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国华

作品数:272 被引量:1,836H指数:2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4篇政治法律
  • 6篇经济管理
  • 3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7篇司法
  • 46篇宪法
  • 40篇行政
  • 34篇法律
  • 31篇法治
  • 18篇政治
  • 17篇权力
  • 15篇诉讼
  • 15篇法学
  • 14篇政府
  • 13篇政法
  • 13篇人民
  • 13篇宪政
  • 12篇审查
  • 12篇民主
  • 12篇监察
  • 11篇行政法
  • 11篇司法改革
  • 11篇法理
  • 8篇逻辑

机构

  • 256篇武汉大学
  • 9篇湘潭大学
  • 3篇中国政法大学
  • 3篇中南财经政法...
  • 2篇西南政法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湖北省人民检...
  • 1篇国家行政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约翰·霍普金...
  • 1篇株洲工学院
  • 1篇上海海关学院
  • 1篇求是杂志社
  • 1篇中国民航管理...

作者

  • 265篇江国华
  • 8篇梅扬
  • 8篇张彬
  • 7篇韩玉亭
  • 5篇周叶中
  • 5篇周海源
  • 5篇彭超
  • 4篇高冠宇
  • 3篇王磊
  • 3篇何盼盼
  • 3篇张倩
  • 3篇刘桂新
  • 3篇李鹰
  • 3篇孙中原
  • 3篇赖彦君
  • 2篇胡肖华
  • 2篇韩轶
  • 2篇胡玉桃
  • 2篇陈先郡
  • 1篇方世荣

传媒

  • 11篇河北法学
  • 10篇中州学刊
  • 8篇武汉大学学报...
  • 8篇湖北社会科学
  • 8篇哈尔滨工业大...
  • 7篇政法论丛
  • 7篇中南民族大学...
  • 7篇江汉大学学报...
  • 7篇时代法学
  • 6篇当代法学
  • 6篇法学评论
  • 6篇学习与实践
  • 6篇法学论坛
  • 4篇湖湘论坛
  • 4篇现代法学
  • 4篇理论月刊
  • 4篇广东行政学院...
  • 4篇学术论坛
  • 4篇法律科学(西...
  • 4篇河南财经政法...

年份

  • 6篇2024
  • 13篇2023
  • 17篇2022
  • 19篇2021
  • 11篇2020
  • 18篇2019
  • 22篇2018
  • 21篇2017
  • 17篇2016
  • 15篇2015
  • 17篇2014
  • 7篇2013
  • 12篇2012
  • 9篇2011
  • 1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2篇2007
  • 2篇2006
  • 7篇2005
2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权力的分解、位移与下沉--写在1982年《宪法》实施三十周年之际被引量:10
2012年
30年来,1982年《宪法》实施的历程本质上就是国家权力关系调整与权力秩序变革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即为权力的分解、位移与下沉。其中,权力的分解乃促使国家集中型权力秩序模式向国家社会分享型权力结构模式演变的内在驱力;权力的位移系引领单一完整型权力秩序模式向多元分散型权力结构模式演进的制度诱因;权力的下沉则是推助中央集权型权力秩序模式向地方层级分权型权力结构模式变迁的核心要素。
江国华张倩
关键词:权力分解权力秩序权力结构
中国国家荣誉制度立法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新中国成立后,从宪法到政府组织法均设有专门的国家荣誉条款,并出台了授勋条例等一系列法律规范,初步形成了以勋章奖章制度、国家荣誉称号表彰制度和政府奖励制度为基本内核的国家荣誉制度。"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些制度多遭破坏。改革开放后,国家荣誉表彰等领域的立法得到加强,国家荣誉制度迅速恢复和发展。但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国家荣誉管理的法治化程度偏低,国家荣誉称号的设立、颁授等都比较混乱,尤其是相关法律中没有规定法律责任条款,导致很多国家荣誉称号被随意设立,这有损国家荣誉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我国有必要适时制定《国家荣誉法典》,对国家荣誉的设立、分类、授予对象、授予标准、评选原则、评选程序、监督管理等进行统一而权威的规范,提升我国国家荣誉表彰活动的法治化和国际化水平。
江国华
关键词:国家荣誉
法庭上的宪法——从美国“医改法案”涉宪争议说开去被引量:3
2013年
美国宪法之所以被称为"法庭上的宪法",是因为其持久生命维系于联邦法院基于个案所作出的活泛解释。以遭到28个州起诉的"医改法案"为例,其合宪抑或违宪之决定性因素,正在于主审法官对于"国会商事立法权"所涉条款之宪法解释。基于其所惯持之司法哲学的不同,法官在个案裁决过程中,很可能选择不同的宪法解释方法;以联邦最高法院为例,"休斯法院"经历了由"不主动干涉主义"到"洛克纳主义"再到"司法克制主义"的转变,其之后的"斯通法院"适用"双重基准"原则,"伦奎斯特法院"则采行"原旨主义"解释哲学或方法。现任"罗伯茨法院"尽管被冠以能动之名,由于组成该法院之大法官们所固有的司法哲学并非"铁板一块",由此决定了"罗伯茨法院"对"国会商事立法权"所涉条款解释的多元路径,而最终罗伯茨大法官在选择以推翻"商事立法权"为法案之合宪性庇护的同时,肯定了国会有权以征税权制定公民强制条款,不能不说是出于司法谦抑精神的考量。
江国华李鹰
关键词:宪法解释司法哲学
我国公民非典型参与及其文化隐喻——以个案为研究视角被引量:15
2010年
囿于民主政治自身之发育水平,当前我国公民参与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由此决定了"非典型参与"成为中国公民满足其参与意愿的主要模式。从公民文化的研究角度看,当前非典型参与之个案,如"邓玉娇案"、"周久耕事件"、"躲猫猫事件"、"石首事件"等,隐喻着我国公民文化的某些特质,如"侠客文化"、"睡狗文化"、"乌鸦文化"、"无赖文化"等特质。将这些个案所隐喻的特质串联起来,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展示当下我国公民文化的整体概貌,揭示其未来秉性。
江国华
关键词:公民文化文化隐喻
司法改革方法论被引量:8
2019年
在司法哲学层面,司法改革方法论就是关于司法改革的总体方法和根本举措之理论或学问;这种理论或学问具有体系化之特质,并以解决问题为基本导向。基于其所要解决问题之特殊性,作为总系统的中国司法改革方法论又可以分解为实践主义、规范主义、科技主义和人民中心主义四个方法论子系统。其中,实践主义方法论所要解决的是司法的中国化问题,本质上即司法的中国特色问题;规范主义方法论所要解决的是司法的规范化问题,本质上即司法的法治建构问题;科技主义方法论所要解决的是司法的现代化问题,本质上即科技在司法领域中的推广与适用问题;人民中心主义方法论所要解决的是司法的人民性问题,本质上即人民当家做主之宪法原则在司法过程中的适用问题。
江国华
法学本科教育改革研究被引量:43
2012年
就其性质而言,法学本科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因此让法学本科教育回归职业教育之本位乃当前中国法学教育改革所必须面对的问题。鉴于法律职业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结合当前中国法学本科教育体制,未来中国法学本科教育有必要采行"一二一"原则,即在学制安排上,一年时间用于人文课程学习,两年时间用于专业课程学习,一年时间用于实践学习。为此,有必要适时调整法学本科教学大纲,增加人文必修课程,科学配置法学专业课程,并为实践学习设定刚性规范。
江国华
关键词:法学本科教育法律职业教育
冲突与衡平——《爱国者法》之程序性反思
2010年
引言"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对外采取军事手段打击恐怖分子活动基地,对内则通过立法、执法等手段打击、遏制和预防本土的恐怖主义犯罪活动。在这些反恐立法中,影响最大、
江国华刘文戈
关键词:衡平恐怖主义活动司法部长恐怖主义犯罪程序权利人身保护令
行政法的全球视野——行政法学研究的新方法被引量:7
2011年
以跨国研究课题为依托的全球学术研究网络,正在以诸如"全球行政法体系"之名得以逐渐整合;由此,伴随着"全球治理"理论之发展而诞生的"全球行政法",已经由一个学理性概念演变成为全球行政法研究的一种视野、一种方法和一种诉求。这种视野或者方法,既是全球化理念在行政法学中渗透的产物,也是推进行政法研究走向全球化的内在要素。
江国华李鹰
从规范到习惯──培植中国法文明漫谈之一
1999年
江国华
关键词:法律规范中国法自律性红绿灯法律人格
智慧法院场景下的直接言词原则--以视频审理为例
2024年
在法理上,直接言词原则乃司法裁判的一般原则,因此,当然地适用于视频审理之中。但基于视频审理模式场域的虚拟化,衍生出直接的相对化和言词的数据化,使得“在线”冲击了“在场”、“平面”破坏了“直面”、“数说”影响了“言说”。就其性质而言,视频审理模式中“在线”仍具有“在场”的亲历性;以“人—机—人”呈现的“平面”仍具有“直面”的直接性;“数说”在本质上仍不失“言说”的言词性。
王江涛江国华
关键词:直接言词原则亲历性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