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瑞环

作品数:91 被引量:222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市黄瓜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10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9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86篇黄瓜
  • 23篇斑病
  • 20篇栽培
  • 18篇选育
  • 18篇抗性
  • 18篇基因
  • 15篇黄瓜新品种
  • 13篇黑斑
  • 13篇黑斑病
  • 11篇一代杂种
  • 10篇育种
  • 10篇黄瓜育种
  • 9篇栽培技术
  • 9篇人工接种
  • 9篇种质
  • 8篇片段
  • 8篇人工接种鉴定
  • 8篇接种鉴定
  • 8篇基因片段
  • 8篇分子标记

机构

  • 48篇天津科润黄瓜...
  • 26篇天津科润农业...
  • 15篇天津市黄瓜研...
  • 8篇南开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天津市农业科...

作者

  • 91篇杨瑞环
  • 52篇王惠哲
  • 36篇李淑菊
  • 29篇哈玉洁
  • 20篇管炜
  • 20篇曹明明
  • 19篇邓强
  • 18篇刘殿林
  • 17篇李淑菊
  • 10篇管炜
  • 8篇王全
  • 8篇邓强
  • 7篇曹明明
  • 6篇陈德富
  • 6篇王全
  • 5篇陈喜文
  • 5篇夏立新
  • 4篇孟攀奇
  • 4篇张桂华
  • 3篇杜胜利

传媒

  • 12篇中国蔬菜
  • 8篇华北农学报
  • 6篇北方园艺
  • 6篇农业科技通讯
  • 6篇天津农业科学
  • 6篇中国瓜菜
  • 5篇园艺学报
  • 3篇长江蔬菜
  • 3篇中国园艺文摘
  • 2篇南开大学学报...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吉林蔬菜
  • 1篇西北园艺(果...
  • 1篇农业知识
  • 1篇西北园艺(蔬...
  • 1篇中国园艺学会...
  • 1篇中国园艺学会...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13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7篇2003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黄瓜种质材料对黑斑病的抗性评价被引量:3
2012年
黄瓜黑斑病是春棚栽培黄瓜的重要病害,以采自田间分离保存的086菌株为供试菌源,利用室内苗期人工接种和田间成株期观察2种方法对30份黄瓜材料进行黑斑病的抗性评价,苗期接种筛选出9份高度抗病材料、2份抗性材料、1份中抗材料,而其他均为感病和高度感病材料。其中抗性(含中抗)材料占40%、感病材料占60%,成株期田间调查结果与苗期接种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苗期接种结果准确,接种方法可靠。同时还说明我们现有的黄瓜种质资源中蕴藏着对改良黑斑病抗性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基因资源。
王惠哲李淑菊杨瑞环管炜
关键词:黄瓜种质黑斑病抗性
秋大棚黄瓜新品种‘津优11号’被引量:3
2003年
‘津优11号’黄瓜以优良自交系81和114为亲本杂交而成。该一代杂种生长势强,瓜的商品性好,畸形瓜率低,雌花分化对温度不敏感。果肉淡绿色,质脆味甜,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适合秋大棚栽培。
刘殿林哈玉洁杨瑞环王全
关键词:秋季大棚黄瓜栽培技术
SSR标记和苗期人工接种鉴定黄瓜抗黑星病种质资源被引量:2
2019年
为了获得抗黑星病黄瓜种质,为分子设计育种提供抗源,利用与黄瓜抗黑星病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CSWCTT02D对102份黄瓜种质资源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黄瓜种质间抗病基因的标记基因型存在遗传变异性,明确了102份种质抗黑星病基因的标记基因型,3份种质存在抗病标记(2.94%),1份种质为杂合型(0.98%),98份种质不存在抗病标记(96.08%);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有高度抗病种质4份(3.92%),高度感病种质98份(96.08%)。SSR分子检测结果与苗期人工接种基本一致,有2份材料与人工接种鉴定结果不符。‘南9436’(华南型)接种为感病,标记为抗病;‘K92’(华南型)接种为抗病,标记为感病,符合率达98.04%。抗病材料选择应以人工接种结果为依据,因此初步鉴定出4份抗黑星病种质,分别为日本类型‘Q6’和‘NINIA’、华南型‘南9427’和‘K92’,病情指数均为0。该研究为华北型黄瓜抗黑星病品种的遗传改良奠定了技术与种质基础。
王惠哲邓强张有为李淑菊杨瑞环曹明明
关键词:黄瓜黑星病SSR鉴定
水果型黄瓜新品种津美2号的选育被引量:2
2006年
津美2号是以荷兰品种分离后代、雌性系材料298为母本,以西班牙黄瓜一代杂种分离后代、雌雄同株材料294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该品种为雌性系。植株生长势强,叶片较大,浅绿色;瓜长14 cm左右,横径2.7 cm,瓜条绿色、光滑、有光泽、皮薄、口感甜脆,单瓜质量80 g左右,每667 m^2产量4 500 kg左右。抗霜霉病、白粉病,中抗枯萎病,耐低温弱光,适合日光温室越冬栽培。
杨瑞环哈玉洁
关键词:黄瓜一代杂种水果型
用于鉴定黄瓜黑斑病抗性的引物序列及其鉴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鉴定黄瓜黑斑病抗性的引物序列及其鉴定方法,引物序列是由序列表中SEQ ID No1、SEQ ID No2所述的核苷酸序列组成;鉴定黄瓜黑斑病抗性的方法,步骤是(1)提取黄瓜基因组DNA;(2)用序列表中...
李淑菊王惠哲杨瑞环管炜
文献传递
温室黄瓜新品种津优336的选育被引量:5
2019年
津优336是以高代自交系NB-1为母本,以A143-5为父本育成的温室黄瓜一代杂种。植株长势强,耐低温弱光,雌花节率高,连续结瓜能力强。瓜条商品性突出,顺直整齐,瓜色深绿,光泽度好,刺瘤中等,无棱,瓜把短,畸形瓜率低于10%,瓜腔小,果肉淡绿色,口感脆甜;瓜长33cm左右,单瓜质量约270g。抗黄瓜枯萎病、CMV,中抗霜霉病、白粉病、角斑病、WMV、CGMMV。每667m^2总产量20000kg以上,适合我国北方地区越冬日光温室栽培。
杨瑞环王惠哲邓强曹明明李淑菊
关键词:黄瓜一代杂种日光温室栽培
黄瓜种质资源抗黑星病鉴定与评价被引量:3
2013年
在室内苗期人工接种诱导发病的条件下,对288份黄瓜种质资源进行了抗黄瓜黑星病抗性鉴定,从中鉴定筛选出4份高抗黄瓜黑星病的种质资源,9个抗黑星病黄瓜种质资源,与SSR分子标记检测结果相一致。结果表明,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先用分子标记进行大量材料的抗性检测,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对部分材料再有针对性的做人工苗期接种鉴定,可以大大提高种质资源抗性筛选的效率,获得抗病资源。
王惠哲管炜杨瑞环李淑菊
关键词:黄瓜黑星病种质资源
黄瓜田间耐高温指标性状的测定被引量:1
2008年
杨瑞环张桂华
关键词:耐高温黄瓜田间栽培过程露地栽培
利用RAPD标记预测黄瓜一代杂种的产量优势被引量:1
2006年
应用RAPD标记研究39个黄瓜自交系间的遗传关系。在供试的178条引物中,49条引物呈现出多态性,共扩增出378条带,其中137条多态。据此所得的聚类图与形态特征相适应,遗传距离为0.0645~0.5992,平均为0.2458,表明白交系间遗传差异较大。选择自交系间遗传距离大、中、小组合各若干,配制杂交组合60个,其杂种产量及产量构成的优势表现明显,变异幅度较大(-39%~136%),在遗传距离0.19~0.27的组合中遗传距离与杂种产量及构成因子优势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与单株产量、单瓜质量、总瓜数超中优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207、0.5012和0.3918。选择遗传距离0.24~0.27的组合58个,与随机配制的60个组合相比,产量分别比‘津春2号’与‘津优10号’提高10%的入选几率大大提高。
陈喜文陈德富夏立新刘殿林杨瑞环哈玉洁杜胜利
关键词:黄瓜RAPD标记杂种优势
黄瓜棒孢叶斑病菌基因组ISSR分子指纹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是危害黄瓜、番茄、橡胶等作物的重要病原真菌。研究不同地区、相同或不同寄主棒孢菌的遗传多样性,对了解多主棒孢菌的遗传分化和病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天津、山西、河南、河北、山东、辽宁等黄瓜主产区共采集、分离纯化得到32个黄瓜多主棒孢菌菌株,对其生物学培养特征以及ISSR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菌株培养特征表明,在供试32个菌株中,Ⅰ型菌株有24个(5-28号),占75%,其菌落黑褐色,边缘浅绿,菌丝生长旺盛,PDA培养基上产孢量较少;Ⅱ型菌株4个(1-4号),占12.5%,菌落黑色,粉末状,PDA培养基上可大量产孢;Ⅲ型菌株4个(29-32号),占12.5%,菌落浅灰色或灰白色,菌丝疏松,基物浅粉色,PDA培养基上产孢量极少。其中Ⅰ型菌株占75%,为病菌优势小种。对该32个菌株和2个番茄寄主分离的多主棒孢菌株多样性进行了ISSR指纹分析,23条ISSR引物共扩增获得204个位点,其中194个为多态位点,占95.10%。32个黄瓜寄主的菌株间遗传变异较大,两两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27 5~0.995 1之间。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5时,将34个菌株分为4个组,每组包含的菌株数分别为26、5、1、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来源于黄瓜和番茄寄主上的菌株遗传分化较大,在相似系数为0.31时可以明显分为两簇。从多态性分析及聚类结果看,病菌分化与地理来源无明显的相关性,但与寄主来源可能存在相关性。该研究充分说明黄瓜棒孢叶斑病菌基因组在SSR区域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为黄瓜棒孢叶斑病抗病育种以及综合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并可以为多主棒孢菌的分类鉴定及系统发育研究提供依据。
李淑菊王惠哲杨瑞环邓强曹明明
关键词:黄瓜ISSR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