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宝福
- 作品数:7 被引量:43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松突圆蚧种群耐寒性的季节变化被引量:12
- 2009年
- 采用过冷却点、低温暴露死亡率、冷识别温度和致死中低温累积等指标评价不同季节松突圆蚧的耐寒性。结果表明:各季节松突圆蚧的过冷却点波动在-22.4~-3.1℃之间,以冬季雌成虫的平均过冷却点最低(-14.83℃),显著低于夏季雌成虫、冬季1龄若虫和初孵若虫(P<0.01),但其它发育阶段在冬、夏季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冬季1龄若虫、2龄性分化前若虫、2龄性分化后雄若虫、雌成虫和种群总体在-20~0℃下的死亡率、冷识别温度和致死中低温累积均明显低于夏季;1龄若虫、2龄性分化后雄若虫和种群总体的致死中低温累积与季节性平均气温均呈显著正相关(R>R0.05=0.950,n-2=2),但各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与其致死中低温累积的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松突圆蚧冬季种群耐寒性最强,夏季种群最弱;该虫耐寒性的这一季节适应性并不依赖于过冷却点,而与气温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
- 张飞萍钟景辉江宝福粱光红苏军任媛媛
- 关键词:松突圆蚧耐寒性过冷却点
- 红树林考氏白盾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首次发现陆生考氏白盾蚧严重为害潮间带红树植物秋茄。通过野外定位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研究其危害特征、种群分布、生殖力和自然死亡率。结果表明,考氏白盾蚧主要分布在秋茄叶片主脉两侧,叶背虫口数显著多于叶面(P<0.01),单叶虫口数多为1-50头,平均25.65头,最高418头;秋茄植株不同垂直空间层次的虫口密度无显著差异,但聚集度随垂直空间下降而增大;种群平均产卵量每雌52.22粒,自然死亡率69.35%,寄生蜂寄生是最主要的死亡因子,寄生率达34.23%;与几种陆生寄主植物相比,红树林考氏白盾蚧的种群密度、生殖力、叶最高虫口数均较高,该虫对潮间带生境及寄主秋茄具有适应性。
- 张飞萍杨志伟江宝福林鹏
- 关键词:红树林秋茄考氏白盾蚧
- 沿海拔高度松突圆蚧热耐受性的变化被引量:3
- 2010年
- 为了解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对海拔的热适应性,通过极端温度暴露试验和过冷却点测定,比较了不同海拔梯度(80~725m)上冬季松突圆蚧1龄若虫、2龄性分化前若虫和雌成虫的热耐受性。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松突圆蚧的热耐受性具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海拔391m区域2龄性分化前若虫和雌成虫的耐寒性,以及雌成虫的耐热性均显著较强;除2龄性分化前若虫的耐寒性外,该虫的热耐受性未表现出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强的趋势。这一结果不支持气候变化假说,但说明海拔是限制松突圆蚧种群扩张和地理分布的重要因素。(2)海拔梯度上,1龄若虫和2龄性分化前若虫中耐寒性与耐热性的相关性均不显著,但在雌成虫中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海拔梯度上松突圆蚧耐寒性和耐热性的关系与其发育阶段有关。(3)海拔梯度上,雌成虫的过冷却点与其致死中低温的相关性未表现出显著水平。本文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松突圆蚧的热适应性和地理分布特征。
- 张飞萍钟景辉江宝福李少尉缪福清
- 关键词:松突圆蚧耐寒性过冷却点海拔梯度
- 引进天敌花角蚜小蜂成虫耐寒性的季节变化被引量:9
- 2009年
- 通过测定过冷却点和低温暴露试验,比较了松突圆蚧引进天敌花角蚜小蜂成虫不同季节的耐寒性。结果表明:雌虫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平均过冷却点分别为-13.7559、-11.9700、-12.7936℃和-13.6000℃,冬、春季显著低于夏季;雄虫在春、夏、秋3个季节的平均过冷却点分别为-15.3917、-13.8400℃和-13.2143℃,春季显著低于夏、秋季;春、夏季雌虫的平均过冷却点显著高于雄虫。-15℃暴露下,各季雌虫均不能存活;0℃暴露下,春季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夏季,-5℃和-10℃暴露下,春季的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夏、秋季。各季雌虫低温累积-死亡率关系均服从改进的Logistic模型(方程1),但不同季节的致死中低温累积(LST50)有显著差异(df=2,33,F=30.45,P<0.01),春季显著低于夏、秋季,秋季低于夏季,但无显著差异;雌虫的过冷却点、LST50随季节极端低温下降和极端温差增加表现出下降趋势;其LST50也随着过冷却点降低表现下降趋势。结果显示:花角蚜小蜂成虫耐寒性具有明显的季节适应性,降低过冷却点是增强其耐寒性的重要策略。
- 张飞萍钟景辉江宝福粱光红苏军任媛媛
- 关键词:花角蚜小蜂成虫耐寒性松突圆蚧
- 红树林考氏白盾蚧生物学特性和种群动态研究
-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木本植物,是世界上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之一,起着调节海岸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然而,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扩张和不适当的海滩经济开发导致红树林资源锐减,而人工进行单一红树植物高...
- 江宝福
- 关键词:红树林考氏白盾蚧种群动态生命表耐寒性
- 文献传递
- 不同地区松突圆蚧耐寒性的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为探讨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对低温的地理适应能力,2007年测定并比较了广东信宜和福建漳州、泉州和长乐4个地区冬季松突圆蚧雌成虫的过冷却点和信宜、泉州、长乐3地区各虫态的低温暴露死亡率。结果表明:4个地区松突圆蚧雌成虫的过冷却点具有显著差异(P<0.05),福建长乐的平均过冷却点最低,为-15.71℃,广东信宜的平均过冷却点最高,为-13.68℃,总体呈现随纬度升高而逐渐降低的趋势。在各种低温暴露下,广东信宜松突圆蚧种群的死亡率均明显高于福建泉州和长乐种群;尤其在-10℃时,前者的死亡率达85.97%,而后二者分别仅为37.58%和56.65%。松突圆蚧各地、各虫态的低温暴露死亡率变化规律均服从改进的双变量逻辑斯谛曲线模型(P<0.01),但广东信宜各虫态和种群的致死中有效伤害低温累积(SLIT50)均明显高于福建泉州和长乐。因此认为:随分布纬度上升,松突圆蚧耐寒性存在逐步增强的趋势。
- 钟景辉张飞萍江宝福陈家骅
- 关键词:松突圆蚧耐寒性过冷却点
- 不同寄主松树对松突圆蚧耐寒性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9年
- 通过测定过冷却点和低温暴露试验,比较不同寄主松树上松突圆蚧的耐寒性。寄生黑松和马尾松松突圆蚧雌成虫的过冷却点比寄生湿地松和火炬松的显著较高,2类过冷却点的平均值相差0.9~2.3℃,但寄生黑松和马尾松的雌成虫之间、寄生湿地松和火炬松的雌成虫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寄生马尾松2龄性分化后雌若虫的过冷却点比寄生湿地松的显著较高(高2.08℃);而2龄性分化后雄若虫则无显著差异。寄生马尾松的初孵若虫、1龄若虫、2龄性分化前若虫、2龄性分化后雌若虫、2龄性分化后雄若虫、雌成虫及种群总体,对低温暴露致死的起始敏感温度和-20℃低温暴露的死亡率,均比寄生湿地松的相应虫态和种群总体更低;寄生马尾松松突圆蚧种群的致死中有效伤害低温累积(LSIT50)比寄生湿地松种群的低;2种寄主松树松突圆蚧各虫态及种群总体在低温暴露下死亡率的变化规律均符合改进后的双变量逻辑斯谛模型。研究结果说明:寄主松树能够影响松突圆蚧的过冷却点和低温暴露死亡率,寄生湿地松种群的耐寒性比寄生马尾松种群的弱。
- 钟景辉张飞萍江宝福肖梅陈家骅
- 关键词:松突圆蚧耐寒性寄主植物过冷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