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新藤黄酸
  • 3篇药物
  • 3篇藤黄酸
  • 2篇代谢动力学
  • 2篇药物代谢
  • 2篇药物代谢动力...
  • 2篇有机相
  • 2篇注入水
  • 2篇包封
  • 2篇包封率
  • 2篇包载
  • 1篇丹皮
  • 1篇丹皮酚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毒代动力学
  • 1篇血管刺激
  • 1篇血管刺激性
  • 1篇杨梅素
  • 1篇银杏内酯

机构

  • 9篇安徽中医药大...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10篇林彤远
  • 9篇陈卫东
  • 4篇朱婷婷
  • 3篇周恺
  • 3篇罗晴
  • 2篇彭代银
  • 2篇范国荣
  • 1篇杨光
  • 1篇赵雲飞
  • 1篇龚菊梅
  • 1篇周霞
  • 1篇邢蓉
  • 1篇黄天擎
  • 1篇方清影
  • 1篇姚亮
  • 1篇王肖肖
  • 1篇王雷
  • 1篇程皓
  • 1篇黄霞

传媒

  • 3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药学服务与研...
  • 1篇中南药学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PLC法测定新藤黄酸囊泡溶液中药物的含量及包封率
2013年
目的建立测定新藤黄酸囊泡中新藤黄酸含量和包封率的HPLC法。方法用乙醇注入法制备新藤黄酸囊泡,HPLC法测定其中药物含量,微柱离心法测定新藤黄酸囊泡的包封率,其中色谱柱为COSMO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90∶10),进样量20μl,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60 nm,温度30℃。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辅料和试剂对药物的测定无干扰,分离效果良好。新藤黄酸浓度在0.02~32.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27%,RSD为1.03%(n=3)。新藤黄酸囊泡的包封率为(48.0±1.0)%。结论所建立的HPLC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新藤黄酸囊泡中新藤黄酸含量及包封率的测定。
方清影林彤远赵雲飞陈卫东
关键词:新藤黄酸囊泡HPLC包封率
用H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硫辛酸的浓度及其毒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建立测定SD大鼠血浆中硫辛酸的HPLC-MS/MS法,并将其应用于硫辛酸的毒代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XAqua 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水(B),0~2min A∶B=20∶80,2~7min A∶B=95∶5,7~9min A∶B=20∶80,梯度洗脱9min;流速为1ml/min。采用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监测,离子对:硫辛酸m/z205→171,内标布洛芬m/z205→161,测定大鼠连续28d灌胃硫辛酸300mg/kg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硫辛酸线性范围为0.005~5μg/ml,最低定量限为0.005μg/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良好,RSD均〈15%。大鼠初次和末次给药后的AUC0~24h分别为(23.16±2.45)和(21.27±2.62)μg·h·ml-1,AUC0~∞分别为(23.70±2.56)和(21.67±2.66)μg·h·ml-1,cmax分别为(24.34±2.50)和(22.23±2.61)μg/ml,t1/2分别为(5.22±0.57)和(4.96±0.23)h。硫辛酸在SD大鼠体内无明显的药物蓄积现象。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操作简便,适用于生物样本中硫辛酸的测定及毒代动力学研究。
许晨昊杨光林彤远周霞范国荣
关键词:硫辛酸毒代动力学串联质谱法
丁酸氯维地平的合成及其体内外分析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丁酸氯维地平是近十年来首个用于静脉注射给药的抗高血压药,因其具有快速、精确控制血压的特点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丁酸氯维地平原料药的合成及其制剂在质量控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近况进行了概述,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王肖肖范国荣林彤远陈卫东
关键词:药物代谢动力学
杨梅素混合胶束的研制及其体外表征研究
2014年
目的研制载有杨梅素(myricetin,Myr)的聚乙二醇-聚乳酸(polyethylene glycol-polylactic acid,mPEG-PLA)/Pluronic F68混合胶束(mixed micelles,MMs),并对Myr-MMs进行表征及体外释放研究。方法通过丙酮溶剂挥发法研制Myr-MMs,以单因素及L9(34)正交实验优化处方及其工艺;并对制得的载药MMs的粒径、Zeta电位、外观形态、包封率、载药量和体外释放进行研究。结果最优处方制得的MyrMMs的包封率为(84.65±0.98)%、载药量为(2.73±0.03)%;透射电镜下观察Myr-MMs呈球形或类球形、表面光滑、无粘连;粒径为(41.74±0.27)nm,多分散系数为0.115±0.004;Zeta电位为(-25.47±1.22)mV;体外释放研究发现,MMs体外释药过程近似符合Weibull释药模型:ln(ln(1/(1-Q/100)))=0.927 1lnt-2.057 6(r=0.953 8)。结论利用丙酮溶剂挥发法成功研制了Myr-MMs,其成型好、粒径小、分布均匀,包封率和载药量均较高;且Myr经mPEG-PLA/Pluronic F68包裹后其体外释放显示出一定的缓释效果。
朱婷婷林彤远罗晴洪小丹陈卫东
关键词:杨梅素混合胶束体外释放
新藤黄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大鼠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考察新藤黄酸固体脂质纳米粒(gambogenic acid-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GNA-SLN)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方法对大鼠分别腹腔注射GNA和GNA-SLN,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GNA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DAS 2.1软件拟合计算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腹腔注射含等量GNA的GNA溶液和GNA-SLN后,GNA-SLN组的峰浓度是GNA溶液组的3.06倍,药时曲线下面积约为GNA溶液组的3倍,体内滞留时间约为GNA溶液组的2倍。GNA-SLN显著增加了GNA的体内吸收,且延长了GNA在体内的作用时间(P<0.05,或P<0.01)。结论 SLN包载可改变GNA的体内行为,提高其血药浓度,延长其体内循环时间,有望改善其治疗效果。
黄霞罗晴朱婷婷周恺贾步云程皓季兆洁林彤远陈卫东
关键词:新藤黄酸固体脂质纳米粒药物代谢动力学
鹰嘴豆芽素 A及其聚乙二醇化纳米脂质载体在Caco-2细胞模型的摄取和转运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鹰嘴豆芽素A(BCA)及其聚乙二醇化纳米脂质载体(PEG-BCA-NLC)的细胞吸收转运机制。方法用Caco-2细胞模型研究BCA及PEG-BCA-NLC的摄取、转运及其影响因素;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BCA浓度,计算其表观通透系数(Papp)。结果 Caco-2细胞对BCA及PEG-BCANLC的吸收符合被动扩散过程,但相同时间下BCA的摄取量较PEG-BCA-NLC高;加入维拉帕米可有效提高Caco-2细胞对PEG-BCA-NLC的吸收转运,Papp(肠腔侧→基底层,AP→BL)增大,而Papp(BL→AP)变小,但转运量仍较BCA溶液组低。结论 PEG-BCA-NLC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转运主要是被动扩散方式,PEG-BCA-NLC不一定能显著提高药物在小肠的吸收。
罗晴王雷林彤远朱婷婷陈卫东
关键词:鹰嘴豆芽素ACACO-2细胞转运
新藤黄酸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泡囊及其制备方法
&lt;b /&gt;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藤黄酸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泡囊及其制备方法,以国家重大创制新药--新藤黄酸(2009ZX09103-399)为模型药物,采用靶向纳米载体对其进行包载,其载体材料采用生物相容性好、化学性...
彭代银陈卫东林彤远
文献传递
PEG化丹皮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泡囊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新型的靶向纳米载体对其进行包载,其载体材料采用生物相容性好、化学性质稳定且价格低廉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胆固醇为膜稳定剂,并选用生物相容性好、易降解且化学性质稳定的长循环辅料(polyethylence gly...
黄天擎何瑞曦彭代银陈卫东周恺林彤远
文献传递
新型经皮给药载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经皮给药系统是指药物以一定的或接近恒定的速度透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给药系统,进而以达到局部或全身治疗的目的.1979年,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透皮给药制剂--用于治疗晕动病的东莨菪碱透皮给药制剂,拉开了透皮给药系统研究和开发的序幕.与传统透皮制剂相比,新型的经皮给药载体具有诸多传统制剂不可比拟的优势:提高药物的透皮释放量,减轻皮肤刺激性,改善患者的依从性.笔者就各种药物载体的组成、特点及应用进行综述.
龚菊梅林彤远陈卫东
关键词:经皮给药传递体微针
超滤离心法测定银杏内酯B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包封率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建立超滤离心法测定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GB)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NLC)包封率的方法,以便对GB-NLC处方进行优化。方法利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GBNLC,在电镜下观察其微观形态,用纳米激光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建立超滤离心测定包封率方法,分离载药NLC与游离GB,采用LC-MS/MS测定包载GB或游离GB含量,并计算包封率。结果制得GB-NLC外观圆整,平均粒径和电位分别为(173.10±5.84)nm和(-27.47±0.40)mV;超滤离心法测得包封率为(61.97±1.03)%。结论超滤离心法准确、快捷,适合作为GB-NLC包封率的测定方法。
周恺姚亮戴浩志林彤远朱婷婷邢蓉陈卫东
关键词:银杏内酯B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包封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