按钙化表面组织厚度分组,厚度≤0.1mm钙化节段组47个和厚度> 0.1mm钙化节段组58个。厚度≤0.1mm钙化节段组中,钙化断裂的比例(76.6%)明显高于厚度> 0.1 mm钙化节段组(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重度钙化病变预处理后,钙化环断裂以及管腔面积的增加,可能有助于支架良好膨胀。有较大钙化弧度、表面组织薄的钙化环,经过旋磨联合切割预处理,易于出现钙化环的断裂。
- 汤喆白静白静薛令合杨学东王蔚然聂绍平
-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冠状动脉旋磨术切割球囊成形术
- 细胞色素P450酶2C19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高反应性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细胞色素P450酶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高反应性(HTP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接受PCI术的患者304例,根据二磷酸腺苷诱导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是否大于50%分为HTPR组73例,非HTPR组231例。行CYP2C19*2、CYP2C19*3基因型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为快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和慢代谢型。并利用最大血小板聚集率评价患者的血小板反应性。统计学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血小板反应性的影响。结果 HTPR组快代谢型基因比例明显低于非HTPR组(28.8%vs 57.6%,P<0.05),慢代谢型基因比例明显高于非HTPR组(13.7%vs 3.9%,P<0.01)。慢代谢型患者最大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高于快代谢型和中间代谢型患者[(76.3±11.3)%vs(35.4±14.2)%和(45.1±15.8)%,P<0.05]。结论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服用氯吡格雷患者的HTPR具有一定影响。慢代谢型患者最大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高于快代谢型和中间代谢型患者。
- 刘庆艳白静赵宇汤喆农京国孙婷王禹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血小板聚集
- 替罗非班致血小板减少5例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致血小板减少的诊断和处理策略.方法 收集我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2012年1月-2013年10月5例盐酸替罗非班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入院时血小板均在正常范围,应用替罗非班的1 ~ 14h发生血小板减少,其中4例为极重度血小板减少,1例为轻度血小板减少,最低血小板计数为6×109/L.及时发现并停用替罗非班及其他抗血小板、抗凝药物后,血小板计数于12 ~ 120 h时恢复正常范围,未发生颅内出血及消化道出血等致命性出血.结论 用药后2h、6h以及24 h常规检测血小板,能够发现绝大多数替罗非班致血小板减少,出现血小板减少时及时停用并积极处理,能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 申红远梁伟汤喆马清华白静王禹
- 关键词:替罗非班血小板减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冠脉腔内影像学指导冠脉重度钙化病变介入治疗中影响支架膨胀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
- 研究背景:冠脉重度钙化病变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支架膨胀不良发生率高,从而增加了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
- 汤喆
- 关键词:冠状动脉钙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脉造影
- 文献传递
- 冠状动脉缺血靶病变外周钙化对介入治疗的影响
- 目的:缺血相关病变的钙化程度是影响PCI术后支架膨胀效果的重要因素.然而冠状动脉(冠脉)钙化也常出现于靶病变周围,尤其是重度钙化病变,常伴随全血管的弥漫钙化,但对此类外周钙化的研究却了解甚少.本研究以血管内超声(IVUS...
- 汤喆白静孙婷申文斌黄亚杨霞彭亮王禹
- 旋磨术联合切割球囊成形术治疗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血管内超声评价旋磨术联合切割球囊成形术治疗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确认至少1处病变为高度钙化,并行旋磨术处理的冠心病患者80例,根据是否使用切割球囊分为单纯旋磨组34例和旋磨联合切割组46例。患者在支架置入前及置入后均行血管内超声检查,评价支架置入效果。结果单纯旋磨组与旋磨联合切割组最大钙化弧度分别为(215.88±21.81)°vs(226.55±21.59)°,钙化长度比为(0.72±0.06)vs(0.78±0.05),支架置入前最小管腔面积为(2.52±0.07)mm2 vs(2.46±0.09)mm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置入后,旋磨联合切割组最小支架面积(6.12±0.37)mm2和即刻管腔获得面积(3.66±0.34)mm2,单纯旋磨组分别为(5.42±0.24)mm2和(2.90±0.24)mm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2组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中,使用旋磨术联合切割球囊成形术可以获得更好的支架置入后效果。
- 汤喆白静高磊田进文薛桥刘谟焓申红远王禹苏绍萍
- 关键词:斑块切除术
- 直接旋磨和球囊预扩旋磨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评价直接旋磨处理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4至2014-09我院行冠状动脉旋磨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37例,其缺血相关病变均为钙化病变。根据旋磨前是否进行球囊扩张,分为直接旋磨组81例和预扩旋磨组56例。比较两组术中操作特征,术中即刻并发症,及患者院内和术后1年累积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结果:与预扩旋磨组比,直接旋磨组支架前使用球囊数量低(P=0.000)、最大后扩压力高(P=0.004)。直接旋磨组术中并发症显著低于预扩旋磨组(14.8%vs 32.1%,P=0.016);且术后即刻管腔获得率显著高于预扩旋磨组[(128.52±75.77)%vs(77.12±27.01)%,P=0.004]。与预扩旋磨组相比,直接旋磨组有较低的1年MACCE事件发生率(7.3%vs 23.6%,P=0.006)。Cox回归分析:冠状动脉旋磨处理钙化病变1年MACCE事件的主要相关因素为旋磨前球囊扩张[风险比(HR)=8.166,95%可信区间(CI):1.872~35.614,P=0.005]、左主干病变(HR=13.649,95%CI:2.983~62.440,P=0.001)、术后最小管腔面积(HR=0.583,95%CI:0.378~0.879,P=0.010)、后扩(HR=0.066,95%CI:0.013~0.332,P=0.001)、射血分数大于40%(HR=0.019,95%CI:0.002~0.158,P=0.000)。结论:直接旋磨有较低的1年MACCE事件发生率。这一获益可能与直接旋磨可以进行有效球囊扩张、减少术中并发症、并获得足够的管腔面积有关。
- 孙婷白静王禹苏绍萍张然杨霞黄亚彭亮汤喆申文彬农京国
- 内质网应激PERK途径在高糖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向成骨样细胞转化中的作用
- 2014年
- 目的:研究高糖刺激SD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向成骨样细胞转分化中内质网应激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途径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VSMCs,分为正常对照组(5mmol/L D-葡萄糖),甘露醇组(5mmol/L D-葡萄糖+25mmol/L甘露醇),高糖组(30mmol/L D-葡萄糖),高糖+PERK-小干扰RNA(siRNA)转染组(30mmol/L D-葡萄糖+PERK-siRNA转染),高糖+RNA干扰阴性对照组(30mmol/L D-葡萄糖+乱序RNA转染)。分别作用48和72h。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 blot分别从信使RNA(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不同时间点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GRP78、PERK、p-PERK、eIF2α、p-eIF2α、ATF4的改变,以及成骨样细胞标志性分子核心转录因子(Cbfα-1)、骨钙素以及平滑肌细胞标志性分子α-SMA的改变情况。应用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ALP的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甘露醇组比较,在mRNA水平,高糖组和高糖+RNA干扰阴性对照组PERK和eIF2α表达升高(P<0.05),PERK-siRNA转染后其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在蛋白质水平,PERK、p-PERK、eIF2α、p-eIF2α表达升高(P<0.05),PERK-siRNA干预后其表达均降低(P<0.05)。高糖刺激VSMCs后ALP活性升高(P<0.05),PERK-siRNA转染后其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内质网应激PERK途径在高糖诱导VSMCs由收缩表型向成骨样细胞表型转化中发挥作用,抑制PERK途径可以部分阻止这一转化过程。
- 申红远白静汤喆梁伟马清华刘秀华王禹
- 关键词:高糖肌细胞成骨样细胞
- 白细胞介素34对巨噬细胞泡沫化过程中细胞内胆固醇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4(IL-34)对小鼠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内胆固醇水平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小鼠巨噬细胞系RAW 246.7,并分为对照组(PBS)、处理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 40μg/ml)]、低剂量组(oxLDL+IL-34 20ng/ml)、高剂量组(oxLDL+IL-34 50ng/ml),不同条件诱导培养24h,油红O染色观察泡沫细胞形成情况,比色法检测细胞内总胆固醇、胆固醇酯及游离胆固醇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1)、中性胆固醇水解酶(nCEH)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处理组与低剂量组细胞内总胆固醇、胆固醇酯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与处理组比较,高剂量组细胞内红染脂滴增多,细胞内总胆固醇[(0.23±0.04)μg/μl vs(0.14±0.02)μg/μl,P<0.05)]、胆固醇酯水平明显增多[(0.12±0.02)μg/μl vs(0.06±0.05)μg/μl,P<0.05)],ACAT-1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1.03±0.12 vs 0.43±0.07,P<0.05),nCEH蛋白和mRNA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高剂量IL-34能增加巨噬细胞内胆固醇酯含量蓄积,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ACAT-1促进细胞内游离胆固醇的酯化实现。
- 刘庆艳白静赵宇汤喆农京国王禹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类巨噬细胞泡沫细胞胆固醇
- SD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组织贴块法培养及鉴定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建立SD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组织贴块培养法并进行鉴定。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大鼠胸主动脉,4-6h后加入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原代培养2周并用免疫荧光染色对培养的VSMC进行鉴定。结果组织贴块法成功培养了大鼠胸主动脉VSMC,5-7d细胞迁出,10-14d细胞融合至80%进行传代。体外培养的VSMC可传至20代,培养的细胞呈典型的"峰谷"样生长,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细胞纯度达95%。结论组织贴块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培养体系稳定,操作简单、方便,纯度较高,免疫荧光是鉴定VSMC的较佳方法。
- 申红远白静汤喆刘秀华王禹
- 关键词:细胞融合组织培养技术荧光免疫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