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母得志

作品数:452 被引量:2,419H指数:2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46篇期刊文章
  • 58篇会议论文
  • 37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5篇医药卫生
  • 44篇文化科学
  • 10篇生物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历史地理
  • 2篇理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艺术

主题

  • 98篇新生儿
  • 89篇缺氧
  • 88篇缺血
  • 66篇细胞
  • 60篇血性
  • 59篇脑损伤
  • 51篇缺氧缺血性
  • 48篇早产
  • 47篇缺氧缺血性脑
  • 46篇早产儿
  • 46篇产儿
  • 35篇缺血性脑损伤
  • 33篇蛋白
  • 32篇缺氧缺血性脑...
  • 29篇新生大鼠
  • 26篇儿科
  • 21篇凋亡
  • 21篇婴儿
  • 20篇缺氧诱导
  • 20篇缺氧诱导因子

机构

  • 448篇四川大学
  • 16篇教育部
  • 14篇复旦大学
  • 14篇中国医科大学
  • 10篇重庆医科大学
  • 9篇四川省人民医...
  • 9篇浙江大学医学...
  • 8篇苏州大学
  • 7篇四川大学华西...
  • 4篇北京大学第三...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吉林大学第一...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中南大学
  • 4篇广州市妇女儿...
  • 4篇中国医师协会
  • 3篇北京军区总医...
  • 3篇广东省妇幼保...
  • 3篇北京大学第一...

作者

  • 448篇母得志
  • 213篇屈艺
  • 80篇唐军
  • 47篇赵凤艳
  • 39篇熊英
  • 37篇李熙鸿
  • 31篇张莉
  • 28篇熊涛
  • 26篇毛萌
  • 26篇伍金林
  • 26篇石晶
  • 25篇李晋辉
  • 23篇李德渊
  • 22篇陈超
  • 20篇叶强华
  • 20篇夏斌
  • 19篇华益民
  • 19篇万朝敏
  • 19篇唐彬秩
  • 18篇李丽华

传媒

  • 56篇中国当代儿科...
  • 34篇中华妇幼临床...
  • 33篇实用儿科临床...
  • 23篇四川大学学报...
  • 16篇成都中医药大...
  • 14篇生命的化学
  • 12篇中华儿科杂志
  • 12篇中国修复重建...
  • 10篇中国新生儿科...
  • 10篇中华实用儿科...
  • 9篇临床儿科杂志
  • 9篇重庆医学
  • 9篇教育教学论坛
  • 8篇中国循证儿科...
  • 8篇国际儿科学杂...
  • 6篇中国循证医学...
  • 6篇中华医学会2...
  • 5篇医学研究杂志
  • 4篇四川医学
  • 4篇四川省卫生管...

年份

  • 6篇2023
  • 9篇2022
  • 10篇2021
  • 23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40篇2017
  • 47篇2016
  • 33篇2015
  • 36篇2014
  • 30篇2013
  • 36篇2012
  • 26篇2011
  • 42篇2010
  • 35篇2009
  • 38篇2008
  • 25篇2007
  • 5篇2006
  • 1篇1996
4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儿科神经触觉检查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儿科神经触觉检查器,包括安装壳体、绑带机构、拼接机构、锁紧机构,所述安装壳体两端连接所述绑带机构,所述安装壳体和所述绑带机构之间设置有所述拼接机构,所述安装壳体内侧设置有电子机构,所述电子机构下端设置有所...
甘靖罗蓉母得志屈艺赵凤艳
文献传递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细胞凋亡与端粒酶逆转录酶的表达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a ischemia brain damage,HIBD)时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RT)的表达及神经元凋亡情况。方法42只清洁级7日龄SD大鼠,雌雄不限,体重12~18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和缺氧缺血组(36只)。缺氧缺血组实验动物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双线结扎,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并低氧处理,制备HIBD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仅将缝线从右侧颈总动脉下穿过,不结扎,缝合切口,不作低氧处理。分别于术后4、8、12、24、48及72h处死大鼠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ERT和CC3蛋白表达,采用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缺氧缺血组TERT蛋白表达于术后4h开始增加,24~48h达高峰,之后略有下降;CC3蛋白表达于术后4h开始增加,24h明显升高,48h及72h维持较高水平。假手术组TERT和CC3仅有少量弱阳性表达。缺氧缺血组术后各时间点TERT及CC3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染色显示,缺氧缺血组术后4~8h神经细胞凋亡开始增多,24~48h达高峰,72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假手术组偶见阳性细胞。缺氧缺血组术后各时间点阳性细胞计数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氧缺血能诱导脑组织中TERT表达增加,TERT可能对神经细胞凋亡起一定保护作用。
赵凤艳屈艺唐彬秩毛萌母得志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细胞凋亡端粒酶逆转录酶
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基础研究及应用前景被引量:1
2007年
近年研究发现,源于中胚层的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体外适当的诱导条件下可突破其间充质局限性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移植到脑损伤动物模型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但这种分化细胞是否为有功能的神经细胞还需深入研究。
李德渊母得志
关键词:干细胞分化神经细胞
长链非编码RNA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1ncRNA)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表达情况。方法10日龄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和缺氧缺血组,于缺氧缺血24h处死取脑。采用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采用芯片技术检测缺氧缺血组和假手术组lncRNA和mRNA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验证芯片数据。对差异表达mRNA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析、通路分析和编码-非编码基因共表达网络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HE染色显示缺氧缺血组脑组织细胞肿胀、结构不清,排列紊乱。芯片数据表明,与假手术组相比,缺氧缺血组脑组织中322个lncRNA和375个mRNA呈差异表达(P〈0.05),实时定量PCR结果与芯片结果一致。GO分析结果表明,上调表达的mRNA主要富集于损伤反应过程,而下调表达的mRNA则主要富集于成体干细胞分裂过程。通路分析结果表明,上调表达的mRNA主要与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相关,而下调表达mRNA则主要与轴突导向通路相关。编码-非编码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发现,177个lncRNA与炎症、细胞死亡方面的mRNA表达相关(P〈0.05)。结论缺氧缺血导致新生鼠脑组织中lncRNA和mRNA显著改变,lncRNA可能通过与mRNA相互作用参与发育期脑缺氧缺血损伤的病理过程。
赵凤艳屈艺李世平刘海婷张莉母得志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被引量:7
2009年
王华熊英母得志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组织病理学高浓度氧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参与神经系统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及其延伸意义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综述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参与神经系统损伤修复的可能机制。方法广泛查阅mTOR与神经系统损伤后神经修复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mTOR可整合细胞外应激信号,进而调节多种细胞生物过程,参与神经系统损伤修复。结论不同途径调节mTOR信号通路活性,进而减轻神经系统损伤尤其是应激性脑损伤。mTOR可作为促进应激性脑损伤修复的新靶点。
陈洪菊唐彬秩屈艺母得志
关键词:神经系统损伤RAPAMYCIN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
极性蛋白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被引量:4
2011年
哺乳动物大脑神经元的形态多样性和突触连接的复杂性是极性细胞的典型例子,形成和维持神经元极性依赖多种极性蛋白的调节。从线虫受精卵发育到哺乳动物神经细胞的极性化通路中,许多极性蛋白存在进化保守机制。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整个过程(包括神经元发生与移行、神经突生长以及突触联系的形成等)都有极性蛋白的直接或间接参与,是各种极性蛋白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动态过程。
赵婧屈艺母得志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神经发生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继续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简要介绍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的基本原理及理论基础,进而探讨该教学模式在继续医学教育中的应用。通过总结国外学者进行的相关研究,提出此教学模式在继续医学教育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有必要在我国的继续医学教育中推广和开展此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收益。
薛瑜毛萌熊英杨凡母得志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探索
基于劣构问题求解的PBL教学设计模式在儿科学循环系统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2
2009年
从将劣构问题引入临床教学着手,通过描述劣构问题的概念和特征、对儿科循环系统疾病教学特征分析、设计劣构问题并应用于儿科学教学等方面探讨了劣构问题教学模式在儿科循环系统疾病教学中的应用。为拓展PBL教学设计、开展临床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实践,提出该教学法在循环系统教学中的应用优势,认为其在儿科学整体教学中的运用值得深入探索。
刘瀚旻母得志杨凡华益民康超英毛萌
关键词:劣构问题儿科
一种适用于瘫痪病人的护理病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瘫痪病人的护理病床,属于护理病床技术领域。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从头到尾可按功能划分为洗头区、接便区和置腿区;在床头部位设置有洗头装置和用于驱动洗头区的床板升降的第一驱动机构;床体的接便区设置有一个...
叶强华帅欣雨唐雨欣母得志
文献传递
共4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