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素雨

作品数:42 被引量:261H指数:10
供职机构:云南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NSFC—云南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降水
  • 14篇环流
  • 9篇强降水
  • 7篇大气环流
  • 6篇气候
  • 5篇降水过程
  • 5篇海温
  • 5篇暴雨
  • 4篇低纬
  • 4篇低纬高原
  • 4篇灾害
  • 4篇南支槽
  • 4篇海温异常
  • 4篇寒潮
  • 4篇MJO
  • 4篇大尺度
  • 4篇大尺度环流
  • 3篇汛期
  • 3篇台风
  • 3篇台风低压

机构

  • 40篇云南省气象局
  • 17篇云南大学
  • 5篇中国气象局
  • 3篇云南省气候中...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海南省气象台
  • 1篇思茅地区气象...

作者

  • 42篇杨素雨
  • 9篇张秀年
  • 9篇严华生
  • 9篇牛法宝
  • 5篇李华宏
  • 4篇李超
  • 3篇晏红明
  • 3篇杨竹云
  • 3篇许迎杰
  • 3篇胡娟
  • 3篇闵颖
  • 3篇杞明辉
  • 3篇琚建华
  • 3篇郭荣芬
  • 3篇高安生
  • 2篇李磊
  • 2篇李超
  • 2篇曹杰
  • 2篇程建刚
  • 2篇马志敏

传媒

  • 11篇云南大学学报...
  • 3篇热带气象学报
  • 2篇气象
  • 2篇成都信息工程...
  • 2篇干旱气象
  • 2篇高原山地气象...
  • 2篇中低纬山地气...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气象科学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大气科学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云南地理环境...
  • 1篇灾害学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2011年第...
  • 1篇2016年云...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6年1月22~26日云南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物理量场、探空资料以及历史资料等对2016年1月226日发生在云南的一次低温雨雪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此次过程的特点是强度强、范围广、低温持续时间长,且在过程期间全省出现大范围持续雨雪天气。所以,...
杨倩媛杨素雨张秀年
关键词:寒潮环流形势降雪
文献传递
云南一次强对流暴雨天气学成因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为提高暴雨预报准确率,减少暴雨致灾损失,基于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反演的云顶亮温(Black Body Temperature,TBB)资料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8月云南一次强对流暴雨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低槽东移、700 hPa切变线南压、地面冷锋西推是此次降水过程发生的天气背景;中-β、中-α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MCS)是产生强对流暴雨的直接系统,强降雨主要出现在TBB梯度大值区;MCS与700 hPa切变线关系最为密切,切变线位于滇中以东地区,MCS呈椭圆状,沿切变线附近及后部发展,切变线靠近哀牢山或翻越后,MCS呈西北—东南向带状分布,沿切变线前部发展;切变线翻越哀牢山前,白天移动较快,主要产生雷暴天气,夜间移动缓慢,降雨较强;强对流暴雨需重点关注水汽通量辐合大值区、800 hPa与500 hPa温差大于20℃区域;强降雨时段,整层大气均为上升运动,强降雨区维持低层辐合、中高层辐散的动力抽吸机制。
马志敏王将连钰张万诚张万诚杨素雨
关键词:强对流暴雨短时强降水切变线MCS
冬季北太平洋南北海温异常对我国汛期雨带类型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使用1951—2002年前期(1—5月)北太平洋海温场月平均资料,运用合成分析、多因变量方差分析、判别分析及相关分析方法,探讨我国汛期雨带类型与前期北太平洋海温的时空分布关系。分析表明:尽管汛期各雨带类型对应着前期不同的海温距平场,但它们之间只有部分海域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在1月表现最显著。各雨带类型对应海温距平场显著差异关键区主要位于北太平洋的南北海域,即北部中高纬亲潮附近(40°~50°N,160°E^180°),北太平洋西风漂流区(30°~40°N,175°~145°W)及南部近赤道太平洋中部(10°S^0°,175°~145°W),且南北海温呈反相关关系。将海温关键区作为判别因子,对雨带类型进行判别分析表明:用多个海温关键区作为判别因子建立的判别方程,其判别准确率比仅用某一海温关键区或海温区之间的和差简单定义的指数作为判别因子建立的判别方程判别准确率高,说明我国东部汛期降水型的分布与多个海温关键区的综合作用是密切相关的。进一步分析判别方程定义的1月海温判别指数与前期高度场和夏季副热带高压各特征量的相关关系表明,该指数对我国汛期雨带类型影响的可能途径是:一是造成大气环流异常,特别是北太平洋涛动的异常,并形成PNA大气遥相关型,从而引起我国汛期降水异常;二是造成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异常,主要是面积、强度和西伸脊点位置的异常,从而引起我国汛期降水异常。可见,冬季北太平洋海温南北异常与我国汛期雨带类型关系密切,且具有重要的天气气候学意义。
杨素雨严华生
关键词:雨带类型海温场大气环流
低纬高原两次冬季南支槽强降水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6
2010年
利用常规高空观测资料,对发生在云南低纬高原2007年1月31日—2月1日和2008年1月26—27日的两次南支槽强降水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南支槽降水的环流形势及影响系统均不同,前者为高原南支槽前西南暖湿气流与低层切变、冷锋共同影响,属典型的"槽潮"天气;后者无明显强冷空气配合,因中低层西南急流的建立并长时间维持,新生南支槽东移补充、西南涡及静止锋的共同影响造成。物理机制上,湿位涡的CSI机制分析表明,两次过程均属于对称不稳定降水;在2007年的强降水过程中,θse密集带在地面锋区附近形成,冷暖气流形成次级垂直环流圈,导致强降水强降温并伴有大范围降雪的寒潮天气出现。后者无次级垂直环流圈形成,但有两个θse密集带锋区长久维持,滇中以西持续的上升气流不断增强且深厚,滇中以东中低层形成有弱的气流辐合带,故强降水以液体降水为主,降温不明显;两次强降水过程均有锋生,前者锋生是由切变增强西移,低层冷高压促使冷锋增强,后者锋生为东移西南涡与稳定持续的强劲西南风低空急流触发而成。
郭荣芬高安生杨素雨
关键词:南支槽强降水
云南寒潮的气候特征及其不同路径的大气环流差异被引量:1
2023年
利用云南省125个气象站1981—2021年逐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的资料,分析了云南省寒潮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①1981—2021年云南寒潮频次总体呈减少趋势,12月至次年1月为寒潮多发期,云南寒潮类型以低温寒潮为主;②当极涡偏强、贝加尔湖阻塞高压偏强、东亚大槽和南支槽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偏南及东亚地面冷高压偏强时,云南寒潮频次偏多;③造成云南寒潮的3条路径中,东北路径和偏东路径占比达到90%以上.西北路径寒潮发生最少,通常伴随着大幅的最低气温下降,常造成云南重霜冻天气,大部分的西北路径寒潮发生在东部路径寒潮的中后期;④云南西北路径寒潮相较东部路径寒潮地面冷高压位置偏西偏强,南支槽偏东,高空冷平流偏强,低纬度西风带风速偏弱,青藏高原东南侧下沉气流偏强.
杨超杨超杨素雨晏红明
关键词:气候特征大气环流特征年际变化
MJO不同活动中心位置对云南冬半年降水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8
2013年
通过对热带对流季节内振荡(MJO)的研究和业务实践应用表明,利用对MJO传播过程来研究延伸期(10~30d)天气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可行的手段。然而,在明确了MJO的活动位置条件下如何依据大气环流条件来把握云南冬季降水过程的延伸期预测,是预报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考虑云南冬半年在有北方冷空气南下入侵云南前提下,MJO活动位置(分为“干窗口”和“湿窗口”两种情况)及有无合适的水汽引导环流条件(分为“孟加拉湾一带90°E附近有南支槽系统”和“孟加拉湾至中南半岛西侧一带为反气旋环流”两种情况)主要有4种不同的配置类型,选取MJO影响下前3种不同配置类型的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期望能为云南冬半年延伸期天气预测过程中较好地把握过程降水及降水强度提供理论依据。分析表明:MJO活动中心进入孟加拉湾及西太平洋热带地区(本文称之为MJO“湿窗口”)以后将会充分激发这些地区的对流活动,MJO活动中心在孟加拉湾及西太平洋热带以外地区(本文称之为MJO“干窗口”)时不能充分激发云南上游热带地区的对流活动。在有北方南下冷空气影响云南的背景情况下,MJO在“湿窗口”时,要使云南出现大范围的降水天气过程必须还要有合适的环流条件(90°E附近南支槽前或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的偏南气流)引导热带地区的水汽进入云南;MJO在“干窗口”时,即便有合适的水汽输送与扰动环流条件,仍然不能造成云南大范围的降水天气过程。由于MJO在激发水汽方面的贡献非常明显,利用MJO的东传规律可以有效地进行云南冬半年降水的延伸期天气预测,并对中短期天气预报业务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牛法宝杞明辉杨素雨琚建华
关键词:MJO冬半年降水过程
2022年4月云南罕见寒潮天气成因及预报偏差分析
2024年
2022年3月31日—4月2日,云南省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寒潮天气过程.通过地面观测资料、高空观测资料和NCEP FNL资料,对此次寒潮过程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对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模式的形势场及最低气温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此次寒潮过程发生在北极涛动负位相期间,西伯利亚高压偏强,欧亚中高纬形成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东亚大槽后侧强劲的偏北风引导低层冷空气南移,南支槽向东移动为云南省输送暖湿气流,700 hPa切变线和地面冷锋的南侵,共同造成了此次寒潮天气过程的发生;此次寒潮过程的强降温是由过程中近地层强冷平流的作用,冷锋后部较强的垂直上升运动,引起绝热膨胀冷却作用,加剧了局地气温的下降;通过定量分析导致昆明局地气温变化的各项因子发现,昆明的降温主要受温度平流项的影响,其次是非绝热项的影响. ECMWF模式能较好地预报此次寒潮过程的高低空环流形势及降温的范围,但对降温强度的预报效果相对较差.
连钰杨素雨马文倩赵宁坤赵宁坤晏红明
关键词:寒潮北极涛动
南半球海温异常对云南汛期降水异常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NCEP/NCAR 1961—2006年的全球月平均海表温度和风场再分析资料,以及云南省汛期(6—8月)124个观测站的降水资料,运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及两组样本平均值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方法,研究前期1—5月南半球海表温度对云南汛期降水异常有影响的关键时期和关键海区,并用南半球海平面风场分析关键海区的海温异常对云南汛期降水异常影响的物理成因机制。结果表明,前期南半球海表温度与云南汛期降水相关显著,显著关键海区主要位于南半球西风漂流区的东南印度洋、澳大利亚南部、东太平洋的智利和秘鲁西海岸及西南大西洋的麦哲伦海峡。其中东太平洋秘鲁寒流区的智利和秘鲁西海岸是影响云南汛期降水最显著的关键区。诊断分析还表明,在东太平洋秘鲁寒流区的暖位相期,孟加拉湾地区的季风和赤道印度洋附近的越赤道气流及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减弱,反之则加强。
杨竹云杨素雨严华生张瑾文古书鸿
关键词:气候学汛期降水异常西风漂流
多模式集成MOS方法在精细化温度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22
2011年
利用T213和ECMWF模式产品,对集成MOS预报方法在温度预报方面做了研究试验,并将其与单模式MOS预报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模式集成MOS预报方法与传统MOS预报方法相比,预报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它能同时充分利用多个模式产品的有用信息,吸取其各自的优点,做出更好的预报.在系统程序设计时,给各因子附带一身份识别参数,解决了多模式数据处理的复杂性问题.试验过程中发现,各季节的MOS温度预报水平存在较明显的差异,特别是夏季的预报水平明显高于其它三季,其原因主要是夏季每日最高、最低温度的变率较小,使其预报相对容易,但MOS方法对预报水平仍有较大贡献.
张秀年曹杰杨素雨札明辉
关键词:多模式数值产品释用温度预报
前期大气环流和海温变化对云南汛期雨量的影响被引量:16
2005年
分析了云南汛期6~8月雨量与前期1~5月北半球200、500、850 hPa高度场和海温场(40°S~40°N,30°E~70°W)的相关关系,得到两个相关场中显著相关区的时空分布特征、尺度范围和相关场的波列结构.并进一步分析了与云南汛期雨量相关的环流系统的天气气候学意义,得到云南汛期雨量与前期高度场和海温场的遥相关关键区.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综合考虑高度场和海温场作为云南汛期雨量预报因子,使预报更具可靠的物理基础,并初步归纳出影响云南汛期雨量的物理概念模型.
严华生鲁亚斌程建刚段鹤杨素雨
关键词:大气环流海温相关系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