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瑞军

作品数:57 被引量:147H指数:6
供职机构:衢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衢州市科技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7篇病毒
  • 10篇流感
  • 7篇食品
  • 7篇食源
  • 7篇食源性
  • 6篇流感病毒
  • 6篇监测分析
  • 5篇食源性致病菌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5篇病原学
  • 4篇毒力
  • 4篇毒力基因
  • 4篇疫情
  • 4篇荧光
  • 4篇实时荧光
  • 4篇转录
  • 4篇聚合酶
  • 4篇聚合酶链式反...
  • 4篇抗体

机构

  • 32篇衢州市疾病预...
  • 25篇浙江省衢州市...
  • 5篇浙江省疾病预...
  • 3篇丽水市疾病预...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开化县疾病预...

作者

  • 57篇杨瑞军
  • 26篇张建民
  • 15篇黄世腾
  • 14篇于丽莉
  • 14篇吕磊
  • 14篇叶承华
  • 10篇曹国平
  • 8篇陈卫国
  • 8篇吕磊
  • 4篇王文英
  • 4篇尹志英
  • 4篇曹国平
  • 3篇王文英
  • 3篇王晓光
  • 3篇陆群英
  • 3篇陈卫国
  • 3篇王炜
  • 2篇雷永良
  • 2篇方春福
  • 2篇赵士光

传媒

  • 21篇中国卫生检验...
  • 7篇疾病监测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中国农村卫生...
  • 3篇中国媒介生物...
  • 3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初级卫生...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第三届浙江中...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地方病通报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8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浙江省衢州市2017年输入性基孔肯雅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分析
2019年
目的对衢州市2017年1例曾有孟加拉国旅行史的发热患者血清标本进行基孔肯雅病毒(CHIKV)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遗传进化分析。方法无菌采集患者血液,分离血清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HIKV和登革热病毒核酸,反转录PCR扩增CHIKV全基因组靶向基因片段并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Contig Express、SeqMan、Clustalx V2.0、BioEdit V7.0、GENEDOC和MEGA X)分析全基因序列。结果患者血清为CHIKV核酸阳性。测序数据拼接处理后获得CHIKV全基因组序列(QZ0823株),包含11 787 bp核苷酸,非结构蛋白主要结构位点未发现变异,结构蛋白缺乏E1中的适应性突变A226V和E2中可能影响CHIKV神经毒力的新取代K252Q突变,不存在增强埃及伊蚊的适应性突变E1:K211E和E2:V264A。全基因组序列进化分析显示,QZ0823与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流行株彼此紧密聚集,具有密切的进化相关性。结论衢州市输入性基孔肯雅病毒QZ0823全基因组和结构基因C-E3-E2-6K-E1核苷酸序列均符合CHIKV特征,与孟加拉国流行株同属东中南非洲遗传谱系(ECSA)。
王晓光杨瑞军黄世腾曹国平雷永良叶灵
关键词:基孔肯雅病毒全基因组进化分析
衢州市涉禽环境A型及H9亚型禽流感病毒污染状况分析
2020年
目的了解衢州市涉禽环境中A型及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污染分布状况及流行特点,分析其潜在感染风险,为衢州市禽流感及人感染禽流感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将衢州市2015年-2018年禽流感外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15年-2018年衢州市采集涉禽外环境标本4865份,A型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为38.01%,其中H9亚型阳性率为27.42%。两者在不同县(市、区)、不同监测场所及标本类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衢州市H9亚型病毒污染状况严峻,具有潜在感染风险,应在日常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监测,做好禽流感和人感染禽流感的防控工作。
徐春风曹国平袁杰郑灿杰杨瑞军占炳东
关键词:H9亚型污染状况
2005-2007年衢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为更好地开展食品安全性研究和预防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对衢州市部分食品进行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的调查,初步确定可能被污染的高危食品,为食物中毒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考国家标准方法 ,采用进口CHROMagar显色培养基,对样本进行食源性致病菌的分离、生化鉴定。结果 2005-2007年共检测食品样品323份,检出致病菌67株,总检出率20.74%;其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9株,检出率为16.24%(19/117);其次为单增李斯特菌检出27株,检出率为8.36%(27/323);沙门菌检出16株,检出率为4.95%(16/323);副溶血性弧菌检出5株,检出率12.20%(5/41);未检出EHEC O157∶H7。结论本研究显示衢州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水产品、生肉类食品和散装熟肉是主要污染食品品种。通过检测,为衢州市食品安全预警提供可靠数据。
杨瑞军金莞尔张建民于丽莉叶承华吕磊陈旭富
关键词:食品食源性致病菌食品监测
衢州市2000-2009年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监测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浙江省衢州市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人的感染、食品污染以及动物和媒介昆虫带菌情况。方法在流行季节采集腹泻患者、动物粪便以及各类食品、苍蝇等样本,MEC肉汤增菌后,用特异性免疫磁珠集菌,以科玛嘉显色平板分离,纯化的菌株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分型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2000-2009年,共检测样本12 292份,检出EHEC O157∶H7 19株,总检出率为0.15%。其中4种宿主动物粪便样本中检出18株,检出率分别为羊2.14%、牛1.29%、猪0.45%、鸭0.19%;食品中从生猪肉中检出1株,检出率0.17%;腹泻患者和苍蝇样本中均未检出。经毒力基因检测,其中16株stx2+hly+eaeA阳性,1株hly+eaeA阳性,其余2株不带毒力基因,带毒率89.47%。结论浙江省衢州市部分动物中产毒的EHEC O157∶H7带菌率较高,表明该地区存在暴发或流行的潜在危险,应加强综合监测。
陆献耀张建民杨瑞军王炜余樟有陈卫国金莞尔
关键词:毒力基因宿主动物
一起肠炎沙门菌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及溯源分析
2015年
目的对一起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病原菌检测及溯源分型分析。方法常规分离沙门菌,对分离到的肠炎沙门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结果 14名食物中毒学生标本检出肠炎沙门菌4株;57名食堂工作人员肛拭标本检出肠炎沙门菌6株、纽波特沙门菌1株;9份冷冻预包装食品中检出肠炎沙门菌1株。对11株肠炎沙门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学生、食堂工作人员检出的10株菌株PFGE条带完全一致,与1份冷冻预包装食品中检出的肠炎沙门菌的PFGE聚类分析的同源性为86%。结论这起食物中毒是由肠炎沙门菌引起,通过PFGE分型分析,本次食物中毒与预包装食品肠炎沙门菌污染无关联。PFGE可有效应用于食物中毒溯源分析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张建民杨瑞军陈旭富吕磊赵士光
关键词:肠炎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食物中毒基因分型
2015-2017年浙江省衢州市H3N2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分子进化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了解浙江省衢州市2015-2017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分子进化特征,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衢州市2015-2017年分离到的H3N2亚型流感病毒18株,通过RT-PCR扩增病毒HA基因片段并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分子进化特征。结果 18株H3N2亚型流感病毒HA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36%~100.00%和96.76%~100.00%,与同年度疫苗株HA基因的核苷酸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08 2、0.007 1和0.011 2,氨基酸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09 2、0.003 1和0.010 0。分离株的HA基因分支从3C.3a转变为3C.2a支系,其HA氨基酸序列与同年度疫苗株比较,变异位点共涉及HA蛋白的5个抗原表位(A、B、C、D和E区),2个受体结合位点(T131K、T135N/K),6个潜在糖基化位点(122NES、126NWT、133NGT、135NSS、144NSS、158NYT)。结论 2015-2017年衢州市H3N2亚型流感病毒可能出现了抗原漂移,当前疫苗株A/Hong Kong/4801/2014的免疫效果需重新评估。
黄世腾杨瑞军吕磊陈旭富叶承华万圣
关键词:H3N2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分子特征
2016年-2021年衢州地区手足口病病原体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了解衢州地区手足口病(HFMD)流行现状及病原学特征,为该地区HFMD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RT-PCR)方法对2016年—2021年采集的衢州地区手足口病监测样本进行手足口病相关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并采用χ^(2)检验进行病原学流行特征分析。结果2016年—2021年共采集手足口病样本2294份,检出阳性1658份,阳性率为72.28%;其中以CA6和CA16为主,分别占48.31%和26.06%。衢江区阳性率最高(89.79%),龙游县最低(51.52%)。在病例收集期间,衢州地区手足口病发病于夏秋季较多。在手足口患儿中,男性阳性检出高于女性,散居儿童发病人数最高。结论衢州地区HFMD流行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和人群分布特征,且存在病原体交替流行,提示应继续加强监测力度,尤其是加强对重点人群的防控力度。
杨瑞军黄世腾吕磊钟建跃游佳玲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流行病学特征病原谱
2008年衢州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室间质评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为了加强衢州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检测工作的规范管理,提高检测质量。方法:根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年版)要求,对衢州市30家经过浙江省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进行盲样考核并进行考评。结果:根据《2008年衢州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室间质评方案,》30家参与比对的实验室定性检测率均正确,定性合格率100%(30/30);定量分析27家实验室满意,质量分析满意率90%(27/30)。结论:通过这次室间质评,反映出我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处于一个良好的水平,但在实验室规范化建设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吕磊陈卫国金莞尔张建民杨瑞军王炜
关键词:艾滋病室间质评
2008-2010年浙江省衢州市动物粪便O157:H7监测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动态了解浙江省衢州市家禽、家畜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带菌情况和菌型分布特征,以制定相应的防制对策。方法 6、7月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采集动物粪便标本,对O157∶H7菌株进行分离培养,并用PCR方法检测其毒力基因。结果共采集动物粪便标本914份,检出O157∶H7菌2株,总带菌率为0.22%,其中羊、牛各检出1株,带菌率分别为0.62%和0.71%。经PCR检测,其中1株携带stx2+hly+eaeA毒力因子,1株hly+eaeA阳性,stx1均为阴性。结论衢州市再次分离到带有毒力基因的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对人群健康构成了威胁,应加强O157∶H7的综合监测。
杨瑞军张建民曹国平陆献耀余樟有
关键词:毒力基因带菌率
2007年衢州市布鲁氏菌病监测分析
2009年
目的掌握衢州市布鲁氏菌病(布病)疫情动态,为预测布病流行趋势、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浙江省布病监测工作统一布署和要求,血清学结果和病例判定参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GB15988-1995)"。结果2007年衢州市畜间布病共监测奶牛1071头,阳性26头,阳性率2.43%(26/1071);共监测重点人群血清304份,发现1例布病血清阳性,阳性率0.33%(1/304)。结论衢州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的威胁仍然存在,今后应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控制人间布病。
杨瑞军于丽莉吕跃民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疫情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