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柴伟

作品数:183 被引量:750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7篇期刊文章
  • 3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0篇麻醉
  • 24篇灌注
  • 23篇异氟醚
  • 22篇受体
  • 22篇缺血
  • 21篇休克
  • 21篇血性
  • 20篇再灌注
  • 19篇心肌
  • 18篇异丙酚
  • 18篇再灌注损伤
  • 18篇丙酚
  • 16篇高氧
  • 16篇高氧液
  • 15篇失血
  • 15篇失血性
  • 14篇失血性休克
  • 14篇阿片
  • 13篇异氟醚预处理
  • 13篇脑缺血

机构

  • 174篇第四军医大学...
  • 35篇第四军医大学
  • 15篇第四军医大学...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青岛市海慈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第40...
  • 2篇武警山东总队...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西安市第四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15...

作者

  • 183篇柴伟
  • 90篇孙绪德
  • 87篇高昌俊
  • 59篇杨永慧
  • 50篇姚立农
  • 45篇于代华
  • 42篇赵晖
  • 34篇张贵和
  • 21篇徐礼鲜
  • 20篇蒯建科
  • 19篇赵晓勇
  • 19篇彭德民
  • 17篇张惠
  • 15篇孙美艳
  • 14篇吕海港
  • 14篇丁倩
  • 12篇杨璐
  • 11篇杜洪印
  • 10篇任鹏程
  • 10篇韩丽春

传媒

  • 33篇临床麻醉学杂...
  • 3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6篇实用医学杂志
  • 5篇中国临床康复
  • 4篇2006西部...
  • 4篇2012第二...
  • 4篇全国第四次麻...
  • 3篇西北国防医学...
  • 3篇西南国防医药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医学信息(医...
  • 2篇神经解剖学杂...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中国药理学会...
  • 2篇2014年中...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18篇2013
  • 20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9篇2009
  • 9篇2008
  • 15篇2007
  • 21篇2006
  • 14篇2005
  • 10篇2004
  • 11篇2003
  • 11篇2002
  • 9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1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臂丛阻滞麻醉的临床教学
2003年
柴伟孙绪德
关键词:臂丛阻滞麻醉临床教学臂丛神经
羟乙基淀粉130/0.4对OLV犬血液稀释界值的研究
2006年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130/0.4对单肺通气(OLV)犬行不同程度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D)时全身血液动力学、肾功、血糖和血管外肺水指标的变化。方法:10只健康杂种犬,体重12~16kg,随机分为稀释A组和非稀释B组,基础麻醉后行单肺控制呼吸。A组每只犬以80 ml·kg-1·g-1的速度行AHHD,分别将红细胞压积(Hct)降至30%(HD1)、20% (HD2)、15%(HD3)。测定。Hct各水平时的血液动力学指标、肾功、血糖,最后重量法测定血管外肺水指标。结果:稀释A 组犬达到所要求的。Hct水平时,各时点的补液量分别为(41.3±13)、(86.6±19)、(101.2±21)ml/kg。在血液稀释过程中, MAP、HR和肾功元明显变化,血糖值与T0比较明显增强(P<0.01)。CVP、PAWP持续升高,当Hct15%时高出生理范围值 (P<0.05或0.01)。以重量法测得的血管外肺水指标在稀释A组与非稀释B组有差异,A组各肺水指标增强(P<0. 05)。结论:羟乙基淀粉130/0.4对OLV犬AHHD的生理极限应为Hct20%,对肾功能元影响。
牛纪元姚立农孙绪德刘晓峰杨永惠柴伟臧丽萍
关键词:血液稀释单肺通气血管外肺水血液动力学
异氟烷预处理在中枢神经系统保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2014年
背景异氟烷为临床上应用甚为广泛的吸入麻醉药,研究发现异氟烷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靶点广泛分布于脊髓、脑干、间脑和皮层。且异氟烷预处理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保护作用。目的阐述异氟烷预处理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以及相对于其他吸人药物的特点,为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内容对异氟烷预处理对大脑及脊髓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同时对异氟烷所产生保护作用与其他吸入麻醉药进行对比。趋向异氟烷预处理的临床应用已日趋广泛,深入研究其对脑和脊髓的保护作用,将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保护提供参考。
朱利娟孙美艳张莲花吕苗苗高昌俊柴伟孙绪德
关键词:异氟烷预处理中枢神经系统
国产与进口异丙酚预防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比较观察被引量:15
2001年
张捍平杜洪印柴伟
关键词: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异丙酚
羟乙基淀粉130/0.4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血液流变学和凝血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应用羟乙基淀粉130/0.4(商品名称万汶)溶液对实验犬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D)后观察血液流变特性和凝血指标的变化,为围术期AHHD方案的制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犬随机分为万汶组(A组)和林格氏液组(B组),各10只。麻醉后以60 m l/kg,15 m l/m in分别输注,达到高容量血液稀释状态,并维持血循环指标在正常范围。检测稀释前(T1)、稀释后30 m in(T2)及稀释后60 m in(T3)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凝血指标等。结果:①AHHD后两组全血黏度、Hct均降低,A组的全血黏度明显低于B组(P<0.05),A组的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而B组的红细胞聚集指数增高,且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②A组在AHHD后PT、APTT与T1相比有延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纤维蛋白原定量降低显著,并与B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使用万汶行一定程度AHHD对实验犬可以保持血液循环功能稳定,优化血液流变学状态,有利于微循环灌注,对凝血功能影响小。
牛纪元柴伟孙绪德刘晓峰杨永慧蒯建科
关键词:血液循环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血液流变学凝血
5脂氧合酶(5-LOX)在异氟醚预处理脑保护作用中的研究
吕海港任鹏程高昌俊孙美艳赵晓勇柴伟孙绪德
关键词:5脂氧合酶异氟醚髓样分化因子88
氯胺酮麻醉对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2007年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研究全麻药氯胺酮对人脑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氯胺酮作用的敏感脑区,为进一步阐明全麻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10名,每名志愿者分别做3次PET扫描,采用PhilipsCPETPlus扫描仪及18FDG标记技术测定脑葡萄糖代谢(CMGlu),第1次在清醒状态下扫描作为对照,第2、3次分别在氯胺酮血浆药物浓度为0.2μg/mL(镇静状态)和1.1μg/mL(意识消失)时进行扫描。结果:(1)与清醒状态时比较,镇静状态下除惊觉/镇静评分明显降低(P<0.05)外,MAP、RR、HR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等指标均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2)镇静状态下全脑CMGlu降低了12.7%,CMGlu降低在丘脑、海马、额叶、枕叶和颞叶区域最为明显(P<0.05);在意识消失状态下全脑CMGlu降低了18.5%(P<0.05),其中丘脑、海马、颞叶、枕叶和额叶降低更为显著(P<0.05);其他区域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氯胺酮低剂量时首先影响皮层区,较高剂量时不仅影响皮层区域的能量代谢,也影响皮层下结构,特别是丘脑和海马等区域,这些区域可能是氯胺酮麻醉作用的关键靶位。
孙绪德陈蕾徐礼鲜张惠柴伟张贵和高昌俊韩丽春
关键词:氯胺酮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脑代谢麻醉药
外源性H2S通过抑制凋亡途径保护创伤出血性休克大鼠心肌组织
高操徐敦全高昌俊丁倩孙绪德李志超柴伟
关键词:创伤出血性休克心肌凋亡
异氟醚对新生大鼠认知功能和突触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异氟醚对新生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和海马突触素(synaptophysin)的影响。方法新生1周Wistar大鼠40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5组(n=8):对照组(A组)吸入空气;B、C组分别吸入1.8%和1.2%异氟醚6 h,D、E组分别吸入1.8%、1.2%异氟醚3次,1次/d,2 h/次。吸入异氟醚后3周进行认知功能测试,包括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测试,然后取大鼠海马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突触素表达。结果吸入异氟醚可导致大鼠认知功能降低,海马突触素表达增加(P〈0.05),吸入高浓度异氟醚后海马突触素表达增加更明显,单次吸入和多次吸入异氟醚海马突触素表达无影响(P〉0.05)。结论异氟醚可降低新生大鼠认知功能,并上调海马突触素表达。
蒯建科柴伟孙绪德于代华张凤林彭德民杨永慧姚立农
关键词:突触蛋白类
HIF—1α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
2013年
目的评价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135只,2月龄,体重200~3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假手术组(S组,n=20)、缺血再灌注组(I/R组,n=20)、BMSCs组(n=20)和HIF-1α基因修饰BMSCs组(HIF-1α—BMSCs组,n=75)。采用阻断腹主动脉45min行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术后3h时HIF-1α—BMSCs组鞘内注射HIF-1α修饰的BMSCs1×10^6个/5脚,BMSCs组给予BMSCs 1×10^6个/5脚。分别于治疗后1、3、7、14、28d时进行BBB运动等级评分,然后取k。;脊髓组织,测定HIF—la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I/R组治疗后1、3、7、14、28d时BBB运动等级评分降低,BMSCs组和HIF-1α—BMSCs组治疗后1、3、7、14d时BBB运动等级评分降低(P〈0.05);与I/R组比较,BMSCs组和HIF-1α—BMSCs组治疗后3、7、14、28d时BBB运动等级评分升高,脊髓组织HIF-1αmRNA及其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BMSCs组比较,HIF-1α—BMSCs组治疗后3、7、14d时BBB运动等级评分升高,脊髓组织HIF-1αmRNA及其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HIF-1α基因修饰BMSCs移植治疗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较好。
田丽颖王君吕苗苗张玉明张振吕海港蔡承魁张志培高昌俊柴伟徐礼鲜孙绪德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间质干细胞移植脊髓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