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光晨

作品数:48 被引量:5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政治法律
  • 5篇经济管理
  • 5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宪法
  • 9篇法治
  • 7篇主义
  • 4篇政治
  • 4篇社会主义
  • 4篇权利
  • 3篇党内
  • 3篇依法
  • 3篇依法治国
  • 3篇正义
  • 3篇治国
  • 3篇人民
  • 3篇法律
  • 3篇法治观
  • 2篇党内法规
  • 2篇循环经济
  • 2篇以人为本
  • 2篇正义观
  • 2篇政府
  • 2篇指向

机构

  • 41篇中共成都市委...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作者

  • 41篇梁光晨
  • 2篇廖军
  • 1篇孟大川
  • 1篇孟丽
  • 1篇陶进华
  • 1篇黄仕红

传媒

  • 14篇中共成都市委...
  • 5篇成都行政学院...
  • 3篇经济研究导刊
  • 3篇新西部(中旬...
  • 2篇江西行政学院...
  • 2篇西南科技大学...
  • 2篇重庆与世界(...
  • 2篇新西部(下旬...
  • 1篇理论界
  • 1篇中共四川省委...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西华大学学报...
  • 1篇四川省社会主...
  • 1篇法学(汉斯)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刘师培对卢梭《社会契约论》的解读与评析
2014年
以刘师培在清末民族资产阶级宪政思潮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中国民约精义》中对《社会契约论》的解读为视角,讨论他对社会契约(民约)的认识,讨论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三段说,以及对君主、政府、人民三者关系的认识。结论是:刘师培从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出发,为推翻满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鼓吹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的观念,对民众进行"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启蒙教育,在当时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他试图用中华上古的旧有典籍来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的观念戴上一顶本土论的帽子,其论证方法本身就是存在问题的,也是难以自圆其说的。刘师培等"国粹派"追求的幻灭当属历史的必然。
梁光晨
关键词:刘师培社会契约论卢梭
强国富民:孙中山法治观的核心价值指向
2016年
本文认为,在孙中山法治观的价值指向中,其核心价值指向是通过法治实现中国的国家强盛、人民富裕。其中,以法治国是孙中山强国富民法治观价值指向的逻辑起点;主权在民是孙中山强国富民法治观价值指向的基石;限制权力是孙中山强国富民法治观价值指向的关键设计;平均地权是孙中山强国富民法治观价值指向的人本关怀。
梁光晨
关键词:孙中山法治观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与自由的解读
2014年
解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人与自由问题的论述,可以使我们更全面地把握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立场和坚持的基本观点。黑格尔并不是传统的西方自由主义所主张的价值和原则的反对者;相反,在某种意义上,黑格尔甚至可以称为西方自由主义的鼻祖之一。黑格尔强调他的理论体系的发展中,首要的是"个人自由"。黑格尔的自由观更具有人性关怀的特质。黑格尔认为人的自由首要的是思想的自由。马克思首先肯定了黑格尔对人的认识,对人与社会、自然关系的认识,特别是肯定了黑格尔对劳动在人的形成与完善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同时马克思也指出了由于黑格尔单纯追求形而上学的完整性及其思辩逻辑的连贯性,恰恰导致了黑格尔对人的历史的认识的片面性。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中具体的人的自由,与特定的人所处的特定社会有着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马克思是个人自由的明确拥护者,并一直注重讨论人如何超越历史的局限,选择不同的道路,从而真正实现人的自由。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对人的自由更深刻的认识与阐释。马克思的核心观点是:当所有人都实现了自由发展时,个人才能真正实现自由发展。
梁光晨
关键词:黑格尔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定位与路径选择
2015年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做出了准确的战略定位,包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目标的"清晰愿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理论的"定海神针"和法治建设实践的"施工蓝图"。《决定》做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路径选择主要是:良法善治;规则之治;公平正义;敬畏法律;队伍素质;党的领导。
梁光晨
关键词:依法治国
土地权利的法律分析
2005年
梁光晨
关键词:集体土地使用权土地权利承租土地使用权划拨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农地承包经营权
《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法》立法刍议被引量:5
2004年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把信息安全提到了与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同等重要的程度,充分说明了保证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在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危害、破坏计算机信息贮存、传输及载体安全的技术也在发展。形式多样的危害、破坏计算机信息贮存、传输及载体安全行为不断发生。为了有效地维护国家的信息安全,必须加快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立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法》作为最重要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主干法律,应对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违法行为作出明确的规范。
梁光晨
关键词:信息安全
正义的本质内涵与当代宪法中的正义观被引量:2
2008年
正义是人对人类社会所作出的价值判断。实现正义一直被视为人类社会的美德和崇高理想。正义是评判人类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准则。要实现正义,最佳的途径是法治。因此,正义观在当代宪法的价值体系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位置。在当代宪法的语境中,解读正义的要点在于:正义蕴涵着人的权利。正义蕴涵着人的行为规则。正义蕴涵着道德。市场经济本身不能形成正义,也不能派生出正义。因此,正义的实现必须依靠良好的制度设计与运作。
梁光晨
关键词:正义宪法正义观
论当代宪法视角中的自由——从密尔到哈耶克被引量:3
2012年
密尔和哈耶克是分属不同时代的两位自由主义领军人物,其各具时代特征的自由主义理论体系,影响极为广泛。自由的概念渊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自由并不仅仅关系到人的身体与行为自由问题,它还与人的思想、心灵自由密切相关。法哲学中的自由这一范畴只有在宪政的语境下才存在,才有讨论的价值。密尔和哈耶克都十分重视自由的重要性,重视人的思想自由,并从宪政设计的角度提出了保障自由实现的途径。我们考察当代宪法视角中人的自由时,应当明确,宪法应以保护自由为己任,否则宪法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同时,宪法中人的自由是受约束的或受限制的自由,法治社会中并不存在绝对的自由。
梁光晨
关键词:宪法视角密尔哈耶克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宪法精神被引量:3
2006年
宪法精神,是宪法的灵魂,是宪法具有与时俱进的生命力的根本前提。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宪法精神,是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宪法,弘扬宪法精神,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保障公民权利,实现人的价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精神的核心;治国安邦,规范国家权力秩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精神的主线;富民强国,实现和谐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精神的目标;建设民主政冶,推进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精神的本质。
梁光晨
关键词:宪法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自由的捍卫者与自由的敌人——解读以赛亚·伯林对卢梭自由观的批判被引量:1
2012年
卢梭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就体现卢梭本人的思想深度和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而言,其代表作首推《社会契约论》一书。因该书对自由的推崇和旗帜鲜明的论述,卢梭被称为"自由的奠基人"而入葬法国先贤祠。以赛亚·伯林作为上个世纪英国最著名的自由主义思想家,其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对启蒙运动以来的思想史,特别是自由主义思想史的系统批判性研究中。以赛亚·伯林对卢梭的自由观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将其称之为自由的敌人。我们通过解读这一批判,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两位思想家对自由的不同认识,进而描绘出人类对自由的认识从近代到当代的演变轨迹。
梁光晨
关键词:卢梭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