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柳克

作品数:7 被引量:60H指数:3
供职机构:民航华北空管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降水
  • 2篇阵风锋
  • 2篇日变
  • 2篇日变化
  • 2篇夏季
  • 2篇雷暴
  • 2篇暴雨
  • 2篇触发
  • 1篇地形
  • 1篇动力学特征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雷达
  • 1篇夜雨
  • 1篇水汽
  • 1篇水汽条件
  • 1篇统计分析
  • 1篇暖区
  • 1篇物理量
  • 1篇物理量场
  • 1篇夏季降水

机构

  • 5篇民航华北空管...
  • 4篇北京市气象局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气象局北...
  • 2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安徽省气象局
  • 1篇安徽省气候中...
  • 1篇北京城市气象...

作者

  • 7篇柳克
  • 4篇何娜
  • 2篇俞小鼎
  • 2篇孙继松
  • 1篇丁青兰
  • 1篇王国荣
  • 1篇付宗钰
  • 1篇段春锋
  • 1篇缪启龙
  • 1篇曹雯
  • 1篇廖晓农
  • 1篇卢冰
  • 1篇周璇
  • 1篇刘璐

传媒

  • 1篇高原气象
  • 1篇气象科技
  • 1篇气象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第30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北京地区雷暴阵风锋触发对流新生的环境场特征分析
2023年
为了加强对雷暴阵风锋触发对流新生环境场特征的认识,利用北京地区常规探空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 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及多种新型探测资料对北京地区雷暴阵风锋触发对流新生的两种典型个例的环境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Ⅰ型为多条阵风锋相遇或阵风锋与其他边界层辐合线相遇,在高对流有效位能CAPE和高湿区域触发对流(即碰撞型触发)。此类型中,两条阵风锋相遇时产生了比单条阵风锋大得多的垂直速度,强烈的上升运动为对流触发提供了良好的抬升条件。(2)Ⅱ型为阵风锋移动至高CAPE区域触发对流(即非碰撞型触发)。此类型阵风锋在移动方向上与环境风有强辐合,同时,垂直于阵风锋剖面内的风分布有利于触发对流的上升气流倾向于竖直。(3)阵风锋触发对流新生的环境场中,用CAPE表示的深厚湿对流潜势普遍较未触发对流的个例高,对流抑制能量CIN低;大部分个例高层有干冷平流、低层有暖湿平流,垂直方向上的静力不稳定较强;大部分新生的对流出现在低层风向切变或风速辐合以及高CAPE地区。(4)未触发对流的个例中,环境场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不利于对流的新生和发展,阵风锋经过的地区为辐散区或低CAPE高CIN的地区,动力和热力条件配合不理想,不利于对流触发。
何娜俞小鼎丁青兰肖现邢楠柳克
关键词:阵风锋环境场
北京及周边地区雷暴阵风锋特征统计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为全面和系统研究北京及周边地区阵风锋各方面特征,使用2006-2015年暖季(5-9月)北京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及北京、河北、天津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的阵风锋过程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46次阵风锋过程有232次触发了对流,占总数的67%,表明阵风锋对雷暴具有较强的抬升触发能力。阵风锋在6-8月出现的日数占5-9月阵风锋总日数的85%;出现的时段主要是午后至傍晚(12-21时,北京时),维持时间0.5-3 h;阵风锋在北京东南方向生成的数量最多,且触发对流的次数也最多;其次为偏东和东北方向;偏南和西南方向生成阵风锋数量居中,而偏北、偏西和西北地区阵风锋个例相对较少,触发对流的比例也相对较低。产生阵风锋的母风暴中48%为孤立雷暴(包括孤立多单体和超级单体风暴),31%为雷暴群,21%为飑线;97%的母风暴最强回波在50 dBz以上,阵风锋的回波强度为10-25 dBz。91%的阵风锋移动速度集中在10-60 km/h,84%的阵风锋与母风暴的最大距离为1-60 km;在母风暴回波强度减弱到30 dBz以下时,80%的阵风锋能够继续维持的时间不超过2 h。阵风锋母风暴向东南方向移动的个例最多,从阵风锋和母风暴移动方向的关系来看,阵风锋与母风暴移向一致的情况占比最高,为32%,其次为母风暴无移动及阵风锋弧形扩散情况,各占17%;阵风锋与母风暴移向相反情况所占比例最低,只有3%。最后统计了阵风锋经过地面自动气象站时,自动观测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阵风锋在经过地面自动气象站时会造成风速增大、温度降低、相对湿度增大、气压升高。
何娜丁青兰丁青兰俞小鼎付宗钰周璇刘璐柳克
关键词:阵风锋多普勒雷达
中国大陆夏季降水的日变化分析
本文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提供的2005-2007年全国2046个地面自动站小时降水观测数据,利用谐波分析方法对我国大陆夏季降水的日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 研究表明,我国东南地区和东北地区降水峰值...
柳克
关键词:夏季降水日变化谐波分析
文献传递
北京“6.24”暴雨成因及对流触发机制的探讨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多种非常规观测资料对2012年6月24至25日北京地区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过程分为两个降水阶段,第一阶段从24日08 时持续到22时,以稳定性降水为主;第二阶段为24日...
何娜柳克张明英
关键词:暴雨成因水汽条件触发机制
文献传递
'7.21'暴雨两个降水阶段的动力学特征对比研究
北京2012年7月21日大暴雨过程中,北京地区两个阶段的降水特征有明显不同.分析显示,引发21日10-18时强降水的为暖区对流系统,21日19时-22日04时强降水以锋面系统降水为主.通过对两个阶段降水系统的动力结构、触...
何娜孙继松柳克廖晓农
关键词:大暴雨过程降水特征
文献传递
北京地区预报失误的两次降雪过程分析被引量:19
2014年
利用常规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及多种新型探测资料,对北京地区2011年深秋初冬季节预报接连失误的11月29日和12月2日两次降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11月29日,在地面偏东风配合倒槽的有利形势下北京未出现降雪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偏东风为干冷性质,且层次深厚,北京边界层湿度条件差。对流层低层冷空气快速南压填塞倒槽是预报出现失误的另一重要原因。②12月2日降雪过程,925hPa的切变线和地面锋面为边界层的水汽辐合抬升提供了动力条件,对流层中下层的水汽输送为降雪提供了水汽条件。③对比研究表明,北京地区冬季降雪预报要特别关注边界层湿度的变化,当边界层内水汽条件较差时,即使中高层有明显的天气系统也不易产生降雪。当边界层湿度条件好,并配合有边界层辐合系统时,即便对流层中层没有明显天气系统,也会产生降雪。
何娜孙继松王国荣卢冰柳克
关键词:降雪过程物理量场
中国夏季夜雨的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32
2013年
夜雨作为降水日变化中的特殊现象,是一种独特的气候资源。论文借助2 046个经质量控制的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分析中国夏季夜雨空间分布特征,并比较分析不同典型夜雨区和非典型夜雨区的降水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夜雨现象站点多且分布较广。降水峰值时间多出现在下午和后半夜,其中东部多发生在下午,西部多发生在后半夜;夜雨现象最明显的区域是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此外在山脉及附近区域也普遍存在,北方和西部最明显;而夜雨现象不明显的区域在长江中下游以南区域;中国大部分地区夜间的降水前半夜少于后半夜,而青藏高原东部、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呈现前半夜多于后半夜。地形对降水日变化的主要影响为双日波特征,降水峰值不仅出现在下午,也出现在后半夜;其次,波动性更大。山区夜雨的成因与独特地形的热力差异引起的山谷风环流有关,而下午的峰值与太阳辐射加热大气引起的热对流有关;高原夜雨与山区不同,可能与夏季对流性的积状云比较多有关。
段春锋曹雯缪启龙柳克
关键词:降水日变化地形夜雨夏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