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明
- 作品数:14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市卫生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王宝恩肝纤维化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肝损伤大鼠肝脏Fas和FasL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7
- 2006年
- 目的研究急性肝损伤大鼠肝脏Fas和FasL的表达情况,探讨细胞凋亡在中毒性肝损伤发病中的地位及其意义。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再分为3、9、16、24、36和48h6个亚组,每组5只。制备四氯化碳中毒性肝损伤动物模型,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损伤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肝组织Fas和FasL的表达,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肝细胞凋亡情况。同时测定各时间点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Fas和FasL在正常大鼠肝细胞中未见表达,实验组3h后即开始有明显表达,并随时间延长表达相应增强;病理学和TUNEL检测结果均显示肝脏有严重损伤,大量肝细胞发生凋亡。大鼠染毒后血清ALT、AST活性和肝组织MDA含量明显升高,肝组织SOD活性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十分显著(P<0.05或P<0.01)。结论大鼠急性肝损伤时Fas和FasL表达显著增加,和肝细胞凋亡变化相一致,提示Fas/FasL系统及介导的细胞凋亡反应在中毒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占有重要地位。
- 温韬任锋刘焱武志明赵金垣
- 关键词:肝损伤FAS/FASL
- 有丙肝NS3单克隆抗体的超顺磁性复合微球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丙肝NS3单克隆抗体的超顺磁性复合微球及制备方法,涉及诊断试剂技术,是用于磁性免疫体外诊断的试剂,和对人血清中超微量丙肝NS3抗原检测的方法。本发明利用亲和素-生物素系统,以超顺磁性微球为载体,合成表面...
- 谢立官月平时红波闫丽武志明娄金丽韩大康董培玲
- 文献传递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Bx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研究
- 2006年
- 目的获得重组HBx蛋白,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Bx抗体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克隆HBVX基因构建PET32aHBX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和纯化HBx蛋白,用该重组蛋白建立检测抗HBx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采用该ELISA分别检测正常人组、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细胞癌组患者血清中的抗HBx抗体。结果获得具有免疫原性的HBx融合蛋白;ELISA检测表明,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细胞癌组的抗HBx抗体的水平均高于急性肝炎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在这三组之间,慢性肝炎组高于肝硬化组和肝细胞癌组,差异具有显著性,肝硬化组和肝细胞癌组的抗HBx抗体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BV患者血清中抗HBX抗体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一种特异性抗体,是HBV感染的血清学指标之一,可以反映乙型肝炎肝炎患者病情的变化。
- 任锋靳海英贺立香郭向华丁美武志明周育森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X蛋白
- 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猪急性肝衰竭的作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D-氨基半乳糖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动物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雌性中国实验小型猪14头。随机分为对照组(6头)和治疗组(8头),应用D-氨基半乳糖1.2g/kg,静脉滴注,诱导制备药物性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治疗组给予NAC治疗,对照组同期给予生理盐水。观察比较2组动物一般状况、生存时间、生理指标、生化指标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在某些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部分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ALT、AST和总胆红素含量明显较低,凝血酶原活动度较高,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其他生化指标,如血氨和内毒素水平有一定下降;在组织病理学上,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炎症有所减轻。结论NAC治疗非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肝衰竭仍然可以改善肝功能和炎症反应,内毒素血症得到一定改善。
- 乔玲任锋张培豪丁美赵军陈煜武志明段钟平
- 关键词:N-乙酰半胱氨酸肝衰竭动物模型
- 体外灌流处理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对C3A细胞CYP450 mRNA表达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通过比较未经灌流处理和体外灌流处理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对C3A细胞CYP4503A表达的影响,为改善C3A细胞的功能活性以提高其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正常人血浆、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体外灌流处理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培养C3A细胞,RT-PCR法测定上述血浆培养的C3A细胞CYP4503A4 mRNA表达,凝胶成像系统获取CYP4503A4/β-action相对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未经灌流处理和体外灌流处理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培养的C3A细胞CYP3A4 mRNA表达均低于正常人血浆培养组(P<0.05),而体外灌流处理的血浆培养的C3A细胞CYP3A4 mRNA表达高于未经灌流处理的血浆培养组(P<0.05)。结论:在进行生物人工肝治疗之前,配合血液灌流技术对患者血浆进行适当的处理,从而改善生物反应器中细胞的功能活性,将可能提高生物人工肝的治疗效果。
- 时红波陈煜闫丽赵军段仲平武志明
- 关键词:C3A细胞慢性重型肝炎血浆灌流
- HO-1诱导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研究诱导HO-1高表达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方法随机将大鼠分成4组,即正常对照组、四氯化碳染毒组(CCl4)、血晶素(hemin)组、hemin+CCl4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HO-1蛋白的诱导表达情况:测定各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肝组织MDA浓度和SOD活性以及Caspase-3活性和TNF-α水平变化;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CCl4成功诱导了大鼠急性肝损伤,表现为染毒24 h后血清ALT、AST水平以及肝组织MDA浓度、Caspase-3活性和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SOD活性下降,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肝脏有严重损伤,大量肝细胞发生凋亡。给予hemin预处理能显著诱导大鼠肝脏HO-1的表达,并对肝脏产生明显的保护作用,表现为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和MDA浓度明显降低,SOD活性升高,组织TNF-α水平和Caspase-3活性明显低于CCl4组;此外,hemin预处理亦使染毒大鼠的病理学指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HO-1诱导表达对急性肝损伤大鼠产生明显的保护作用,提示HO-1在防治急性肝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HO-1的保护机制可能与其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Caspase-3活性和降低TNF-α水平有关。
- 武志明任锋刘焱温韬
- 关键词:四氯化碳肝损伤HO-1HEMINCASPASE-3
- 体外灌流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对C3A细胞的细胞色素P4503A活性和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通过比较未经灌流处理的重肝血浆及处理过的重肝血浆对CYP3A的影响,阐明C3A细胞安定代谢变化的原因,为未来C3A细胞的改造与功能优化奠定基础。方法:制备血浆和培养C3A细胞;实验分为4组:正常胎牛血浆(NFBP)组,正常人血浆(NHP)组,体外灌流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HPP)组,体外未灌流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CSHP)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红霉素N-脱甲基酶(ERD)活性即CYP4503A的活性,Western blot法测定CYP4503A4的表达。结果:CSHP组ERD活性低于NFBP组(P<0.05)及NHP组(P<0.05),HPP组ERD活性也低于NFBP组(P<0.05)及NHP组(P<0.05),HPP组ERD活性高于CSHP组(P<0.05);CSHP组CYP4503A4的表达低于NFBP组(P<0.05)及NHP组(P<0.05),HPP组CYP4503A4的表达也低于NFBP组(P<0.05)及NHP组(P<0.05),HPP组CYP4503A4的表达高于CSHP组(P<0.05)。结论:经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培养的C3A细胞,CYP4503A活性及蛋白表达降低。与之相比,经过体外灌流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其C3A细胞CYP4503A活性及蛋白表达有所增加,CYP4503A活性增加可能是导致安定代谢变化的原因。
- 闫丽陈煜郑素军赵军武志明段钟平
- 关键词:血浆灌流C3A细胞慢性重型肝炎细胞色素P4503A
-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的原核表达及血清抗HBx抗体的检测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应用表达蛋白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Bx抗体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PCR扩增获得HBV X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连接构建PET32a-HBX原核表达载体,转化E.coliBL21表达获得重组融合蛋白。经切胶透析纯化后,应用重组蛋白HBx建立检测血清中抗-HBx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分别检测正常人组、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细胞癌组患者血清中的抗-HBx抗体。结果获得具有免疫原性的HBx融合蛋白;ELISA检测表明,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细胞癌组的抗-HBx抗体的水平均高于急性肝炎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在三组之间,慢性肝炎组高于肝硬化组和肝细胞癌组,差异具有显著性,肝硬化组和肝细胞癌组的抗-HBx抗体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BV患者血清中抗-HBX抗体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一种特异性抗体,是HBV感染的血清学指标之一,可以反映乙型肝炎肝炎患者病情的变化。
- 任锋靳海英郭向华林尊慧丁美武志明周育森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X蛋白
- N-乙酰半胱氨酸对猪急性肝衰竭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的影响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猪急性肝衰竭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6只雌性中国实验小型猪分为正常对照组(2只),急性肝衰竭组(6只)和药物治疗组(8只);急性肝衰竭组和药物治疗组分别应用D-氨基半乳糖(1.2g/kg)静脉滴注制备药物性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未给予任何处理;药物治疗组给予NAC治疗,急性肝衰竭组同期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测定3组动物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β水平。结果急性肝衰竭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显著升高,PTA显著降低,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延长,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治疗组和急性肝衰竭组ALT水平12h(89.5±23.5)U/L和(77.2±18.5)U/L,P<0.05;24h分别为(242.6±30.5)U/L和(211.1±34.0)U/L,P<0.05。TBil水平12h分别为(13.1±2.5)μmol/L和(7.8±1.5)μmol/L,P<0.05;48h分别为(86.2±10.5)μmol/L和(79.7±10.7)μmol/L,P<0.05。药物治疗组和急性肝衰竭组相比,TNF-α水平24h分别为(19.3±4.2)pg/ml和(24.0±5.3)pg/ml;48h分别为(26.1±3.8)pg/ml和(29.2±8.7)pg/ml、IL-1β24h分别为(15.2±3.4)pg/ml和(18.5±3.6)pg/ml;48h分别为(20.1±5.2)pg/ml和(24.3±6.3)pg/ml,水平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C可改善猪急性肝衰竭肝脏功能,可减少体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炎症细胞因子的生成,抑制炎症反应的快速发展,稳定机体的内环境。
- 靳海英任锋丁美赵军张晶陈煜武志明段钟平
-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白细胞介素-1N-乙酰半胱氨酸
- 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甲胎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初步探讨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在比较8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AFP水平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其中39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AFP水平在不同时期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重型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P)和AFP水平高于慢性肝炎患者及正常人(3273.19±2060.83vs127.63±110.63,35.50±18.59;2.13±1.20vs1.18±0.43,0.80±0.18;130.98±244.51vs20.40±12.68,7.50±1.23,均P<0.05),重型肝炎患者血清LN水平仅高于正常人(148.95±54.47vs120.70±18.35,P<0.05);HA、PⅢP和LN在生存组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死亡组呈现上升趋势,AFP水平在生存组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在死亡组急剧下降;血清HA、PⅢP、LN和AFP水平在亚急性组低于慢性组;重型肝炎患者HA与PTA、ALB、TBIL有较好的相关性(r=-0.372,-0.395,0.344,均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HA、PⅢP、LN和AFP水平对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 时红波陈煜韩大康赵军武志明段钟平
- 关键词:重型肝炎肝纤维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