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2篇动脉瘤
  • 2篇手术
  • 2篇栓塞
  • 2篇颅内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2篇夹闭
  • 2篇出血
  • 1篇蛋白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畸形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患者
  • 1篇动脉瘤破裂
  • 1篇断层扫描
  • 1篇血管痉挛
  • 1篇血管栓塞
  • 1篇血管栓塞术
  • 1篇血管造影

机构

  • 4篇广东省佛山市...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梁世行
  • 6篇刘成辉
  • 5篇林启明
  • 2篇陈旭
  • 2篇陈旭
  • 1篇李春芳
  • 1篇关国梁
  • 1篇胡海菁
  • 1篇肖胜辉

传媒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0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显微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显微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对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77例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夹闭组79例和栓塞组98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脑血管痉挛情况。结果:栓塞组预后良好明显高于夹闭组,致死率、致残率明显低于夹闭组(P<0.05);夹闭组轻度、中度、重度血管痉挛发生率均高于栓塞组(P<0.05)。结论:介入栓塞手术治疗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致残率、致死率,减轻术后脑血管痉挛,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梁世行刘成辉林启明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破裂介入栓塞脑血管痉挛
纳络酮对颅脑损伤患者免疫调节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动态检测颅脑损伤后血液及腩脊液中体液免疫指标,分析颅脑损伤后体液免疫与疾病发展和恢复的关系,探讨纳络酮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研究南海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00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纳络酮治疗.伤后第4、14、21天检测患者血液和脑脊液IgG、IgA、IgM、补体C3、白蛋白(Alb)含量的变化,比较2组患者上述免疫指标、临床感染率和残疾等级评分(RDS)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液中各项免疫指标、脑脊液IgM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脑脊液IgG、IgA、Alb含量,临床感染率和RDS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伤后第4天脑脊液C3阳性率(20/50)低于对照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损伤后早期应用盐酸纳络酮,可以调节免疫、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降低感染率,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陈旭刘成辉关国梁林启明梁世行
关键词:颅脑损伤纳络酮药物疗法
三维CT血管成像在颅内动静脉畸形诊治中的价值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三维CT脑血管成像(CTA)在颅内动静脉畸形(AVM)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采用8排螺旋CT及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进行头部螺旋容积扫描,分析23例AVM的CT平扫、增强的影像表现,利用血管生成及图像融合技术对病变进行容积重建。依据CTA检查结果,对15例颅内AVM的患者进行手术病灶切除。通过手术所见,评价三维CTA对AVM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的指导价值。结果行CTA检查发现23例25处AVM,手术切除AVM病灶15处。①手术中发现AVM的位置与三维CTA检查结果完全一致,符合率为100%。②三维CTA对供血动脉显示率为91.9%(34/37),其中3例因供血动脉纤细、走行弯曲显示不清;引流静脉的显示率为77.8%,其中4例(6支)引流静脉因弯曲、血管团及供血动脉重叠,显示不清。18例引流静脉及所导入的静脉窦同时显影。③三维CTA检测15处畸形血管团平均累及范围为(13.75±0.48)cm^2;术中测量为(13.51±0.52)cm^2,CTA与手术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可清晰完整地显示AVM的准确位置、畸形血管团、病灶范围、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全程及邻近组织的三维影像,能够提供手术所需的重要信息。
陈旭胡海菁刘成辉李春芳林启明梁世行
关键词:颅内动静脉畸形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脑血管造影术
S100蛋白水平联合Rotterdam-CT评分、GCS评分在TBI病情和预后不良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S100蛋白(S100 protein,S100)水平联合Rotterdam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在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病情和预后不良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病情TBI患者血清S100水平、Rotterdam-CT评分,分析血清S100水平与Rotterdam-CT评分、GCS评分的相关性;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2组性别、年龄、血清S100水平、Rotterdam-CT评分、GCS评分等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BI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S100蛋白水平、GCS评分、Rotterdam-CT评分及三者联合应用对TBI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S100水平、Rotterdam-CT评分逐渐增高(P<0.01),TBI患者血清S100水平与GCS评分(r=0.396,P=0.001)、Rotterdam-CT评分(r=0.289,P=0.002)均呈正相关;2组血氧饱和度、GCS评分、呼吸频率、Rotterdam-CT评分、S100蛋白水平、入院时昏迷占比等指标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入院时昏迷占比、GCS评分、Rotterdam-CT评分、S100蛋白水平均为TBI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显示S100蛋白水平、GCS评分、Rotterdam-CT评分对TBI患者预后不良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三项指标联合应用曲线下面积(Area of the under curve,AUC)值大于各单项指标预测。结论S100蛋白水平、GCS评分、Rotterdam-CT评分是TBI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S100蛋白水平联合GCS评分、Rotterdam-CT评分在TBI患者预后不良评估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梁世行刘成辉付剑林启明
关键词:S100蛋白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血管内介入栓塞和开颅夹闭手术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对比分析血管内介入栓塞和开颅夹闭手术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开颅夹闭术,观察组使用血栓栓塞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的发生率、整体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以后,在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等几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术后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治疗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实验组患者发生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有26例患者有治疗效果,总有效率86.66%,对照组患者有20例患者有治疗效果,总有效率66.66%,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4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有12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手术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的特点,但是手术费用昂贵及手术技术要求高,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经济水平以及医院的手术水平,针对不同的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
吴毅刘成辉陈旭肖胜辉梁世行
关键词:开颅夹闭术血管栓塞术
超早期小骨窗显微镜下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被引量:1
2009年
梁世行刘成辉陈旭林启明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小骨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