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冬 作品数:30 被引量:90 H指数:5 供职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文化科学 语言文字 艺术 更多>>
托尼·哈里森:一个分裂的自我,两种叙事的声音 被引量:1 2009年 托尼·哈里森是英国当代大众诗歌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具有典型的双声性,充满了不同社会阶层对峙的声音,反映了不同阶级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在语言层面上的对立和交锋。他的诗歌语言既有高雅文字也有粗俗的狂欢话语,反映了诗人对精英文化、教育、文学传统接受且又颠覆的矛盾态度以及诗人从平民子弟到精英诗人自我裂变的心路历程。 梁晓冬关键词:狂欢化 文艺复兴时期田园诗歌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2012年 自然与女性的关系源远流长,生态女性主义是生态主义和女性主义的结合。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结合文本细读的方法审视文艺复兴时期的田园诗歌,探寻诗歌中蕴含的自然意识和性别观念,发现在这一时期的田园诗歌中自然被重塑成一个被动的、顺从的、仁慈的供养者;女人则沦为失去话语权的"失语者",是以男性为主宰的世界的"观察者"。这一研究有助于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和谐发展,也将进一步推动国内外对田园诗歌多视角、多元化的批评与解读。 韩利敏 梁晓冬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 文艺复兴 田园诗歌 话语权力与主体重构:达菲诗歌的女性身体叙事探究 被引量:3 2018年 卡罗尔·安·达菲的诗歌大多书写社会底层的生存境遇与诉求,其中女性身体与自我主体建构是诗人所关注的焦点之一。纵览诗人的诗歌创作历程,人们不难发现,诗人的目光始终没有脱离女性自我的物质构成——女性身体。她的女性身体叙事包含了两种叙事声音。一种来自"裸女":底层女性对身体遭受宰制蹂躏、自我主体沦落境遇的诉求;另一种是来自"女神":女性反转神话中传统的女性身体形象,对身体经验进行自我言说,以期对自我进行主体重构。因此,达菲的女性身体叙事具有性别、身份、社会、文化维度,折射的是女性话语与男性主流话语抗衡的性别、政治权力关系,是不断解构男性对女性身体形象话语霸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达菲建构出女性的身体话语体系,不仅实现了身体与自我的主体重构,还达到了女性精神性别的高度,构成了当代英国女性诗歌独特的文化景观。 梁晓冬英国田园诗歌中的“牧羊人”形象研究 2012年 西方田园诗歌源远流长,有2000多年的古老传统,是诗人渴望远离尘世喧嚣、逃避世间纷争、寄托人生理想的产物。纵观英国全部田园诗歌,可以发现"牧羊人"这一形象备受关注,颇受青睐。文章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分析了"牧羊人"备受青睐的原因:"牧羊人"代表了诗人们对牧歌世界的向往,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和对理想人格的讴歌。 韩利敏 梁晓冬关键词:田园诗歌 牧羊人 田园生活 理想人格 亲历误读:“我是一个九字之谜” 被引量:2 2003年 误读是一种文化现象,常常发生于两种语言、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一个外语读者,带着自己的"历史、文化偏见"去读原语作品,不免要受前理解与个人视域的局限,对文本的理解就会偏离作品的本义.这些现代阐释学的理论在我的阅读经历中得到了验证.我亲历了一次误读的体验,记录下来,以求学者明鉴. 梁晓冬关键词:误读 文学欣赏 民族文化 阐释学 空间与身份建构——卡罗尔·安·达菲诗评 被引量:14 2012年 如果说现代主义文学关注的是时间,那么后现代主义关注的则主要是空间。美国空间哲学大师爱德华·苏贾(Edward W Soia)认为,我们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意识到,从根本上来说,人是空间性的存在者,是被包裹在与环境的复杂关系中独特的空间性单元的主体。这种空间性单元可划分为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 梁晓冬关键词:空间性 身份建构 诗评 现代主义文学 后现代主义 社会空间 身份焦虑与暴力叙述:达菲诗歌的移民共同体书写 2022年 卡罗尔·安·达菲诗歌中的“移民共同体”特指从苏格兰移居到英格兰的外来群体。在其诗集《在另一个国度》《站着的裸女》中,达菲赋予这个移民群体话语权利,让他们讲述各自的施暴行为和过程,呈现他们走向暴力的心路历程,建构起施暴者和自我暴力者的形象。他们采用不同的叙事人称构成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语言机制,凸显在异质文化环境中的种族偏见、歧视和冷漠,主流语言文化对民族语言文化的抑制和抹杀,移民在屈从中不能忍受的痛苦以及最终演化的暴力行径和反社会倾向。达菲汇聚起他们的声音,在叙述过程中建构一个分享、交流、寻求归属的移民共同体,让这些底层移民的诉求得到充分表达,借以引起社会对他们暴力事件的关注,帮助他们消解反社会情绪,缓和由此产生的社会矛盾与问题。 梁晓冬关键词:达菲 身份焦虑 暴力叙述 中国“十五”期间英国诗歌研究 被引量:2 2005年 本文基于在“十五”期间(2000-2004年)我国英国诗歌研究基本状况的了解,归纳了国内五年间研究的大致走向和主要特点,并根据英国诗歌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性意见,从而为我国未来的英国诗歌研究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梁晓冬关键词:诗歌研究 英国诗歌 一个犹太亡灵的诉求——评英国桂冠诗人卡罗尔·安·达菲的反战诗“流星” 被引量:3 2010年 战争是英国新上任的桂冠诗人卡罗尔.安.达菲诗歌创作的主题之一。国内外学者大都聚焦于其诗歌所反映的性别、自我、身份等问题,而忽略了她的反战主题。达菲认为战争即悲剧。在"流星"一诗中,达菲采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让一位犹太妇人的亡灵打开尘封的记忆,以碎片式的叙事形式,借助"流星"、"戒指"、"强暴"、"弑婴"等象征隐喻,讲述了自己和他人在纳粹集中营所遭受的残害与蹂躏,揭露了战争的罪恶本质,表达了对人世间战火依旧不断,人们迅速遗忘了战争的残酷,继续淡漠生命的尊严所产生的深切忧虑以及对世界和平的渴望。诗中人鬼对话并非灵异巫术,而是诗人借助亡灵之口,表达反战的心声。 梁晓冬关键词:反战诗 纳粹屠犹 魔幻现实主义 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探究 被引量:13 2006年 在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将20世纪文学批评与英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多维多向地开展文学教学,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全面把握文学的发展脉络,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对文学、语言的敏感性,以文学的“无用之大用”培养学生的智商与情商,顺应时代发展对复合性外语人才的要求。 梁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