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军

作品数:220 被引量:641H指数:15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会议论文
  • 73篇期刊文章
  • 58篇专利
  • 5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5篇一般工业技术
  • 23篇航空宇航科学...
  • 19篇化学工程
  • 18篇理学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电子电信
  • 4篇电气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冶金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4篇复合材料
  • 84篇复合材
  • 23篇陶瓷
  • 23篇细观
  • 21篇高温
  • 18篇细观力学
  • 18篇编织复合材料
  • 16篇力学性能
  • 16篇C/C
  • 16篇力学性
  • 14篇合金
  • 13篇烧蚀
  • 13篇C/C复合材...
  • 12篇形状记忆
  • 12篇形状记忆合金
  • 12篇有限元
  • 12篇记忆合金
  • 10篇三维编织复合...
  • 10篇超高温
  • 8篇热冲击

机构

  • 220篇哈尔滨工业大...
  • 4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哈尔滨工程大...
  • 2篇国家自然科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运载火箭...
  • 1篇中国科学院力...
  • 1篇中国船舶重工...
  • 1篇北京强度环境...
  • 1篇中国第一汽车...
  • 1篇中国南方航空...
  • 1篇中国汽车工业...
  • 1篇中国商用飞机...

作者

  • 220篇梁军
  • 53篇方国东
  • 38篇杜善义
  • 30篇彭喜元
  • 25篇彭宇
  • 16篇韩杰才
  • 15篇张博明
  • 14篇孟松鹤
  • 14篇卢琦
  • 13篇栾旭
  • 12篇刘大同
  • 11篇崔秀海
  • 9篇赵海涛
  • 9篇于东
  • 9篇戴福洪
  • 9篇张幸红
  • 9篇赵光权
  • 9篇解维华
  • 9篇王超
  • 8篇王裕

传媒

  • 16篇复合材料学报
  • 9篇固体火箭技术
  • 7篇哈尔滨工业大...
  • 5篇稀有金属材料...
  • 5篇固体力学学报
  • 5篇2008 S...
  • 4篇中国力学大会...
  • 3篇力学学报
  • 3篇力学进展
  • 3篇失效分析与预...
  • 3篇第十三届全国...
  • 2篇宇航学报
  • 2篇航空材料学报
  • 2篇全国固体力学...
  • 2篇中国力学学会...
  • 2篇第十八届全国...
  • 2篇第十六届全国...
  • 2篇2014年全...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8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11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 21篇2011
  • 18篇2010
  • 20篇2009
  • 27篇2008
  • 20篇2007
  • 10篇2006
  • 8篇2005
  • 4篇2004
2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树脂基材料的高温烧蚀变形被引量:10
2002年
通过对树脂基材料高温热解反应过程中热化学烧蚀机理的分析 ,利用细观力学的 Eshelby等效夹杂方法研究了材料高温烧蚀相变特性和热变形行为。假设材料体积烧蚀后 ,热解生成相介质统计均匀分布 ,考虑了热解反应产生的气孔与固体相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预报了不同树脂基材料热膨胀系数与温度、加温速率之间的变化关系。与实验结果对照 。
梁军周振功杜善义
关键词:细观力学树脂基材料热膨胀系数热解相变热变形
C/C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有效弹性模量预报被引量:2
2011年
为了对C/C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制备工艺提供实际指导,本文根据沥青基先驱体C/C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化学反应特征,利用Arrhenius方程建立了C/C复合材料液相制备工艺力学模型.根据制备工艺中各组分相的体积分数变化,结合均匀化方法和细观力学方法计算和分析了制备工艺过程中材料基体有效弹性模量及其变化规律,并且利用有限元方法预报了制备成型后的细编穿刺C/C复合材料的整体有效弹性模量.
卢琦梁军夏明凯胡丽娜
关键词:力学模型碳基体弹性模量
复合材料层板损伤后刚度衰退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对复合材料单向板进行了0°、90°、45°拉伸实验,对铺层为[0°/90°]、[±45°]的层合板进行了拉伸实验,对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缠绕的NOL环试样分别进行了短梁剪切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碳纤维/环氧树脂基体复合材料单向板没有明显的非线性行为,而层合板在树脂开裂、面内及层间剪切破坏导致的刚度降低却很明显。层间剪切破坏不仅导致剪切刚度的降低,还会引起弯曲刚度的降低。玻璃纤维、芳纶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三点弯曲实验过程中体现了较强的抗损伤能力,韧性较好;而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抗层间损伤能力较差。本文用标准实验方法,跟踪载荷-变形曲线,得到了用于应力分析的刚度衰减系数。用最大应力准则及实验得到的刚度衰减系数,对直径为1400mm的纤维缠绕壳体进行了变形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验值一致性较好。
佟丽莉梁军杜善义
关键词:复合材料层板
金属蜂窝夹芯板疲劳行为的试验研究
金属蜂窝夹芯板结构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金属蜂窝夹芯板的结构及特点,然后针对两个不同方向的金属蜂窝夹芯板进行了三点弯曲疲劳试验,测试了在不同应力水平下夹芯板的疲劳寿命,得到了该夹芯板的三...
栾旭梁军王超程靳
文献传递
复合材料动态粘弹性能的细观研究被引量:5
2001年
利用细观力学的Eshelby等效夹杂方法研究了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动态粘弹性力学性能 ,分析了材料复模量随夹杂体积分数、载荷频率之间的变化规律 ,给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 ,为复合材料结构的优化设计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
梁军
关键词:细观力学粘弹性复合材料复模量聚合物基
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动态模量及热膨胀系数预报
基于Eshelby等效夹杂理论,利用三参数黏弹性本构模型,模型本文着重研究了Glass/ED6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黏弹性响应机理,对材料动态剪切模量及热膨胀系数随温度变化的规律进行了预报。结果表明,材料的剪切模量与组分间...
刘洋梁军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APU退化参数生成方法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APU退化参数生成方法,涉及飞机辅助动力装置在翼性能退化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APU故障预测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包括:通过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得到APU的在翼感知参数中的EGT数据,...
刘连胜梁军张晗星刘大同彭宇彭喜元
文献传递
高硅氧/酚醛复合材料热变形实验测试及表面烧蚀形貌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通过非接触式高温变形测量系统,对高硅氧/酚醛防/隔热复合材料在单侧热流载荷作用下的温度和全场高温变形进行了精确测量,并对试样体积烧蚀后的表面微观形貌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利用陶瓷板在1 000℃左右对高硅氧/酚醛复合材料试件辐射加热200 s后,通过测量发现距离加热面12.62 mm处热电偶温度峰值为259℃,从而说明高硅氧/酚醛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防/隔热性能。通过DIC方法测得试样加热200 s后沿加热方向的最大位移为0.18 mm,且沿着试样加热方向位移呈现出逐渐递减的规律。通过对材料烧蚀后表面形貌微观观测和分析,发现在试样加热面上出现了凹凸不平的烧蚀坑,并出现了一层很薄的高硅氧纤维高温熔融后的硅氧化合物颗粒结晶状物质。
李林杰方国东易法军梁军
关键词:变形场
防热复合材料高温力学性能研究
通过高温环境下防热材料内部热化学烧蚀机理的分析,利用细观力学的Eshelby等效夹杂方法研究了组元材料烧蚀-相变特性和高温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假设材料热化学反应后的热解(热氧化)生成相介质统计均匀分布,考虑了烧蚀反应产生...
梁军马李
关键词:细观力学防热复合材料热力学性能烧蚀机理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多机备份的星载计算机系统及该系统的切机方法
一种基于多机备份的星载计算机系统及该系统的切机方法,涉及一种处理器多机冗余备份的星载计算机系统。本发明解决了航天领域中使用商用器件构成的星载计算机系统可靠性低,同时功耗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主板、备板和接口板;接口板通过卫...
崔秀海梁军王瑞超王少军彭宇彭喜元
文献传递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